夜读记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m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读记
  电钻声歇下去的时候
  犬吠回应了几声
  电钻声再起,像恶犬磨着牙
  犬吠嘟哝着缩进喉咙里
  塔吊顶端,碘钨灯光蛇舌般探下来
  在一朵蔷薇的脸上嗅来嗅去
  新翻开的诗集,文字扭曲起来
  无限接近豹子的花纹
  防护网似饥饿的爬藤,满墙壁跑
  我猜想欲望的形状
  也应该无限接近高楼的剪影
  一本书读着读着就索然无味
  从书的边缘看过去,三丈之外的市井
  尽是些路灯的唇印
  窗外
  雾起,灯光被分解为无数飞沫
  塔吊垂下钢丝索。子时是静止的浮标
  工地钢材杂乱,像一条条垂死的鱼
  没有了咬钩的冲动
  去年的池塘被填平
  砂砾下埋葬着鱼虾和蛙鸣
  没有什么不能固定到混泥土内
  包括弹落的烟蒂,和昨夜的呓语
  盖房的人住在工棚里
  他们听命于工头,就像工头听命于
  图纸,图纸听命于鼠标
  鼠标听命于有形和无形的手指
  夜钓的人无处不在
  把白天钓成黑夜,钓成寒江雪
  顺手,把未来往上提了提
  八哥
  好多鸟在楼顶菜园叫着,是一群八哥
  终于发现偷吃白菜的盗贼
  推开门,它们轰的一声全部飞走
  其实我并无恶意,愿意与它们分享
  摘下戴了这么久的口罩,想找人聊聊
  或者我用鸟语,或者它们用人话
  病中札记
  现在可以同你讲一讲发生了什么
  讲一讲我来时,有一只鸟刚刚离开
  空枝在上下弹跳,暮色在收拢
  讲一讲蔷薇花瓣散落一地,像事故现场碎片
  讲一讲雨滴怎样顺着无花果叶尖滴落
  一个月前新吐的叶片还像婴儿的小手掌
  这些我眼中的风景,还没被黑暗带走
  不幸有时候耍点小手段说是恩赐
  痛感从肋间漫延到小指,日子不再麻木
  鸟叫声在最低的那朵云里
  调子和几十年前听到的差不多
  如一剂止痛药
  雪落下来
  人间的花大都开败了,大地寂寂
  葬花女子的背影
  迷失在一部古典小说里
  围炉茶话的人,以茶水洗漱咳嗽
  一边为落红伤心,一边期待
  慌乱的雪花,遮盖心灵的锈迹
  蒸汽在呻吟。似乎并没有谁在祷告
  雪就落了下来,世界就变得这么简单
  一道白就分开了天和地
  这些年,我固执地爱着这个人间
  比如此刻,夜深了,窗外亮过平时
  一群绵羊在山脚下安静地吃着草
  那簌簌的咀嚼声也是白色的
  几乎没有阴暗的部分
  天柱峰
  一峰如螺,下饮九龙湖之水
  用坊间传说长成天柱
  佛和菩萨安居在山腰
  天路高过诵经声
  一拨人走在许愿的路上
  一拨人走在危险的人间
  山顶是一小丛树林,并不参天
  雀鸣在体外,群山在眼底
  像极中年的某个驿站
  风,行至此,再无羁绊
  与己书
  我不知道,春天有多少花开
  正如,我不知道秋天有多少叶落
  还有几许时光可以用来下酒
  春天的杯盏一只只跌碎于地
  常常买醉,才会和自己的年少见面
  开始学会复习,一些旧事
  给一株栀子花插枝,为锦鲤喂食
  养大孩子之后,我如此钟情于
  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
  比如摘去有虫卵的菜叶,写写诗
  把多年不穿的旧衣服放太阳下晒晒
  更多的时候,我学着赞美自然
  学会洗手焚香,膜拜一幅前人的山水
  或一只昨晚死去的秋蟲
  烟火世俗浸过的人心,不一定比自然干净
  用了这么些年才明白,把一枚
  生锈的钉子拔出墙面,比用锤子钉入
  要难得多
其他文献
“有钱花,种棉花!”  父亲种棉花的热情无人能比。  谷雨前后,父亲会选一块肥沃的土地精心育苗,我们叫它“营养杯”。待到麦子割完,父亲便套上牲口把麦茬耘起来,然后把“营养杯”整整齐齐移栽进满是麦茬的农田,一场雨,一遍肥,不到二十天光景,曾经的麦田就变成了碧绿碧绿的棉花地。  秋季的农作物棉花最吃功夫,懒人种不得棉花。从棉花半尺高,田间管理就得跟上,锄草、浇水、施肥、打岔、掐顶、捉虫、喷农药……样样
期刊
夜阑人寂,我一个人坐在海边听潮水拍岸的声音,深邃的星空下不时有飞机“轰轰”地从头顶飞过。我的一篇参赛作品《怀念父亲》无意摘取桂冠,有幸来三亚领奖,才得以坐在海边,万物放下,感受海的辽阔。  我把鞋子脱掉,放在沙滩上,彳亍于海边,任海水拍湿我的裙裾,打开我思父的情结,如南海波涛汹涌。  从记事起父亲一直把我当作小公主宠我……  浅夏,我把扎秀发的橡皮筋套在手腕上,手腕因此而被勒出了一道浅浅的勒痕,父
期刊
域外的沙尘被风扬起,浮在半空  像悬挂着一面警示的旗帜  今天,大阴山显得名副其实  横亘于不远处,神秘而且隐忍  它们几乎寸草不生  我琢磨着,人们朝圣般的崇敬  一定源于它千里绵延  其雄伟,类如一道起伏跌宕的天然长城  但是很难想象  风,究竟是怎样翻越过了铁壁铜墙  而山下的羊群和马匹  又是怎么做到了如此繁荣昌盛  那些羊群和马匹,我感觉  它们一口口啃啮的  不是草原,而是足以击退高寒
期刊
红豆杉  在松树家族,红豆杉是栋梁之材  没有一双慧眼,参天的红豆杉  也只是一棵普通的松树  手工或者电动  将一棵数百年的红豆杉  化整为零,那就是一堆木柴  几个小凳,一件家具  只有读懂了它的皱纹、年轮  骨头里的香气,红豆杉  才会成为至尊无上的木制珍品  紫杉醇,红豆杉最硬核的底气  能轻易刺穿,身体上的绝症和疼痛  让隐于深山的红豆杉,从一棵松木  抬升到神的高度  榧木  將一节榧
期刊
萤火虫勋章  哑巴和疯子是兄弟。  哑巴哥哥就像疯子弟弟的影子,走哪跟哪。  疯子一犯病,哥俩就掉个个儿,疯子弟弟成了哑巴哥哥的影子,走哪跟哪。  疯弟弟一年四季天天穿军装,左胸前别了一大片勋章。疯子高兴的太阳,就是从这片勋章里升起的,而军装,则是太阳照耀下的大地,或者说,这就是茂盛生长的大片大片的庄稼,没这个,疯弟就不能活。  勛章的光芒一闪一闪,直刺眼睛。每每有好奇的人上前看,疯子就夸张地挺高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一年又要过去了。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但几乎忘得干干净净,唯独那只青蛙还在我的心里跳跃着。  2020年春节的前四天,我从稻乡五常市回来,与我一同走进家门的还有一只青蛙。去五常是因为我和几位文友去卫国乡亿农合作社采风,几百里地捧回一只青蛙,纯粹为了外孙子。  卫国乡亿农合作社理事长高国春特别热情好客,招待我们的都是丰盛的农家宴,主食当然是他们社里自己生产的稻花香大米,名曰
期刊
对故乡的莲花山早有耳闻。  她地处我的家乡江西鄱阳,集森林、古树、幽壑、溪泉、古寺庙、江南典型民宅、红色苏维埃政府遗址于一体,有碧绿清新的军民水库,原始古朴的生态民情,青砖黛瓦的古老村落……既有高山峻岭的粗犷豪迈,又有小桥流水的婉约清丽,处处彰显着乡村安静古朴的美丽。  大自然用她的神奇之手,在大山大湖的交汇点摆上盆景似的莲花山,是有意让精致衬托豪放,抑或是用秀美点缀壮丽?  站在山底仰望,天空像
期刊
一  那天,屋里闷得像个蒸笼,电风扇有气无力地哼哼着。楚不赔端起酒盅,滋溜一口,那清清的米酒就带着香味,穿过他的肠胃,泛起灼灼的力量来。他红着眼睛,看着女儿楚豆,说:“爹今天把话撂到这儿,那个孙二槐,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爹的话如一声闷雷,炸的楚豆晕头转向。爹向来说一不二,楚豆知道,自己的婚事这就是定下来了。楚豆几乎要窒息。她捋了捋胸口,呼出一口浊气,推开纱门,来到院子里。院子里的木栅栏攀
期刊
野地环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在艾蒿和芦苇的缝隙,寻找野地环  芦苇的姿势似扬起的围脖  裹住我胸前的寒凉  而艾蒿用它的青蒿素  严格控制我腿部的曲张  我本想说,我挖点野地环是多么不容易  在河岸,野地环被搬家数次  经年未见阳光  遭遇久旱,积蓄的精髓亦难以长大  我概是夏初发现这片野地环的  那阵儿,它们在野地开着小黄花  一种生力或说再生力在我眼前炫耀  城与河之间,除一个流浪的我  它们的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校园流行办文学社,喜欢诌点歪诗的我加入了班里的启明星文学社,那时候我上高中一年级,教我们物理的班主任老师刚刚分配来,喜欢新鲜事,对我们很宽容。  我们的社长其实并不擅长写作,他只是热心班务活动,喜欢热闹吧,反正就将几个学习不专一的同学捏到了一块儿。  文学社并不徒有其名,我们有刊物。那时候没有电脑打印机,刊物是油印小报,先刻蜡板,为了美观,美编很辛苦,用铁笔在蜡纸上噌噌地涂,有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