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发展模式下,山东文化企业的规模,在线上线下都体现出一种新的生机,整个企业由传统走向新鲜。本文基于山东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具体成效及问题展开论述,提出文化产业推进过程中的思维强化,人才短缺问题,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山东文化产业 “互联网+” 融合发展
“互联网+”是目前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也是使传统文化改变创新的一种方法,通过“互联网+”模式的有效应用,各行业能够加快转换。近年来,山东文化企业“互联网+”模式正在向纵深发展,成为推动整体文化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在其转型过程中,一些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我们要对此加以注意,解决相应的问题,使整体文化产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从规模到效益,文化产业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迅速
在山东文化产业中,自从2017年开始,“互联网+”形态的文化产业营业额达到54.2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率高达35.4%。现在,它更是高出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的6.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额9.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9%,高出同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14.4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得知,换乘互联网快车,以“互联网+”为主要模式的发展已成为现今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展示出了更多的活力。
(二)由线上到线下,文化产业“互联网+”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从全省范围进行观察分析,我们得知,互联网平台应用广泛,它能够在多方位、多领域应用过程中给用户带来更佳的情感体验,为企业文化、企业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放眼整个互联网商务平台,部分文化产业先知先觉,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动机,主动对接互联网产品,改革以往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销售模式,在新市场拓展过程中,应用O2O模式,探索新型场景,开拓新型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三)从平台到内容,“互联网+”文化企业延伸产业新业态
根据“互联网+”新模式,在利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下,各类延伸的、具有互联网标志的文化新型内容,如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络手游、抖音等文化行业更是层出不穷。2017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行业41个,实现营业额76.7亿元,同年增长26.5个百分点。济南何仙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从事网络短视频制作的文化企业,由弱到强,推出的贝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200亿,粉丝量也过亿,在国内的mcn行业占据前三,并利用“互联网+”模式搭建了相适应的电商平台。
二、文化产业“互联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企业互联网思维仍需要强化
消费决定生产,可以说,在现在的市场发展模式下,各类优胜劣汰现象更为残酷,网上消费模式逐渐取代了傳统消费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行为体现在文化服务板块上,但从山东文化的整体产业结构链来看,文化企业互联网思维比较单一,在全省规模内,文化服务企业收入仅占7.4%。山东文化产业发展过于依赖文化制造业和传统行业,在其根本发面还没有得到改善。如何应对市场挑战,满足消费,占据市场,已成为传统文化产业破解发展难题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人才不足成为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的制约因素
新时代的互联网文化产业更趋向于一种智力密集产业。为此,在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下,各类高素质人才也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尽管这些年来山东省特别重视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多类措施实施过程中强化人才培养,但各类人才还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人才企业储备量明显不足,各结构性短缺问题仍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威海市几乎所有受访企业都提出了人才缺乏问题,中小微文化企业人才缺乏问题更为突出。为此,企业反映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也导致一些积聚力量的互联网项目难以真正实施,高层次“互联网+”技术人才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目前的文化生产调整步伐。
利用“互联网+”模式,推动山东企业的文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在新时代的改革过程中,各文化企业也必须加强整体认知,在互联网融合发展规律下制订多层次分阶段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政府、院校、企业的联合发展,确立新型的综合培养机制,打造优秀的山东文化产业领域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乔瑜.“互联网+”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文化学刊,2019(09).
[2]姚芝.“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3).
[3]高畅,薛开征.“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5).
[4]余梦秋.“互联网+”视野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述评[J].文化学刊,201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新动能背景下山东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QN2019061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晓明,女,硕士研究生,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责任编辑 张云逸)
关键词:山东文化产业 “互联网+” 融合发展
“互联网+”是目前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也是使传统文化改变创新的一种方法,通过“互联网+”模式的有效应用,各行业能够加快转换。近年来,山东文化企业“互联网+”模式正在向纵深发展,成为推动整体文化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在其转型过程中,一些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我们要对此加以注意,解决相应的问题,使整体文化产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从规模到效益,文化产业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迅速
在山东文化产业中,自从2017年开始,“互联网+”形态的文化产业营业额达到54.2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率高达35.4%。现在,它更是高出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的6.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额9.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9%,高出同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14.4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得知,换乘互联网快车,以“互联网+”为主要模式的发展已成为现今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展示出了更多的活力。
(二)由线上到线下,文化产业“互联网+”拓展生存发展空间
从全省范围进行观察分析,我们得知,互联网平台应用广泛,它能够在多方位、多领域应用过程中给用户带来更佳的情感体验,为企业文化、企业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放眼整个互联网商务平台,部分文化产业先知先觉,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动机,主动对接互联网产品,改革以往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销售模式,在新市场拓展过程中,应用O2O模式,探索新型场景,开拓新型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三)从平台到内容,“互联网+”文化企业延伸产业新业态
根据“互联网+”新模式,在利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下,各类延伸的、具有互联网标志的文化新型内容,如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络手游、抖音等文化行业更是层出不穷。2017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行业41个,实现营业额76.7亿元,同年增长26.5个百分点。济南何仙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从事网络短视频制作的文化企业,由弱到强,推出的贝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200亿,粉丝量也过亿,在国内的mcn行业占据前三,并利用“互联网+”模式搭建了相适应的电商平台。
二、文化产业“互联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企业互联网思维仍需要强化
消费决定生产,可以说,在现在的市场发展模式下,各类优胜劣汰现象更为残酷,网上消费模式逐渐取代了傳统消费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行为体现在文化服务板块上,但从山东文化的整体产业结构链来看,文化企业互联网思维比较单一,在全省规模内,文化服务企业收入仅占7.4%。山东文化产业发展过于依赖文化制造业和传统行业,在其根本发面还没有得到改善。如何应对市场挑战,满足消费,占据市场,已成为传统文化产业破解发展难题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人才不足成为文化产业互联网融合的制约因素
新时代的互联网文化产业更趋向于一种智力密集产业。为此,在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下,各类高素质人才也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尽管这些年来山东省特别重视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多类措施实施过程中强化人才培养,但各类人才还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人才企业储备量明显不足,各结构性短缺问题仍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威海市几乎所有受访企业都提出了人才缺乏问题,中小微文化企业人才缺乏问题更为突出。为此,企业反映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也导致一些积聚力量的互联网项目难以真正实施,高层次“互联网+”技术人才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目前的文化生产调整步伐。
利用“互联网+”模式,推动山东企业的文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在新时代的改革过程中,各文化企业也必须加强整体认知,在互联网融合发展规律下制订多层次分阶段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政府、院校、企业的联合发展,确立新型的综合培养机制,打造优秀的山东文化产业领域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乔瑜.“互联网+”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J].文化学刊,2019(09).
[2]姚芝.“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3).
[3]高畅,薛开征.“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5).
[4]余梦秋.“互联网+”视野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述评[J].文化学刊,201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新动能背景下山东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QN2019061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晓明,女,硕士研究生,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