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困惑与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空间与图形”作为其中一个学习领域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困惑。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空间 图形 困惑 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除保留原来的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位置外,第一学段就开始强调图形的变换——渗透变换几何的初步认识。这样就使学生可以认识到几何的多样性,加强学生的空间感,认识事物与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一、存在的困惑
  关于“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既有优势之处,又有劣势之处。优势之处:这部分内容大多数以几何图形为基础,教学时能通过图形找到生活中实物进行替换、比较并得出结论,学生不是简单地感知,凭空地想象。劣势之处:受小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制约,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及困惑。
  困惑1:四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
  教学平行线概念时对“同一平面内”的理解,四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力不是很强。要理解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很难想象,而教师如果选择放弃这一教学环节,显然会对学生理解平行线起到阻碍作用。
  困惑2: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题目中给出一个挺复杂的图形,问这个图形是由哪个图形旋转得到的。有的图形可以说它是由二分之一图形旋转得到的,可以说是四分之一图形旋转得到的,也可以说是八分之一个图形旋转得到的。到底这样的题目评价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是不是要找出最小图形呢?还是以上答案都对?
  困惑3:二年级上册《对称图形》
  在学对称时,学生学起来挺轻松,也很感兴趣,但是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很难判断的题目。比如,判断下列字母或汉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B、K、业、田……对于这样的图形,初看,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仔细分辨又有点问题。又如,判断一个奖杯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本来应该是轴对称图形,但在图片上奖杯的一侧画了点反光,学生就产生了意见分歧,教师也很难给学生下结论。
  二、解决的策略
  “碰撞是产生思维的火花”。有困惑是努力思考、研究的结果,在教学中这些困惑难免存在,关键是面对问题和困惑,不能采取堵——即躲避的方式,而是要导——让困惑在不断学习、研究中迎刃而解。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点策略。
  1.“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多媒体教学。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的结构,及时有效地对几何形体的知识进行分解、组合、分析,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达形式变成图、文、声并存的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案例1:六年级上册《认识圆》
  在学习完圆的认识,掌握了圆的特征以后,教师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是做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学生回答时凭自己的想象找出答案后,这时教师利用三维动画演示三角形车轮、正方形车轮、圆形车轮行进的情况。
  学生得出:三角形转动最不稳定,正方形转动稳定程度有所改善,圆形车轮平稳而圆滑。
  多媒体教学突出了示范演示,使学生的想象变为具象,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理解,还需要在实际中演示和验证,多媒体课件由于它动画特点优化了教学手段,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解释了所学的知识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因,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各种公式的推导,研究过程。
  传统教学活动中,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轻视了学生主导学习、自主探究、全体交流的学习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会用所学知识(如各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求面积、周长等),但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确不清楚这种现象。而新课程非常重视这点,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求知欲望,设计了内容丰富多彩的动手活动,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对照反思、发现规律,并总结提炼。可以说用这种学习方式学到的知识,学生不仅会用,还知道推导过程。不是单纯地靠死记硬背,更加体现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
  案例2: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师:猜一猜长方形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长、宽、周长……)
  师: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师:面积相同,图形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猜测:长方形面积=长×宽
  验证:每组用小正方形摆自己喜欢的长方形,然后验证面积是否等于长×宽?
  出示6个不同长方形,小组任意选一个量出长与宽,根据长×宽求出面积,再用小正方形量出面积,比一比,相不相等?
  师:根据刚才验证,你得出什么结论: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学习过程,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处理得非常细腻,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其中设计的活动层层推进,并给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尽量展现出学生不同的思维状态,使学生对自己发现和总结出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有深刻理解。
  3.“空间与图形”教学应重视学具的实用性、科学性。
  数学学具的操作运用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抽象,的确需要大量学具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并不是用学具就能起到推波逐流作用,更要注意学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准备学具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科学性,反之效果会适得其反。   案例3:《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老师要求学生拿出学具,三根长短不一宽1厘米的纸条,用它们来表示三角形三条边,拼一拼能否围成三角形。
  小组全体交流。
  学生汇报:2厘米,3厘米,5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师:能围成吗?你上来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
  结果由于纸条比较宽,确实能围成三角形,当时上课老师神情尴尬,面红耳赤,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而且听课教师也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学具的选择有错误。教师为了使学生能看清楚三边的关系,在纸条上写上了具体的长度,所以就设计了宽1厘米的纸条。但三角形三条边是三条线段,纸条是平面图形,概念完全不同。其次,纸条都有宽度,拼起来会发生3厘米,2厘米,5厘米这3根纸条也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的现象。学具是教师准备的,上台来摆的学生也是教师让他摆的,也摆出三角形了,那接下去教师该怎么解释呢?所以,学具的选择尤为重要,是一节课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但是,往往很多教师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喜欢追求“对答如流”,“滴水不漏”的教学过程,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
  “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不像计算类内容出现错误概率比较低,学生对几何图形由于基础差且比较生疏,经常会犯各种错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及时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再深入研究来发现错误,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而不能否定错误的说法,简单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要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案例4:《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特级教师潘小明)
  出示两根铁丝,一根24厘米,一根20厘米,同时围成一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
  生:周长长的面积大。
  学生验证周长长的面积大这句话。(学生在纸上画长方形,并计算面积)
  生1:一个长是8厘米,另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第一个大,刚才那句话是对的。
  生2:一个长是11厘米,宽4厘米;另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面积第二个大,刚才那句话是错的。
  师: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半对半错。(全班同学都同意半对半错)
  师:我来举个例子,请这排同学起立(2个女同学,3个男同学),站起来的都是女同学。
  生:不是。
  师:那么按照你们的说法,就是半对半错。
  生:不行。
  师:那想一想,原来那句话我们应该怎样说?
  生:周长长的面积不一定大。
  教师设计这么一个活动,通过层层引导得出周长长的面积不一定大这个结论,中间学生出现了错误结论,教师现场举了一个生动而幽默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把自己从错误中重新拉了出来,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充分体现了特级教师现场应变能力及教学智慧。
  总之,我们要解除教学中的困惑,就应该多花心思。“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伸伸手,我们就能摘下那个属于我们的“苹果”。
  参考文献:
  [1]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
  [2]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第1版).
  [3]邱正华.小学数学教育,1999,(4).
  [4]教育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
其他文献
常听到老师们说,公开课上的花拳绣腿太多,不适合正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多年我听了不少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优课,每次都有很多收获,但是很多的优课却离我们平时的课堂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也应该注重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应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将德、智、美的教育贯穿始终,重视对学生
摘要: 为了了解初中学生数学代数运算技能,作者选取了南宁市示范性中学初三学生进行测试调研,结果表明:在初中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初中学生的代数数学基本运算中出现看题不清、忘记符号等问题,作者针对数学基本运算技能的熟悉程度及学生解题正确率两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运算技能 数学解题 量化分析  数学的运算技能是指正确地运用各种基本运算律进行数学运算和正确运用各种数学基本概念
人生是多姿多彩的,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第一次到学校上课,第一次出门旅游,等等,而这些第一次往往会影响到这个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今年我在教初一数学时,为了吸引那些刚刚走进中学校门的孩子,我决定换个思路,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没有苦口婆心地去告诉所有学生数学有多么重要,怎样才能学好数学,而是带着他们上了一节游戏课,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我在上课之前只告诉他们,数学
高效课堂已成为众多老师的一种追求。而作业的设计、检查和评定则是落实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还应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数学作业、优化作业评价,让学生快乐作业,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农村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和学生作业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数学作业的现状很不尽如人意,一是教师贪图省事,让所有学生做相同的无层次性的
对于大画幅相机的认定,我们通常参考两个指标:一个是拍摄画幅的尺寸,通常要超过4x5英寸大小;另外一个就是能完成一些复杂的摄影技术动作,比如移轴等。如果细分起来,这里面包括非常多种类型,如单轨座机、双轨座机、外拍机等等。大画幅相机通常采用单页片拍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像素质优秀,多数被用在室内专业人像或商业摄影等领域。前苏联作为相机生产大国,在其历史上也生产了不少大画幅相机,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分类介
期刊
目的:探究深化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临床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在该时间段内对临床检验中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欠,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1.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目的要求  1.1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已学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沟通,把平时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逐渐形成认知结构,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效果.方法:本院随机选取了2018年5月-2019年5月60例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叫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我们认识了它的本质属性,就会在自己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概念。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即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1.为什么要讲清楚数学概念。  现在有的小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主要是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如:将三万零一百写成300000100;15.8 2=16;等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