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充分发挥初中数学的德育功能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提倡“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但是大多数人甚至是教师们会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等课的教学中进行,或者应该是班主任的事而已。而对于数学课,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的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它的德育价值却一般表现出忽视或难以理解。事实上,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一、 数学中的德育内容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快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
  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就数学本身而言,数学来源于实践,“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都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大量的数学内容都是以高度浓缩的形式积极促进学生辨证思维的发展。如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揭示了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辨证关系,即概念的内涵增加则它的外延缩小,反之若它的内涵减少则它的外延扩大。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阻,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
  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将百折不挠的磨炼,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二、 如何发挥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数学本身充满了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非常广泛、具体的学科。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从古至今许多前人总结的法则、公式、结论都是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或遵循归纳和演绎法的“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而产生、发展的。例如,从数的发展来看,从起先的整数到分数、小数,再到有理数、实数。说明数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为什么会发展呢?主要还是随着人们生活发展,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发现原来的数的范围已不能满足显示的要求。比如,在求面积是2的正方形的边长时,人们发现原来的数中不存在满足这样要求的数,故而产生了无理数。新课程数学教材中“数”与“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体会到“数”与“形”是不同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说七年级上册中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们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形结合的例子,数轴是一个图形,而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是一个抽象的数学过程,把抽象的过程转化到具体的图形中,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事物的具体和抽象的关系,现象反映本质的观点。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联系我国的实际,进行学生的德育渗透,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在介绍中国国内和国外数学家的成就的同时,特别是他们对数学科学的执着追求,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很差的条件下,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应让学生知道了解。比如说,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提到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经济困难,身患疾病的条件下坚持进行数学研究,甚至住院期间,瞒着医生进行工作。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巨大机遇。塑造人的精神和铸造人的灵魂,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学生的特点,切实有效地发挥好数学的德育功能,达到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的目的。
其他文献
各个运动项目均有其专项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可以理解为──运动员在学习老运动员应付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比赛中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自觉地有目的地运用控制、支配认识与行动的能力,它是运动员长期的篮球学习、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被认为是篮球运动员最宝贵的精髓。篮球意识说来是抽象的,但它具体表现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变化之中,由于篮球意识的提高取决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青少年篮球运动
期刊
高中阶段不仅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高考中对政治的考查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侧重考查考生的能力,而且题目的灵活度大,综合性强,材料题占相当高的比重。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准确地理解教材知识,并能准确地运用这些儿知识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现实的重大问题。学生要想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除了平常脚踏实地的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以外,还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复
期刊
新课程早已融入我们教师的教学生活,在新课标下,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批发商,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再也不是一支粉笔讲到底,而是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课堂教学再也不是老师的金口玉言,唯我独尊,而是变传统的传授式学习为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诸多的新变化,新特征要求教师抛弃那些陈旧的教育教学观,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和发展,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迎接新
期刊
新时期国内外有关数学能力的理论大都认为数学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这种复合能力是由数学观察能力、数学记忆能力、数学化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五种成分构成。这五种成分又分别包括许多亚因子。根据任子朝先生的分析,数学反思能力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数学活动中的反思是元认知在数学思维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因此我们说数学反思能力就是学生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对自己数学认知过程中对数学的自我意识、自
期刊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是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从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中,逐渐认识到我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便在认识过程中慢慢形成。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
期刊
【生活掠影】  崔,14岁,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躯,一双桃花眼时常眯缝着。这几天,发现他时不时地追着一些男生,在教室、走廊里穿梭,打闹,有时甚至看到他对着别人怒目横眉,拳脚相向。同时,也会发现他时不时地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呆呆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我的印像中,他虽不是什么乖乖仔,但也是挺和善的一个男孩,平时班级里的事也挺上心的,愿意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与同学相处也算和睦。因为他的运动能力强
期刊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点作业布置方法:  一、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马克思)。因此,我们应改全班统一,忽视个性差异的作业为层次性作业。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
期刊
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研究的前沿。它主要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及代谢途径复杂。  关键词:生物化学 情感交流 教师 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研究的前沿。它主要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及代谢途径复杂。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应采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包括用情感吸引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
期刊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过程一个难点,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地理的对象及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的内容包括地理事物、地理想象、地理图像、地理模型等,形象思维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地理空间形象思维是空间思维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结合教学经验,本人在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