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
【机 构】
: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陕西,71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观察和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术后诊断: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符合相关文献对该型肾癌的报道,术后长期严密随访无复发.结论 MTSCC是罕见的肾癌分型,症状隐匿,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早期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预后良好,罕见预后较差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 考察survivin和PDCD5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分期、分级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10例健康肾对照组织中survivin 和PDCD5蛋白的
背景 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为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Nuss手术为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虽属微创手术,但术后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儿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良好的镇痛能促
目的 通过观察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以探讨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06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比较两种方法
目的 评价症状监测系统在传染病监测中的效果.方法 数据收集通过临时安置点医务室医生使用的"接诊登记表",数据日分析、解释、分发由当地CDC受指派医务人员执行,监测到的数据按症候群分成4类,包括呼吸道症候群(咳嗽、咽痛、流涕),消化道症候群(每日腹泻次数、恶心、呕吐),发热症候群(体温≥37.3℃)和其他症候群(头昏、头痛、乏力及其他症状),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结果 总计人群中有7566(73%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红细胞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
背景Neuroligin1是突触细胞黏附分子(synaptic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SynCAM)的一种,与Neurexin1β及突触后膜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 PSD-95)相结合形成跨突触复合物,这一跨突触信号可以中介使君子酸(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
目的 探讨临床T1b期肾癌选择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15例临床分期为T1 bN0M肾癌并行RLPN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索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快速检测患者血清中抗日本血吸虫IgM抗体的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方法 以虫卵可溶性抗原为抗原,羊抗人IgM(μ链)-胶体金结合物为检测标记物,创建DIGFA快速检测人血清中日本血吸虫特异性IgM的方法(IgM-DIGFA);用IgM-DIGFA和IgG-DIGFA平行检测不同病期患者血清,评价其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结果 IgM-DIGFA检测急性和慢性血吸虫病患
背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主要参与和能量代谢及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转录.其γ亚型除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