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入情入理”——论民族声乐教学中意境塑造的条件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最高要求。在舞台表演中,意境形成于表演者情感体验与音乐中客观事物的融合,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民族声乐作品教学中,实现意境的塑造对于演唱实践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民族声乐作品的表演艺术视角入手,探究主客观在意境的塑造过程所需要条件,旨在为学生的民族声乐作品舞台表演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朝鲜族舞蹈是我国众多民族舞蹈的一种,风格特征以沉稳、飘逸、含蓄而闻名。在朝鲜族舞蹈中技术技巧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朝鲜族舞蹈基训课程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重点阐析朝鲜族舞蹈技术技巧的特点与朝鲜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的作用和意义。文章通过自己在学习朝鲜族舞蹈过程中的积累作为经验,对自己在学习朝鲜族舞蹈技术技巧过程中的困惑与理解进行分析,并将经验与学习朝鲜族舞蹈的学习者共勉,为朝鲜族舞蹈技术技巧的科学性训练提供绵薄之力。
琵琶不仅是极具东方韵味的独奏乐器,也是民族管弦乐团中的重要声部。笔者通过对高校民乐团琵琶声部演奏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反思,认为在高校琵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琵琶独奏技术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的演奏能够充分展现琵琶的个性音色;另一方面,也应当在教学中关注其合奏能力的培养,琵琶在乐团合奏中如何灵活调整音色,灵活运用左右手技法,实现与其他乐器的共融,甚至逐渐激发学生即兴合奏的灵感和能力也十分重要。本文从此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对民乐合奏中琵琶演奏的常见问题进行阐述,其次对产生这些问题
舞剧《记忆深处》以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过程为线索,展现了南京大屠杀亲历者们的回忆。作品以“真”为基础,突破传统舞剧的叙事思路,以“自由时空”的组合方式,再现了这一史实。本文将着重分析舞剧中的典型动作和辅助人物形象塑造的综合手段,从而研究和论述舞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方式。
本课题以安徽民间音乐中的一大系——巢湖民歌为例,将巢湖民歌改编成西洋管弦室内乐作品,并进行改编可行性分析,讨论其价值、意义和对推动民间音乐发展的作用。改编为管弦室内乐作品是对巢湖民歌创新性传承的探索,将民歌的优势与现在逐渐被重视起来的室内乐相结合,寻求二者共同发展的平衡。一方面,加强了民歌与西方音乐的联系,另一方面,将西方音乐发展模式洋为中用,为己用。
在英国,通用技能培养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占重要地位,通用技能要素被纳入国家层面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与终期考核评价体系,校企双元育人主体共同致力于开辟兼具跨界性、多样性、开放性的通用技能培养路径.现代学徒制是通用技能培养的有效载体,这在高等与学位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集群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应给予通用技能培养更高程度的重视,制定彰显通用技能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通用技能培养的多元化实施举措.
以积极心理为导向的积极教育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职业学校依托积极教育理论,深入解读“积极教育力”培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有效性,积极打造德育“引力”、课堂“教力”和心育“助力”,渗透“积极教育力”实践建设的思考,引领学生“十德”养成,促进学生德技共进,护航学生幸福成长.
朱践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作曲家。《南国印象》根据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歌创作而成,全曲充分展示出浓郁的民族特征。本文以变奏技法为切入点,展示出作曲家对传统因素独特的处理方式,从而达到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展现出民族性与现代性更深层次的融合。
在指标设计中渗透“以人为本”和“重在过程”的教育观,已经成为德、英、日等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重要特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但目前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中还存在相关问题,应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指标构建的经验,从评价价值取向、指标类型结构等方面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促进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21世纪以来,科技手段的高速发展,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手段进入人们的视野,多种多样的大众传媒对于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外国音乐文化的输入对于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如何紧跟时代的潮流,在大众传媒的时代发展中让中国民族音乐不在时代的浪潮下消失,而是继续展现旺盛的生命力,是如今中国音乐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敦煌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更是人类文明的珍宝。在敦煌壁画中有很多精美的舞蹈形象,极具艺术审美价值,对于当代舞蹈发展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我们很多古典舞的舞蹈造型和舞蹈形象都是参考敦煌石窟中的壁画,通过将石窟壁画的静态转化为舞蹈上生动的舞蹈表演,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让世界感知敦煌石窟的艺术文化,推动我国古典舞艺术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敦煌舞蹈的形成、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