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段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倾注了大量的心力,没能为学生能力真正考虑,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往往在语文课文的学习当中,教师按部就班,对于文章的讲授不够深入,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教师不在课堂中重视阅读教学,基础知识的死板教学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阅读没有章法。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修养,带领学生从文章中获得启示,获得净化。而阅读的有效性在于,对于文章整体的把握与感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倘若缺乏兴趣的推动,学生缺少学习动机,学生就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学,主动学。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认知不够完善,对事物往往都是三分热度,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充分发掘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小学生喜欢接受肯定与赞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及时表扬学生,这样既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又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文章或书籍,如,《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小学科学知识故事》等故事、猎奇类书籍,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形成爱阅读、要阅读、坚持阅读的良好阅读习惯。潜力是先天的,兴趣却是后天可以培养的,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给予学生良好的阅读体验,利用兴趣弥补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更好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发掘教材的内涵
  在整体阅读意识培养过程中,必须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及能力水平,不能偏离实际。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差异,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及方案,通过因材施教,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方式选择上,要契合学生的喜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采用游戏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及可参与性,构建学生喜爱的阅读教学课堂。同时,教师的阅读教学应当立足于教材,发掘教材。教材是很好的阅读文本,内涵丰富,文学性强,利用课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一举多得,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
  (一)學会概括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有一些关于学习的想法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温和地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切勿操之过急,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不要让学生养成段落式的阅读习惯,看到一篇文章,首先应该是进行整体阅读,做到在第一次阅读过后就能够理清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主要内容,并且知道文章的“来龙去脉”。通过“概括”这一环节,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将自己的思路理清,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在培养学生进行整体阅读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敏锐度,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清自己的思路。
  (二)抓住重点关联,领悟整体思想。
  在语文考试的阅读题中,通常会有“联系上下文,分析……”这样一道题,这就表明:文章中任何一个伏笔,任何一分情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单一地阅读某段或文章中的某个事件,无法体悟到文章整体的思路,片面地阅读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与偏差。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极有可能会因为急于阅读,而出现“想当然”的情况,而误解整篇文章的思路。所以,随着文章的推进,更需要学生能够在阅读当中沉下来,找到每个大段的关键点,找到重点之间的关联,能够联系上下文,贯通全文地进行思路的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避免像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才能够更深层次地进入到文章的思路当中。
  四、读写结合,全面发展
  如果写作离开阅读,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成了无根之萍;同样,倘若阅读离开写作,学生的感悟、心得就得不到实践加强。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实现学生阅读整体阅读意识的长足发展。这里所说的读写结合,主要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进行随笔写作,不同于作文与日记。随笔没有字数、格式、篇幅的要求,更注重于学生将阅读心得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学生通过写阅读心得,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解读文章,进而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整体阅读的意识。
其他文献
站在讲台上,看他们在写作业,阅读,禁不住想用内心的感觉去评价一下这群孩子。  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能量。  感觉他们都是一群带有能量的人,好的孩子能量是流通的,而能量被堵住的孩子就是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在此讲三个小孩的能量状态。  先来看看我们班里最“堵”的那个——MXX,他上课时腿是抖动的,眼神是漂移的,心灵是浮躁的,头脑是僵化的……所以他写出的字都是老弱病残,感觉要散架的,毫无活力和生机。我
期刊
课堂教学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作文时间是在课堂中进行,因此教师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一环节。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通过营造轻松、和谐、自由、宽松的课堂,使学生带着平常心作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模拟生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事物,
期刊
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那么,作文教学应该如何展开?  一、走进自然世界,补足自然素材  怎样对身边的这些自然素材拥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呢?那就是观察。观察是是迈向作文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许多作家都把观察作为创作的第一需要,作为创作的
期刊
有人说,幸福是爱,是婚姻,是清晨6点的吻;有人说,幸福是光,是繁星,是成功后的喜悦。  仓央嘉措,一代情僧,他本可以是至高无上的六世达赖,是西藏最大的王。可他内心最深处的幸福却是做一颗尘世的微末,与心爱的女孩谈一场没有终点的恋爱,然后结婚生子,平凡地度过一生。可他却是佛祖留于人间的一株迷失的菩提,他的一切都早有了定数,于是他将深埋于心的小幸福用情诗表达,至今还广为传唱。  然而我们所定义的幸福,则
期刊
我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在生活中有过许多次尝试,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经历,成熟的标志。  那是一年级的事,每个孩子在这时都会面临与家长分床的事情,当然我也不例外。当时的我还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也是个胆小鬼,一听到“分床”二字,害怕的心理便再也藏不住了。白日里,我像疯了一般去玩耍,想用快乐去掩埋掉紧张,可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分床的事情也不可能烟消云散。我知道那只是我的幻想而已,随着时间的流
期刊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实践的机会和形式很多。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应抓住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口语交际实践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  语文新课标体现了语文教育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  1.让学生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学习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老师教,学
期刊
轻倚窗前,观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  ——题记  偶得片刻闲适,品一壶花茶,看涟漪随之荡漾开去,记忆也顺着荡漾开来,一股莫名的思念在心头涌动如潮。  记得小时候,外公院子里有三株桂花树,盛开时,芳香四溢。而我,经常会跑到桂花树下,把头仰得高些 ,尽量让自己离得近些。霎时间,香味填充了肺腑,兴奋充斥了整块心田。就是這样,常常把鼻子嗅得发紫了才肯罢休。  第一次与桂花相识,是在八月的一天。可是仅仅只有
期刊
儿时借来一勺月光,至今未还。只等它从袖口流出,照亮青苔满布的石阶,照亮故人的发。  ——题记  外婆的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床,前人雕刻的故事在枕上静躺。梳妆台上,木梳静等,等有人拿它再梳新娘的发,约定后生。  新月似金色的小舟,停泊在稀稀疏疏的枝桠间。月光溜进墙角的缝隙,把那些岁月踏过的痕迹照亮。透过窗棂去窥它,却只有豆角般大小。  我推開房门,霎时肆意的蛙声跳满了整间房屋。朝蛙声尽头远眺,却看见
期刊
遥望天际那朵云,她轻轻地飘着。早晨,她披着玫瑰紫的围巾,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黄昏,她穿着灿烂的金衣,伫立山巅欢送日落。她轻轻地飘着,同蓝天、远山组成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独特风景。不过,那朵云给我的绝非仅仅是风景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她的潇洒、她的自然、她的高洁,她在精神上给了我诸多有益的启示。  遥望着那朵悠悠的白云,我常常想,我们为人也应该像她那样活得潇洒一点、自然一点、高洁一点。  然而,现实生活中,
期刊
微雨青芥惹人愁,  我言秋日使人忧。  试问知音何处有?  斯人望月立桥头。  教师点评:  同一轮明月,两地的相思。微雨、青芥、冷秋,无不勾起女子的相思之情,而月亮的那頭,也有一个痴情的男子在翘首企盼。作者巧妙地运用对写的手法,传递出“你在这头,而我在那头”的相思却不得相见的哀愁。含蓄委婉,哀怨惆怅。  (指导教师:丁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