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指称功能及词义的特殊性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即指称功能出发,论述了语言符号指称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指称功能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语言符号表义的特殊性。
  关键词:语言符号 指称 意义 特殊性
  
  曹炜在《现代汉语词义学》一书中提到了“词义”的四种定义:
  ①词义就是该词所联系、指称的对象。(加德纳)
  ②词义就是说话人的处境和听话人的反应。(布龙菲尔德)
  ③词义是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使用方式。(罗宾斯)
  ④词义就是某一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和词的语音形式相结合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高名凯、石安石)
  作者曹炜倾向于第四种定义,实际上似乎每一种定义都有一定的道理。语言不管是作为“思维工具”,还是“交际工具”,或者“表达工具”,归根到底是一种符号,而符号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指称。符号的指称对象,笔者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指称自身;
  2.指称自身以外的其它具体事物;
  3.指称关系或者情况;
  4.指称未知。
  第一点所说的“自身”,指语言作为符号而存在的物质外壳,语音或文字。比如在“星期天是每个星期的最末一天”这个句子中,“星期天”指称的就是其作为符号的自身;“‘我’是一个代词”中的“我”指称的也是自身。如果不是因为符号有这样的能力,当我们在为它能够描述“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而感到高兴时,或许还要为它自身没有东西来指称而烦恼。也正是有了这个基础,概念和定义才成为可能。第二点,语言符号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更多地指称它所对应的客观事物,如“苹果”“狗”,这一点无需多做解释。第三点很重要,因为符号要指称的是包括自身在内的人类所处的整个世界,而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有机系统,既然是系统,就不仅是实体要素,而肯定要包括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情况,反映到符号上,就是那些不能实指某个具体事物的符号,如“他和我是好朋友”中的“和”与“是”,关联词“虽然……但是……”等。第四点也不可或缺,因为人们的生活虽然在有限的时空内进行,但对于这个时空之外的一切,也善于猜测和幻想,因此,作为符号的语言便不能太拘泥于现实世界;对于使用语言符号的个人而言,也有必要描述自己不知道或不了解的各种事物和情况。
  当我们说“世界是一个系统”时,并不是在强调它的规则和秩序,而是说它是联系和统一的整体,是动态的和变化的,与其说前者是客观存在的,还不如承认后者更加接近事实。符号的使用使得它的功能得以实现。语言符号虽然也构成一个系统,但比起世界这个大系统来,毕竟是一种人为的相对静止的物质,要实现其指称功能,自然得能够以少驭多和随机应变。也就是说,符号的使用是偶然的和具体的,而且是多样的,符号自身在人们的使用中也会不断得到调整。
  如果说语言是“有意义”的,那么它的意义就在于没有固定的意义;词典中的“意义”不过是一种可供参考的统计学和分类学意义上的“意义”,也就是说,将人们使用某一种符号的种种情况分类归纳,将其指称的具体内容用已知的符号(并非绝对的已知,更多是常见和常用)表述出来。从这个角度说,纯“语义学”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语用学”和“释义学”才可能做到。首先,语言符号的意义存在于语言的使用之中,正如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多次提到的那样:“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其次,意义是语言符号的指称功能实现之前(或者是形成过程中)和符号释义时才使用到的概念,本身并不能与符号和世界构成三角关系。
  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在指称功能实现过程中的产生情况,有必要进一步说明。虽然没有独立存在的“语义”,但语言符号产生之初确实被赋予过一些“意义”。我们以“杯子”这一符号为例,假定“杯子”最初的意义是“人用来喝水的一种器皿”,那么,从这一符号最初用来表示某物到获得某种意义而有了指称功能,再到最终实现其指称功能,至少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人能喝水的器皿”用“杯子”表示,前者很像是对后者使用价值或者功能的一种解释。
  第二,“杯子”和“人用来喝水的器皿”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联系,后者使前者在使用这一角度上有了“意义”。
  第三,“杯子”指一种事物(器皿),而这种事物超出了它最初意义的限制;一方面,人们赋予了“杯子”除“用来喝水”之外的更多性质和特点,另一方面,“杯子”在使用时总是处于具体和动态的偶然环境中。
  第四,用“杯子”指称杯子或相关事物和环境,实际上只是和该事物的某一种特点或性质有关,而不再指称其最初被赋予的“意义”。
  这一过程显示了符号从获得意义到实现功能的转化过程,这是语用的结果。语言符号的意义生成是偶然的,是语用的和具体的,可以联系它的最初“意义”来解释它在具体使用时所表达的具体内容。
  符号没有恒久的意义,只有原初的意义。意义是符号形成时所赋予的,一旦符号完成了它的指称功能,意义就消失了,或者说每一次使用就有某一种意义。释义是用符号解释符号的一种操作过程。也正是因为符号的意义的这种特殊性,很多研究者即使在使用别人经常使用的某个术语时,也要在规定它的特定含义上下足功夫。
  符号在实现其指称功能时,与其指称对象是同一的,甚至是对等的。所以,在使用“杯子”这一符号时,使用者并不会将它作为符号和它指称的事物区分开来。
  至此,我们已没有必要再为语义和词义的定义纠缠不清了,两者的定义在于术语使用者对自己研究角度的把握和规定。赋予意义是指称的必要前提,指称功能的实现又必须首先摆脱意义的局限。
  
  参考文献:
  [1]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3]沙夫.语义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杨文强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730070)
其他文献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特性,总结了影响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的一些因素,并探讨了网络安全策略。
对326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总体人际关系状况,以及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和特点.继而进一步探索了人际关系的4个维度(交际交友、交谈、待人接
总结我院1996年5月至2003年10月住院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53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介绍了项目管理的定义,阐述了图书馆导入项目管理的意义,对一些项目管理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本文运用现代语义场理论,对《说文解字·水部》的义位进行了初步探析,分出了同义义场、两极义场、分类义场、部分否定义场。
图书馆员专业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途径。从馆员专业发展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员专业发展的因素,研究了图书馆员专业发展的
2007年3月14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结果揭晓.本次评估是继该中心2002—2004年完成第一轮80个一级学科评估之后,于2006年5月启动的第二轮
介绍了图书馆评估指标的内容,分析了评估对图书馆的积极影响,论述了评估指标中的缺失,提出了搞好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建设的措施。
摘 要:本文通过穷尽性的语料分析,深入探讨了“只得”的语法化过程。认为“只得V”最初出现在“只得……不得”这种格式中,随着“只得”的独立性增强,形成了现代汉语的这种用法。  关键词:得 不得 只得 语法化    “得”在甲骨文、金文中是动词,本义为“获得、得到”。《说文·彳部》:“得,行有所得也。”《玉篇·彳部》:“得,获也。”如:  (1)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今文尚书》)  (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工作已越来越普及,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但该方法的并发症也应引起同道们的注意。因此就我们选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