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连续干预在糖尿病足高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高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进行连续一年的干预,干预前后使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血糖控制及糖尿病足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自护行为除饮酒评分外,其余自护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连续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足高位病人的自护能力,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足;社区连续干预;自护行为;血糖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是中国重要医改改革方向,中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死亡率也上升到第三位,成为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慢性病之一[1]。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更是患者合并神经及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者深部组织的破坏[2]。有研究显示,有效的干预可使80%的糖尿病患者不发生足溃疡或者截肢[3]。现将社区连续干预在糖尿病足高位患者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社区就诊的糖尿病足高位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1-78岁(62.19±6.98)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
1.2 纳入患者:①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无认知障碍;②生活基本自理,接受本研究;③签订知情同意书,并认真执行本社区干预的内容。
1.3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付费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方法
1.4.1 干预方法,干预组进行连续一年的跟踪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患者自愿来诊。干预内容如下
1.4.2 评估 本社区成立糖尿病干预小组,有医师,护士,康复保健师,营养师组成,对来社区就诊的患者及本社区义诊活动时来咨询并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内容有:危害患者健康行为的因素,糖尿病足知识缺乏,焦虑抑郁,缺少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等进行连续干预,制定目标并量化执行。
1.4.3 健康教育 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服药、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及足部护理的重要性,让患者认识良好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糖尿病足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4.4 社区干预 与患者或家属共同讨论调整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给予指导和干预,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饮食、药物。每人发放1份表格,由患者或家属填写,每月带来复诊。由护士每月对患者双足全面评估一次,由医师负责检查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与患者或家属共同检查双足皮肤,体重控制,戒烟情况,饮食控制情况等,以规范病人行为,促进目标实现。
1.4.5 连续干预 患者1个月复诊一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等进行干预,医护,患者或者家属共同讨论并强化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自我管理,以及运动方式,服药,饮食等的调整,对血糖稳定的患者,每周进行1次空腹、餐后血糖的测定,并记录。对血糖不稳定的患者,每天检测血糖并向社区医师电话汇报情况,由医师进行饮食及药物的调整,并记录,使患者的良好行为得以延续。
2.评定指标
干预前,干预后一年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4]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自护行为评价,量表内容效度0.880,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63-1.000,有6因素18条目,包括饮食5条目,运动2条目,血糖监测2条目,足部护理5条目,用药3条目,吸烟1条目,前5各因子以0-7分计,代表完全做不到—完全做到,吸烟以0-1分计,吸烟0分,不吸烟1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观察两组患者自护行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尿病足发生情况。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4.结果见表1、2、3、4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时间有限,所获得的自护能力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遗忘和淡化。本社区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进行连续干预,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足部护理、饮食、运动、用药、吸烟、血糖等自护行为评分上,干预组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是一种终生性的疾病,长期的治疗家庭负担重,或者缺少社会家庭支持,加上病人需终生严格控制饮食,病人常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容易产生悲观,焦虑和抑郁情绪。,短期内患者也看不到其严重后果而存有侥幸心理,因此自护行为难以坚持。而社区连续干预,实行定期义诊活动,宣传教育,定期举办糖尿病患者学习班,并有专业医师授课,制定宣教手册,长期定时随访,不仅让患者感到有社会支持和关爱,而且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也改变了自己不良的健康行为,社区连续干预注重患者心理康复保健,教会患者自护知识,重视病人的个性需求及存在的问题,能够有针对性,有效地为病人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病人的健康宣教、复诊、再培训、授课、义诊等形式保证了干预的连续性和重复性,有效控制了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秋英,卞丽香,宋开来﹒糖尿病足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及健康需求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27(113).81-84.
[2]李仕明﹒ 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6-468.
[3]陈钰仪,彭妙官.中文版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的新都和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1,27(14):60-62[J].
[4]刘永红,潘明芳.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25-26.
关键词:糖尿病足;社区连续干预;自护行为;血糖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仍是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是中国重要医改改革方向,中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死亡率也上升到第三位,成为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慢性病之一[1]。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更是患者合并神经及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者深部组织的破坏[2]。有研究显示,有效的干预可使80%的糖尿病患者不发生足溃疡或者截肢[3]。现将社区连续干预在糖尿病足高位患者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社区就诊的糖尿病足高位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41-78岁(62.19±6.98)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
1.2 纳入患者:①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无认知障碍;②生活基本自理,接受本研究;③签订知情同意书,并认真执行本社区干预的内容。
1.3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付费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方法
1.4.1 干预方法,干预组进行连续一年的跟踪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患者自愿来诊。干预内容如下
1.4.2 评估 本社区成立糖尿病干预小组,有医师,护士,康复保健师,营养师组成,对来社区就诊的患者及本社区义诊活动时来咨询并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内容有:危害患者健康行为的因素,糖尿病足知识缺乏,焦虑抑郁,缺少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等进行连续干预,制定目标并量化执行。
1.4.3 健康教育 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服药、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及足部护理的重要性,让患者认识良好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糖尿病足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4.4 社区干预 与患者或家属共同讨论调整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给予指导和干预,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饮食、药物。每人发放1份表格,由患者或家属填写,每月带来复诊。由护士每月对患者双足全面评估一次,由医师负责检查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与患者或家属共同检查双足皮肤,体重控制,戒烟情况,饮食控制情况等,以规范病人行为,促进目标实现。
1.4.5 连续干预 患者1个月复诊一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等进行干预,医护,患者或者家属共同讨论并强化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自我管理,以及运动方式,服药,饮食等的调整,对血糖稳定的患者,每周进行1次空腹、餐后血糖的测定,并记录。对血糖不稳定的患者,每天检测血糖并向社区医师电话汇报情况,由医师进行饮食及药物的调整,并记录,使患者的良好行为得以延续。
2.评定指标
干预前,干预后一年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4]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自护行为评价,量表内容效度0.880,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63-1.000,有6因素18条目,包括饮食5条目,运动2条目,血糖监测2条目,足部护理5条目,用药3条目,吸烟1条目,前5各因子以0-7分计,代表完全做不到—完全做到,吸烟以0-1分计,吸烟0分,不吸烟1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观察两组患者自护行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尿病足发生情况。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4.结果见表1、2、3、4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时间有限,所获得的自护能力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而遗忘和淡化。本社区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进行连续干预,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足部护理、饮食、运动、用药、吸烟、血糖等自护行为评分上,干预组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是一种终生性的疾病,长期的治疗家庭负担重,或者缺少社会家庭支持,加上病人需终生严格控制饮食,病人常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容易产生悲观,焦虑和抑郁情绪。,短期内患者也看不到其严重后果而存有侥幸心理,因此自护行为难以坚持。而社区连续干预,实行定期义诊活动,宣传教育,定期举办糖尿病患者学习班,并有专业医师授课,制定宣教手册,长期定时随访,不仅让患者感到有社会支持和关爱,而且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也改变了自己不良的健康行为,社区连续干预注重患者心理康复保健,教会患者自护知识,重视病人的个性需求及存在的问题,能够有针对性,有效地为病人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病人的健康宣教、复诊、再培训、授课、义诊等形式保证了干预的连续性和重复性,有效控制了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秋英,卞丽香,宋开来﹒糖尿病足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及健康需求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27(113).81-84.
[2]李仕明﹒ 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6-468.
[3]陈钰仪,彭妙官.中文版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的新都和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1,27(14):60-62[J].
[4]刘永红,潘明芳.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