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引导初中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主要从“阅读教学中让朗读成为主体;阅读教学中注重质疑;阅读教学中搭建创新的平台”这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阅读能获得成效。
关键词:学习方法;朗读;质疑;创新
新课改如春风般迅速吹遍了大江南北,“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正如培根所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与吸收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在阅读教学中让朗读成为主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不是靠参考书,主要靠的也是读,因此,把这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课文完全不同于小学所学的课文,篇幅加长了、内容加深了、难度也加大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这时,快速默读只能粗略提取信息;而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由此看来,朗读不仅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十三岁的际遇》一文时,先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接下来指导学生初读:采取自由朗读的形式,力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与成语圈画出来。让学生能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整理好字词,当堂消化并吸收。“白驹过隙”“不折不扣”等成语就这样被学生积累下来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点拨学生:只有从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文章所蕴涵的情感,才能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质疑
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如果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有所提高。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我们不妨教会学生运用求异质疑法、发散质疑法、添加质疑法等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始预习性质疑、课中探究性质疑,还是课尾延伸性质疑,教师的态度都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三、在阅读教学中搭建创新的平台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阅读课文后,我常常让学生结合所读的内容,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通过讨论,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的好机会。
当一篇作品被选入教科书时,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时,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不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篇一律。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可以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总是对教参给予的答案内容不讲或少讲,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
总之,阅读教学是开发创造力培养的广阔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领奖台”,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朗读、质疑、创新既是阅读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又是学生阅读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教会初中学生阅读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 貴州省桐梓县高桥镇高桥中学)
关键词:学习方法;朗读;质疑;创新
新课改如春风般迅速吹遍了大江南北,“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正如培根所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与吸收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在阅读教学中让朗读成为主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教师对课文的领会、鉴赏,不是靠参考书,主要靠的也是读,因此,把这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课文完全不同于小学所学的课文,篇幅加长了、内容加深了、难度也加大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这时,快速默读只能粗略提取信息;而朗读,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会更有利。由此看来,朗读不仅不会耽误时间,反而会提高阅读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十三岁的际遇》一文时,先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接下来指导学生初读:采取自由朗读的形式,力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与成语圈画出来。让学生能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整理好字词,当堂消化并吸收。“白驹过隙”“不折不扣”等成语就这样被学生积累下来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点拨学生:只有从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文章所蕴涵的情感,才能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朗读,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质疑
一个学生如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提出疑问,说明他一直在积极思考,对课文的理解在不断加深。如果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就能不断有所提高。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我们不妨教会学生运用求异质疑法、发散质疑法、添加质疑法等质疑的方法,摆出自己在钻研课文中所发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始预习性质疑、课中探究性质疑,还是课尾延伸性质疑,教师的态度都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三、在阅读教学中搭建创新的平台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在阅读课文后,我常常让学生结合所读的内容,陈述自己的思想感受,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态度。通过讨论,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的好机会。
当一篇作品被选入教科书时,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时,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尊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不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篇一律。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可以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总是对教参给予的答案内容不讲或少讲,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
总之,阅读教学是开发创造力培养的广阔天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用创新搭建阅读教学的“领奖台”,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朗读、质疑、创新既是阅读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又是学生阅读过程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教会初中学生阅读的学习方法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 貴州省桐梓县高桥镇高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