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材料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Cd、Zn的钝化作用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质量分数0.1%、1.0%不同原料的生物炭(砻糠炭、木炭、竹炭)作为化学钝化修复材料,以空白土壤(CK)和钙镁磷肥作为对照,通过为期90 d的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钝化材料及施用量对降低农田土壤重金属镉(Cd)和锌(Zn)污染风险的效果。结果表明,相同施用量的钙镁磷肥比生物炭更有利于酸性土壤改良;各处理中1.0%木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最好 ( P < 0.05);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对土壤Cd、Zn均表现出显著的钝化作用,相同施用量的木炭、砻糠炭比钙镁磷肥的效果更好,其中0.1%木炭钝化效果最佳。在相同施用量下,生物炭整体上更有利于降低土壤酸可提取态Cd、酸可提取态Zn含量,而钙镁磷肥更有利于增加残渣态Cd、残渣态Zn含量。
  关键词:  生物炭; 钝化修复; 镉; 锌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440(2021)05-1199-07
   Immobilization of soil cadmium and zinc by different raw material derived biochars
  BAI Shan  1 , NI Xing  1,2 , YANG Yuan-yu  1 , FANG Xian-zhi  1 , LIU Dan  1 , YE Zheng-qian  1
  (1.Key Laboratory of Soil Contamination Bioremedi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 2.Nvbu Neighbourhood Office of Jinhua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Jinhua 321100, China)
   Abstract:  Biochar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husk charcoal, wood charcoal, bamboo charcoal) with mass fractions of 0.1%, 1.0% were used as chemical immobilization materials, blank soil (CK) and calcium-magnesium phosphate fertilizer (CaMgP) were used as comparison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biochar materials and their dosages on reducing the risk of cadmium (Cd) and zinc (Zn) pollutions in the farmland soil, by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 for 90 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MgP was more suitabl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cid soil than biochar under the same application amount. Treatment of 1.0% wood charcoal showed the best effect on increasing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mong all the treatments  ( P < 0.05). All the treatments showed significant immobilization effects on Cd and Zn in the soil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control. The effects of wood charcoal, husk charcoal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CaMgP under the same dosages, among which 0.1% wood charcoal had the best immobilization effect. Biochar showed a better effect on reducing the acid extractable Cd and Zn contents in the soil with the same dosage as other materials, while CaMgP was more suitable for increasing residual Cd and Zn contents.
  Key words:  biochar; immobilization remediation; cadmium; zinc
   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是危害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威胁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相关报道显示,全国污染土地面积累计约 2 000  hm  2 ,几乎涵盖了所有省(区、市)  [1] 。与其他重金属元素相比,土壤镉(Cd)表现出更强的毒性,且更易在土壤中溶解、迁移,在食物链中富集  [2] 。土壤中锌(Zn)是营养元素,但浓度过高时则是重金属污染元素  [3]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普遍采用的化学钝化修复技术,被认为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最经济有效的修复方法之一,即通过添加钝化剂,调节污染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促进植物可吸收的不稳定形态向稳定态转化,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  [4-5] 。常用钝化剂如生石灰、钙镁磷肥等可通过提升土壤pH值,促使重金属Cd  2+ 、Zn  2+ 向结合态发生转化,并且钙离子、镁离子与重金属离子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  [6] 。实际生产中,为了达到良好的钝化效果,往往需要加大钝化剂用量,由此又会带来次生风险,如土壤磷积累易引起富营养化,施用生石灰易引起土壤板结及微量元素营养失调等问题  [7] 。   近年来,生物炭在耕地土壤修复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可以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富集量,因此常将生物炭作为钝化材料  [8] 。木材、果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AFW)均可作为生物炭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种类多、来源广、成本低,更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AFW中常含有相当可观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炭化改性,能极大地提高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效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够减轻废弃物处理的环境压力,更有利于提升农林废弃物的利用效率。生物炭钝化效果受原料类型、土壤特性、施加量及污染程度等因素影响  [9] 。岳建芝等  [10] 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施用量的花生壳炭对污泥中铜、锌钝化效果差异较大,30%花生壳炭能显著减少铜可利用态含量,但对锌作用效果较差。李双丽等  [11] 的研究结果显示,等量稻壳炭对铅(Pb)、Cd高污染土壤修复能力有限,而对低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良好。周强等  [3] 采用350 ℃、550 ℃热解温度制得稻壳炭,以1%、3%、5%质量分数施入Zn污染土壤中,结果显示,稻壳炭对Zn的吸附固定能力以及自身稳定性随施用量和制得温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考虑到材料资源、投入成本及次生风险,本研究以Cd、Zn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用量的生物炭(砻糠炭、木炭、竹炭),探究不同原材料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差异,以期探索Cd、Zn污染土壤最佳钝化材料及其施用量,为耕地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样品
  供试土壤样品采自温州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种植小麦和蔬菜的旱地 0~ 20 cm表层土壤,属轻黏土,在阴凉处风干后,捣碎、研磨过10目筛备用。土壤pH值为6.16,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分别为50.23  g/kg ,355.98   mg/kg  、170.76  mg/kg 、31.43  mg/kg ,全Cd、全Zn含量分别为3.43  mg/kg 、228.15  mg/kg ,有效态Cd、有效态Zn含量分别为0.49  mg/kg 、39.01  mg/kg 。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共4种,钙镁磷肥、木炭、砻糠炭、竹炭均为市售,其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
   1.3  试验设计
  1.3.1 土壤培养试验  按质量分数0、0.1%、1.0%将上述不同种类钝化剂分别添加至供试土壤中,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共设9个处理:不添加钝化剂(CK)、0.1%钙镁磷肥(T1)、1.0%钙镁磷肥(T2)、0.1%砻糠炭(T3)、1.0%砻糠炭(T4)、0.1%木炭(T5)、1.0%木炭(T6)、0.1%竹炭(T7)、1.0%竹炭(T8),每个处理重复3次。将600 g风干土壤与钝化剂混合均匀后,置于1.5 L的塑料盆中,塑料盆放置在25 ℃的恒温培养箱中,每7 d称质量并补充水分,调节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70%。使用带小孔的保鲜膜和橡皮筋将塑料盆封口,培养90 d。样品风干、研磨后,分别过孔径为2 mm和0.149 mm(100目)筛供分析测定。
  1.3.2 分析方法  土壤理化性质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  [12] 。土壤pH值使用酸度计法 (水∶  土=  2.5∶ 1.0,质量比)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采用0.1  mol/L 盐酸浸提法测定,土壤全量Cd含量用硝酸-高氯酸-氢氟酸消煮法测定,土壤重金属形态分级采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  [13] 测定,所得待测液重金属浓度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7000DV)测定。
  1.4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6、SPSS 20.0、Origin 8.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图表绘制,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Spearman相关性分析、Duncan’s法检验差异显著性。
  重金属钝化效率计算公式  [14] 为:
  η =[( C   OT - C   ST )/ C   OT ]×100% (1)
  式中: η 为钝化效率,%; C   OT 为空白土壤样品重金属有效态含量, mg/kg ; C   ST 为加入钝化剂的土壤样品重金属有效态含量, mg/kg 。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加不同钝化剂对土壤pH值的影响
  由图1可知,培养至90 d,0.1%、1.0%钙镁磷肥均能显著提升土壤pH值 ( P < 0.05),pH值分别达到6.33、6.71。且不同施用量间pH值差异较大,T2处理显著高于T1处理 ( P < 0.05)。除木炭外,同一生物炭处理下1.0%施用量的土壤pH值均高于0.1%施用量处理。综上,钙镁磷肥对土壤pH值提升效果明显较生物炭更好,且随施用量增加作用更显著。
  2.2 施加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不同钝化剂及其不同的施用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不同,与CK相比,T6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 P < 0.05),土壤有机质含量达60.56  g/kg ,增幅达20.61%。T3、T4、T5、T8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钙镁磷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在相同的施用量下,与施用钙镁磷肥相比,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效果更佳,其中1.0%木炭處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 ( P < 0.05)。   2.3 施加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
  由图3可知,在相同用量下,不同钝化剂的效果表现为:木炭>砻糠炭>钙镁磷肥>竹炭;而在不同施用量下,同一材料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长期(90 d)培养后,与CK相比,除T7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显著下降 ( P < 0.05),其中T5处理的钝化效果最好,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至0.23  mg/kg ,钝化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T6、T3、T4处理,钝化率显著提高 ( P < 0.05)。T1、T2以及T8处理的钝化率有所提高。综上,木炭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效果最佳,砻糠炭次之,再次为钙镁磷肥、竹炭。
  2.4 施加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Zn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效态Zn含量起到不同程度的钝化作用。Cd与Zn的化学性质相似,各处理对土壤中Zn的钝化作用表现与Cd相似,不同钝化材料对土壤有效态Zn含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 P < 0.05)。与CK相比,不同钝化剂及其不同施用量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Zn含量 ( P < 0.05),其中施加木炭(T5、T6)降低土壤有效态Zn含量的效果最好,有效态Zn含量分别下降至18.72  mg/kg 、19.73  mg/kg ,钝化率分别为58.57%、56.34%,其次为砻糠炭、钙镁磷肥、竹炭处理。综上,木炭降低有效态Zn含量的效果最好,砻糠炭、钙镁磷肥、竹炭效果次之。
  2.5 施加不同钝化剂对土壤Cd形态转化的影响
  如图5所示,CK中可还原态和残渣态是土壤中Cd的主要存在形态,分别占44.25%、25.92%,其次为可氧化态,占比为18.47%,酸可提取态占比最低,为11.36%。钙镁磷肥和生物炭处理使土壤Cd形态分别产生不同的变化趋势。钙镁磷肥处理(T1、T2)的土壤中各形态Cd的占比表现为:残渣 态> 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酸可提取态。与CK相比,T1、T2处理的可还原态Cd比例明显减少,而酸可提取态、可氧化态、残渣态Cd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以残渣态Cd占比增幅最大。3种生物炭对土壤Cd转化的影响趋势表现一致,砻糠炭、木炭和竹炭处理各形态Cd的占比均表现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可氧化态>酸可提取态。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促进了可还原态Cd向其他形态转化,整体上看,1.0%用量比0.1%用量更有利于残渣态增加。其中1.0% 木炭处理(T6)的残渣态Cd占比最高,达到30.11%,酸可提取态占比较对照略有降低。由此可见,施加钙镁磷肥和生物炭对土壤Cd形态转化影响不同。相同用量下,钙镁磷肥比生物炭更有利于土壤Cd向残渣态转化,而生物炭比钙镁磷肥更有利于降低酸可提取态Cd的占比。
  2.6 施加不同钝化剂对土壤Zn形态转化的影响
  如图6所示,CK中各形态的Zn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残渣态>可还原态>酸可提取态>可氧化态。不同用量钙镁磷肥均促进可还原态Zn向残渣态、酸可提取态转化,T1、T2处理的残渣态Zn的占比较CK提升3.96个、4.05个百分点,可还原态Zn所占比例分别降低14.27个、13.57个百分点。生物炭处理中可还原态和残渣态是Zn的主要存在形态。其中1.0%木炭处理的酸可提取态Zn的比例最低,残渣态含量最高。同一用量下生物炭处理与钙镁磷肥处理相比,酸可提取态Zn的占比、残渣态Zn的占比降低。综上,与CK相比,各处理整体上提升了酸可提取态Zn的占比,降低了可还原态Zn的占比,相同用量的钙镁磷肥与生物炭相比,更有利于残渣态Zn积累。
  2.7 土壤pH值与不同形态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与不同形态的重金属Cd、Zn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由表2可知,土壤pH值与残渣态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 P < 0.01),与可还原态Cd含量、全Zn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则呈显著负相关 ( P < 0.05)。有机质含量与酸可提取态Cd含量、酸可提取态Zn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 ( P < 0.05),与可还原态Cd含量、可氧化态Cd含量则呈显著正相关 ( P < 0.05)。有效态Cd含量与不同形态的Cd含量、有效态Zn含量与不同形态的Zn含量均无显著性相关,但是有效态Cd含量和有效态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 P < 0.01)。酸可提取态Cd含量与可还原态Cd含量、酸可提取态Zn含量与可还原态Zn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 P < 0.01),酸可提取态Cd含量与残渣态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 P < 0.05),可还原态Zn含量与残渣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 P < 0.05)。
   3 讨 论
  经过90 d的土壤培养试验,结果显示,钙镁磷肥和生物炭均能降低Cd、Zn的有效性,但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异。与生物炭处理相比,不同施用量的钙镁磷肥均能显著提升镉污染土壤的pH值。pH值是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影响因子,通常情况下,与土壤重金属离子有效性呈负相关  [15] 。pH值升高能引起氧化物、矿物等表面电荷特性改变,促进胶体与黏粒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有利于形成金属氢氧化物和碳酸结合态沉淀  [16] 。本研究中,不同用量钙镁磷肥对Cd和Zn的鈍化率均达到30%以上,且pH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含有1.0%钙镁磷肥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0.1%用量,但钝化效率差异不显著。此外钙镁磷肥中水溶性磷酸根可与Cd  2+ 、Zn  2+ 形成难溶性化合物,表面络合和吸附作用增强  [17] 。由表1可知,钙镁磷肥中全磷含量是生物炭的20倍以上,材料本身含磷量可直接影响Cd  2+ 、Zn  2+ 的吸附量  [18] 。陈乐等  [9] 发现,材料中的磷含量与其重金属吸附量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性。Agbenin  [19] 的研究结果显示,磷可与土壤黏粒边缘、氧化物类等矿物发生专性吸附而占据相应吸附位点,提高静电作用下Cd  2+ 吸附量。黄洋等  [20] 研究发现,施用生物炭、钙镁磷肥和粉煤灰均显著提升了土壤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效态Cd含量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在施用钙镁磷肥处理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钙镁磷肥释放出大量的Ca、Mg等营养元素,可与土壤中Cd  2+ 产生拮抗作用  [21] ,降低植物对Cd的吸收量。   生物炭降低重金属有效性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间接影响重金属有效性;(2)提高土壤碳含量,增强土壤表面对重金属的静电吸附;(3)生物炭与表面基团结合,产生金属配位体  [8] 。本研究中,施加生物炭处理的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这是由于生物炭中简单有机物质的分解及对土壤原有有机质矿化作用的影响  [22-23] ,经过一段时间后,施用少量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增加效果,可能与所用土壤本身有机质含量高而生物炭施用量较低有关。倪幸等  [24] 施用不同量(0.1%、1.0%、5.0%)的竹炭,结果发现只有5.0%的竹炭施用量可以显著提升有机质含量。郑慧杰等  [25] 研究发现,4%的木炭处理有机质含量高于2%的木炭处理,并且培养180 d期间生物炭处理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中,生物炭对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更可能是通过增强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而非通过提升土壤pH值对其产生间接作用。除0.1%竹炭处理钝化作用稍次,其他生物炭处理均对土壤Cd、Zn表现出较好的钝化效果,钝化率均达到30%以上,特别是0.1%木炭处理钝化效果明显,由此可推测,较高碳含量显著增强了土壤重金属吸附能力  [26] 。此外生物炭巨大的比表面积也是影响吸附性能的重要指标  [8] 。殷飞等  [27] 利用X射线衍射得出木炭主要成分为含碳无晶物质,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孔容。竹材  [28] 和谷壳  [29] 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炭化后孔隙发达、比表面积较大,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好。木炭和砻糠炭均由废弃物在缺氧条件下通过热裂解制得,能显著钝化土壤Cd、Zn且钝化效果的持续性较好,可应用在Cd、Zn污染土壤治理中。
  土壤重金属有效性主要受其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影响  [30-34] 。与CK相比,其他处理酸可提取态Cd含量虽略有增加,但可还原态Cd含量降低,较稳定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Cd含量增加。Zn是与Cd化学性质相似的伴生元素  [35] ,各处理对Cd、Zn的钝化效应基本一致:表现为木炭>砻糠炭>钙镁磷肥>竹炭。相同施用量下,生物炭更有利于降低土壤酸可提取态Cd含量、酸可提取态Zn含量,施加钙镁磷肥更有利于增加残渣态Cd含量、残渣态Zn含量,这可能是因为磷和Zn之间拮抗作用的影响  [18] 。而可溶性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一定量胡敏酸和富里酸的积累可能促进土壤酸可提取态Cd含量、酸可提取态Zn含量提升  [27] 。
  综上所述,相同施用量的木炭、砻糠炭钝化效果好于钙镁磷肥,各材料对土壤Cd、Zn钝化效果依次为:木炭>砻糠炭>钙镁磷肥>竹炭,其中0.1% 木炭效果最佳。与CK相比,各处理下可还原态Cd、Zn含量均降低,施加生物炭更有利于减少酸可提取态Cd、Zn含量,施加钙镁磷肥则更有利于增加残渣态Cd、Zn含量。但钙镁磷肥不宜大量施用,否则会带来其他环境风险,如导致磷富营养化  [7] 。此外,制备钙镁磷肥的原料中本身含有一定量Cd、Zn,实际应用中过量施用可能不仅不能降低Cd含量,还会加剧Cd污染等  [36] 次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化勇鹏.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及确定修复目标的方法研究[D].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2012.
  [2] 罗 洋,高 晋,罗绪强,等. 木炭施用对镉污染土壤小白菜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 37(8): 1676-1682.
  [3] 周 强,李嘉雨,黄兆琴,等. 培养条件下生物炭对土壤锌的吸附作用[J]. 土壤通报, 2017, 48(4): 969-974.
  [4] NORINI M, THOUIN H, MIARD F, et al. Mobility of Pb, Zn, Ba, As and Cd toward soil pore water and plants (willow and ryegrass) from a mine soil amended with biocha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9,232: 117-130.
  [5] WANG S, GAO B, ZIMMERMAN A R, et al. Physicochemical and sorptive properties of biochars derived from woody and herbaceous biomass[J]. Chemosphere, 2015(134): 257-262.
  [6] 宋正国,徐明岗,丁永祯,等. 共存阳离子(Ca、Zn、K)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3): 485-489.
  [7] GUO F Y, DING C F, ZHOU Z G, et al. Stability of immobilization remediation of several amendments on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s as affected by simulated soil acidification[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8, 161: 164-172.
  [8] 趙青青,陈蕾伊,史 静. 生物质炭对重金属土壤环境行为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导刊, 2017, 36(2): 12-18.
  [9] 陈 乐,周乾聪,刘梦洁,等. 不同原料和热解条件制备的生物炭的性质对其Cu  2+ 、Cd  2+ 的吸附效果[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0(5): 1068-1077.   [10] 岳建芝,常兴涛,李 辉,等. 花生壳炭对污泥堆肥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动态变化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53(6): 950-958.
  [11] 李双丽,王豪吉,王昆艳,等. 稻壳炭对铅和镉污染的青菜种植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9(6): 33-38.
  [12]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
  [13] BRANQUINHO C, BROWN D H, CATARINO F. The cellular location of Cu in lichens and its effects on membrane integrity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1997, 38(2):165-179.
  [14] 謝伟强,李小明,陈 灿,等. 土壤中铅锌的稳定化处理及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 2015, 36(12): 4609-4614.
  [15] ISLAM M S, CHEN Y, WENG L, et al. Watering techniques and zero-valent iron biochar pH effects on As and Cd concentrations in rice rhizosphere soils, tissues and yield[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1, 100: 144-157.
  [16] 罗远恒,顾雪元,吴永贵,等. 钝化剂对农田土壤镉污染的原位钝化修复效应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5): 890-897.
  [17] 黄化刚,李廷强,朱治强,等. 可溶性磷肥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东南景天提取锌/镉及其养分积累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2(18): 382-389.
  [18] 史吉平,张夫道,林 葆.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影响[J]. 土壤肥料, 1999(1): 3-6.
  [19] AGBENIN J O. Phosphate-induced zinc retention in a tropical semiridsoil[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98, 49(4): 693-700.
  [20] 黄 洋,胡学玉,曹坤坤,等. 调理剂对磷镉富集土壤中两种元素交互作用的影响[J].环境科学, 2020,DOI:10.13227/j.hjkx.202010040.
  [21] 张海勃,李相奎,白瑞琴,等. 硅肥和钙镁磷肥对作物吸收重金属镉的抑制作用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4): 54-55.
  [22] KUZYAKOV Y. Interactions between living and dead organic matter[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10, 42: 1363-1371.
  [23] 潘少彤. 含生物质炭土壤中底物矿化过程及其物理与生物学机理[D]. 杭州:浙江大学, 2019.
  [24] 倪 幸,黄其颖,叶正钱. 竹炭施用对土壤镉形态转化和小麦镉积累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9, 35(4): 818-824.
  [25] 郑慧杰,徐豪东,王学良,等. 不同生物质材料对蕉园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3): 36-41.
  [26] 陈 芳,张康康,谷思诚,等. 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及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8(5): 57-63.
  [27] 殷 飞,王海娟,李燕燕,等. 不同钝化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4(3): 438-448.
  [28] 周建斌. 竹炭环境效应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5.
  [29] 邓贵友. 磁性炭化谷壳对水体中砷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30] 朱 侠. 铅锌矿区及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D]. 烟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9.
  [31] 王玉雪,童菊秀,李壁君.土壤中Cr(Ⅵ)吸附规律试验研究[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20,38(11):1167-1173.
  [32] 莫小荣,李素霞,吴烈善,等. 不同稳定剂对砷污染土壤的稳定效果及抗酸雨淋溶能力[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6):1360-1368.
  [33] 朱园芳,朱华军,刘玉学,等.2种生物炭对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5):255-258.
  [34] 吴正卓,刘桂华,柴冠群,等. 不同调理剂对黄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4):822-828.
  [35] 郑瑞伦,石 东,刘文菊,等. 两种能源草田间条件下对镉和锌的吸收累积[J]. 环境科学, 2021,42(3): 1158-1165.
  [36] 鄢德梅,郭朝晖,黄凤莲,等. 钙镁磷肥对石灰_海泡石组配修复镉污染稻田土壤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0, 41(3): 1491-1497.
   (责任编辑:陈海霞)
其他文献
2021年9月26日,笔者一行三人于下午4点20分在紫金一林场的路边发现一朵没有开放的帽苞薯藤,细细观察,数朵花长在一个盘苞上,非常特别,大家以为错过了开花时间,边走边聊,一致商定明天一早来拍它绽放的样子,因为很多旋花科植物都是在早晨开放,那时是花朵一天最好的状态.
期刊
摘要: 為了探究套袋对提高葡萄品质是否有促进作用,为有色果袋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以6年生的阳光玫瑰葡萄嫁接苗为试材,比较了不同果袋套袋对袋内温、湿度变化和葡萄果实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袋内温差降低,湿度增大,套袋具有一定保温提湿效果;绿色纸袋和日本白色纸袋处理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单粒质量,分别提高了8.15%、8.95%,双层纸袋处理则呈现出抑制作用;绿色纸袋处理葡萄果实色
摘要: 黃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是危害中国辣椒生产的第一大病毒,创制抗性育种材料、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CMV最有效的方法。以高抗CMV材料PBC688为母本,与感病甜椒材料G29为父本杂交,通过连续自交获得F 6 代自交系。利用与抗性基因 qCmr2.1 紧密连锁的3个InDel分子标记,结合人工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调查对109个株系进行筛选。分子标记鉴定结
摘要: 氨挥发是稻田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研究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的综合影响对于合理利用绿肥以及稻田化肥减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稻麦轮作常规施氮(M)为对照,在紫云英旺长期(F1)、始花期(F2)、盛花期(F3)和初荚期(F4)翻压还田并减少稻季20%的化学氮肥用量,研究了紫云英不同时期还田部分替代化肥对氨挥发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间氨挥发损失总量随紫云英翻压还田时期的推
为解决温室叶菜子叶期幼苗生长密集情况下的图像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密集连接型D-YOLOv3检测网络。该网络以YOLOv3为基础构建主干网络,改进检测结构和损失函数。以穴盘培育的油菜幼苗为例展开一系列试验。首先确定了YOLOv3和D-YOLOv3检测网络中损失函数的修正系数;其次通过构建的几种检测网络的对比试验验证了对YOLOv3主干网络、检测结构和损失函数改进的有效性,D-YOLOv3的幼苗检测精度
摘要: 掌握微藻生长环境中的温度、硝酸盐浓度、氧气浓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提高生物产出量。本研究利用钝顶螺旋藻全生长周期中的大量环境参数,引入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过极大似然估计,得到线性回归模型,同时引入状态空间预测方法,将低维的线性模型映射到高维空间,以消除低维空间下模型的不准确性。为评估模型的有效性,采用了杜宾-瓦特森检验法、图像法、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最大误差等评估方法和指标进行评估
被世界誉为“园林之母”的我国是众多园林观花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花文化深根融汇于国家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赏花、颂花,表达的不仅是对花的欣赏和喜爱,更是对花所蕴含的人格寓意、精神图腾的赞美.我国地域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省市地区因风土人情不同,各有自己钟爱之花.
期刊
摘要: 為了开发对大豆疫霉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资源,从健康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2株对大豆疫病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放线菌菌株JAX-13和JAX-14。经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JAX-13和JAX-14分别为放线菌属细菌( Actinomycetales bacterium )和链霉菌( Streptomyces )。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2种菌株对大豆疫霉病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
摘要: 为了给黄金茶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茶树品种选育提供数据和材料基础,对25份黄金茶种质资源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氨酸等生化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黄金茶种质资源主要生化成分统计参数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黄金茶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74,变异系数为 5.73%~ 19.58%;基于生化成分,将25份种质
摘要: 為评估中国农业系统目前氧化亚氮( N 2 O )排放量和各区域分布特点,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方法,结合官方统计数据,对全国各区域农作物种植及粪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氧化亚氮排放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8年全国农业活动带来的氧化亚氮排放量为 7.333× 10 5 t,其中农用地的氧化亚氮排放量最大,约占总排量的62.69%;禽畜粪便管理过程中估算的 N 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