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民族音乐,让小学音乐课堂更有活力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西方音乐充斥在学生身边,使不少学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心态,对此,为学生引入民族音乐,使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就显得十分必要。所以,教师可以采用系统介绍民族音乐等形式,在音乐课堂上融入民族音乐,从而使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更有活力。
  【关键词】  民族音乐;小学;活力
  2011年修订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要求,认为学生应当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强化民族认同感,并基于此培养爱国情怀。所以,在为学生讲述音乐知识时,教师应在重视民族音乐教学的基础上,主动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引进民族音乐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欣赏与学习中体会其魅力,完成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使小学音乐课堂在融入民族元素中更有活力。
  一、系统介绍民族音乐,促进学生了解
  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系统介绍。为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音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与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在拓展学生见闻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使学生可以在了解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开展审美鉴赏。
  以《打麦号子》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由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介绍“号子”这一民间音乐常用载体,提高学生对“号子”的认识。“号子”也叫劳动号子或哨子,是一种伴随劳动而歌唱的乐曲形式,在西汉典籍《淮南子》中,就对“号子”进行了逼真描述,指出了号子是一种跟随集体劳动而产生的,节奏、速度有规律变化的音乐形式。一般来说,在拉纤、码头搬运、拾木等集体活动中会有号子相伴。目前,在我国有“山西号子”“甘肃号子”“青海号子”等多个分类,每一种号子中都带有独属于当地的特色。在课堂上,当教师为学生介绍“号子”的相关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对号子的认识,使学生基于自己的了解,对本首乐曲进行欣赏和分析,更好地感受乐曲中渗透的情感。
  显而易见,教师先为学生系统介绍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再组织学生进行音乐鉴赏,能够使学生基于自己的了解深入民族音乐之中,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其中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二、自主搜索民族音乐,发展学生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为了促进民族音乐的融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检索民族音乐知识的任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查找与民族音乐有关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资料库,从而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中国花鼓》这一课前,为了让学生对“花鼓”有一个基本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自主检索与花鼓有关信息”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检索。在课下,学生可以在家长的辅助下,在浏览器中输入“花鼓”的关键词,检索网络中与花鼓有关的介绍。随后,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下载和整理,整合成自己的资料库。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搭建相互交流的小组,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互换,以便学生在共享信息中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认识,增强对花鼓的了解。这样,当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花鼓时,学生因为已经有所了解,可以迅速跟上教师的节奏,提高学习实效。
  可以看出,教师为学生设计自主检索民族音乐的任务,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离开音乐课堂后,依然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三、尝试演绎民族乐曲,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维持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在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发现,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高兴趣时,学生会主动消耗自身精力进行知识的建构。所以,在将民族音乐引入课堂时,教师也要为学生创建趣味化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加积极地探索民族音乐世界。而演绎活动的创建,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演绎乐曲的过程中,体会到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
  比如,在《姑苏风光》这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表演的舞台,引导学生在自主展现歌曲中体会苏州方言的独特韵味,感受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在实际开展演唱活动前,教师先为学生讲述吴越音乐文化内容,使学生在理解吴越音乐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抓住演绎精髓。随后,教师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外婆桥》的歌曲,并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轻唱,使学生感受水乡孩子活泼可爱的性格,以及孩子想要去外婆家的迫切心理。在对歌曲有了透彻了解后,学生再进行歌曲演绎,并将演绎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体会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与成就感。
  显然,教师为学生创建演繹的机会,并为学生搭建演绎的平台,不仅能让学生对吴越音乐文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民族音乐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总而言之,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为学生引入民族音乐的元素,使学生在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音乐中,体会到中华音乐文化的震撼,从而更加主动地做民族音乐的传承人和发扬者。
  【参考文献】
  [1]张娟.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J].家长,2020(21):141+143.
  [2]屠心文.感民族之声,悟民歌之魅——谈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20(17):179-180.
其他文献
由胡大一教授组织国内心血管病学和临床血脂专家,针对他汀类药物与癌症风险、肾脏损害、新发糖尿病风险、肝脏安全性和肌病等5个主要问题进行了仔细、认真地讨论,并将专家的主要观点集中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3期上[1],这对国内他汀类药物的更好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
【摘 要】 在课堂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协调各个教育环节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兴趣释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现阶段的美术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巧妙地使用现代教育技術,在构建趣味情境、渗透绘画技巧中,均衡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建构魅力小学美术课堂。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美术;趣味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使其在教育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少教师都开始借助信
期刊
目的 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水平,探讨其对早期靶器官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因“高血压查因”住院确诊的资料完整的36例PA患者与同期确诊的年龄、性别、高血压水平及其病程等相匹配的39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者内皮损伤标志物包括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目前导管消融正逐渐成为房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1].随着人们对房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导管消融的策略逐步完善,适应证范围逐渐扩大,尤其在非阵发性房颤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为未来的房颤消融治疗提供了更多理论及实践证据。
期刊
目的 对目前已建立的3种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模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验证,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患者进行细胞色素P450 2C9 * 3(CYP2C9*3)、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1639G>A( VKORC1-1639G>A)进行基因分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信息,并记录华法林的实际稳定维持剂量.将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利用翻转课堂教学,不仅可以高效利用课堂内的时间,还可以对课堂外的时间加以利用,有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准。文章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引入,能够使小学音乐教学的应用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一、明确小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是非常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育“先教导、后学习”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和学的同步。翻转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提前备课
期刊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降低总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溶性他汀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后经肝脏清除.因此,肝脏是他汀类药物发挥药理作用以及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
期刊
【摘 要】 造成学生近视的原因有许多,不仅与遗传、环境和用眼习惯有关,也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关。所以,体育教师要从本学科的教育特点出发,立足预防近视的教育目的,在引导学生合理参与锻炼、有序展开户外游戏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预防近视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体育;预防近视;锻炼  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健康的体魄、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锻炼,能够更好地预防近视。所以,作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
期刊
病例1患者男性,63岁.因“间断胸骨后闷痛2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不规律服用降压药,未监测血压;吸烟史20余年,平均20支/d;2型糖尿病史2年,平时口服格列齐特,血糖控制不理想.查体无阳性体征.入院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05 ~0.10 mV.肌红蛋白I 111 μg/L,高敏肌钙蛋白0.9 μg/L,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86.56 μg/L。
期刊
目的 临床评估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性,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人选99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规律服用氯吡格雷1周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通过VerifyNow-P2Y12系统检测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状况,并分别以血小板基线活性、P2Y12反应单位(PRU,代表血小板残余活性)及血小板抑制率来表示.详细记录所有入选者抗血小板药物的服用剂量和疗程、合并用药情况以及临床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