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更有效的手段,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单纯的传授书本的概念、机械化的死记硬背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完成教学活动,探索性地发现、解决案例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课程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69-02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案例教学便开始慢慢地演化成一种教育模式,开始应用在课程学习中,不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都取得显著效果,并开始逐步走向成熟。而质量管理这门综合交叉学科,同时与实际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案例教学法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详细讲述一个和课程学习相关的案例,通过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矛盾的剖析,从而提高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的实行,代表着教学理念从机械的记忆到灵活的运用、教学方式从沉闷单调到相互合作、教学目的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到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根本性改变。通过现实矛盾的分析解决,将课本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相关的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作为一种基于实践经验的探索性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相比其他模式对于学生一些优秀品质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在质量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案例解析的方法,避免填鸭式的灌输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定义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的优势
质量管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质量管理理念、相关统计技术和质量因素分析工具等,因此在课程传授中,除了传授定性的管理类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定量的数理统计分析,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流程图等。传统教学模式形式单一,教师机械性地讲授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从而导致学生擅长理论而疏离生产实践的后果,在企业实际应用时,便会与所学理论知识脱节,并不能真正活学活用。相比之下,案例教学法注重的不单单是掌握知识点,应对考试,而是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地应用于实践,做到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延伸,从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以某企业为例,通过分析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據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解决,通过案例给出的问题、数据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小组探讨,最后以PPT或者验收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在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中,这种共同参与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接受新知识更容易,对培养坚毅不拔、不惧艰辛、勇往直前、交流合作等优秀品质也起到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构造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育体系,对于教师在自己角色的定位、提高教学水平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课程教育方式也变得多元化,课堂中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到案例分析、探讨之中,这对于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有着巨大的优势。案例教学法相比之前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作为参与者而非领导者,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将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难点、重点简单有效地进行讲解,相应的学生也并不会感到课程学习的枯燥、难理解。在质量管理课程上应用案例分析法,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保证案例的新鲜感、代入性。同时也可以结合历史性事件,做到横向和纵向知识的拓展延伸。
三、案例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
1.案例准备阶段。案例教学的开展首先进行的是案例准备。相关案例可以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也可以是企业的具体案例,选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的优点在于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企业具体案例的讲解则可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准备的案例最好和当代热点时事有关,这样学生可以在最前沿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问题,同时这也会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准备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对案例进行分析,是否与本课时所传授的相关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来学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对案例及其背景知识进行提前准备,在案例准备阶段,教师要对即将探讨的问题进行详细、有逻辑的分析,列举出案例对应的理论知识点,对学生可能给出的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推测并详细的思考,这是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组织讨论阶段。准备合适的案例之后,就需要划分小组讨论案例问题。小组讨论案例的过程可以在课下进行,课上主要进行讨论结果的讲述,这样便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运用以往的理论和生活经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掌握到新知识。这种学习模式的优点在于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比传统的学习方式所学到的内容更广阔、见解更丰富。教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积极思考,大胆提出想法,同时在关键点上进行帮助,通过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的分析、探讨,小组中必然存在不一致的意见,学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辩论,确定一个最终方案,这对于将以往所学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课本中所要传授的知识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有着不同教育背景、接收新知识快慢不一的学生,采取的案例讨论的形式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案例探究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在辩论的过程中得到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对于已经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学可以采用研讨模式,学生通过自己去寻找相关书籍,阅读前人的理论成果,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开展案例式教学,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通过书面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路、方案表述出来。
3.案例分析总结阶段。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案例分析、探讨结果做出总结,教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位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然后推举一位小组成员陈述本组观点;通过其他同学提问的方式,达到所有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对不同观点进行理解吸收,最终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通过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在总结过程中对于案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引导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使得课程教学变得更有效率。教师在总结时应该注意如下几点:每组讨论结果的关键点、案例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点、解决问题中所使用的理论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案例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该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加以赞赏,不可以一味指责、批评。
四、案例教学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教学案例应选择贴近生活、切合主题的案例。撰写案例的过程中,保证案例质量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案例解决方案中应该涵盖该课时授课内容的理论方法,同时不应该过于枯燥,导致学生为了进行案例分析而分析,单纯的叙述案例,不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质量管理除了可以运用在企业管理生产进程方面,还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更贴近生活,更便于理解,但是案例撰写并非胡乱编写,是在以理论知识为背景的前提下编写的,理论背景和思维逻辑是案例质量的关键点,要具有探究讨论价值。因为学生在学习质量管理课程中,一般接触到的是公司质量管理的流程,难免会因为不熟悉业务流程,而造成对案例分析理解的偏颇。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与企业运营的案例相比更便于理解理论知识,而企业实际运营的案例更适合培养符合企业标准的工程人才,因此可以在学生已经完全透彻理解理论知识之后,进行实际企业的案例分析。
2.“小课堂设计,大课堂作业”引导学生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质量管理课程作为交叉学科,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案例的解决思路,但是不要在分析之前将案例的具体解决方法详细叙述,这容易造成思维的束缚,可以通过视频图像等易于理解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通过运用“小课堂设计,大课程作业”,使学生综合理解质量管理整个知识体系,同时可以将各种碎小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3.充分考虑课程安排等现实客观情况。因为要选取或者编写合适的案例,在课堂上要进行每个小组的讨论,这难免会造成课时不足,教学任务完成得比较仓促,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充分考虑到现实的情况,比如学校师资、学生课程设置、班级规模等,从而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
结论
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课本中涵盖的知识点,而且通过案例模式的学习使其掌握在现实中如何运用知识解决相似问题,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培养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课程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69-02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案例教学便开始慢慢地演化成一种教育模式,开始应用在课程学习中,不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都取得显著效果,并开始逐步走向成熟。而质量管理这门综合交叉学科,同时与实际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案例教学法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详细讲述一个和课程学习相关的案例,通过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矛盾的剖析,从而提高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的实行,代表着教学理念从机械的记忆到灵活的运用、教学方式从沉闷单调到相互合作、教学目的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到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根本性改变。通过现实矛盾的分析解决,将课本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相关的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作为一种基于实践经验的探索性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相比其他模式对于学生一些优秀品质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在质量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案例解析的方法,避免填鸭式的灌输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定义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的优势
质量管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质量管理理念、相关统计技术和质量因素分析工具等,因此在课程传授中,除了传授定性的管理类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定量的数理统计分析,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流程图等。传统教学模式形式单一,教师机械性地讲授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从而导致学生擅长理论而疏离生产实践的后果,在企业实际应用时,便会与所学理论知识脱节,并不能真正活学活用。相比之下,案例教学法注重的不单单是掌握知识点,应对考试,而是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地应用于实践,做到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延伸,从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以某企业为例,通过分析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據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解决,通过案例给出的问题、数据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小组探讨,最后以PPT或者验收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在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中,这种共同参与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接受新知识更容易,对培养坚毅不拔、不惧艰辛、勇往直前、交流合作等优秀品质也起到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构造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育体系,对于教师在自己角色的定位、提高教学水平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课程教育方式也变得多元化,课堂中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到案例分析、探讨之中,这对于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有着巨大的优势。案例教学法相比之前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作为参与者而非领导者,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将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难点、重点简单有效地进行讲解,相应的学生也并不会感到课程学习的枯燥、难理解。在质量管理课程上应用案例分析法,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保证案例的新鲜感、代入性。同时也可以结合历史性事件,做到横向和纵向知识的拓展延伸。
三、案例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
1.案例准备阶段。案例教学的开展首先进行的是案例准备。相关案例可以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也可以是企业的具体案例,选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的优点在于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企业具体案例的讲解则可在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准备的案例最好和当代热点时事有关,这样学生可以在最前沿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问题,同时这也会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准备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对案例进行分析,是否与本课时所传授的相关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来学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对案例及其背景知识进行提前准备,在案例准备阶段,教师要对即将探讨的问题进行详细、有逻辑的分析,列举出案例对应的理论知识点,对学生可能给出的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推测并详细的思考,这是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组织讨论阶段。准备合适的案例之后,就需要划分小组讨论案例问题。小组讨论案例的过程可以在课下进行,课上主要进行讨论结果的讲述,这样便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运用以往的理论和生活经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掌握到新知识。这种学习模式的优点在于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比传统的学习方式所学到的内容更广阔、见解更丰富。教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积极思考,大胆提出想法,同时在关键点上进行帮助,通过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的分析、探讨,小组中必然存在不一致的意见,学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辩论,确定一个最终方案,这对于将以往所学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中、课本中所要传授的知识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有着不同教育背景、接收新知识快慢不一的学生,采取的案例讨论的形式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案例探究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在辩论的过程中得到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对于已经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学可以采用研讨模式,学生通过自己去寻找相关书籍,阅读前人的理论成果,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开展案例式教学,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通过书面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路、方案表述出来。
3.案例分析总结阶段。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案例分析、探讨结果做出总结,教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位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然后推举一位小组成员陈述本组观点;通过其他同学提问的方式,达到所有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对不同观点进行理解吸收,最终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通过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在总结过程中对于案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引导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使得课程教学变得更有效率。教师在总结时应该注意如下几点:每组讨论结果的关键点、案例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点、解决问题中所使用的理论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案例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该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加以赞赏,不可以一味指责、批评。
四、案例教学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教学案例应选择贴近生活、切合主题的案例。撰写案例的过程中,保证案例质量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案例解决方案中应该涵盖该课时授课内容的理论方法,同时不应该过于枯燥,导致学生为了进行案例分析而分析,单纯的叙述案例,不容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质量管理除了可以运用在企业管理生产进程方面,还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更贴近生活,更便于理解,但是案例撰写并非胡乱编写,是在以理论知识为背景的前提下编写的,理论背景和思维逻辑是案例质量的关键点,要具有探究讨论价值。因为学生在学习质量管理课程中,一般接触到的是公司质量管理的流程,难免会因为不熟悉业务流程,而造成对案例分析理解的偏颇。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与企业运营的案例相比更便于理解理论知识,而企业实际运营的案例更适合培养符合企业标准的工程人才,因此可以在学生已经完全透彻理解理论知识之后,进行实际企业的案例分析。
2.“小课堂设计,大课堂作业”引导学生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质量管理课程作为交叉学科,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教师可以提供相关案例的解决思路,但是不要在分析之前将案例的具体解决方法详细叙述,这容易造成思维的束缚,可以通过视频图像等易于理解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通过运用“小课堂设计,大课程作业”,使学生综合理解质量管理整个知识体系,同时可以将各种碎小知识点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3.充分考虑课程安排等现实客观情况。因为要选取或者编写合适的案例,在课堂上要进行每个小组的讨论,这难免会造成课时不足,教学任务完成得比较仓促,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充分考虑到现实的情况,比如学校师资、学生课程设置、班级规模等,从而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
结论
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课本中涵盖的知识点,而且通过案例模式的学习使其掌握在现实中如何运用知识解决相似问题,从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培养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