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关颅是颅脑外科手术的基础,是神经外科疾病开颅手术治疗的必经步骤,头皮夹作为神经外科颅脑幕上手术头皮常用止血工具之一,使用频率极高[1].开颅止血经历了单极电凝止血、血管钳止血及头皮夹止血等阶段后,由于高频双极电凝的广泛应用后,头皮局部浸润麻醉配合双极电凝止血成为可能(图1)。
【机 构】
:
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山东大学脑科学研究所,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山东大学脑科学研究所,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山东大学脑科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关颅是颅脑外科手术的基础,是神经外科疾病开颅手术治疗的必经步骤,头皮夹作为神经外科颅脑幕上手术头皮常用止血工具之一,使用频率极高[1].开颅止血经历了单极电凝止血、血管钳止血及头皮夹止血等阶段后,由于高频双极电凝的广泛应用后,头皮局部浸润麻醉配合双极电凝止血成为可能(图1)。
其他文献
患者 男,23岁.以“左上肢麻木并左手指关节活动不灵1个月余”入院,无明显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感.入院查体:左上肢痛温觉及轻触觉略减低,左手指关节活动不灵,不能完成自主伸展及持针等精细动作,肌力Ⅳ级,霍夫曼征阳性.颅脑MRI检查提示右侧额顶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肿瘤可能性大(图1).颅脑MRI强化检查可见右侧额叶团片状不均匀异常信号影,边界较清楚,周围见片状低信号水肿带,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图2,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10例.14例患者术后采用放疗和(或)化疗.经随访,所有患者均死亡,死因明确者11例,其中3例死于术后并发症,8例死于脊髓及脑转移.整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大部切除组与部分切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为12个月与11个
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在现代移植免疫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对此模型进行了初步探索,某些技术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功能连接网络“小世界”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20例脑胶质瘤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脑磁图数据,计算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网络的“小世界”指数.同时进行认知功能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注意、言语流畅性、记忆力、运动能力、视觉空间能力及智力等6项测试.结果 健康受试者中,低gamma频段与注意、视觉空间、计算和相似测试结果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49,0.006,0.04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在WHO病理分型中为I级,是儿童常见的胶质瘤,发生于成人幕上脑叶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则十分罕见[1].现收集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人院的成人幕上脑叶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5例(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例,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6例),占同期胶质瘤的0.54%,分析其临床特点。
海绵状血管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先天性血管畸形的一种,主要累及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发生在椎管内硬膜外的海绵状血管畸形非常少见,占椎管内血管病变的5%~12%[1].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腰椎管内单纯型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畸形1例,现报告如下。
儿童期脑膜瘤的发病率非常低,其中发生在小脑蚓部的巨大脑膜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我院2012年收治的1例小脑蚓部巨大脑膜瘤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对该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目的 观察一个心动周期内颅内动脉瘤的搏动情况,探讨动脉瘤出现异常搏动点与破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2 ~11月期间行320排四维CT血管成像(4D-CTA)检查35例动脉瘤患者,根据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破裂动脉瘤(RIA)组和未破裂动脉瘤(UIA)组.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容积CT扫描,模拟冠状动脉CTA扫描模式,结束后应用原始数据进行重建,一个心动周期内得出时间间
目的 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49例成人髓母细胞瘤进行生存分析寻找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手术切除47例、仅行分流术2例.术后43例行放疗,6例进行化疗.总体累积生存率为58%.平均生存时间(Kaplan-Meier法)为78个月(6.5年).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P=0.000)、并发症(P=0.005)、肿瘤体积> 40 cm3(P=0.006)、未化疗
目的 回顾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周细胞瘤(ⅢPCs)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及预后,优化诊疗流程.方法 回顾10例HPCs病例资料,统计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经过、病理及预后.结果 初发时幕上镰旁4例,中颅底和颅后窝各3例.肿瘤多跨大脑镰或邻近静脉窦生长,内部和周边无钙化,局部颅骨可有侵蚀但无增厚,部分肿瘤分叶状,蒂较窄或缺少脑膜尾征.首次均实施手术,6例全切,4例次全切.术后病理WHOⅡ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