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在转变,理念在更新,教学手段也在改变。四十分钟一节课由原来的老师“满堂灌”到现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导入、小组合作、激励评价、以及多媒体的运用等等,可谓是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教师和学生都在愉悦中度过。课堂是发生了变化,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始终不能令人满意,也始终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地去思考,理性客观地反思。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那么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没有实效性就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现以本人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大小比较》课堂教学为例,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
片段一:
上课铃响后,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比较小数大小的教学案”,
师:拿到教学案可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
生: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师: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
生:本节课要达到能正确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并能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这里起到定向的作用,使学生在开始就知道本节课要干什么事,并且要达到什么程度,方向明确。]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阅读第102页的例题,再思考0.5和0.8大小的比较方法是什么?
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学生先是独立进行,后是同座位交流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过程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非常踊跃)。
生1:0.5元是5角,0.8元是8角,5角小于8角,所以0.5小于0.8。
生2:0.5是5/10,0.8是8/10,而5/10小于8/10,所以0.5小于0.8。
师:还有0.8元和1.2元如何比较大小呢?
生3:0.8元=8角,1.2元=12角,8角小于12角,所以,0.8小于1.2。
生4:0.8元=8/10元,1.2元=12/10元,8/10小于12/10,所以,0.8小于1.2。
师:同学们对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的不错,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103页上面的想想做做1—6题,看哪组完成得又好又快。
[学生情绪高涨,老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好胜心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把一位小数比大小的方法说一说。(学生积极主动)
师生共同归纳出:一位小数比较大小,分两种情况:一是整数相同时,小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大,二是整数部分不相同时,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大。
[通过归纳,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较好的处理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较好的诠释了一位教育家的思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
片段三
师:刚才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了想想做做1—6题,下面请大家独立完成以下几题。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或=。
5.7○4.8 0.4○1.1 8.6○8.2 0.9○0.9 0.7○0.8
2.按要求排一排。
(1)2.4 0.9 1.7 1.5 0.4
( ) >( ) >( ) >( ) >( )
(2) 3.5 0. 6 9.1 5.8 4.2
( )<( )<( )<( )<( )
3.小东到超市买了三种物品:一代盐1.2元,一代牙膏2.7元,一块橡皮0.9元。
三种物品中,最便宜的是( ),最贵的是( )。
[这实际上是给第一次没有过关的学生第二次射靶的机会。]
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
1.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并且把它转化为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检测。以前我们老师教学主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很少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是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症结所在。
2.注重了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不但要重视让学生获得学习所需的直接经验,更应强调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当前的数学学习建立联系,学习数学,展开教学,这要求教师从关注教材转到关注学生,充分地了解、研究学生,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展开教学。例如片段二“请大家把复习旧知的填空完成”,通过复习铺垫,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
3.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示范作用。以往我们教师教学基本上是把课本当成习题集,生怕学生看书看懂以后老师不好教了,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在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后,由学生自己去看书。我们教师应清醒地看到学生看书看懂的大部分是浅层次的,往往内在规律、特点、联系等深层次的东西要靠老师具体引导、点拨、启发等。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能看懂书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能力,不正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吗?
4.教学相长,互教互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都是老师在“教”或在“引”的做法,有些知识完全可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来完成,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学得轻松愉快。例如片段三“请同学们阅读第102页的例题,再思考0.5和0.8大小的比较方法是什么?”就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进行同座位交流讨论。这样让学生在互教互学中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5.及时反馈,当堂达标。目前课堂时间都被老师占掉了,学生很少有时间或根本就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做练习,课堂作业只能在课外去做。根据专家的研究得出:“反馈原理的实质是要求决策中心必须对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在动态的运行中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目的性和因果性之间架起了桥梁,因而它是一切系统完成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基本条件。反馈的基本要求是信息输出和回归的传递过程要准确、及时、灵敏、有力。”这个意思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的越及时越好,便于更正,便于补救,便于提升,从而达到当堂达标。
总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大课题,它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究。具有实效性的课堂,一定是讲求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否则,无论你课堂教学设计得怎样精到,课堂情景导入怎样新颖,课堂教学中怎样热闹,课堂中多媒体使用得怎样精彩,但最终结果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等于课堂教学的失败。所以,课堂教学应在突出实效性 ,追求高效性上下工夫。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冷静地去思考,理性客观地反思。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那么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没有实效性就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现以本人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大小比较》课堂教学为例,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
片段一:
上课铃响后,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比较小数大小的教学案”,
师:拿到教学案可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知识?
生: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师: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
生:本节课要达到能正确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并能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这里起到定向的作用,使学生在开始就知道本节课要干什么事,并且要达到什么程度,方向明确。]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阅读第102页的例题,再思考0.5和0.8大小的比较方法是什么?
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学生先是独立进行,后是同座位交流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过程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非常踊跃)。
生1:0.5元是5角,0.8元是8角,5角小于8角,所以0.5小于0.8。
生2:0.5是5/10,0.8是8/10,而5/10小于8/10,所以0.5小于0.8。
师:还有0.8元和1.2元如何比较大小呢?
生3:0.8元=8角,1.2元=12角,8角小于12角,所以,0.8小于1.2。
生4:0.8元=8/10元,1.2元=12/10元,8/10小于12/10,所以,0.8小于1.2。
师:同学们对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的不错,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103页上面的想想做做1—6题,看哪组完成得又好又快。
[学生情绪高涨,老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好胜心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谁能把一位小数比大小的方法说一说。(学生积极主动)
师生共同归纳出:一位小数比较大小,分两种情况:一是整数相同时,小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大,二是整数部分不相同时,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大。
[通过归纳,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较好的处理了过程与结论的关系。较好的诠释了一位教育家的思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
片段三
师:刚才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了想想做做1—6题,下面请大家独立完成以下几题。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或=。
5.7○4.8 0.4○1.1 8.6○8.2 0.9○0.9 0.7○0.8
2.按要求排一排。
(1)2.4 0.9 1.7 1.5 0.4
( ) >( ) >( ) >( ) >( )
(2) 3.5 0. 6 9.1 5.8 4.2
( )<( )<( )<( )<( )
3.小东到超市买了三种物品:一代盐1.2元,一代牙膏2.7元,一块橡皮0.9元。
三种物品中,最便宜的是( ),最贵的是( )。
[这实际上是给第一次没有过关的学生第二次射靶的机会。]
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
1.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并且把它转化为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检测。以前我们老师教学主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很少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是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症结所在。
2.注重了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不但要重视让学生获得学习所需的直接经验,更应强调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当前的数学学习建立联系,学习数学,展开教学,这要求教师从关注教材转到关注学生,充分地了解、研究学生,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展开教学。例如片段二“请大家把复习旧知的填空完成”,通过复习铺垫,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
3.充分发挥了教科书的示范作用。以往我们教师教学基本上是把课本当成习题集,生怕学生看书看懂以后老师不好教了,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在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后,由学生自己去看书。我们教师应清醒地看到学生看书看懂的大部分是浅层次的,往往内在规律、特点、联系等深层次的东西要靠老师具体引导、点拨、启发等。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能看懂书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能力,不正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吗?
4.教学相长,互教互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都是老师在“教”或在“引”的做法,有些知识完全可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来完成,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学得轻松愉快。例如片段三“请同学们阅读第102页的例题,再思考0.5和0.8大小的比较方法是什么?”就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在老师的组织安排下进行同座位交流讨论。这样让学生在互教互学中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5.及时反馈,当堂达标。目前课堂时间都被老师占掉了,学生很少有时间或根本就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做练习,课堂作业只能在课外去做。根据专家的研究得出:“反馈原理的实质是要求决策中心必须对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在动态的运行中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目的性和因果性之间架起了桥梁,因而它是一切系统完成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基本条件。反馈的基本要求是信息输出和回归的传递过程要准确、及时、灵敏、有力。”这个意思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的越及时越好,便于更正,便于补救,便于提升,从而达到当堂达标。
总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大课题,它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探究。具有实效性的课堂,一定是讲求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否则,无论你课堂教学设计得怎样精到,课堂情景导入怎样新颖,课堂教学中怎样热闹,课堂中多媒体使用得怎样精彩,但最终结果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等于课堂教学的失败。所以,课堂教学应在突出实效性 ,追求高效性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