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一流行语传播现象,从模因论角度分析了其现象的来源,复制,传播过程,探讨了其成为强势模因的动因及其内在生成机制,揭示了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为我们更好的研究流行语等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模因论;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流行语
1.“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语言模式的来源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一流行语的语言结构模式,最初来源于猫扑大杂烩,有网友“不要迷恋哥”的一个帖子引起的恶搞,其中ps和恶搞的图片蜂拥而至,许多猫扑网管也参与了其中的恶搞活动,由此网友们纷纷注意帖子的标题《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这其实原本是一句很自恋的话,却给无聊的生活添加了一瓶调味剂,它火到什么程度呢?连国际知名大导演张一谋的新任“谋男郎”小沈阳都在唱“不要疯狂的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
2.模因论和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借用生物进化模式探讨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诠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现象。
2.1 模因
模因是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最早是由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的倡导者Richard Dawkins 在1976年畅销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到。《牛津英语词典》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Blackmore 2002),模因靠复制而生存。
2.2 语言模因论
语言是文化基因的载体,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类语言和思想传播的基本模式。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的规律,同时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我们探讨语言进化问题提供新视角。“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也是通过模仿而传播的语言模因,体现文化进化的规律。
2.3 模因论的特点
Heylighen(1998)认为,模因从新的宿主选择并随后被传递,要经过4个不同的生命周期:(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的过程就是出现的模因被宿主关注、理解和接收。(2)保持(retention), 宿主会下意识的滤掉或积累起来与传统文化相异或一致的模因,只有少数的模因能保留下来,所以模因需要在记忆中停留,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个体的可能性越大。(3)表达(expression),指模因想要传播,必须由抽象模式转化为具体模式,也就是需要又记忆模式转化为能被人们所感知的物质形式,如话语,图片和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表达”。宿主会表达那些他认为有趣的,需要重复的模因。(4)传输(transmission),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模因表达同样需要载体。模因的载体可以是声音,书本,照片,光碟等。
3.“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复制和传播过程
3.1“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复制和传播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作为一个强势模因,它的复制和传播同样要经历以上四个过程。模因的复制的过程是复杂的,每个语言或者流行语言模因的自我复制能力各不相同。“在模因进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选择压力。所以在数量极大的潜在的模因中,能够生存下来的模因为数不是很多,只有很少一部分模因能够成功地从一个人的头脑拷贝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从人的头脑拷贝到印刷品,从人的声音拷贝到光盘上。”(Blackmore 1999:38)“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模因成功的基础是G联赛的罗贤的不要迷恋哥的传说(F91VS罗贤),之后比人恶搞成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由于网友的恶搞,使得这句话一时之间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就此进入人们的记忆中,其受到感染,并最终获得他们的接受和认同。甚至于网络都在流传一首由陈旭演唱的歌曲“哥只是个传说”,一时之间也在网络,电视,大众之间流传开来,其感染力可想而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短且简单,幽默风趣,便于记忆,为宿主熟知,能与宿主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容易被宿主理解和接受,引起同化反应。这句恶搞的流行语,很容易使读者受到感染,成为宿主,并且对模因重新编码和传播,使这些模因得到表达。模因被传输的次数越多,感染新宿主的机会也就越多。“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被流传开来之后,被宿主们编码,改造,而后继续传播,比如“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不要恶搞姐,姐会让你呕血”等等新编流行语也开始在宿主之间流传,使得原句也深深植根于大众之中,之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中又小沈阳演唱的“不要疯狂的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更是将“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流行,复制推向新的高潮。至此,“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完成作为语言模因的4个生命周期。
3.2 强势模因
Dawkins指出,只有顺利经过4个生命周期,且在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三个方面表现值均比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获胜(Dawkins 1976)。简单说来,就是模因复制因子必须精确,散布必须广泛,复制必须长久。当一种语言模因被媒体、大众广泛应用并且在交际汇总发挥着应用的作用时,这种模因就会变得异常强大,并能被不断的复制、传播;一句流行语,只有在特别的时候,特别的地域,流通度达到一定的“峰值”,才能流传下去,但是流行语有一定的周期,不可能长期流行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但是更不可能长期流行下去。模因就是如此,由于环境的变化,一些模因就会逐渐消失,并且被人们所遗忘。但是,一般而言,但某种语言被赋予特殊含义且幽默风趣时,它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强势模因,得到传播,直至特定内涵消失殆尽。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话在网络及其校园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它具备流行语在时间,空间,流行范围等方面具有的特点,也就是具备了强势模因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出现频率高和在与其他模因竞争中获胜的特点,在模因的以上三个指标中都有较高的表现值,所以说它就是一种强势模因。
4.“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在语言模式上的特点
通过对网络上使用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一语言模式的考察研究,我们总结了该模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1)顶真
顶真是一种修辞方法,用前面的句子的词语作为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又称连环,联珠。“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就是用前半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半句开头。
(2)松散型
通过分析在语言模式上的使用上,可以将前半句的最后一个字以及前面的动词任意改变,说明了这一模式组成成分的未定型性的特点。在“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流传开来之后,相似的流行语也流行起来,比如“不要迷恋姐,姐会让你吐血”;“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等等,甚至还出现了“不要惦记爸,爸只是个神话”。
(3)语言选择的规模性
目前,“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在其网络及其校园语言范围使用频率比较高,但是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很少看到它大规模的使用,说明了它使用范围的狭窄性。
5.“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成为强势模因的动因和内在机制
从语言模式流行的语言内在动因考察,我们不能不联系到人类创制语言代码形式本身也是在实现语言的美学功能,语言的美学功能是人类创造性的充分体现。而这一语言形式的内在动因为我们对于流行语及其模因的广泛使用和传播提供了更深层的语言解释力。
具体的讲,“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之所以被流传成为强势模因,是因为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新奇性: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总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厌倦既有的传统表达方式。因此,人们总是想法设法最求新奇,陌生的表达方式。这是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潜在的心理(杨婕 2008)。“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出现符合大众最求新鲜,与众不同的心理,所以成为了强势模因,继而被复制和传播。
(2)流行性:史有为指出,语言长度越长,意义越确定,功能也就越窄小,而这样单位也就越容易自由组合,数量也就越多(史有为 1997)。在笔者搜到的材料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结构上严谨周密,格调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这种情况下这句流行语被模仿,复制,频频出现在网络及其校园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3)幽默性:模因幽默的产生看似是一个乘讹—消解的过程,但实质上是语言模因发挥了作用的过程,是语言模因的矛盾特征带来了幽默的效果,即陌生的形式下包含熟悉的内容。广义的模因是指通过对模因的改动或复制来达到幽默效果。“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本来是一句很自恋的话,但是这句强势模因被复制,改动,制造出来的幽默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6.结束语
在达尔文进化观的模因论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网络流行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的模因特点。网络语言的出现说明模因对新兴语言的出现及其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模因也不例外。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演变也不会例外,随着人们对于新事物关注度的改变,它的生命力也会随之变弱,最终被其他模因取而代之,当然这是需要时间见证的问题。
模因论为流行语的模仿,复制,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一种强势模因会在短时间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继而被模仿,记住,并且传递给别人。了解模因的特点,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新式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变迁,也为有意识地创造和利用强势模因来促进语言应用、学术交流等提供启示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靳开宇. “很X很XX” 流行语模式的语言动因分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8(4).
[2]刘桂兰 李红梅. 从模因论角度看“XX门现象[J]. 外语学刊, 2009(2).
[3]廖迅乔. 模因幽默-言语幽默的模因观[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9).
[4]杨婕. 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模因论研究[J]. 外语学刊, 2008(1).
[5]史有为. 汉语如是[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6]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 OUP, 1999.
[7]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 OUP, 1976.
[8]Heylighen, F.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A].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 1998.
[9]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453333.
[10]http:// baike.baidu.com/view/2981295.htm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关键词:模因论;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流行语
1.“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语言模式的来源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一流行语的语言结构模式,最初来源于猫扑大杂烩,有网友“不要迷恋哥”的一个帖子引起的恶搞,其中ps和恶搞的图片蜂拥而至,许多猫扑网管也参与了其中的恶搞活动,由此网友们纷纷注意帖子的标题《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这其实原本是一句很自恋的话,却给无聊的生活添加了一瓶调味剂,它火到什么程度呢?连国际知名大导演张一谋的新任“谋男郎”小沈阳都在唱“不要疯狂的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
2.模因论和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借用生物进化模式探讨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诠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现象。
2.1 模因
模因是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最早是由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的倡导者Richard Dawkins 在1976年畅销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到。《牛津英语词典》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Blackmore 2002),模因靠复制而生存。
2.2 语言模因论
语言是文化基因的载体,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类语言和思想传播的基本模式。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的规律,同时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我们探讨语言进化问题提供新视角。“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也是通过模仿而传播的语言模因,体现文化进化的规律。
2.3 模因论的特点
Heylighen(1998)认为,模因从新的宿主选择并随后被传递,要经过4个不同的生命周期:(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的过程就是出现的模因被宿主关注、理解和接收。(2)保持(retention), 宿主会下意识的滤掉或积累起来与传统文化相异或一致的模因,只有少数的模因能保留下来,所以模因需要在记忆中停留,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个体的可能性越大。(3)表达(expression),指模因想要传播,必须由抽象模式转化为具体模式,也就是需要又记忆模式转化为能被人们所感知的物质形式,如话语,图片和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表达”。宿主会表达那些他认为有趣的,需要重复的模因。(4)传输(transmission),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模因表达同样需要载体。模因的载体可以是声音,书本,照片,光碟等。
3.“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复制和传播过程
3.1“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复制和传播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作为一个强势模因,它的复制和传播同样要经历以上四个过程。模因的复制的过程是复杂的,每个语言或者流行语言模因的自我复制能力各不相同。“在模因进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选择压力。所以在数量极大的潜在的模因中,能够生存下来的模因为数不是很多,只有很少一部分模因能够成功地从一个人的头脑拷贝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从人的头脑拷贝到印刷品,从人的声音拷贝到光盘上。”(Blackmore 1999:38)“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模因成功的基础是G联赛的罗贤的不要迷恋哥的传说(F91VS罗贤),之后比人恶搞成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由于网友的恶搞,使得这句话一时之间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就此进入人们的记忆中,其受到感染,并最终获得他们的接受和认同。甚至于网络都在流传一首由陈旭演唱的歌曲“哥只是个传说”,一时之间也在网络,电视,大众之间流传开来,其感染力可想而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短且简单,幽默风趣,便于记忆,为宿主熟知,能与宿主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容易被宿主理解和接受,引起同化反应。这句恶搞的流行语,很容易使读者受到感染,成为宿主,并且对模因重新编码和传播,使这些模因得到表达。模因被传输的次数越多,感染新宿主的机会也就越多。“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被流传开来之后,被宿主们编码,改造,而后继续传播,比如“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 “不要恶搞姐,姐会让你呕血”等等新编流行语也开始在宿主之间流传,使得原句也深深植根于大众之中,之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中又小沈阳演唱的“不要疯狂的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更是将“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流行,复制推向新的高潮。至此,“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完成作为语言模因的4个生命周期。
3.2 强势模因
Dawkins指出,只有顺利经过4个生命周期,且在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三个方面表现值均比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获胜(Dawkins 1976)。简单说来,就是模因复制因子必须精确,散布必须广泛,复制必须长久。当一种语言模因被媒体、大众广泛应用并且在交际汇总发挥着应用的作用时,这种模因就会变得异常强大,并能被不断的复制、传播;一句流行语,只有在特别的时候,特别的地域,流通度达到一定的“峰值”,才能流传下去,但是流行语有一定的周期,不可能长期流行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但是更不可能长期流行下去。模因就是如此,由于环境的变化,一些模因就会逐渐消失,并且被人们所遗忘。但是,一般而言,但某种语言被赋予特殊含义且幽默风趣时,它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强势模因,得到传播,直至特定内涵消失殆尽。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话在网络及其校园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它具备流行语在时间,空间,流行范围等方面具有的特点,也就是具备了强势模因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出现频率高和在与其他模因竞争中获胜的特点,在模因的以上三个指标中都有较高的表现值,所以说它就是一种强势模因。
4.“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在语言模式上的特点
通过对网络上使用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一语言模式的考察研究,我们总结了该模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
(1)顶真
顶真是一种修辞方法,用前面的句子的词语作为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又称连环,联珠。“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就是用前半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半句开头。
(2)松散型
通过分析在语言模式上的使用上,可以将前半句的最后一个字以及前面的动词任意改变,说明了这一模式组成成分的未定型性的特点。在“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流传开来之后,相似的流行语也流行起来,比如“不要迷恋姐,姐会让你吐血”;“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等等,甚至还出现了“不要惦记爸,爸只是个神话”。
(3)语言选择的规模性
目前,“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在其网络及其校园语言范围使用频率比较高,但是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很少看到它大规模的使用,说明了它使用范围的狭窄性。
5.“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成为强势模因的动因和内在机制
从语言模式流行的语言内在动因考察,我们不能不联系到人类创制语言代码形式本身也是在实现语言的美学功能,语言的美学功能是人类创造性的充分体现。而这一语言形式的内在动因为我们对于流行语及其模因的广泛使用和传播提供了更深层的语言解释力。
具体的讲,“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之所以被流传成为强势模因,是因为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新奇性: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总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厌倦既有的传统表达方式。因此,人们总是想法设法最求新奇,陌生的表达方式。这是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潜在的心理(杨婕 2008)。“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出现符合大众最求新鲜,与众不同的心理,所以成为了强势模因,继而被复制和传播。
(2)流行性:史有为指出,语言长度越长,意义越确定,功能也就越窄小,而这样单位也就越容易自由组合,数量也就越多(史有为 1997)。在笔者搜到的材料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结构上严谨周密,格调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这种情况下这句流行语被模仿,复制,频频出现在网络及其校园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3)幽默性:模因幽默的产生看似是一个乘讹—消解的过程,但实质上是语言模因发挥了作用的过程,是语言模因的矛盾特征带来了幽默的效果,即陌生的形式下包含熟悉的内容。广义的模因是指通过对模因的改动或复制来达到幽默效果。“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本来是一句很自恋的话,但是这句强势模因被复制,改动,制造出来的幽默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6.结束语
在达尔文进化观的模因论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网络流行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的模因特点。网络语言的出现说明模因对新兴语言的出现及其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模因也不例外。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的演变也不会例外,随着人们对于新事物关注度的改变,它的生命力也会随之变弱,最终被其他模因取而代之,当然这是需要时间见证的问题。
模因论为流行语的模仿,复制,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一种强势模因会在短时间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格外的关注,继而被模仿,记住,并且传递给别人。了解模因的特点,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新式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变迁,也为有意识地创造和利用强势模因来促进语言应用、学术交流等提供启示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靳开宇. “很X很XX” 流行语模式的语言动因分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8(4).
[2]刘桂兰 李红梅. 从模因论角度看“XX门现象[J]. 外语学刊, 2009(2).
[3]廖迅乔. 模因幽默-言语幽默的模因观[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9).
[4]杨婕. 新闻标题中流行语的模因论研究[J]. 外语学刊, 2008(1).
[5]史有为. 汉语如是[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6]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 OUP, 1999.
[7]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 OUP, 1976.
[8]Heylighen, F.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A].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 1998.
[9]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453333.
[10]http:// baike.baidu.com/view/2981295.htm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