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轶事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131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永乐大典》,很多人都知道;提起解缙,就只有少数人知道了。这不公平。
  《永乐大典》是解缙受明成祖诏命主编的。这套巨型类书收各类图书七、八千种,辑成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此外还有凡例、目录六十卷。始于永乐元年,成于永乐六年,初名《文献大成》,后定名为《永乐大典》。全书按韵目分列单字,按单字依次辑入与此字相联系的各项文史记载。嘉靖年间,又依永乐时所缮正本另摹副本一份。可惜,正本毁于明亡之际,副本至清咸丰时也渐散失。后来这套《永乐大典》所剩副本又遭兵火外贼,未毁的部分全被八国联军劫走。1960年,中华书局只影印出版了千方百计征集到的七百三十卷。
  仅有主编《永乐大典》的功劳,解缙就足以名传千古了,他还不止于此。解缙不仅是大学者,而且还是文章家,并遗下《文毅集》、《春雨杂述》等著作。
  解缙的一生几经周折坎坷:他中进士授官中书庶吉士,因上万言书批评明太祖政令无常、杀人太多,被罢官八年;永乐初回京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成祖重视。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以“泄禁中(宫中)语”又被贬谪广西八年。这两个“八年”委屈了他多少才华!后入京奏事,恰明成祖不在京师,他只好拜谒太子、回归贬所。谁知,这竟犯了“无人臣礼”罪,他不但被判入狱,而且在狱中被杀!
  解缙难道仅仅因为“无人臣礼”被杀吗?似乎不至于。
  关于解缙与永乐皇帝,曾有这么一个传说:解缙才高智绝,文妙笔捷,永乐皇帝很喜欢他。一次,外国进贡给永‘乐皇帝一柄宝扇,扇上画面美极了,可惜没题诗。时逢群臣在侧,解缙在前,永乐皇帝便命解缙当场题诗一篇于扇上。解缙接过宝扇一看,上面画的明明是唐代王之涣《凉州词》的诗意。那诗原词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解缙看罢,挥毫于扇,展眼间就写出了这首诗。永乐皇帝十分高兴,自己欣赏一遍,又传给大臣们观看。没想到,匆忙中解缙抄漏了第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有个大臣与解缙有仇,早想寻衅陷害,于是抓住这个把柄,当即向永乐皇帝进谗,说解缙乃有意漏写,犯有欺君之罪。解缙拿过宝扇一看,果然抄漏了“间”字。他先是一惊,继而很快镇定下来,他向永乐皇帝启奏:“这是臣改作的一首词,而不是诗。它比王之涣的《凉州词》不仅少一字,读法也不一样!”永乐皇帝转怒为喜,让他读读看。他读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永乐皇帝一听,这词语句美好,音调响亮,连声叫绝。群臣察颜观色,也一片称赞。那个仇人呢,憋了一肚子气。
  从上面这个故事看,人们似乎可以琢磨出点问题来:解缙是太聪明了,可他将来会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解缙有不服输善逞强的个性和本事,这从他少年时就可以看出来。关于他少年风流,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解缙被称为神童才子,有个老奸巨滑的尚书不信。一天,他把解缙找来,想难倒他,叫他名声扫地。尚书出的第一个上联是:“小龙无知嫌路窄”,解缙顺口对上“大鹏有志恨天低”。尚书第二个上联是:“石狮子头顶焚香炉,几时得了?”解缙马上对出“泥判官手拿生死簿,何日勾销?”尚书第三个上联是:“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解缙很快对个“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可弹?”尚书三次都没难倒解缙,心中恼火,便想从出身地位上侮辱解缙一番。他早已知道解缙的父母是卖烧饼做豆腐的,却故意问解缙:“小郎令尊是何品位?”解缙一听,立刻明白其中阴谋,便冷笑一声回答:“父亲肩担日月街前唤;母亲手扶乾坤家中转。”尚书失败,大骂出口。他见解缙身穿绿袄,便说:“出水蛤蟆穿绿袄”!解缙见尚书身穿红袍,便回击:“落汤螃蟹着红袍!”这一下,尚书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了,因为,人们给他取的绰号恰好就是“横行螃蟹”!
  从上面这个传说看,解缙不是太敢于摸老虎屁股了吗?倘若他一再碰“真龙”逆鳞,其结果会是怎样?
  传说有真有假,无论真假,都是人们根据人物性格命运编排的。
  
  (责任编辑 杨剑鸣)
其他文献
同壁垒森严、道貌岸然的海关“斗计谋、玩脑子”,从而合法地偷漏进口税款。是近年来许多西方进口商热衷的一种“别具趣味”的捞钱游戏。其中,北美某国服装进口商史密斯一手导演的“法国手套”事件,则是新近名噪一时、并值得我们注意的喜剧。    主拍狼狈不堪    众所周知,法国高级女式手套典雅华贵,密针细缝,精致考究,近年来在北美走红行俏,价格也一涨再涨,以至高出巴黎市价好几倍。可是,进口商却赚不了多少钱。原
期刊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科学家在规划科学进步的远景时,不得不腾出相当力量考虑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其中包括粮食的增产,能源的开发和环境的改善等。近年来.有一种作物逐渐被全球科学家看好,认为它能在人们解决上述问题时施展“才华”,这就是甜高粱。    令人赞叹的“多面手”    甜高粱又称糖高粱,是普通高粱的一个变种,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但数量都不多。近年来,人们发现它的经济价值远远超出已有的认识范
期刊
眼皮跳:有人认为这是福祸之兆,说什么“左跳福,右跳祸”。其实眼皮跳是由于暂时性的血流不足,使神经传导不平衡而导致眼肌收缩。当人在紧张时或用眼过度时易发生这种现象,这是正常的,无须担忧,过些时间就会自动消失。  骨响声:在活动手脚时,关节有时像缺少润滑油似的发出咯咯响声。这是关节之间的摩擦声。不要紧,只要在发响声时没有疼痛感觉,属正常现象。  飞蚊症:有些人在睁眼或闭眼时,感觉像有蚊子在眼前浮来浮去
期刊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1919年12月,茅以升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完成了长达30万字的(框架结构的次应力)博士论文,达到了当时的世界水平,该文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因此获得了“斐蒂士”金质奖章。1920年1月,他怀着“我的事业在中国”的激情,回到了贫穷、动乱的祖国,从此与祖国的桥梁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3年,在天津北洋工学院任教授的茅以升被调到浙江省建设厅,担任钱塘江桥工程委员会
期刊
一、精印本。是指精装印刷或特殊印刷本。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朱维之翻译的(失乐园>,首次印刷的4.6万册中,只有3400册是精装印刷书。1993年9月初版《夏洛外传》只印精装本50册。  二、签名本。有些书本身就出于名家之手,加之名人签名留言于扉页之上,就更有意义,价值也高。  三、初版本。初版之书大都是由作者亲自监督印刷和校对,历来被版本学家所看重,如著名诗人臧克家的第一本散文家《乱莠集》、陈寅恪弟
期刊
包围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对物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就是大气压。我们常常接触到的阳光和灯光,也能对物体产生压力,这一点有的读者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其实,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发现光波对被它照射的物体能产生压力,这就是“光压”。  我们平时接触的普通光源发光强度不高,对物体产生的压力非常微小,人的感觉器官很难察觉出来。    “捉住光压”的人    世界上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显示出“光压”的科学家,是前苏联的
期刊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这是《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环撰的“物谜”:枕头、兽头(房檐上装饰)。浅鄙的语言与内容,自然算不上“诗”,就连事物的本质也没能抓着半点。真正的“物谜”,应当是具有暗射事物的特征或用明晰的文字来诱人猜测的隐语。比如:“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个白胖子”(谜底:花生)。  物谜诗,是以诗的形式出现,通过对事物本质属性各个侧面的艺术描
期刊
主持人:陈西,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博士。  讨论者:张渝生。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孟广明,南昌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熊岩,南昌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陈西:从改革开放以来,读书人读书的兴趣如同钱塘江潮,隔一段时期就会产生对某一类甚至某一本书或某一位作者的聚焦,从而出现一个热潮。当然,“热潮”都是相对而言。比如,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纪实文学,特别是再现“文革”的小说吸引了
期刊
四世同堂 中国人认为天伦之乐是梦寐以求之福,西方的小孩长到18岁就要离家自谋生计,继续要父母养活认为是耻辱。成人后与父母一起进餐还要支付伙食费。  请客吃饭 中国人讲排场,大鱼大肉满桌,主人仍说:“没有什么菜”。客人亦不把每样菜吃光,以示礼貌。西方人请客菜肴以够吃为度。如果将菜肴全部吃光,表示对主妇烹调手艺的欣赏和对主人最大的恭维。  礼物 客人送来礼物,中国人等客人走后才打开,当面打开视为
期刊
铅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过高危害是很大的:可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和判断能力迟钝及贫血、神经麻痹等,还容易发生癌症。但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来改变体内含铅量高的状况。能驱铅的食物有:  虾皮——其含钙量最高,每500克虾皮中含钙达250毫克。钙含量高有助于铅的排泄。  牛奶——它所含的蛋白质成分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一种可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阻止人体对铅的吸收。  茶叶——其中含有鞣酸等物质,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