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四川画家罗原的“面对面”交流,是在一杯清茶、四壁书香的氛围中进行的。他那轻轻松松的侃侃而谈,几乎句句话打动我心。
“几十年来,我都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喜欢思考与坚守。艺术需要一辈子的修炼,需要放弃许许多多的东西。学画三十四年,我才有一种初入门径的感觉,以后的路更长,难度更大,需要更多的付出。孤独是一种难得的清闲和怡然自得。”品味罗原先生的话,让我特别受触动的是其为人的淡定、质朴和从容。生命的过程,都应淡定如白云,从容如流水。可以说,淡定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也许难以企及,但至少我们应该走在追求这种精神境界的道路上,将自己化作淡定的水,用全部的生命和信念,用高贵的淡定和从容,谱写生命的华章。西哲蒙田曾告诫人们:“最艰难之学,莫过于懂得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看似平易却艰辛的人生必修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是对淡定一词的完美诠释。淡定不同于冷漠,也不同的消极。淡如烟云,定如磐石,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平和,从容,淡然,朴实,它丰富而不肤浅,它恬淡而不聒噪,它理性而不盲从,淡定是一种人生品质,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淡定的人,沉稳而不缺少热情,淡然而不缺少善良。淡定是一种真,更是一种善;淡定是一种大美,更是一种崇高;淡定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升华;淡定是一种形象显现,更是一种身心和谐。淡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淀和净化,是一種拨云见日,是一种豁然开朗!
“我的画,于鸟的描绘用功最多。与鸟为邻,以鸟为友,我对鸟特别有感情。画面上的鸟始终是主体,植物花草皆为陪衬。写意性是中国画的主导精神,即使是工笔画也应该尝试融入写意性特点和技法,意兴笔起,有感而发,如此构成我作品的诗意空间,这种诗意空间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罗原的这番话,是对其所有花鸟画作品的最好诠释,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淡定之外的一种艺术真诚与静气。罗原作品的静气来自艺术的执着和寂寞中的磨砺。静气不仅是一种修炼,也是一种智慧,一种驾驭主客观世界的能力。静气不是无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不是放弃,静气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刻苦思索,激情磨砺。无欲则刚,静气之刚柔可绕指;心如止水,静气之水能久而穿石。浩气处世,静气养身,在平凡的生命历程里让绘画艺术充分闪光。作为画面主体的鸟,多独栖枝头、孑然而立,凸显淡泊、宁静、清雅、绝俗之气。入眼,就禁不住由衷地击节赞叹。罗原说:“很多时候作画,都是画的孤鸟。我认为孤独不是一种苦寂,在许多时候,是一种难得的清闲和怡然自得”。汪瑞雪的评论文章提出:“罗原的创作,体现了凝视与表达的单纯。正是这种单纯,成就了罗原典雅、精湛的艺术风格。因此,品读罗原的作品,总是能够让我们浮躁的心,在凝视画面的那一刻,变得温柔、恬淡、沉静。”情感的内蕴是花鸟画艺术的生命。现在有些画家的花鸟画作品之所以缺少感染力,关键还在于他对描绘的对象缺乏感情,对生活和自然缺少潜心的观察和思考。而有许多花鸟画,用笔过于草率浮躁,情感过于外露,一览无余,一泄而尽,这也是花鸟画创新的大忌。凡是成熟的花鸟画家,凡是花鸟画佳作,总是以情感人,使人不知不觉而沉潜到其画境之中,唯其情感内蕴,所以其画抒发着时代感也就更有深度,真正扣人心弦了。
“罗原十四岁开始学习国画,分别师从著名画家江苹、秦天柱学习绘画,著名书法家白允叔、蒲宏湘学习书法,后又入四川大学研修书法、篆刻。专业上深得诸多恩师的真传,秉承了先生们艺术思想的精髓。在传统文化的浸润濡染和恩师们光辉人格的映照下,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和艺术修养,深深地烙上了中国文人特殊的纹印。他深沉内敛、激情诚笃、谦逊自信。凭借自己超常的定力、毅力,在漫长苦寂的求艺过程中,兼收并蓄,妙体众形,由技而道,自成一格。”(录自汪瑞雪文)在我所接触的画家中,我发现罗原是一位十分重传统、重生活、重写生、重综合修养的一个。我认为这样的画家并不是太多。古人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传统是源,生活是泉。绘画传统功力问题,历来是画家必须首先具备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艺术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一个艺术家在沉静的磨炼中,丢掉幻想,丢掉浮躁,人生境界会不断提升,人生会不断完美,胸中定会有江海的浩荡。罗原非常重视写生,认为写生是绘画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画家借助写生藉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技法、技巧能力。写生还能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有如天然矿石般最生动,最朴素,最自然。许多绘画大师的写生作品和他们的创作一样的珍贵和重要。罗原的作品里,传统精义成为支撑,笔下形象生动而丰富,气象清雅而别致。虔静的创作心境、冷静的哲学和美学思考,宗教徒般的虔诚,老农民似的勤奋、踏实和刻苦,不倦地读书和求知,疯狂的创作热情,永不满足的探索......普通人或普通画家的身上只要有其中一项品格就会闪闪发光,相当可贵。而这些品格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无疑将会造就出真正的艺术家。
“几十年来,我都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喜欢思考与坚守。艺术需要一辈子的修炼,需要放弃许许多多的东西。学画三十四年,我才有一种初入门径的感觉,以后的路更长,难度更大,需要更多的付出。孤独是一种难得的清闲和怡然自得。”品味罗原先生的话,让我特别受触动的是其为人的淡定、质朴和从容。生命的过程,都应淡定如白云,从容如流水。可以说,淡定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也许难以企及,但至少我们应该走在追求这种精神境界的道路上,将自己化作淡定的水,用全部的生命和信念,用高贵的淡定和从容,谱写生命的华章。西哲蒙田曾告诫人们:“最艰难之学,莫过于懂得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看似平易却艰辛的人生必修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是对淡定一词的完美诠释。淡定不同于冷漠,也不同的消极。淡如烟云,定如磐石,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平和,从容,淡然,朴实,它丰富而不肤浅,它恬淡而不聒噪,它理性而不盲从,淡定是一种人生品质,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淡定的人,沉稳而不缺少热情,淡然而不缺少善良。淡定是一种真,更是一种善;淡定是一种大美,更是一种崇高;淡定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升华;淡定是一种形象显现,更是一种身心和谐。淡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淀和净化,是一種拨云见日,是一种豁然开朗!
“我的画,于鸟的描绘用功最多。与鸟为邻,以鸟为友,我对鸟特别有感情。画面上的鸟始终是主体,植物花草皆为陪衬。写意性是中国画的主导精神,即使是工笔画也应该尝试融入写意性特点和技法,意兴笔起,有感而发,如此构成我作品的诗意空间,这种诗意空间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罗原的这番话,是对其所有花鸟画作品的最好诠释,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淡定之外的一种艺术真诚与静气。罗原作品的静气来自艺术的执着和寂寞中的磨砺。静气不仅是一种修炼,也是一种智慧,一种驾驭主客观世界的能力。静气不是无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不是放弃,静气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刻苦思索,激情磨砺。无欲则刚,静气之刚柔可绕指;心如止水,静气之水能久而穿石。浩气处世,静气养身,在平凡的生命历程里让绘画艺术充分闪光。作为画面主体的鸟,多独栖枝头、孑然而立,凸显淡泊、宁静、清雅、绝俗之气。入眼,就禁不住由衷地击节赞叹。罗原说:“很多时候作画,都是画的孤鸟。我认为孤独不是一种苦寂,在许多时候,是一种难得的清闲和怡然自得”。汪瑞雪的评论文章提出:“罗原的创作,体现了凝视与表达的单纯。正是这种单纯,成就了罗原典雅、精湛的艺术风格。因此,品读罗原的作品,总是能够让我们浮躁的心,在凝视画面的那一刻,变得温柔、恬淡、沉静。”情感的内蕴是花鸟画艺术的生命。现在有些画家的花鸟画作品之所以缺少感染力,关键还在于他对描绘的对象缺乏感情,对生活和自然缺少潜心的观察和思考。而有许多花鸟画,用笔过于草率浮躁,情感过于外露,一览无余,一泄而尽,这也是花鸟画创新的大忌。凡是成熟的花鸟画家,凡是花鸟画佳作,总是以情感人,使人不知不觉而沉潜到其画境之中,唯其情感内蕴,所以其画抒发着时代感也就更有深度,真正扣人心弦了。
“罗原十四岁开始学习国画,分别师从著名画家江苹、秦天柱学习绘画,著名书法家白允叔、蒲宏湘学习书法,后又入四川大学研修书法、篆刻。专业上深得诸多恩师的真传,秉承了先生们艺术思想的精髓。在传统文化的浸润濡染和恩师们光辉人格的映照下,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和艺术修养,深深地烙上了中国文人特殊的纹印。他深沉内敛、激情诚笃、谦逊自信。凭借自己超常的定力、毅力,在漫长苦寂的求艺过程中,兼收并蓄,妙体众形,由技而道,自成一格。”(录自汪瑞雪文)在我所接触的画家中,我发现罗原是一位十分重传统、重生活、重写生、重综合修养的一个。我认为这样的画家并不是太多。古人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传统是源,生活是泉。绘画传统功力问题,历来是画家必须首先具备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艺术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一个艺术家在沉静的磨炼中,丢掉幻想,丢掉浮躁,人生境界会不断提升,人生会不断完美,胸中定会有江海的浩荡。罗原非常重视写生,认为写生是绘画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画家借助写生藉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技法、技巧能力。写生还能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有如天然矿石般最生动,最朴素,最自然。许多绘画大师的写生作品和他们的创作一样的珍贵和重要。罗原的作品里,传统精义成为支撑,笔下形象生动而丰富,气象清雅而别致。虔静的创作心境、冷静的哲学和美学思考,宗教徒般的虔诚,老农民似的勤奋、踏实和刻苦,不倦地读书和求知,疯狂的创作热情,永不满足的探索......普通人或普通画家的身上只要有其中一项品格就会闪闪发光,相当可贵。而这些品格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无疑将会造就出真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