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科基地建设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切实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课堂教学要先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做起。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生物学科基地建设过程中,着重提升教师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个人的研究意识,发展教师研究能力,开辟研究新领域;最终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学科基地;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4-0009-02
【作者简介】徐彤,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23)德育处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申报江苏省“生物科学探究基地”获得成功,但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基地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太多,要做出有价值的拓荒性研究和实践,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找准课程基地建设的突破口和有效抓手。而无锡市着力推进的学科共建基地项目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突破口和抓手。
在建设无锡市高中生物学科基地的过程中,我们围绕4个科学探究活动主题设置了4个实验室和1个资源与学习拓展中心,添置了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为了支持学科基地的实践和创新研究,还专门在校园内为学科基地辟出一块土地供学生栽培作物观察体验用。然而在学科基地建设上,我们面对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切实改进和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方式?我们认为,变革课堂教学还是要先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做起。于是,我们在学科基地建设中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
一、提升新設备、新技术应用水平
对于我校生物学科组不少教师来说,PCR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是闻所未闻。我们就利用学科基地教研活动时间,专门安排近几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介绍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手把手地教其他教师学习操作使用。为了进一步发挥作为无锡市生物学科基地的辐射作用,基地主动承接了校外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活动,先后有无锡市区生物教师实验培训、江苏省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江苏省高中生物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在我校进行,受到参训教师好评。全组50岁以下的教师都被分配到特定的实验培训项目,担任实验讲师。迄今为止,本组已经有超过六成的教师担任过培训指导教师。通过参与培训指导,教师们不仅能熟练使用新设备,而且对教材中的实验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
二、钻研新实验,开辟新研究领域
当教师对学科基地的各种仪器设备的用途和操作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又提出了“用好设备”的目标,借此来提升教师个人的研究意识,发展教师研究能力。我们主要从开展自主实验研究、参与开设校本选修课两个层面展开实践。
在各自以往的学习和教学经历中,教师在很多实验项目上都有一些未达成的“夙愿”。比如教学中需要一些微观生物的图片影像,经常找不到合适素材,自己制作却受限于实验条件。而利用学科基地新配置的兼具拍照、摄像功能的数码显微镜、解剖镜,教师获得了包括根尖有丝分裂各时期、蚕豆叶下表皮、芹菜的厚角组织等显微图片以及洋葱表皮质壁分离和复原视频等大量教学资料。之后,陆续有教师开展了“不同材料生物膜渗透实验的研究”“探究pH值和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桔皮提炼精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探究腌制咸蛋时蛋壳壳膜对Na 和Cl-的选择透过性”“纸层析法分离叶片色素实验中滤纸条的合理形状”等以前限于条件无法开展的研究,进而开阔了教师实验教学的视野。
除此之外,教师们还紧扣教材提供的实验课例,在实验材料优选、实验原理的拓展、实验方案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几十处创新与实践。依托教师个人个性化的实验研究,我们开发出了校本选修课“生物科技博览与实践”,实验课程涵盖了湖水微生物的采集与观察、食用菌栽培、口腔细胞DNA的提取、植物组织培养等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学科基地新设备的支撑。由于每节课的实验指导教师讲授的都是自己拿手的实验研究,教学效果较好,选修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拓展新思路,转变教学方式
无论是省级层面推行的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还是无锡市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学科基地建设,其初衷都是促进育人模式的变革,这首先需要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随着我校学科基地探究实验项目的日渐丰富和深入,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一些本组教师“校本化实验”获得的资源。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借机对已有的项目资源进行优化提升。为了方便教师的使用,我们组织教师分工合作,将各自重点研究的实验研究专题拍摄成30多个微视频。
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依托教学实际逐渐确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方向,有的侧重于实验引领、优化知识载体,有的侧重于实验材料的改进,有的侧重于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有的侧重于三维目标与课堂文化建设,有的侧重于教师PCK对教学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纷纷将自己的体验和体会进行及时总结和提炼。学科基地成立以来,本组教师撰写并公开发表的生物课堂教学论文超过30篇。通过研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深刻转变。
几年来,通过积极参与学科基地建设和实践研究,我校生物组的每一位教师各有所得、各有所进,教学风格鲜明、有特色。在各自承担的教学实践中,懂方法,有技巧,贯彻新课程理念,使我校生物教学业绩始终名列无锡市前茅,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科基地。其中徐彤和陈廷华老师分别在2015年和2018年被评为“无锡市劳动模范”。由陈廷华老师领衔的“依托生物课程基地,着力促进学科教学变革”研究获得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陈廷华也顺利晋升正高级教师。时晨、陈洁分别在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曹燕波、丁婷获得无锡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陈洁、张可被评为无锡市教学能手,沈唯军老师等一批青年教师正在迅速成长。
江苏省生物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吴举宏老师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无锡市辅仁高中的生物学科基地较充分地体现了建设课程基地的目标追求,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同层次教师梯队的成长有目共睹。”
【关键词】学科基地;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4-0009-02
【作者简介】徐彤,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23)德育处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申报江苏省“生物科学探究基地”获得成功,但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基地建设所涉及的内容太多,要做出有价值的拓荒性研究和实践,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找准课程基地建设的突破口和有效抓手。而无锡市着力推进的学科共建基地项目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突破口和抓手。
在建设无锡市高中生物学科基地的过程中,我们围绕4个科学探究活动主题设置了4个实验室和1个资源与学习拓展中心,添置了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为了支持学科基地的实践和创新研究,还专门在校园内为学科基地辟出一块土地供学生栽培作物观察体验用。然而在学科基地建设上,我们面对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切实改进和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方式?我们认为,变革课堂教学还是要先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做起。于是,我们在学科基地建设中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
一、提升新設备、新技术应用水平
对于我校生物学科组不少教师来说,PCR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是闻所未闻。我们就利用学科基地教研活动时间,专门安排近几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介绍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手把手地教其他教师学习操作使用。为了进一步发挥作为无锡市生物学科基地的辐射作用,基地主动承接了校外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活动,先后有无锡市区生物教师实验培训、江苏省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江苏省高中生物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在我校进行,受到参训教师好评。全组50岁以下的教师都被分配到特定的实验培训项目,担任实验讲师。迄今为止,本组已经有超过六成的教师担任过培训指导教师。通过参与培训指导,教师们不仅能熟练使用新设备,而且对教材中的实验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
二、钻研新实验,开辟新研究领域
当教师对学科基地的各种仪器设备的用途和操作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又提出了“用好设备”的目标,借此来提升教师个人的研究意识,发展教师研究能力。我们主要从开展自主实验研究、参与开设校本选修课两个层面展开实践。
在各自以往的学习和教学经历中,教师在很多实验项目上都有一些未达成的“夙愿”。比如教学中需要一些微观生物的图片影像,经常找不到合适素材,自己制作却受限于实验条件。而利用学科基地新配置的兼具拍照、摄像功能的数码显微镜、解剖镜,教师获得了包括根尖有丝分裂各时期、蚕豆叶下表皮、芹菜的厚角组织等显微图片以及洋葱表皮质壁分离和复原视频等大量教学资料。之后,陆续有教师开展了“不同材料生物膜渗透实验的研究”“探究pH值和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桔皮提炼精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探究腌制咸蛋时蛋壳壳膜对Na 和Cl-的选择透过性”“纸层析法分离叶片色素实验中滤纸条的合理形状”等以前限于条件无法开展的研究,进而开阔了教师实验教学的视野。
除此之外,教师们还紧扣教材提供的实验课例,在实验材料优选、实验原理的拓展、实验方案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几十处创新与实践。依托教师个人个性化的实验研究,我们开发出了校本选修课“生物科技博览与实践”,实验课程涵盖了湖水微生物的采集与观察、食用菌栽培、口腔细胞DNA的提取、植物组织培养等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学科基地新设备的支撑。由于每节课的实验指导教师讲授的都是自己拿手的实验研究,教学效果较好,选修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拓展新思路,转变教学方式
无论是省级层面推行的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还是无锡市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学科基地建设,其初衷都是促进育人模式的变革,这首先需要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随着我校学科基地探究实验项目的日渐丰富和深入,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一些本组教师“校本化实验”获得的资源。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借机对已有的项目资源进行优化提升。为了方便教师的使用,我们组织教师分工合作,将各自重点研究的实验研究专题拍摄成30多个微视频。
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教师依托教学实际逐渐确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方向,有的侧重于实验引领、优化知识载体,有的侧重于实验材料的改进,有的侧重于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有的侧重于三维目标与课堂文化建设,有的侧重于教师PCK对教学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纷纷将自己的体验和体会进行及时总结和提炼。学科基地成立以来,本组教师撰写并公开发表的生物课堂教学论文超过30篇。通过研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深刻转变。
几年来,通过积极参与学科基地建设和实践研究,我校生物组的每一位教师各有所得、各有所进,教学风格鲜明、有特色。在各自承担的教学实践中,懂方法,有技巧,贯彻新课程理念,使我校生物教学业绩始终名列无锡市前茅,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科基地。其中徐彤和陈廷华老师分别在2015年和2018年被评为“无锡市劳动模范”。由陈廷华老师领衔的“依托生物课程基地,着力促进学科教学变革”研究获得2017年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陈廷华也顺利晋升正高级教师。时晨、陈洁分别在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曹燕波、丁婷获得无锡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陈洁、张可被评为无锡市教学能手,沈唯军老师等一批青年教师正在迅速成长。
江苏省生物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吴举宏老师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无锡市辅仁高中的生物学科基地较充分地体现了建设课程基地的目标追求,既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同层次教师梯队的成长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