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中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H11200)
  【摘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本文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东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验考核体系等多方面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实验效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课程有效结合,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它以微生物学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1]。按照东北电力大学人才培养计划,《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总学时为56学时,理论教学为38学时,实验教学为18学时,实验课占总学时的33%左右。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实验技能培训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2—4]。
  1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改革的目的
  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5年制定了《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东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是新办专业,为了突出专业办学特色,使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5,6]。
  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改革措施
  2.1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安排
  由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的独特性,其工作量大,耗时多,很多实验具有连续性,在一个规定实验学时(2学时)内很难完成,实验进度的安排和理论教学同步性较差。针对这种现状,将传统实验教学中微生物学基础实验内容组织成连续的系统型实验,加强各实验间的连续性和知识点的衔接,这种操作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将一些分散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避免重复性试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既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了实验效率,同时又满足了教学计划的要求[7]。
  2.2保证教学质量,开放实验教学
  为了能更好实现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师听取理论课,加强对理论课程的理解。为了保证实验效果,要求学生进行选课,提前布置实验内容,学生必须要对实验内容进行课前预习,明确实验步骤,学生自由组合成一组,每节课的上课人数不超过14人,每组学生不得超过3人,以便教师能较好的督促学生完成实验环节。
  我们采用创新实验教学,允许学生在完成必修实验项目后,选作一定的实验内容, 并且允许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项目,独立思考,经实验教师审核后,进行独立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实验内容的开放。
  2.3完善考核制度,重视学习过程
  考核是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院将实验成绩分为三大部分,其中预习成绩、实验报告的内容和质量占60%,预习对进行实验特别有帮助,在实验讲解过程中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学生互动,这样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还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交的实验报告要完整,包括预习报告,实验结果和思考题;平时实验的操作技能及规范性占30%,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参加每次实验的学生人数比较少,每名学生均能够动手操作,教师及时的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的实验态度和操作规范程度得到加强;考试成绩占10%,为了让实验和理论更好的结合,增加实验课内容考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程的学习。
  3 实验教学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改革后,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座谈等形式的反馈信息可以认为,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至少取得了以下初步的效果。
  (1)实验环环相扣、有序进行,能够有效的完成实验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以前被动作实验转变为较为主动的进行实验操作;
  (3)实验时间的开放,使学生能更合理的安排实验时间,能够较认真得进行实验而不是应付了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及实验安排,结合生产实践,完善考核制度,将大大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少兵,孙慧群.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9):841—842.
  [2] 邵继海,魏祥东,周细红,等."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0,3(27):106—109.
  [3] 刘学忠.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研究,2008(1):103—105.
  [4] 王铁云.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6—8.
  [5] 施云芬,孙旭辉,刘景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115—116.
  [6] 张明泉,曾正中,陶燕,等.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5,(2):112—115.
  [7] 郑永红,张治国,宋晓梅.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7(2): 58—6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油气田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导致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复杂、任务庞大。无论是科研开发人员、规划设计人员,还是生产管理、施工人员都必然面对大量冗杂的信息,各种压力等级和不同管径的管线组成复杂的管网体系,复杂的施工环境及安装误差造成各种管线受力情况复杂,按传统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集中受力的管线进行反方向的变形补偿、不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所有管道焊接一刀切的情况普遍存在。势
期刊
【摘要】贵州建立了属于自己特色的大学城——花溪校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大学城读者聚集在一起,便于馆际互借,信息交流,共享文献资源需求。提高专业文献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特色文献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大学城聚集优势  大学城聚在一起,这是社会需要。是各门学科知识,组织结构、文化服务,服务理念以及服务功能发生的深刻变化。是新时期,新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是以人为本,拓展服务,信息平等,合作创新,全
期刊
【摘要】清朝一统天下,豫南社会安定,政府鼓励垦殖,社会风俗淳朴,清朝中后期因受社会发展、经商等影响,豫南社会风俗不断变迁。但风俗本身的稳定性以及地理环境对风俗的制约与优化作用使得其中一些风俗仍延存至今。  【关键词】明清豫南风俗  所谓风俗,据《周礼注疏》记载:"风谓政教所施,故曰上以风化下,又云风以动之是也;俗谓民所承袭,故曰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是也。"[1]目前学术界从风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历史
期刊
在数控加工中,对数控程序的检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软件进行加工过程的仿真将极大地提高检验的效率和准确度。在这类软件中,实现数控程序的查错/纠错/解释功能的数控代码解释器
期刊
会议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集中供热面积大,采暖能耗是建筑能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建筑物的防寒保温问题是关系能源
期刊
对比了单相渗硼、双相渗硼、渗铬、硼铬复合渗以及镀硬铬、离子氮化的抗磨粒磨损能力和抗腐蚀能力。试验表明,硼铬复合渗具有最佳的抗磨粒磨损和抗腐蚀能力。不论是单相渗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