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恒久的工作。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而且,在训练中,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实施、展开。
  【关键词】语言积累;能力训练;作文训练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 the student'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Ma You-shan
  【Abstract】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the language of the value development student expression ability, strengthen speech train, is a foundation work, is also an endurable work.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of train, is 1 in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very importance of link, our teacher have to height value, and, in the training, important tight around student's this corpus to implement, launch.
  【Key words】Language backlog;The ability train;The composition train
  
  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而又难以找到现成答案的课题。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作过各种各样的研究和探索,但最终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作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而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形式。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来表现、阐述和发挥。离开语言,思想内容就没有滋生的上壤。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言在思想中,在文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思想的直接构成因素。因此,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恒久的工作。
  学生写作文好比厨师做菜,同样的材料,同样的调味品,高明的厨师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让人回味无穷;而蹩脚的厨师做出来的菜却让人难以下咽。一个作家要反映工人农民的生活,他就要深入到工厂农村去体验生活,然后能够写出长篇巨著来,而长期生活在工厂农村的工人农民们却写不出半部书来,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应该比作家的体验更全面、更深刻,感情更淳厚、更真挚呀!这是为什么呢?这除了得益于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力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作家具有工人农民们所不具有的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来看看我们学生作文的现状,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我们学校初一新生六百五十多人,第一次作文的情况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近半数的作文不足三百字,大多是东拼一句,西凑一句,词不达意,表述不清;还有相当一部分作文虽有五、六百个字,但通篇却没有几句顺畅的话,难以批改;有些作文虽然能完整地写人叙事,但语言干巴巴的,毫无文彩,读起来味同嚼腊;真正文畅意达,值得一读的作文不到两百篇。我们不能说学生没有生活阅历,只是相对成人而言他们少一些;我们更不能说学生没有真情实感,因为毕竟他们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但既便是有了鲜活的素材材,有了真切的感受,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枉然。这正应了一句歇后语:“茶壶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我们的学生实在还算不上是“巧”妇,只能算是“拙”妇,“拙”妇也难为有“米”之饮。
  人们常说:“心口如一,言文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教学的全部工作就浓缩在这八个字里。初中三年要求学生做到嘴上说的,全是心里想的,凡是心里想的,都能说出来,这就已经不容易了,何况又要把言语转化成文字,还要求有条理、有文彩、有立意、有创新,那就更不容易了。这里涵盖着“思想――言语――文字”之间的转化,是个语言心理行为的系统工程。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么一个概念:作文教学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组句成段、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识字、听、读”是写作的基础,“说”是写作的前提。没有这些基础和前提,一味地要求学生去写作文,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最紧要的任务之一。只要学生有了丰厚的语言积累,有了较强的语言能力,一旦有了好的题材,他们自然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作文来。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在这里加以赘述,以就教方家。
  1.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1.1重视课内积累。我们不能把语文课和作文课分割开来,两者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堂语文课都必须为学生以后写作文做准备,打基础。平时每学习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精彩的语言摘录下来,认真记诵。所谓精彩的语言,我觉得就是那些描写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语言,抒发了作者真情实感的语言,富含哲理、论说精辟的语言等等。这些语言可能是一段话,也可能是一句话,甚至可能是一个词语。而对那些精美的散文和诗词则强调学生全文背诵。这样做,也许短时间内效果不很明显,但只要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涓涓细流终会汇成大江大河。语言的积累本身就不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情。
  1.2加强课外积累。对于学生而言,积累语言仅仅靠课堂上学习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到课外去积累。首先是要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博采众长,虚心学习别人的语言,吸取别人的精华。课外阅读时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写读书笔记,或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断、格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等;其次是要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语言是反映生活的,生活中具有典型性和表现力的语言比比皆是,我们应极力去收集,去采撷。这就要做有心人,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多听、多看、多记、多想、多与别人交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同学之间经常进行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这样,集大家之力为“我”所用,要不了多长时间,学生积累的“量”就十分可观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会从量变到质变,逐步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外衣。口语训练,是语文能力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在每节语文课前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演讲,内容不限,可以讲见闻,可以讲故事,可以朗诵诗歌、背格言警句,可以讲电视、网络里的新闻、可以复述课文等等。形式多样,可以同桌之间互讲,也可以每次安排三――五个同学轮流演讲,让每一个学生都轮到。刚开始时,要求不要高,学生三言两语都行,老师要适时指导,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把意思表达清楚。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后,再每周安排一节课专门作演讲课。遇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演讲、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思维,培养学生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思辩力,分析力,提高学生在大庭广众场合的讲话能力。从学生写的作文看,有很多与演讲、讨论的内容有关,如引用的格言、警句、诗句等,这说明作文不只是作文课的事,功夫在平时,有积淀才有作文。
  3.加强片断作文训练。
  3.1坚持写日记。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三--五篇日记,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在要求学生写日记的同时,我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把学生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学校、家庭、社会,开凿日记的源泉。日记并非只能写事,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或信笔涂鸦一幅画,或随笔吟诵几句诗,或采撷几片秋叶拼个有趣的图案;或觅来一张照片配上几句话;或把心底的秘密悄悄倾吐,把高兴的笑、悔恨的泪融入日记;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任你放飞理想。写日记,学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没有课堂限时作文的压力,反而能写出一些让人意不到的好文章来。
  3.2结合语文课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的片断训练。我们如果能重视课本,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可以点燃创新火花的地方,那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平时结合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改写。仿写和改写,学生畏难情绪不大,比较容易完成,虽然其中语言大多是课文中的,但也揉合了不少学生自己的语言。这种训练多了,学生自己的语言会越来越多,语言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同时,这些训练也弥补了作文教学中训练不足的弱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而且,在训练中,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实施、展开。作文是学生的,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树立的观念。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入手,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这是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出的一条路子。
  收稿日期:2011-04-25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作为班主任,不仅肩负着教学工作,而且肩负着班级的管理工作。班主任是学习过程中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还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下面我来谈谈我是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的:  首先,抓好班级的德育工作。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自从担任班主任后,我就将自己的一切都放在班主任工作上。师爱是人类复
期刊
[摘 要] 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消除绝对贫困的方式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谱写了世界减贫历史的新篇章,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展望未来,中国面临着巩固脱贫成果,防止绝对贫困人口返贫,以及消除相对贫困的严峻挑战。但是,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領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治理贫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巩固
期刊
【摘要】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体育教学中的经验表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本文通过对培养动机、意志两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践,阐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才是全面的教学。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增强体质;培养人才     现代教学的理论,揭示了学生学习的成功,是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是为培
期刊
[摘 要]百年的光辉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封闭的政党。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历史前进的大势和规律,将中国革命和建设融入世界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特定发展目标,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模式,发展完善开放思想和理论体系,在对外开放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主动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此纲要中很明确的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教育改革的最直接实施者,信
期刊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到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成为企业用得上的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学校办学要突破传统的偏课堂知识讲授、轻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出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顶岗实习正是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一种好办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The orbit t
期刊
[摘 要]学习型组织是VUCA时代的产物,甫经面世引来热烈追捧,无数企业竞相践行。然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缺乏操作层面的研究,致使众多企业推广如火如荼、实践半途而废。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日资企业加特可(广州)进行深入剖析,构建了新的学习型组织结构模型,解构了学习型组织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学习型组织由组织目标、价值实现、共同愿景、学习准备、学习执行、学习反馈、支持因素、驱动因素、约束因素九个要
期刊
语文阅读题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答题,摸不清文章的意思,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题,提高学生的读题答题能力,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语文教学要“以本为本,”不能忽略课本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方法。要求学生“多读、精思、勤记。”特别是要求不同的学生又不同的读法,既“个性化阅读”。  1.以本为“本”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题所占比例甚于作文,而课外阅读比例又大于课内
期刊
[摘 要]目前学术界对平台企业在其构建的生态系统中的领导特征尚缺乏理论研究。以四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例,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平台企业的领导特征。研究发现,平台企业在平台生态系统中处于领导地位,其领导特征主要表现为示范影响、战略引领、协调处理和约束控制四个范畴;示范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平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威信、帶头示范及目标完成;战略引领主要表现为在平台生态系统中的战略把控、应变能力及成员追随;协调处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心理学认为,没有创造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就不可能获得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不可能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工作和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简单谈一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1.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