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对教育行业培养人才方面相应的便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将协同创新这种新模式应用在高校本科培养人才当中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由于我国十八大对高校提出了培养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这一教育目标,意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加平稳健康。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校企协同育人这一创新模式是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佳路径,其影响十分深远。在此基础上,该文章主要对应用型本科校企协同育人这一路径展开了具体的探究,并跟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便加快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校企 协同育人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229-02
  在党十八大中,明确提出了高校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我们只有提高应用型本科整体育人的素质,才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朝着更高层的方向发展起来。在协同创新这一视角下本科应用型人才要具有怎样的现实条件,才可以推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协调好高校和市场以及政府三者间的联系。
  1 校企协同创新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校企协同创新,指的是双方合理运用资源、互补信息、互相合作,找寻共有利益前提下共同发展的过程。由于知识经济已经到来,人才和技术以及知识拥有了更高的地位。为提高本身竞争的能力,加快自身的发展,高校与企业在优势资源互补的前提下进行协作,这是一项资源共享互相信任的过程,最终达到互惠互赢的目的。高校本科在校企协同中向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专业队伍以及技术支持,为创新注入了新鲜力量,而企业也向高校本科的创新提供了资助资金和时间场所,为其创造了现实条件。
  2 树立本科校企协同创新育人这一模式的意义
  培养人才是大学永远的课题,协同是主体资源的优化发展,而创新则是完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推动社会发展,三者相互配合与作用,形成培养高水准人才的实践型系统。高等学校是构成我国创新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要素,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极高的使命感与责任,充分发挥出高校的作用。作为功能独特的本科高校来说,不但要规划长远,还要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根据合作的形式来提升教育质量,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办学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找寻新的途径。
  因为受到很多现实原因的束缚,一些地方本科学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几乎没有太多优势,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由于地方院校不断扩大规模,招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教师承受的压力过大,这直接对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新增加的学科与专业没有充足的办学条件,致使最终走出校门的人才并不能彰显出其个性特征,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所以,地方高校一定要及时看清方向,提升教学质量;跟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科学定位的角度出发,明确跟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培养人才体系与办学模式。
  3 探析应用型本科校企协同育人路径
  3.1 明确校企合作的角色定位,缩减利益矛盾
  企业与学校具有不一样的社会属性,在双方间相互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利益碰撞,为校企合作造成诸多困难。在此前提下,在合作途中高校一定要確立好他们的侧重点,也就是培养人才与智力支撑,积极做好专业设置与培养人才的相关方案,达到符和企业用人的标准。将企业的发展项目作为支撑点,扩展到所有产业链中。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借助企业现有的硬件设施,开展各种实践训练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我们也不能将校企合作这种形式固定成向学生创建实习机会的一个途径,在综合考虑到专业是否对口时,还要根据把企业引进学校的方式来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企业也要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积极探寻跟高校进行合作的契机,通过定制长远发展战略与目标的方式,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找寻合作的立足点,培养企业满意,学校欣慰的高质量人才,为国家创建更多的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只是高校的义务,同时也是企业的义务。企业寻求利益是想当然的,可是企业不应该将利益作为其发展的唯一目标。企业不但要寻求自身的利益,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履行自己对大众的责任,自动跟政府与高校形成团结一致。
  3.2 规范建设相关机制,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
  在协同创新这一模式之下,校企二者都有意加深合作的共识。然而在实际合作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做指导,极容易产生体制运行不畅的情况,更为严重的还会影响双方间的合作。在“2011计划”的不断落实之下,势必会出现面向行业和面向文化传承以及面向科学方向等不同的协同创新平台。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许多的教师在今后的协同创新中会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可是要想确保他们不仅能全身投入到创新中,还要坚守住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的话,我们就一定要制定出跟协同创新相一致的制度规范。在制度环境上,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由于“2011计划”还处于“试用期”,目前缺乏经验和理论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可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构建机制的作用。
  3.3 将培养人才作为中心,早日实现校企合作的互惠互赢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实现校方跟企业合作并获得共赢是他们进行合作的根本立足点。因此,高校一定要把地方产业其发展动态与企业人才战略当成服务于研究的对象,力求让学校转变成培养企业人才的基地,向企业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首先,地方高校一定要严格研究调查企业培养与使用人才的标准,促使毕业生得到企业的满意与认可。其次,高校要充分跟企业用人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化整顿管理学生的模式与教学过程,完善学分制度,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走向企业并融入其中。最后要有效运用高校内的人才技术,帮助企业开展学习型活动,进行各式各样的员工培训活动,学校跟企业间要展开良好的互动,研究各项项目,帮助企业把科学成果转变成实际生产力。
  校企间的协同创新可以说是我国对高校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同时这也是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高校一定要攻破制约提高创新能力的相关机制阻碍,加强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主动寻找高校跟企业以及政府等进行合作的新路径,确保创新朝着聚拢和高校等方式发展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才和技术以及资本等的力量,构建面向社会的,把国家需求作为指导思想的,共同合作的校企协同育人形式。
  高校在强化协同育人、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时,要一直把质量作为核心,把培养人才作为基本,积极寻找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定力。当有了定力之后,高校就可以看清形式,而不只是寻求创造了多少科研成果,更不会只是追求创新途中的利润,而是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协同育人前提下,将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任,依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相关要求来培育质量较高的创新型人才,不然的话,一旦远离了培养人才其根本目标,那么校企协同就失去了一定的意义,也就不能有效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了。
  综上所述,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现在发展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不只是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情况,还要考虑到把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推送到社会中,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高校一定要不断深入研究应用型培养人才的方式,找出最为合理的一条路径促使教育的主体一起加入到协同教育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优势,进而发展的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 李天源.应用技术型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5-86.
  [2] 龚楚英.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新探[J]. 知识经济,2016(13):150-151.
  [3] 季春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141-142.
其他文献
中国伊协副会长杨志波于2009年7月1日至7月2日随中国宗教代表团出席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
不同代际的进城务工人员行为特征具有差异性,分析进城务工人员的行为决策特征是制定差异性城镇化政策的基础。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三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分工和专业化决策为
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基础学科,而在语文的学习中,语文阅读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位置,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学科的主导地位。作为老师,要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有
我是一名长期扎根农村教育一线的回族教师,这段时间因身体有病,被单位领导特许休息。2008年5月7日这天,单位领导突然说,给我一项特殊的与奥运有关的任务,当时我痛快地接受了。
中国钕铁硼磁体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世界钕铁硼磁体的生产中心已经转移到了中国,主要集中在宁波、太原、京津等地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
“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同时也是考察教师综合能力的阶段,复习课上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数
美国能源部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小组发现了高温超导体新的电流传导机理,该机理解释了高温超导体中钙元素的加入使超导体电流传输能力增加的原因.
本文主要通过异步电动机电压矩阵方程[1],推导出异步电动机的动态结构图,然后推导出交—直—交电流型变频调速双闭环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利用该结构图,在模拟机 DMJ—313上对
编者按:今年3月1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20周年,为了纪念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这项重要事件,本刊将3月19日刊载在<羊城晚报>的这篇文章予以转载.转载的目的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临床性”的实践活动,教学中的缺憾是必然的,正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样.常言道:学无止境.那么,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