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那个夏天(外一篇)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ong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是美好的。它宛如早晨花草上的露珠,那么晶莹地折射出人生斑斓的色彩。几乎每一个人都怀着惆怅的心绪谈起童年。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面对飘飘的落叶,忧伤地叹息道:“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这更勾起人们对逝水年华的无限眷恋。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于童年的记忆逾加清晰。而我对于那个水淋淋的夏日之晨的记忆,更是梦幻般长久地萦绕于心间。
  那是一个夏日的早晨,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升出。我从居家的土炕上睡起来,便拿着镰刀上山去割草。小时候,我们农家孩子的活儿是挺多的,割草、砍柴、放牛、什么活都干。我拿着一把镰刀、一根麻绳,赤着脚片儿,走上我家门口对面的山塬。六月的山塬,地畔、沟洼、溪边,尽是绿茵茵的庄稼和各种绿的、黄的、红的小草,有七仙草、羊胡子草、地椒、毛毛草、沙蓬等。一股雾气在山野里袅袅地升腾着,远处的山峦虚幻得像水中的倒影。那一年的雨水适时,庄稼长得异常繁盛。农人们一走进庄稼地里,乐得合不拢嘴。我先是走过一片荞麦地。一大片一大片的荞麦,红色的秆上长着绿色的叶子,粉红色的荞麦花,铺天而来,煞是迷人;清晨,一阵煦风吹过,那花香便沁人心扉。荞麦地过去,又是豌豆、黑豆、玉米、谷子,全都长着肥大的叶子,绿蓁蓁地布满了乡村所有的塬畔、沟坡。我一边割草、一边在这绿色的海洋地流连,徜徉。当我割了一背苜蓿草从高出我个头的谷地林穿行时,朝阳刚刚从东边的山谷间升起来。晨曦那粉红的、绚烂的光芒使谷子宽大叶子上的露珠变成了一颗颗五彩的、闪光的珍珠。置身于那铺天盖地的、闪耀着各种颜色的谷林里,我似乎觉得自己进入了童话世界,心田里流淌着诗一般清纯、美丽、晶莹的气息。
  这个早晨,是我记忆中最为深切的一次。那绿蓁蓁的庄稼,在夏日早晨太阳初升时所展现出玫瑰色般晶莹、动人的景象,令我无数次地神迷。后来,我曾苦苦地寻觅这样的早晨,可是我再也不曾见到过。
  去年夏天,我回到了乡间。几年来总是行色匆匆,这一次,我总算是下了决心,要在乡间住上几天。也是一个弥漫着大雾的早晨,我早早地起来,便走上了童年时我经常去的山塬。正是六月,故乡的山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有打碗花、山丹花、野菊花、狗耳花,在早晨的阳光中,显得姹紫嫣红,婀娜多姿。我沿着山梁行走了许久,也没有见到童年时的那个景象。遇到了村里的一个老大伯,他说由于退耕还林的实施,乡村的大片农耕地退了耕种上了大片大片的苜蓿、沙棘、杏树、果树,只是靠近村庄的田畔、塬地,才零星地种一些黄瓜、豆角、玉米。
  我茫然若失地在一片苜蓿地里坐了许久。紫色的苜蓿花,在我面前摇曳着。明丽的阳光下,我感到自己似乎也变成了一朵苜蓿花,和周围的花朵一起簇拥着,灿烂地微笑着。身上还散发着一股芬芳的气息。哦,童年之于人生,只有一次,而那远去的一切,竟是那样的美丽、晶莹。我该好好珍惜这个早晨,这绚丽无比的日子,当它像露珠儿一样消失,我又该何处去寻觅呢……
  清 溪
  很久没有到清澈的小溪边静坐了。对于一个久居闹市的人,能够到潺潺流淌的清澈的能看见卵石、长着青青绿草的小溪边走一遭,也是莫大的奢望呵。
  虽然,我也居住在靠近河沿的地方。从我家的窗口望出去,就可以看到由于河水冲积而形成的广阔的河滩地,以及那条呈扇形流向远方的、日夜喧哗的小河。有那么一年的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走河上的小桥。但是,对于这条河流,我委实没有亲近感。当我走过城边的河堤时,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河水浑浊且有些发蓝,没有水草更无小鱼,简直是一条没有生命的河流。
  我于是常常怀念故乡的那条小溪。那是一条多么清澈美丽的小溪啊!一股清清的泉水从我家对面的大山沟谷间哗啦哗啦地流出来。它先是流过一段错落有致的石阶,在石崖上溅起一层雪白雪白的浪花,人站在远处,那一层一层白色的浪花宛如一朵朵盛开的杏花洁白而绚烂。之后,它又流过长满各种青草的浅滩,河滩里长着茂密的白杨树、柳树,小溪流在这些草木树丛间穿行,便奏出优美的、宛如小提琴一样清纯的乐曲。小时侯我在乡里上学,每次,我都要沿着小溪走好长好长的路,才能回到家里。尤其是夏天,在炎炎烈日中若是行走累了,便伏在小河边喝一口甘甜的溪水,再用清凉的水洗一洗脸,顿感倦意全消了。故乡的小溪是一条可爱的小河流,她用甘甜的乳液、哺育著贫苦的山里人。每每当我们山里的女子走出山外,人们看着她洁白的牙齿,以及她水灵灵的宛若山花般鲜嫩的皮肤,总是不由赞叹:“多好的肌肤,喝什么水长大的?”我心里便喜滋滋地为我故乡的小溪流而欢愉。
  故乡的小溪流是那样地的清澈。在夏日的早晨,当朝曦从东方的山岗升起,小溪流便像孩童一般欢笑着,闪着花儿一般五彩的梦,向远方跑去,它的脚步是那般轻盈,它的心灵是那般晶莹。在大山小溪边长大的孩子,有着小溪流一样清澈的心灵,有着小溪流一样五彩的梦。我怀念故乡的小溪流。有时,在深深的夜晚,会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流潺潺地流入我的梦境,那是故乡的小溪流啊。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这是唐人王维《青溪》中的诗句。因了对于故乡小溪流深深的牵念,我对于这一类的诗句颇爱吟读,时间既久,我便能吟出好多这一类的诗句。在我家的客厅,有我颇为喜爱的一幅山水画,名曰《小桥流水人家》:一派茫茫大山深处,古木参天,百草丛生,一条小溪时隐时现,千回百折;它是那样的明朗,那样的宁静、淡泊,伫立既久,便隐约感到我是回到故乡的那一条小溪边了……
  米宏清,1974年生,陕西安塞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山那边的故乡》。
其他文献
1  所有东西都装上车之后,满弟拍了张照,发了条朋友圈:孔子搬家尽是书!后面还附了个大汗淋漓的表情符。那几袋书装得有点大有点满,着实让几个来帮忙的兄弟受了些罪。你一样家具都没要,尽管那些家具全都是你亲手置办。你想,房子都不要了,要家具做什么。当初他要把房子给你,你也是这样想,家都没了,要房子做什么。  你母亲恨铁不成钢,最常骂你的一句话就是,“你呀,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务实!”  你总是轻描淡写地笑着
期刊
王发宾的诗  五色土     窑场的青烟,像流进天空的一条河  联想在蓝天飞溅  黏中带砂的陶土深藏在岩层深处  它把文化,挤压成一条弧线     选择和机缘找到了发现  智慧漫步在鼎山和蜀山之间  五色土挟着彩虹的心愿,探出了头  一片云,飘出了陶的雏形     抔一懷土,晚霞有了归属  殷红的炉火吐出空灵的感悟  光,渲染着一个奇丽的节奏  陶,搬动了佛的意念     捏一个坯形,用梵音命名 
期刊
室外,骄阳似火。室内,空调里吹出来的冷气很足,撩拨人心。此刻,穆先生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给吉巴理发。  吉巴是一只狗的名字。换句话说,穆先生管他家的泰迪犬叫“吉巴”。  穆先生穿著短裤衩,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给泰迪犬剪毛。穆先生的一条腿盘在红木沙发椅上,另一条腿放下来踩着地上,正好可以让吉巴舒舒服服地窝在他的裤裆处,而狗的头正好可以仰靠着他的胸口。这样,吉巴的身子正好靠着他的光大腿,毛茸茸,滑溜溜,惹
期刊
檀树山下李家昨天晚上进了妖怪。先是躲在屋后的老樟树上,一道雷劈下来,樟树被劈掉了一半,妖怪又跑进了李家的厅堂里,藏在电表旁,雷公跟了进去,将房子都劈了一个大洞,最终应该是将这妖怪给劈死了——因为雷公不打死妖怪是不会停止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妖。  这个故事是我很小的时候在邻居家听到的。当时可不是作为一个故事,而是作为一件头天晚上确凿发生的事实在传播——亲历者信誓旦旦地表示,她透过窗户看到了漆黑的夜
期刊
这人越长哪,记性是越差,但过往久远的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头脑里反倒愈加清晰。提说童年,嘴角总不自觉上扬,眼前就跃出天真朴素的一个个小小只……  就近,先说说隔壁的双胞胎兄弟吧,时而和弟弟同级,时而和哥哥同级,时而又一起同级,总是和谁同级关系就近些。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一个吃甑糕的趣事:门口来了个卖甑糕的老汉爷,也不知谁多嘴挑起的,反正赌上了。甑糕进肚里实腾腾的,还就不信碎娃能吃下四碗,要是能吃下就不要钱。
期刊
所有的庄稼都在等待收割的那一天。但是,那一天到底是哪一天,我不知道。我还没有长到知道这些的年龄。我只知道,我们家特别穷,穷到连一分钱也没有了,袋子里只有很少的粮食,需要一粒一粒的安排,才能勉强对付到新粮脱粒。我曾听母亲说过,新粮一下来,我就会长高一尺。我是喜欢这个消息的,我太希望自己长高了,至少站在庄稼地里的时候,可以露出脑袋,看到有云彩飘过的天空。  我是在谷子地里听说二人转戏班子来的消息的。当
期刊
总认为那一个个细节最动人心魄,尽管有时就是一个瞬间、一个点,可就会在不经意间撩触我的心弦。一年四季,打动我的永远是一个个美好的细节。  惊蛰是藏在春泥中的细节。一声软绵绵的春雷,一场黏糊甜蜜的春雨,都如数灌进春泥中,于是春泥开始苏醒,从一只虫子开始,费力地顶开最后一块饱满鲜新的泥土,一点点轻柔寡淡的阳光,自然地流洒下来,从云的缝隙,落到它的眼睫上。映入它眼帘的是什么?一朵将开未开的酢浆草花儿?一蓬
期刊
竹子在我的家乡是最常见不过的植物,随意生长在沟涧陡坡,既能防止松软的红土垮塌,又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苏轼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在云南,我惊讶地发现:“有人家,必有竹。有竹,必有人家。”大多数人家直接把竹子种在房前屋后,少有离得远的。这样做,一来是为了点缀村庄,使得村子里看着春意盎然,营造出田野山乡的别趣。二来是为了方便日后砍伐竹子以供人使用。  竹叶形
期刊
鱼的文明  鱼的文明,曾經被我们不止一次地毁灭过  当那池水开始变得乌黑,淤泥堆积,且空气  中弥漫的臭气如同飞扑的虫子时  我们抽干水,用铁锹铲出鱼,铲出龟,   铲出水草与莲花  铲出深厚的淤泥,然后用水管冲刷池底  我们重新放满清澈的水  洒下最新的鱼苗和花草的种子  我们喜欢坐在岸边,看着飞快发展的水池  各种鱼:红的,白的,杂花色……  我们时常观看鱼的文明,也领略鱼的快乐  有时我们也
期刊
一  冬日的午后,站在禹王殿堡高大的门洞下,此时西风正紧,身体处在风口中,三九的寒风噎得我几乎不能呼吸。  苍老颓败的古堡,在寒风中也瑟瑟发抖,风吹落的土渣,带着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旋即化为灰尘,消失得无影无踪。  堡子与我,熟悉又陌生。从儿时起,家住马家岭村马家河小组的我,只要一睁眼,堡子总会出现在视野中。记忆中长方体的古堡,西南两面还保留有一人高的墙体,有很多因年岁而塌成的豁口,北城墙几乎保存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