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能分为八个范畴,其中,空间能力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智能,很多职业都需要具备空间能力,它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能力。目前,中学里面承担着培养学生空间能力的学科有数学、化学和地理等,其中,地理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是指地球表层空间,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特征,而且阐明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1]历年来,各地的地理高考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空间能力的考查,如能将地理空间能力进行合理的归类并分类应对,将可以高效备战高考。
一、地理空间能力的内涵
地理空间就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即地表空间,是人类活动所能达到地下和天上在内的圈带。和数学一样,地理学解释的空间也是三维(长、宽、高)空间。[2]因为地理空间涉及到的范围可能是非常大的,超过了我们的视觉范围,亦或为了长久地保留某个地理空间的形态,因此,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地理空间用各种地图、剖面图、景观图、模式图等图形表示。地理空间能力是指在地理学习与解题的过程中,学习者运用与解决已有图形或在脑海中建构或操作相关的心像的能力。
二、地理空间能力的构成
地理空间能力这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地理空间识记能力、地理空间观察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地理空间描述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六个子系统构成。
1、地理空间识记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空间识记能力是基于空间角度的对地理事物的名称、形状、大小、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分布、格局、空间规律等方面内容的识记,它是其他方面空间能力培养的基础,识忆能力的好坏对其他空间能力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空间识记内容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如:地球和地图,重要的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国家和地区,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世界上重要国家的轮廓和位置范围,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图,世界洋流分布图,水循环示意图,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等。学习有关空间识记部分的教学时,关键要尽可能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意义识忆,而非机械识记。
2、地理空间观察能力。地理空间观察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感观器官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如地理学科中最常见的一些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和统计表格等,通过观察提取一些重要的地理信息,为后面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撑。观察图形,首先要观察图形中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是什么,其中,分析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非常重要,不然呈现的要素将是杂乱无章的,认识到空间联系,也就认清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认清了地理事物的本质。
3、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指确定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地理位置是由经纬度位置决定的。常用的地理空间定位方法有:①绝对位置定位法:根据经纬度坐标和海拔确定地理事物。②相对位置定位法: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周围的事物具有联系,可以通过记住一些典型区域的位置,再根据要判断的地理事物与典型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相关关系,来确定地理事物[3]。③轮廓定位法:可以通过独特的轮廓特点确定地理事物。如:每个大洲、国家、省级行政单元都有其独特的轮廓。④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生物特征、土壤特征、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城市中的建筑景观、建筑格局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判断地理事物的重要依据。
4、地理空间描述能力。地理空间描述能力是指运用地理专业术语描述点状、单条线状、多条线状、面状等地理事物的能力。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点的大小、疏密程度、排列状态规律等角度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走向、延伸方向等角度描述,如果曲线中有拐点的存在,要注意拐点的位置,并分段描述曲线的空间状态。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总体走向、疏密程度、延伸方向、凸凹情况等角度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事物的范围大小、延伸方向等角度描述。
5、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是指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比较两个或多个相似的地理空间和分析地理空间的动态变化等。
6、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就是指个体以头脑中已有的地理事象和地图所反映的空间形式为基础,通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等创造性的活动,形成更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空间新表象的能力[4]。
三、从空间视角解析三道高考地理试题
【例1】(2013年江苏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 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图1是以世界地图为背景的示意图,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要具备空间观察能力,观察示意图,确定图中重要的地理要素EF线为晨昏线,再进行空间定位,上海市和旧金山市在图中的大概位置,材料中已知“海轮是从上海市驶向旧金山市,经过晨昏线上的P点时正值日出”,由此可以画出海轮的驶出方向的箭头为由东往西,EF线以东为昼半球,南极点附近地区在EF线以东的昼半球,出现了极昼现象,因此调出空间识记内容:“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进而进行第二次空间定位,即南极圈的位置为南半球小的虚线圈,大的虚线圈为南回归线,再通过观察示意图,得出出现极昼的范围未达到南极圈,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位于15°S,此时北半球处在冬半年,即二十四节气中的从秋分到春分,下面需要进行第三次空间定位,第二题的四个选项中的江淮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京和塔里木河都位于北半球,处于冬半年,下面要调出空间识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江淮平原地区播种冬小麦的季节为秋季,A选项可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为夏季,北京冬半年昼短夜长,塔里木河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内流河,河流补给方式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流量最大的季节非冬半年。 本案例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和空间识记能力的基础上,多次考查了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例2】(2013年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题。
3、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本题没有直接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重点考查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点状地理事物的基础上,对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描述能力。通过观察图例和图中内容以及比较东西部的城市可以发现,与东部相比,西部城市较密集,且西部的城市等级较东部总体高,东部的主要地理事物是河流,而西部的主要地理事物是铁路,东部城市多沿河布局,而西部城市主要沿铁路布局。
本题使用准确的地理专业术语描述空间分布特征非常重要。即使学生具备了空间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但是如果表达不清楚或者答题语言不规范都将会影响得分,这就要求在平日的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少说大白话,还要注意对学生不规范语言的纠正,这样养成习惯,不出语则已,一出语必将是地理专业术语。
【例3】(2011年安徽卷)图3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5、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光线是该地夏至日正午的光线,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光线是该地冬至日正午的光线,不论是夏至日还是冬至日,太阳光都是是从南方照射进入房子,由此可以得出该地位于北半球,同时根据冬至日到夏至日之间的正午未出现过太阳高度为90°的情况,调出空间识记的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符合要求。
第5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通过画辅助图来弥补空间想象力的不足,图4和图5为图3的辅助图形。顶窗上面的屋檐的作用是利于夏季遮阳,使得入室日照面积如图5中从4处延伸的一条线,由于入室光线少,因而室内比较凉爽,可以减少制冷设备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如无屋檐的存在,则入室日照面积则为图4中的1区域。底窗上面的屋檐使得夏至日正午无太阳光线入内。底窗的作用是利于冬季采光,使得冬季入室日照面积在原来的5区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2区域,室内相对暖和,可以减少制热设备的使用,因而节约能源。冬至日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为2区域和5区域,春分日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为3区域和6区域,从图中很明显看出,日照面积减少。春分到夏至,正午入室日照面积由3区域和6区域减少到4光线,日照面积减少,这说明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将地理空间能力进行合理的归类,从空间视角来解答高考地理试题,将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一、地理空间能力的内涵
地理空间就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即地表空间,是人类活动所能达到地下和天上在内的圈带。和数学一样,地理学解释的空间也是三维(长、宽、高)空间。[2]因为地理空间涉及到的范围可能是非常大的,超过了我们的视觉范围,亦或为了长久地保留某个地理空间的形态,因此,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地理空间用各种地图、剖面图、景观图、模式图等图形表示。地理空间能力是指在地理学习与解题的过程中,学习者运用与解决已有图形或在脑海中建构或操作相关的心像的能力。
二、地理空间能力的构成
地理空间能力这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地理空间识记能力、地理空间观察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地理空间描述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六个子系统构成。
1、地理空间识记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空间识记能力是基于空间角度的对地理事物的名称、形状、大小、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分布、格局、空间规律等方面内容的识记,它是其他方面空间能力培养的基础,识忆能力的好坏对其他空间能力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空间识记内容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如:地球和地图,重要的经线和纬线穿越的国家和地区,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世界上重要国家的轮廓和位置范围,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图,世界洋流分布图,水循环示意图,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等。学习有关空间识记部分的教学时,关键要尽可能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意义识忆,而非机械识记。
2、地理空间观察能力。地理空间观察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感观器官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如地理学科中最常见的一些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和统计表格等,通过观察提取一些重要的地理信息,为后面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撑。观察图形,首先要观察图形中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是什么,其中,分析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非常重要,不然呈现的要素将是杂乱无章的,认识到空间联系,也就认清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认清了地理事物的本质。
3、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是指确定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地理位置是由经纬度位置决定的。常用的地理空间定位方法有:①绝对位置定位法:根据经纬度坐标和海拔确定地理事物。②相对位置定位法: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周围的事物具有联系,可以通过记住一些典型区域的位置,再根据要判断的地理事物与典型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相关关系,来确定地理事物[3]。③轮廓定位法:可以通过独特的轮廓特点确定地理事物。如:每个大洲、国家、省级行政单元都有其独特的轮廓。④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生物特征、土壤特征、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城市中的建筑景观、建筑格局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判断地理事物的重要依据。
4、地理空间描述能力。地理空间描述能力是指运用地理专业术语描述点状、单条线状、多条线状、面状等地理事物的能力。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点的大小、疏密程度、排列状态规律等角度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走向、延伸方向等角度描述,如果曲线中有拐点的存在,要注意拐点的位置,并分段描述曲线的空间状态。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总体走向、疏密程度、延伸方向、凸凹情况等角度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应从事物的范围大小、延伸方向等角度描述。
5、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地理空间分析能力是指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比较两个或多个相似的地理空间和分析地理空间的动态变化等。
6、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就是指个体以头脑中已有的地理事象和地图所反映的空间形式为基础,通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等创造性的活动,形成更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空间新表象的能力[4]。
三、从空间视角解析三道高考地理试题
【例1】(2013年江苏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 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图1是以世界地图为背景的示意图,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要具备空间观察能力,观察示意图,确定图中重要的地理要素EF线为晨昏线,再进行空间定位,上海市和旧金山市在图中的大概位置,材料中已知“海轮是从上海市驶向旧金山市,经过晨昏线上的P点时正值日出”,由此可以画出海轮的驶出方向的箭头为由东往西,EF线以东为昼半球,南极点附近地区在EF线以东的昼半球,出现了极昼现象,因此调出空间识记内容:“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进而进行第二次空间定位,即南极圈的位置为南半球小的虚线圈,大的虚线圈为南回归线,再通过观察示意图,得出出现极昼的范围未达到南极圈,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位于15°S,此时北半球处在冬半年,即二十四节气中的从秋分到春分,下面需要进行第三次空间定位,第二题的四个选项中的江淮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京和塔里木河都位于北半球,处于冬半年,下面要调出空间识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江淮平原地区播种冬小麦的季节为秋季,A选项可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为夏季,北京冬半年昼短夜长,塔里木河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内流河,河流补给方式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流量最大的季节非冬半年。 本案例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和空间识记能力的基础上,多次考查了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例2】(2013年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题。
3、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本题没有直接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重点考查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点状地理事物的基础上,对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描述能力。通过观察图例和图中内容以及比较东西部的城市可以发现,与东部相比,西部城市较密集,且西部的城市等级较东部总体高,东部的主要地理事物是河流,而西部的主要地理事物是铁路,东部城市多沿河布局,而西部城市主要沿铁路布局。
本题使用准确的地理专业术语描述空间分布特征非常重要。即使学生具备了空间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但是如果表达不清楚或者答题语言不规范都将会影响得分,这就要求在平日的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少说大白话,还要注意对学生不规范语言的纠正,这样养成习惯,不出语则已,一出语必将是地理专业术语。
【例3】(2011年安徽卷)图3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地可能是————————
A.刚果盆地 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5、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中正午太阳高度大的光线是该地夏至日正午的光线,正午太阳高度小的光线是该地冬至日正午的光线,不论是夏至日还是冬至日,太阳光都是是从南方照射进入房子,由此可以得出该地位于北半球,同时根据冬至日到夏至日之间的正午未出现过太阳高度为90°的情况,调出空间识记的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符合要求。
第5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通过画辅助图来弥补空间想象力的不足,图4和图5为图3的辅助图形。顶窗上面的屋檐的作用是利于夏季遮阳,使得入室日照面积如图5中从4处延伸的一条线,由于入室光线少,因而室内比较凉爽,可以减少制冷设备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如无屋檐的存在,则入室日照面积则为图4中的1区域。底窗上面的屋檐使得夏至日正午无太阳光线入内。底窗的作用是利于冬季采光,使得冬季入室日照面积在原来的5区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2区域,室内相对暖和,可以减少制热设备的使用,因而节约能源。冬至日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为2区域和5区域,春分日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为3区域和6区域,从图中很明显看出,日照面积减少。春分到夏至,正午入室日照面积由3区域和6区域减少到4光线,日照面积减少,这说明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将地理空间能力进行合理的归类,从空间视角来解答高考地理试题,将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