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用好教材“问题”栏目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源于有层次、有逻辑、有明确趋向的“问题”的解决。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中共设置39处“思考与交流”和17处“学与问”启迪智慧的“问题”栏目。因此,教师应从创设教学情境、以疑生疑、逐层答疑、构建知识体系、归纳总结等方面入手,用活用好教材“问题”栏目,挖掘其教学功能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化学教材;学与问;思考与交流;问题栏目;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2-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2.069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人教版化学教材设置了“学与问”“思考与交流”栏目,直接提出了探究活动的问题,体现了教材与学生“对话”的功能。问题的解决能启迪学生灵魂、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智慧、培养科学态度。使教学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此,如何用活用好教材“问题”栏目,挖掘其教学功能和教育价值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面临的难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大丰富了教学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的创设提出了新要求,情境创设成了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人教版教材设置的知识章节开始的“问题”栏目中有12处可直接创设成教学情境。例如,化学必修1第5页的问题1:你知道沙里淘金吗?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性质和方法将金从沙里分出来的?如果有铁屑和沙的混合物,你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对于淘金我们农村学生并不是很熟,可借助伟大诗人刘禹锡《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诗句,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非常自然地过渡到化学物质的分离。
  二、以疑生疑、逐层答疑、构建知识体系
  “问题”栏目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产生问题,人教版教材设置的问题具有激疑的功能,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便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修1第二章为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而设置了如下问题:1.请列举咱们常见的化学反应,讨论并交流这些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2.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有哪些?3.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化学反应分为哪些类型?Fe2O3+3CO==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提出问题4.这样的化学反应该根据什么分类依据分类,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初中化学中明确规定物质得到氧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新问题再度生成,5.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找出下列哪些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观察其对应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变化有何规律?哪些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观察其对应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变化有何规律?分析发现得到氧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失去氧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了,并且同一个反应中得到氧和失去氧、化合价的升高与降低同时发生。从特征上分析有物质所含元素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新问题又出现了6.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一定有氧的参与?Fe+CuSO4 = FeSO4 + Cu、2Na+Cl2 = 2NaCl、H2+Cl2 = 2HCl 这些反应中有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那么7.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很自然的过渡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这样以“问”生“问”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的解答,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不同层面认识了氧化与还原反应,并且同时发生。
  三、归纳总结、巩固提升
  人教版教材设置在知识学习结束的问题栏目,用来归纳总结所学概念间的关系。例如,必修1第37页,为归纳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而设置的“思考与交流”,再结合具体例子,学生对关系学习不成问题,能绘出关系间的交叉分类示意图;为归纳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转化,例如必修1第98页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及在每一步反应中,氮元素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四、应用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启示
  这类“问题”栏目在设置时明确指出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必修教材中有10处这样的栏目。例如,必修1第85页,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使用氯气对自来水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并试用一些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五、解答问题、掌握基础知识
  必修教材中设置的用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纯“问题”栏目共有6处,涉及的问题一般比较简单,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就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但往往在教学中得不到重视,教师经常会忽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就直接给出结论,忽视探究的过程。例如,必修2第67页乙烯的分子式是C2H4,参照乙烯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乙烯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我在听课调研中遇到多数教师直接写出乙烯的结构式和电子式让学生机械记忆,这樣略去了探究的过程,节约了教学时间,但给学生后续学习造成负担,机械记忆得到的知识没有探究获得的知识稳定,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科学方法养成的机会,也就谈不上科学态度的培养了。
  现代学习论指出,学习需要感知,但感知并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因为只有问题才能激发和引起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和深入探究。教材栏目中“问题”栏目正是依据这一理论,在各个学习环节中,设置不同难度的数个问题,而且栏目中设置的问题,明确指出了探究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意义学习的心向,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定向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艳菊.巧用活用“问题探讨”专栏 提高课堂效率[J].当代教研论丛,2015(12).
  [2] 华朝阳,刘盛林.活用“问题探讨”优化课堂结构[J].中学生物学,2008(10):22-23.
其他文献
渗透改变了土体的内部结构,引起内部应力状态的变化,从而改变建筑物的稳定条件。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如何确保在渗流作用下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渗流所引起的渗透破坏问
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粉煤灰压浆原材料及技术要求、灌浆材料配合比试验结果,以及压浆处治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灌浆质量检测方法等关键技术.
期刊
本文主要阐述了丹霞冶炼厂焙烧车间烧制工序沸腾焙烧炉与余热锅炉连接部位(补偿器)的成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