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高考结束后,笔者参加了语文作文题阅卷工作,有幸一睹新鲜出炉的学生作文答卷。果然是惟楚有才,考生们或写人叙事、或议论说理,或磅礴,或婉约,有以理服人,有以情动人,或巍巍乎志在高山,或汤汤乎志在流水,不一而足,叹为观止。当然,数量达33万之众的试卷,难免鱼龙混杂、瑕瑜互见。在此,笔者就亲眼所见以及与同仁交流汇总得到的意见,直陈考生作文答卷在审题立意、文体特征、发展项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揣冒昧,聊表浅见。
  一、审题立意狭窄、保守,发散性、个性化不够
  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考生可从不同角度、层面,通过辩证分析、类比联想、推理想象、综合比较,有机融合侧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合等立意思维方式,来自主命题和立意,正所谓戴着镣铐跳舞,考生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具体到今年的作文题,既可以站在泉水、喷泉、两者关系等几个角度,也可以赋予泉水和喷泉不同的实指义和虚指义,也可以采取移花接木的办法将自己个性的观点巧妙地嫁接进材料,更可以运用人类历史与现实中的经典思辨题材,所以考生展示自身积淀和才华的空间非常开阔。
  意外的是成千上万的答卷立意高度集中:要么站在“泉水”的角度,写幕后那些默默付出积极准备的个人或者集体、国家;要么从“泉水”和“喷泉”两者关系的角度,强调背后默默付出积极准备的人与绚丽光辉的前台人。考生的目光集中在“但”“其实”“正是”“才有”“默默不语”“不断”“聚集”这些词语,不约而同地赞颂成功背后的辛酸、付出、磨难、挫折、努力、积淀、准备、坚守、尝试、奉献、忍耐……考生的命题一般有: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贵有恒、卑微者的力量、细节决定成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人物的力量、成功者背后的团队、甘于做配角等等;或者厚积才能薄发、问渠哪得清如许、沉潜、蓄势待发、蓄积力量静待花开、潜力、低头做事、沉默的爆发、厚积薄发、量变引起质变、量的积累质的飞跃等,不一而足。从中不难看出,绝大部分试卷作文立意比较趋同,角度较狭窄、集中,广度不够,发散性、个性化的选择较少。
  在利害攸关的考场,考生出于求稳的功利目的,在审题立意上一般采取驾轻就熟的套路来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此大数量的考场作文出现如此集中的立意,暴露出考生思维能力与文字能力上的欠缺:考生缺乏事实素材与思想素材去面对人类历史与现实中的经典思辨题材,缺乏与人类历史中的与中国当下现实的思辨话题的联系。
  二、文体特点不清,文体感不清晰
  题目要求“文体”不限,但是考生一旦根据题意和内容确立一种体裁就要严格按这种文体要求,来排列组合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表达方式。行文要把握文体规范,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有清晰的文体感:议论文体就要分析说理、阐述理由、以理服人;记叙文体就要记叙描写、写人叙事、以情动人;说明文体就要以说明为主、以知授人。
  考场上出现的问题有:一会儿细致地描写,一会儿讲道理举例子;看着像记叙文,又像议论文;议论文的观点表层化,讲道理空洞说教,举例子老生常谈,结构程式化;记叙文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议论文体的作文来看:一是论点没有更深的提炼,“是什么”谈得比较多,“为什么”和“怎么办”谈得少,思维上缺少深入的领悟思考,哲理思辨色彩少;二是举例上摆脱不了马云、王宝强、李娜、感动中国人物、司马迁、爱因斯坦、郭美美等几类老生常谈的人物;三是讲道理缺少广度和深度,理性色彩不浓;四是口语代替事理说话,语言不凝练,缺少个性化、独到的见解;五是结构程式化,解题——立论——举两个例子——结尾,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六是举例子、讲道理多,比喻论证、正反论证运用得少。
  选择记叙文文体的比例低,质量一般不高。考生写父爱、母爱,写老师,讲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写平凡人的故事,写成功者奋斗的经历,写最近监利沉船事件中的人物,这类作文不但数量少,质量也参差不齐。记叙文本来是考生最熟悉的文体,也是最能感染人、打动人、吸引人的文体,但是出现的问题有:写出的事迹过于琐碎和平淡,描写上人物形象不够丰满、鲜明,人物形象显得单薄、干瘪,表现力、感染力不够,缺乏观察和体验;直抒胸臆偏多,情感表达缺少必要的铺垫,表达过于生硬,要么流于浅显,要么比较生硬,甚至流于虚假,感情的抒发没有说服力。这和常规教学中对记叙文的本质——表现对人尊重不够有密切关系,也就是不重视记叙文写作,过多强调记叙文的技巧,侧重于巧用修辞、锤炼动词、漂亮的开头结尾等,放弃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发展项可圈可点少
  发展项的考察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依据13个评分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只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尽管只有10分的分值,但是它和内容项、表达项实际上是水乳交融的。因此,要求考生议论中蕴涵哲思,由表及里、由果溯因、由此及彼,讲道理由小及大、由点及面;要求重视积累,多角度思考问题,恰当使用材料;要求用词生动形象、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意蕴;要求突破思维定式、开展创造性思维、勤于思考、见解新颖。
  具体到本题的审题立意,绝大部分考生偏重于写平凡,写积累,写隐忍,似乎形成思维定式,而缺乏用全面、联系、发展、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开展创造性思维。思路不够开阔,难以做到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站在“深刻”、“有创新”的角度,很难说这些“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见解新颖”、“有个性色彩”。这个题目,关注到“骄傲”“众人瞩目”“奔向远方”,考生可选的还有“喷泉”的角度,从逆向思维和展现年轻学子个性的立场出发,写泉水经过积累一飞冲天的骄傲,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渴望,写大鹏展翅恨天低的壮志,写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踌躇满志,书写成功人士的骄傲,等等。沿着这个思路,可以写好男儿志在四方、男儿当自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敢为人先等等。
  在举例上,大部分答卷举例所用材料是大家用滥了的,是在平时作文中总出现的那几个“永久”的例子。今年用的最多的是淘宝掌门人马云,譬如说他有梦想,他为了成功不断积累,他身后有一个默默无闻支持的团队,他有一个好妻子……马云俨然成了所有高三学子的男神。其他如感动中国人物、陈欧、乔布斯、王宝强、黄渤、史泰龙、李娜……同时出现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陈述错误、理解肤浅,对历史人物的一知半解。站在“深刻”、“丰富”、“有创新”的角度,很难说“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材料新鲜”。
  总体而言,作为收官之年,今年作文题比较平和,出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材料作文,由于有一定的标向,绝大部分考生注意到了材料明显的旨意标向句,注意到了材料明显的感情倾向,部分学生也注意到了材料的思辨性,基本上能做到符合题意,很少出现偏离题意。但是考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立意、文体、发展项上出现的硬伤,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累和沉淀的欠缺,反映出作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学生需要更加宽泛的阅读、更加活跃的思维。作文题作为分值最高的考题,它承载着高校选拔人才的神圣使命,它对考生的要求是表达应用的能力层级,综合地考察考生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及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较全面地反映考生的语文素养。正所谓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像材料所云,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像“泉水”一样“在地下蓄积”,这样在高考考场上,才能“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
  [作者通联:湖北黄石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作文,是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素养的集中体现。而议论文写作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和价值观念。  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中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现状,认为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学生的社会视野狭窄。很多学生长期埋头作业,生活局限于学校,对外界发生的热点问题所知很少。因此,议论文写作中,支撑观点的材料往往陈旧,千人一面,动辄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由此造成议论文缺乏时代性和
【评议文章】林玉碧《体式思维与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13;赵春霞《形式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诗阅读教学内容确定》,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郑文静《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吴世广《初中新诗教学内容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13;李佳雨《现代叙事学视野下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的建构》,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
本书是“生命语文”首倡者熊芳芳继引爆语文界媒体圈的《高考微作文》一书之后的又一力作。28年的写作教学实践和深度思考,连续多年在知名杂志撰写作文指导专栏,指导学生发表文章五百余篇……作者以灵感创意、审题立意、选材内容、构思章法、语言技巧、考场策略六个方面为基本构架,紧扣作文写作的要点和高考作文的脉络,用灵动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丰厚的文学底蕴、鲜活的时代气息,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突破写作瓶颈,提高作文
带有自信色彩的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故事生动、优美,蕴意更是深刻。《丑小鸭》执著的人生态度激励了许许多多身处逆境的人们为理想而奋斗,“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对于将要或正在面对成长问题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有许多启发之处。为此,我作了精心预设。    案例一  第一节课是在六班,这个班学生语文素养不错,发言踊跃,表达能力也强。对这节课我是充满了信心。诚如所料,课堂教学十分顺利,学生按着预设的思路每一步都
王荣生教授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体式”概念。他指出,“阅读是对具体的有某种特殊体式的文本的阅读,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文体教学。”文体是文章的构成体制、格式和样式,有着体式、语体和风格三个层面的内涵。语文教学涉及到的文本体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文言文、戏剧等,仔细划分下来,分支精细众多。在诗歌教学中,文体是合理选择、创生诗歌阅读教学内容的重要维度;诗歌的体式特征、语体特征、抒情性特点等,对诗歌
一、疏影横斜   《享受教育——那些美丽的瞬间》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汲安庆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选集,是他对自己以往从事中学教育之旅的一次回眸,一次梳理,一次重温。汲老师以一个同行者的身份,用饱蘸诗意的文笔,叙写着他教育途中的故事与思索,折射出烂漫的智慧之光。他的选集,像一江春水,滋润了沿途的花花草草;如一棵绿树,染绿了所途经的荒寒沙漠;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教育路上的迷惘者。   捧卷在手,一如“掬水
长期以来,文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过度教学”的病症。具体表现为,不论何种类型的文言课文,总是从第一个字教到最后一个字,唯恐哪一个字、哪一句话没有解释到位,学生便无法理解。此种教法,如果撇开文本的课程属性,只将其视作一篇独立存在的文章,或许无可厚非。一旦将其纳入三年一贯制、甚至六年一贯制的学科课程知识体系中,便会发现,其中必然存在着太多的不合理性。比如,同样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古汉语语法问题,出现在
有一种说法认为,近代科学精神没有能在中国萌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思维认识事物一直缺乏理性分类意识。这是有其深刻道理的。中国本没有“科学”一词,近代日本人将西方的Science——“分科之学”翻译成 “科学”,由留学生们带回,中国才有了科学这一概念。“科学”乃“分科之学”也,典型如西方动物分类学的深入发展最终诞生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理性分类意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中学阶段的
四、阿长印象之三:怀念、悲悯  教者引导学生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30余年后“我”对阿长的情感。  1.阿长的身世  将第二自然段与倒数第二自然段改为诗歌形式:“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并配乐请生诵读,以此体会“我”对阿长之情。  2.繁琐的规矩  屏显: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
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在听了一节区级自主学习示范课《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必修一)后。教师先是通过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自由研读课文;接着,学生分成小组研讨问题,并把各自探究的成果展示出来;最后,师生针对还有疑问之处展开交流,达到对这篇文章“基本没有疑问”(上课教师语)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一节课,体现了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但是,我心中却浮起了一个疑问:“像山那样思考”,山是怎样思考的?在这样的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