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这是近年来本人一直探索的问题。现将自己的探索之路真实的展现给大家,以供大家商榷。
一、练习写命题作文
我开始尝试着让学生写“校园童话”上的命题作文,并向报社投稿。我认为“校园童话”上的命题作文与现行课本上的作文比较,至少有两大突出优点:①“校园童话”上的作文都是学生自己命题的,然后择优选取。②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学生有话可说。再者,学生的作文在晚报上发表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我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校园童话”本,专门用来写晚报上的命题作文,这也成了同学们周末的一道固定家庭作业。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要想自己的大作在报纸上发表,必须做到三点:第一,写真话;第二,语言要幽默;第三,有儿童心理。我在向报社荐稿时,总是极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儿童的稚气,优选一些反映儿童真实生活的文章,哪怕它们有缺点,也要让这种无形的资源,生成一种希望的“种子”,让儿童的这种“真善美”在实践中写作,在写作中提高,在提高中提升,在提升中完善。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儿童作品,是学生喜读、爱读的文章。
每到周末,我都期望着晚报快点发行。看到有本班学生的习作在晚报上发表,我总是高兴不已。捧着报纸读了一遍又一遍,好像在欣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星期一的第一节语文课,便成了“校园童话”点评课。我把晚报上的作文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和同学们一道欣赏。欣赏文章的题目、幽默的语言、真实有趣的内容,如有位同学写《开学典礼》,他在文中这样写道:“一开学就有什么开学典礼,真是无聊透了。早晨来到学校,就拿着凳子到操场,无情的太阳照得我头发快冒烟了,不只是这些,还要听校长没完没了地演讲,但他都是白费心机,同学们当校长是透明的,都在下面七嘴八舌,‘你暑假过得快乐吗?去了什么地方玩’等。真是的,同学还没说完,校长已讲完,退场时总会说一句:‘今天同学们精神状态很好,不开小差,值得表扬。’哼!我看是睁眼说瞎话。唉!开学典礼真无聊。”
二、给孩子一个聊天的机会
每位同学的经历、体验是不同的,老师应确定一个范围,放手让同学们去写。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第一位。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的语言要求非常简单,“文从字顺”而已。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作文“平淡无奇”,甚至不怕“错别字连篇”,怕的是学生不敢写作文,压根儿不想写作文。有人甚至提出,把“形象”、“生动”从小学作文中请出去,反对把学生的习作文学化、成人化。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保护学生作文的“原生态”,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走上规范化、正规化的作文。
是不是完全不要写前指导呢?不是。写前指导必定是开启学生的思路,决不是让学生的思路都跑到你的路上来。是不是作文不能创设情景呢?不是,决不要局限于学生都来写你的情景。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就用例文、范文、甚至情景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此次作文不是没内容可写,而是有许多内容想写,要指导学生从中选取最有趣、最喜欢的内容写。
我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位老师上作文指导课,总是与同学聊天,当然是围绕一个话题聊。同学们聊得正在兴头上,快要下课了,老师说:“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都上台来交流,我们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好吗?”然后,这位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作文就是聊天。聊过QQ的老师都知道,在网上聊天是多么自由的一件事,想表达什么就写什么。先不谈主题有没有意义,内容有没有跑题,文字优不优美,能够顺利表达就行,有写的欲望就行,解决了这些再言及其他。再说,这位老师这堂作文课,没有涉及到学生写的过程,算不算好课?我认为,作文课分两种课型:指导课和点评课。要想在短短40或50分钟的时间里,解决导、说、写、评是不可能的,也是走马观花的,是上给别人看的,最终是学生没收获。要上好作文课,至少要两个课时。一堂有效的作文课,不需要面面俱到,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塞到这堂课完成。写作可以是下堂课或课下的任务。当然,也有的指导20分钟,习作半小时,也未尝不可,应根据需要而定!
教学中,作文指导要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教师要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教科书编排的习作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时如果有更适合学生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调整教科书里习作的安排。
三、让孩子说孩子的话
对于那些典型的用词不当的地方,语句不完整、不通顺的地方一定要修改,而对于那些成人觉得不够妥当,但体现童心、童趣、童语的地方,又该如何看待呢?斯霞老师曾给我们举过这样两个例子:例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例2,向日葵一天天地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
关于例1,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这正是孩子的特点。因为在儿童时期,他们对阿姨等词的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只要他们不说“法国阿姨是男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
关于例2,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有长度的观念,可是不知道怎样来表达。在生活中他知道老师比同学高,就把高的向日葵与老师比,矮的向日葵与同学比,成人绝不会这样比。但出于孩子的思维,是可以保留的。
斯霞老师的做法对我们当前的习作教学很有启发。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习作修改,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大有裨益。
教师,就是一个“琴师”,只有工于“音律”、富于激情、弹准音符,学生这把“琴”才会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如今,当我翻开学生的作文时,听到了来自心灵的声音。
一、练习写命题作文
我开始尝试着让学生写“校园童话”上的命题作文,并向报社投稿。我认为“校园童话”上的命题作文与现行课本上的作文比较,至少有两大突出优点:①“校园童话”上的作文都是学生自己命题的,然后择优选取。②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学生有话可说。再者,学生的作文在晚报上发表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我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校园童话”本,专门用来写晚报上的命题作文,这也成了同学们周末的一道固定家庭作业。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要想自己的大作在报纸上发表,必须做到三点:第一,写真话;第二,语言要幽默;第三,有儿童心理。我在向报社荐稿时,总是极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儿童的稚气,优选一些反映儿童真实生活的文章,哪怕它们有缺点,也要让这种无形的资源,生成一种希望的“种子”,让儿童的这种“真善美”在实践中写作,在写作中提高,在提高中提升,在提升中完善。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儿童作品,是学生喜读、爱读的文章。
每到周末,我都期望着晚报快点发行。看到有本班学生的习作在晚报上发表,我总是高兴不已。捧着报纸读了一遍又一遍,好像在欣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星期一的第一节语文课,便成了“校园童话”点评课。我把晚报上的作文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和同学们一道欣赏。欣赏文章的题目、幽默的语言、真实有趣的内容,如有位同学写《开学典礼》,他在文中这样写道:“一开学就有什么开学典礼,真是无聊透了。早晨来到学校,就拿着凳子到操场,无情的太阳照得我头发快冒烟了,不只是这些,还要听校长没完没了地演讲,但他都是白费心机,同学们当校长是透明的,都在下面七嘴八舌,‘你暑假过得快乐吗?去了什么地方玩’等。真是的,同学还没说完,校长已讲完,退场时总会说一句:‘今天同学们精神状态很好,不开小差,值得表扬。’哼!我看是睁眼说瞎话。唉!开学典礼真无聊。”
二、给孩子一个聊天的机会
每位同学的经历、体验是不同的,老师应确定一个范围,放手让同学们去写。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第一位。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的语言要求非常简单,“文从字顺”而已。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作文“平淡无奇”,甚至不怕“错别字连篇”,怕的是学生不敢写作文,压根儿不想写作文。有人甚至提出,把“形象”、“生动”从小学作文中请出去,反对把学生的习作文学化、成人化。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保护学生作文的“原生态”,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走上规范化、正规化的作文。
是不是完全不要写前指导呢?不是。写前指导必定是开启学生的思路,决不是让学生的思路都跑到你的路上来。是不是作文不能创设情景呢?不是,决不要局限于学生都来写你的情景。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就用例文、范文、甚至情景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此次作文不是没内容可写,而是有许多内容想写,要指导学生从中选取最有趣、最喜欢的内容写。
我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位老师上作文指导课,总是与同学聊天,当然是围绕一个话题聊。同学们聊得正在兴头上,快要下课了,老师说:“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都上台来交流,我们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好吗?”然后,这位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作文就是聊天。聊过QQ的老师都知道,在网上聊天是多么自由的一件事,想表达什么就写什么。先不谈主题有没有意义,内容有没有跑题,文字优不优美,能够顺利表达就行,有写的欲望就行,解决了这些再言及其他。再说,这位老师这堂作文课,没有涉及到学生写的过程,算不算好课?我认为,作文课分两种课型:指导课和点评课。要想在短短40或50分钟的时间里,解决导、说、写、评是不可能的,也是走马观花的,是上给别人看的,最终是学生没收获。要上好作文课,至少要两个课时。一堂有效的作文课,不需要面面俱到,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塞到这堂课完成。写作可以是下堂课或课下的任务。当然,也有的指导20分钟,习作半小时,也未尝不可,应根据需要而定!
教学中,作文指导要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教师要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教科书编排的习作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习作时如果有更适合学生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调整教科书里习作的安排。
三、让孩子说孩子的话
对于那些典型的用词不当的地方,语句不完整、不通顺的地方一定要修改,而对于那些成人觉得不够妥当,但体现童心、童趣、童语的地方,又该如何看待呢?斯霞老师曾给我们举过这样两个例子:例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例2,向日葵一天天地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
关于例1,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这正是孩子的特点。因为在儿童时期,他们对阿姨等词的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只要他们不说“法国阿姨是男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
关于例2,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有长度的观念,可是不知道怎样来表达。在生活中他知道老师比同学高,就把高的向日葵与老师比,矮的向日葵与同学比,成人绝不会这样比。但出于孩子的思维,是可以保留的。
斯霞老师的做法对我们当前的习作教学很有启发。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习作修改,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大有裨益。
教师,就是一个“琴师”,只有工于“音律”、富于激情、弹准音符,学生这把“琴”才会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如今,当我翻开学生的作文时,听到了来自心灵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