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捷尔纳克因何拒领诺贝尔奖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苏联著名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因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帕斯捷尔纳克却拒绝领奖。帕斯捷尔纳克为何拒领诺贝尔奖?俄罗斯档案文件的解密,为我们准确了解这件事的真实原因提供了可能。
  《日瓦戈医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于1890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很有教养的家庭,父亲是一位曾经为托尔斯泰的《复活》画过插图的著名肖像画家,母亲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钢琴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帕斯捷尔纳克就已经出版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和《在栅栏上》等诗集,渐渐地他开始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在苏联诗坛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但是,苏联文艺界的多数领导人却不喜欢他,他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诗人,其诗作渐渐无处发表,于是不得不转而翻译外国诗歌。
  从1948年开始,帕斯捷尔纳克用了8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讲述了一个真诚的、专心于自己的业务的知识分子日瓦戈医生在十月革命前后的理想、希望、期待、欣喜、失望、沮丧和坎坷经历。小说完成后,帕斯捷尔纳克将这部小说的手稿寄给了苏联《新世界》杂志编辑部,希望能在苏联国内出版这部小说。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新世界》杂志编辑部将手稿退还给了他,并附了一封严厉谴责他的信。
  1956年6月,帕斯捷尔纳克又将《日瓦戈医生》的手稿寄给了意大利出版商、意共党员费尔特里内利,希望在西方出版。同年11月,这部小说的意大利文版在米兰面世,接着又出版了法文版和英文版。西方媒体对这部小说的出版给予了极好的评价,意大利《现代》杂志主编尼古拉·奇亚洛蒙特认为这部小说概括了俄国最重要的一段历史时期,“继《战争与和平》之后,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概括一个如此广阔和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英国作家彼得·格林将《日瓦戈医生》称为“一部不朽的史诗”,“《日瓦戈医生》的出版使阳光穿透云层”。美国从事苏联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马克·斯洛宁则称赞道:“帕斯捷尔纳克的这本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的出版是文学界的头等大事。”
  1958年10月23日,瑞典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一时间,朋友们祝贺他获奖的电报如雪片般飞来。帕斯捷尔纳克随后也给瑞典科学院拍发了一封感谢的电报:“无比感激。激动。光荣。惶恐。羞隗。”
  苏共定性作家的获奖是西方的阴谋
  然而,就在瑞典科学院宣布将195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的同一天,即1958年10月23日,苏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苏斯洛夫给苏共中央呈交了一份关于对帕斯捷尔纳克采取措施的报告,报告提出了5项措施,建议将西方把诺贝尔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认定为“是针对我国的敌对行动,是国际反动势力旨在煽动冷战的手段”;“应当尝试通过作家康·费定向帕斯捷尔纳克说明因为授予他诺贝尔奖而发生的情况,并劝告他拒绝受奖,并在报刊上发表相应的声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8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331页。下文中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卷收录的“帕斯捷尔纳克及其《日瓦戈医生》”专题档案。)
  苏斯洛夫的报告迅速获得批准。还是同一天,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就做出了《关于帕斯捷尔纳克诽谤性长篇小说的决定》,该《决定》几乎完全采纳了苏斯洛夫报告中所提出的各项措施:认定西方“将诺贝尔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这样一部诽谤性地描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实现这场革命的苏联人民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是针对我国的敌对行动,是国际反动势力旨在煽动冷战的手段”;“在《新世界》杂志和《文学报》上发表《新世界》杂志编辑部1956年给帕斯捷尔纳克的信”;“准备一篇文艺短评在《真理报》上发表,对帕斯捷尔纳克这部长篇小说本身进行尖锐的批评,同时揭露资产阶级报刊就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诺贝尔奖一事掀起的敌对性宣传活动的实质”;“组织并公布一批最著名的苏联作家的表态文章,其中要把授予帕斯捷尔纳克诺贝尔奖看作是煽动冷战的企图”。
  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上述决定很快成为苏联国内针对帕斯捷尔纳克及《日瓦戈医生》的讨伐和批判浪潮。10月26日,《新世界》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和7位编委联名给《文学报》写信,谴责帕斯捷尔纳克将手稿交给外国出版商去出版的做法,认为这一行为“玷污了苏联作家和公民最起码的荣誉和良心”,并要求《文学报》发表《新世界》杂志1956年写给帕斯捷尔纳克的退稿信。同一天,苏联著名评论家萨拉夫斯基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围绕一株毒草的反革命叫嚣》的文章,指出“反动的资产阶级用诺贝尔奖金奖赏的不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也不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而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诬蔑者和苏联人民的诽谤者帕斯捷尔纳克”。苏联作家协会则立即宣布开除帕斯捷尔纳克,高尔基文学院学生更结队到作家住宅门前闹事,投掷石块,击毁门窗,使帕斯捷尔纳克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重压之下,作家不得不公开认错
  随后,苏联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谢米恰斯内在庆祝共青团成立四十一周年大会上宣称:既然帕斯捷尔纳克对苏联如此不满,那么他尽可以离开苏联到“资本主义乐园”去。这实际上是在暗示苏联官方有人主张将帕斯捷尔纳克驱逐出境。
  这使帕斯捷尔纳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他动笔给苏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请求不要将他驱逐出境。他在1958年11月1日写给赫鲁晓夫的信中倾诉道:“我求助于您本人、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从谢米恰斯内同志的报告中,我得悉:政府‘将不会对于我离开苏联制造任何障碍’。而对于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我出生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工作在这里,我同俄罗斯是不可分的。我无法想象我的命运会与俄罗斯分开”,“无论我的过失与迷误有多么巨大,我不可能设想到,我竟会处于西方一些人围绕我的名字而掀起的这样一场政治运动的中心。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通知了瑞典科学院,自愿放弃诺贝尔奖。离开我的祖国对于我来说无异于死亡,因此我请求不要对我采取这种极刑。”   1958年11月5日,帕斯捷尔纳克又给《真理报》编辑部发去了一封公开承认自己错误的信。第二天,这封信便在《真理报》上公开发表了。作家在信中大包大揽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错误进行了辩解:“《新世界》杂志编辑部曾警告我说:这部长篇小说可能被读者理解为一部矛头指向十月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基础的作品。可是,我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现在我对此后悔不已……我似乎在断言:任何革命都是历史上非法的现象,这种非法现象之一便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给俄罗斯带来了不幸,并造成了俄国正统知识分子的死亡。不过,我清楚这样的断言,而且竟把它们解释到了如此荒谬的地步,实非我的本意。而且,我的得到诺贝尔奖的劳动,竟授人以柄,做出如此令人伤心的解释,这才是我最终拒绝受奖的原因”,“我从来不曾有过损害自己国家和自己人民的想法”。
  同时,帕斯捷尔纳克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我生在俄罗斯,长在俄罗斯,在俄罗斯工作,我同它是密不可分的,被驱逐而离开它出走异乡对于我是无法想象的。”他还一再声明:自己发表这封公开信完全是“自愿的”,“我没有受到迫害,我的生命和自由均无危险,绝对没有”,“我想再一次强调说明,我的一切行动都是自愿的”,“谁也没有强迫我,我写这份声明时心灵自由”。在上文引述的1958年11月1日写给赫鲁晓夫的信中,帕斯捷尔纳克已经明确表示他“通知了瑞典科学院自愿放弃诺贝尔奖”,在11月6日《真理报》上发表的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信中他再次表示:这是“我自己作出的决定,并无任何人强迫我,寄出了表示自愿放弃受奖的声明”。
  同年12月29日,帕斯捷尔纳克再次宣布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并致电瑞典科学院:“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已经决定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金。希勿因我自愿拒绝而不快。”应当说,帕斯捷尔纳克还是一位比较单纯的作家,他的单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1956年,当他完成了《日瓦戈医生》一书的写作之后,他将手稿寄给了《新世界》杂志编辑部,希望能在苏联国内出版这部书,可见,他是认定他的手稿是没有问题的,否则他又怎么会自己主动将手稿交给《新世界》杂志去公开出版呢?他只是深信“我从来不曾有过损害自己国家和自己人民的想法”,于是便坦然地将手稿寄发了出去,而全然意识不到在当时两大阵营,包括意识形态对抗在内的“冷战"aE愈演愈烈之际的特殊性,以及他置身其中的苏联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文学被政治化。
  第二,在《新世界》杂志社将他的手稿退还给他,并附了一封严厉谴责他的信之后,他竟然还将手稿送到了境外去出版,并且在获悉他的作品荣获了诺贝尔奖之后,比较欣喜,甚至还天真地想当然地认为他为苏联长了脸,苏联政府和人民会赞扬他,并且以他为豪。
  当时的苏联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在1959年2月20日呈交给苏共中央的有关帕斯捷尔纳克的调查材料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1958年10月23日,当得知授予他诺贝尔奖时,帕斯捷尔纳克曾对一名外国记者说,他得悉这个消息十分高兴,并且认为苏联也会欢迎这件事,因为正是苏联社会的一员获得了这项荣誉。他期望苏联当局和社会人士会给予积极的反应。”
  第三,在遭受国内有组织的批判、面对巨大压力之际,一方面他在《真理报》上发表公开声明承认自己的错误,拒领诺贝尔奖;另一方面他在自认为极其安全的私人信件中,又倾诉了他内心深处的哀伤,洞开了他的真实思想,却全然不知他的一切私人信件和私人交往早就牢牢地被克格勃掌控了。
  上述克格勃主席谢列平1959年2月20日呈交给苏共中央的报告证实:在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1957年8月,“在写给姐姐斯列特的信中,帕斯捷尔纳克还告诉她说:‘东西已经写出来了,什么也无法妨碍它在亘古长存的生活中占领一席之地’”;当帕斯捷尔纳克获悉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不顾苏联社会公众的愤慨,不愿意放弃诺贝尔奖,而他在报刊上发表的声明可作双重解释。实际上,根据对帕斯捷尔纳克信件实行的监控得知,他曾试图向国外寄出若干信件,其中重申了对于授予他诺贝尔奖的欣喜,并全权委托他所认识的住在法国的德普鲁埃尔伯爵夫人为他代领。”自然,帕斯捷尔纳克的这一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克格勃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
  张宁据《炎黄春秋》徐元宫/文 整理
其他文献
2003年7月中旬,著名演员张光北和妻子陈炜异常忙碌、兴奋,原因是从1岁起就寄居在南京姥姥姥爷家的女儿张思乐回到了他们身边。女儿已经12岁了,当年的那个小不点,如今已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的花季少女,张光北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欠女儿11年陪伴时光,“磨合期”不好过  与女儿分离11年,张光北和陈炜都拍了不少戏,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却未能参与女儿的成长,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夫妻俩都觉得欠女儿的
期刊
2014年2月的一天,瘫痪在床的父亲这天清醒了,他慈爱地看着儿子,心疼地说:“勇伢子,爸爸这辈子没有白疼你!只是我这把老骨头不争气,害你断送了好前程不说,还害你跟着受罪!”看着眼前的父亲,张晓勇若有所思,不禁感叹起自己这40年来的“人生三部曲”:清华高才生、外企高薪白领,再到目前的普通物业保安……  老父瘫痪盼儿归,忠孝自古难两全  1973年儿月,张晓勇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的一户清贫农家,上有两个
期刊
本报记者跟王志飞已有20多年的采访交情。有一次央视记者等媒体奇怪王志飞跟本报记者为什么那么熟,王志飞答道:“因为你们还没关注我的时候,他就开始采访我了!”所以,本报记者在王志飞的儿子王也还很小的时候就见过他。也因此,在从网上看到王志飞父子日前在浙江卫视的《我不是明星》录制现场激烈冲突,王志飞甚至“怒摔话筒”(媒体报道如此)的消息时,便第一时间通过微信表示关心。但当时却没有收到王志飞的回复,也不知是
期刊
索契冬奥会开幕还有14天时。正在上海备战索契冬奥会的我国短道速滑王牌。冬奥会四金得主王濛在训练的时候,不慎骨折。回到北京接受会诊的王濛伤情如何?天才选手无数辉煌。最后征战索契却是波折不断。还有挽回的希望吗?《新闻1+1》近日专访王濛。  我的心里特别的温暖  检查确认王濛右脚脚踝胫腓骨双骨折,当天晚上就进行了手术。王濛还能不能参加冬奥会,她的突然受伤又会给中国的短道速滑队带来多大的影响?有媒体报道
期刊
目前,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一行视察中国南车株机造安卡拉地铁。埃尔多安来到安卡拉不锈钢地铁列车内,察看了列车动态地图。随后,埃尔多安来到司机室,按响了喇叭,推动了牵引手柄,列车平稳的启动,经过15分钟的行驶,列车来到了终点站。  总理愉快地坐进司机室  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和土耳其铁道部长等一行视察了安卡拉的地铁新线工程。总理和官员们愉快地坐进司机室,随即按响喇叭,推动牵引手柄,
期刊
不久前,联想集团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现身成都一大型公益演讲专场,首次讲起了自己的经历。柳传志称,创办联想刚开始只是觉得自己能干点事情,谁知道后来做了以后,又提了更高了目标,就是创造一个中国品牌的电脑。  “目前联想已经成为排在世界前列的品牌,这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使我的中国梦超出了预期。”柳传志说道。不过柳传志并没有安于目前的成绩,他又提出了新的预期,那就是培养一批领军人物
期刊
倪萍说以后的画会越来越好:“画画三年了,每年我都表扬自己,但每年的最后一天,我都在撕画。今年撕了300多张,都是已经成型的画。之前都认为不错,但到了年底一看,都什么呀,就撕了……”  “所有画得好的都是老师”  记者:你有机会接触很多名家,你的绘画老师是谁?  倪萍:所有画得好的,都是我的老师。我从小喜欢看画,第一本书是《三毛流浪记》,是一个启蒙吧。小时候在山东老家,我拿着树枝,满地画三毛,可惜没
期刊
作为美联储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主席,一头银色短发、脸颊红润、眼神中不时流露出坚毅的、给人的感觉是学术范儿十足的、现年67岁的她已经创造了历史,但她的美联储时代才刚刚开启!人们期待这个拒绝做任何附庸的女性,能够带领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格局!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提名现任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担任下一届美联储主席,以接替将在2014年1月任期结束后离职的伯南克;在
期刊
2013年12月16日,原中共广州市委副秘书长郑黎亚在广州逝世,享年95岁。郑黎亚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与多位共产党员深入敌营,十年未有一人暴露一人叛变。为在敌营长期潜伏,她和丈夫请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做证婚人,堵住了国民党特务的嘴。  潜伏敌营最后一批撤离  大约两个月前,郑黎亚高烧不退,几度昏迷后进人ICU。在旁照顾的幼子杨小杨后来回忆,母亲在醒来时的第一句话便是“谢谢组织”。离休后,尽管享受副省
期刊
他是一位英雄——14岁参军,参加过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上百次战斗,3次荣立战功。抗美援朝中,他身负重伤仍死守阵地,失去四肢和左眼,经历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他是一名党员——不跟组织讲条件,告别荣军所毅然回乡。25年里,拖着残躯办夜校、打机井、修梯田、种果树……贫穷的小山村在他手中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村。他是一位文人——从小不识字,没上过一天学,硬是靠着用嘴翻字典,用残臂书写,历时7年,创作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