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摹手追 甘苦自道

来源 :师道(人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邹金灿先生是当代青年诗人中的佼佼者,他对待各种纷繁的诗论,始终秉持这样一个原则:能者居先,即诗写得好的人,其诗论往往更具价值。严以律己,他此前出版的几本关于古诗文赏会的著作,都会附上自己的诗文作品,这既是作者言行一致的明证,也足见其对自身诗文水平的自信。
  邹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书《古典诗歌写作入门》,是他多年学诗的结晶,也是诗人创作的甘苦之言。不同于一些语焉不详的学诗著作,《古典诗歌写作入门》务求深入浅出地讲解古典诗歌的格律,同时切实开示作者亲身印证过的学诗门径,真正当得上“道术兼备”四个字。可以说,该书举重若轻,极具可操作性;而在众多学诗入门指导著作中,又以诗人自道甘苦的缘故,更具参考价值。
  系统化的“道”和“术”
  古代关于诗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从钟嵘的《诗品》到唐宋明清诗话等撰述,层出不穷,虽然其间有不少胜义,但总的来说显得繁杂零碎,不成系统。对于现代的初学者来说,首先不易理解这些作品,其次更缺乏足够的积淀去甄别好坏,甚至读完之后易生门户之见,不利于通体学习。
  近代以来,社会剧变,古典诗歌所植根的社会和文化生态亦不断受到冲击。由于缺少了相应的语境与用途,古典诗歌创作成了一项需要专门学习的“屠龙技”。
  晚清的时候,社会便多见讲授古典诗歌写作技巧的书籍,至民国时可谓大盛。但书籍虽多,弊病不少。有的故弄玄虚,缺乏实践性;有的饤饾琐屑,全无体系。丁福保在《诗钥》中以问答形式表达了他对当时此类书籍的不满:“问:‘余拟学作诗而不得门径,近买新出版之《诗学入门》《诗法捷诀》等书十余种,阅之皆无入门之法,请示其要。’”可见很多教人写诗的书根本无法指导初学。
  但即使丁福保看到了这些书的弊端,其《诗钥》亦是仅就初学写诗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展开论述,实操性仍然不强。总的来说,晚清民国一批指导古典诗歌创作的著述已不太适合现代的需要,而现阶段一些通行的诗词格律入门书籍,又往往在格律、语学等问题上求之过深,很容易吓退初学者。
  有感于这样的现状,邹先生在撰写《古典诗歌写作入门》一书时,即着重于展现系统性与实操性。其书分为三部分:“格律篇”“义法篇”及“实践篇”。“格律篇”以平易清通的语言,通过大量的诗例,晓畅地讲解了古典诗歌的格律范式与禁忌,读者一目了然。同时又穿插了一些以格律来验证异读字平仄的小知识,饶有一番推理的趣味。
  “义法篇”则是作者在诗歌创作中体悟、印证的甘苦之言,是他个人诗学审美的基本原则。该部分内容向读者展示了作者验证过的学诗门径,持论中正,又娓娓道来。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既能令读者感受到庄严的学诗态度,同时又能给予读者掌握古典诗歌写作技能的信心。尤为可贵的是,在强调标准化的今日,作者基于“好诗各有不同的好,坏诗往往有相同的坏”这一观点,指出了坏诗的一些常见弊病:“文胜于质”“成语入诗”“堆砌景语”“蹈袭”“拘束”“容易句”。倘若学诗者能够克服这些弊病,诗作的整体水平将有一定的保障。
  “实践篇”是此书的一大亮点,作者将自己写诗、改诗、评诗的过程,毫无保留地展示给读者,同时将构思、修改、定稿的过程较为保真地示范一遍,以便初学者揣摩学习,极具参考价值。如果说“格律篇”向读者讲解了古典诗歌创作的术,“义法篇”阐述了道,最后的“实践篇”则是向读者展示道术融合的清晰过程。这部分内容的重要价值在于:第一,告诉读者“格律篇”和“义法篇”的内容并非空中楼阁,而是行之有效的一套系统;第二,以具体而微的实例作为这套诗学系统的说明书,启发读者加强运用。
  总之,该书在立意和内容构成方面,很有系统性和针对性,是一本简明扼要、能够切实帮助读者掌握古典诗歌写作方法的入门宝典。
  在心摹手追中成就古雅之路
  《古典诗歌写作入门》开示的是一条追摹古雅之路,书中引用了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的说法:“艺术中古雅之部分,不必尽俟天才,而亦得以人力致之。苟其人格诚高,学问诚博,则虽无艺术上之天才者,其制作亦不失为古雅。”作者解释说:“王国维此文谈了这样一个意见:世间的美学作品,主要是由天才创造的,但普通人也绝非没有希望,可以通过摹古这一做法,制作出古雅的作品,达到与天才相提并论的程度。”
  也就是说,选择摹古这一道路,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最佳选择。因为天才是非常罕见的,而普通人可以通过模仿、学习天才所创造出的语言、法度来接近乃至媲美天才,即如牛顿所谓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摹古不仅应用于古典诗歌创作方面,诸如书法、绘画、民族音乐等领域,人们无一不在摹古之中成就自我。毋宁说,在心摹手追中成就古雅之路,是中国文艺的固有传统,是历代先贤验证过的“终南捷径”。
  说“终南捷径”,是指它的可行性而言,这条路其实需要下相当的苦功,并不快捷。追摹古雅首先要大量的阅读积累,需要熟悉、内化古人的词汇、文法,培养文言语感。开展这个积累,最为直接且扎实的方法就是记诵。
  《古典诗歌写作入门》非常强调积累记诵之功,因为那些被真正记忆的诗文,才是个人真正的存货,是能够随时随地拿来使用的材料,并且人类记憶联想的能力,永远是数据库所无法提供的。
  材料充足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模仿和使用的问题了。所谓摹古,并不等于仿古,更不是制造假古董。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在化用前人五、七言诗句的时候,直接取用原诗句的字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不然就有蹈袭之嫌。陈与义《伤春》诗“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上句取李白“白发三千丈”,下句取杜甫“烟花一万重”而各加两字,转出新意,是很成功的艺术尝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宜上手就使用这种手法,因为容易养成取巧的习惯。
  摹古更深层的含义在于,运用古人的词汇、句法来陶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中国传统学问本质是“为己之学”,诗中是否具有真我,系判断古董真假的唯一标准。譬如,明代倡导复古理论的前后七子,号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诗文确实是有几分汉唐的样子,但大多空洞无物,反而制造出不少假古董来。这是值得后学引以为戒的事情。
  邹先生围绕追摹古雅这一宗旨,以实际创作体认道出了许多重要的关节。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在这里一一进行介绍,但毫无疑问,书中的论述对于我们的追摹古雅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倘若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并付出努力进行写作,一定收获匪浅。
  不止于诗
  诗歌因为具有优美的形态以及承载了人的丰富情感,对人有着天然吸引力。可以说,极少人会说自己不喜欢诗。所以,要快速引起一个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非诗歌莫属。借助诗歌的感化作用,使人逐渐打开学问的大门,这是古人对诗歌的普遍认知。
  在当代,人们通过学诗,会接触到更广更深的传统文化。无他,我们要懂古典诗歌,必须懂文言。另外,古典诗歌几乎免不了用典,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各种典故;为探知诗人写诗时的心境,又需要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诸多动作做下来,已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
  至于写诗,则不仅仅是深入认识雅,更是踏足“雅”这一条长河,让自己成为其中一部分,正如日本著名中日文学关系专家小西甚一教授所说:“雅的表现是追摹全然完成的形态所形成,所以总是希望永远依傍典范形态而存在。不喜欢为别的形式所替代。这样的表现对享受者一方而言,就非有相当的预备知识不可;因为如果不知某一表现所师法的是什么先例,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美感可言。因此,雅的表现通常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拥有熟悉先例的享受阶层,进而创作者与享受者联成共同族群。”(《日本文学史》)
  既然选择了一条追摹古雅的道路,那么平仄格律等规矩便如同氧气般不可或缺。在《古典诗歌写作入门》前言中,作者强调:“有些规则是束缚人的,有些规则却是帮助人的。当我们尝试越过或打破规则的时候,首先要警惕是否惰性在作祟。因为世间的一个常见现象是,许多人(包括那些数百年一遇的天才)在就范中求得自由。”这种反求诸己的自省、自律精神与勃发的生命力,不正是传统文化给予的吗?
  因此,《古典诗歌写作入门》不仅是一本能教会你写诗的书,更是一盏帮你窥见更深更广传统文化的指路明灯。
  (作者系中山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执行中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救济时,案外人通过申请再审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还是通过向执行法院院长“申诉”而由院长依职权审查处理?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新近公布的司法解释均未作明确规定。在此种情况下,改良大陆法系常用的第三人异议之诉、借鉴法国民事诉讼法“第三人取消判决的异议”制度、依托审判监督程序,扩大申请再审的主体范围,构建案外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再审而启动审判监督
栀子花开,绽放了往日的回忆,那雪白的花瓣上,缀着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的衣服,不论是新是旧,总是干净的,连补丁都是一针一线细细缝好。下地干活后,也会在水塘边掬一捧水,理顺头发,洗净脸庞。奶奶还爱花,牡丹、菊花、依兰花、小雛菊、栀子花等,都是奶奶的最爱。  小时候,我很顽皮,总是把奶奶精心培育的花枝折断,插在奶奶头上,说奶奶是世界上最美的。我想,等我长大了,我们再一起去看那满
1  外出,人似乎总是有些不安的,要等上了车,归置好行李,坐下来,喝一口茶,心才能安顿下来。  跟一群人往车站走,到了车站东头,以为能进去,也见有一个闸口,有铁笼子似的装置,正有人从里面出来,待近了,却发现笼子里是梳子的齿一样竖着交叉的两组栏杆,人推着,一组金属的齿顺时针转动,这一组从那一组的縫隙间过去,人就随之进去了。反之,却纹丝不动。  奇怪,又不是动物园,为何要设计如许装置?不解。大不解。退
苍老又轻柔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像是一种古老的契约,召唤着我回到你的身边。  我决心趁着周末的空闲回乡看看。坐在车窗旁,看着妖艳的霓虹灯在身旁一圈一圈地倒退,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静和安适。耳边再没有城市的喧嚣嘈杂,只剩下了一片清爽宁静的蝉鸣蛙叫。  远远地,我瞧见了你坐在小木椅上的身影。那是一个佝偻沧桑的背影,隐隐透着孤独。近了,近了。你瞧着这辆从远方驶来的车辆,眼里似乎腾起了一丝希冀和期待,却在一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常常痛心这些可爱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或者是那样。常常在想,这是不是有我自己的原因。这些孩子,都是我心中的天使,但为什么我总不能给他们足够明白的爱,而是将这一切深深地藏起。于是,我突然痛恨起现行的体制、现在的教育来,对事业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就在这种思绪中荡然无踪,我甚至开始怨恨这一份工作,真不想当老师了。  今天发生了许多事情,让我来不及思索。可是,却让我越来越厌恶这一
摘 要:19世纪中后期,即在道咸以来,朴学仍具有相当的活力,甚至同光年间,其流风余韵一直未断,取得了不亚于乾嘉时期的学术成就。考据与义理会通、考据与经世贯通成为此期朴学流变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朴学;流变;经世;义理  中图分类号:B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7-0104-04    朴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又称汉学或考据学(或曰考证学)。目前学界对清代朴学
摘 要: HES管理将健康、安全和环境融为一体,全员参与和全程监控,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实现社会、经济、企业、环保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此管理体系在石油工程领域的运用包括四个阶段、十个要素、六个方面内容。此管理体系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系统,需要统一规范体系建设和重点环节的不断改进完善。  关键词:石油工程;HSE管理;风险评估;危害治理;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
一  我终于来到了瑶里。在途经了三条高速,切换国道、省道、县道,一路从南到北,穿过了一场场大雨之后,抵达了这个传说中的古镇。一进镇子,就像有道天然的屏障隔开了外面的世界。峰回路转。像寻芳的武陵人,一脚就到了世外。  雨忽然就停了。隔着车窗,古镇的轮廓以读秒的速度变得清晰。十秒,二十秒,雾气在蒸腾。马头墙顶和飞檐翘角次第露了出来。烟柳画桥,被水墨晕染,湿意里洇着诗意,像一阕刚从水里打捞出来的宋词。隔
母爱,在我的生命里开出一朵朵花,灿烂一片,悠悠地散着芳香。  ——题记  还有一周就期末考试了,各科老师都奋力地把各种习题扔向我们。我们便整天在题海里挣扎,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淹没。  夜,一片寂静,只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我抬头,望望漆黑的夜空,不知谁把墨水打翻,染黑了一整片天,连星星都被这浓郁的黑遮掩了,只留一道弯月孤独地挂在天边。正如人们都去睡觉了,独留我一个人挑灯夜战一样。“唉!”我叹口气
【摘要】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有着重要意义,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促进幼儿发展。我们综合采用调查法和个案法,对上海市的幼儿园进行了调研,得出以下结论:幼儿园认识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重要性,但在利用社区资源的形式上比较单一,组织的活动不够丰富;在对社区资源的利用频率上,不同年龄班的教师存在差异;导致社区资源利用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现状研究基础上从观念转变、政策保障、主体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