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监管人员死亡案件检察监督的若干问题思考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潘柏生,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刘军兰,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
  
  一、被监管人员的范围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关于监管机构被监管人员死亡监督检察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中将被监管人员定义为关押在监狱、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管理所、劳动教养收容所、看守所内的服刑罪犯、劳动教养人员、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由于《暂行办法》出台于2002年,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被监管人员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简化和明确。一般认为,被监管人员包括关押在监狱、少年管教所的服刑罪犯,关押在劳动教养管理所的劳动教养人员以及关押在看守所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留所服刑犯。
  但是,对被监管人员如何界定,还有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在监所检察的实际工作中,其检察监督的范围十分宽泛,除了上述明确的被监管机构外,还有其他机关和单位,都有可能成为监所检察的对象。例如,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律师羁押、提讯、外出辨认、会见乃至检察机关自身的传唤、提讯、会见等活动是否合法,监所检察均负有监督的职责,因此,也应将这类可能未被羁押在监管机关的或暂时脱离监管机关的人员列入被监管人员。此外,因行政处罚而被关押在行政拘留所、单独服拘役刑而被关押在拘役所(有的与看守所合并)的被监管人员也应划为被监管人员。
  因此,笔者认为,被监管人员是指关押在监狱、少年管教所的服刑罪犯,关押在劳动教养管理所的劳动教养人员、关押在行政拘留所的被行政处罚人员、关押在拘役所的服刑人员以及关押在看守所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留所服刑犯,除此之外还应当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检察院适用各类强制措施、诉讼手段时被暂时实施监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一表述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被监管人员的内涵,也较为完整地涵盖了被监管人员的外延。
  
  二、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的界定
  
  现行法律中对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正常死亡是指由内在健康原因导致的死亡,而非正常死亡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因实施行凶、脱逃、越狱、暴动、劫持人质等严重犯罪行为,被当场依法击毙的死亡,也应划归为非正常死亡,只有在查清其存在行凶、脱逃、越狱、暴动、劫持人质等严重犯罪行为,才能将其按照正常死亡的检察监督程序予以处理。因此,要准确分辨正常与非正常死亡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
  (一)必须从死亡原因上来予以区别。两种死亡的划分看似有较明显的界线,但在实际操作中,仅用概念来套用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有病不给治疗或延误治疗,死亡的表象往往是因患疾病正常死亡,但究其真正的死因往往又会转化为非正常死亡,再如因饥饿、寒冷等造成的死亡,此类案件在医院诊治或抢救无效死亡后,诊断书一般是以“猝死”、“器官功能衰竭”等形式表现出来,而尸体表面又无明显伤痕,如果据此简单将此类案件归类为因疾病的正常死亡,往往显失公正造成错案。
  (二)必须借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上所述,检察人员在对死亡案件做初步判断时,除了解死亡前的一些异常情况和尸体体表伤势外,很难准确区分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如果不借助技术人员的法医技术,不经过必要的勘验和分析对死因做出鉴定是无法排除非正常死亡可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通知》(1996)、上海市检察院《暂行办法》(2002)对检察技术人员的介入均提及并明确,《通知》中规定“对监所检察部门对监狱或看守所的医疗鉴定有疑义的,可请检察技术部门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重新对死亡原因做出鉴定。……罪犯非正常死亡的,监所检察部门应及时通知检察技术部门。……”《暂行办法》中监督检察一般程序也要求检察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介入。
  
  三、检察监督的程序和要求
  
  (一)介入的时间
   《监狱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的,监狱应当立即通知罪犯家属和人民检察院、法院”,市院《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监管机构发生被监管人员死亡,应当立即通知监管机构检察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监管机构可能没有在第一时间通知检察室,因此,作为检察室更应当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反应,获取死亡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此时,死亡人员病案或健康登记资料、入监入所登记资料、死亡前情况、同监室人员证词等真实程度较高,有利于证据固定,同时也为尸体检验、解剖等技术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因此介入时间的及时性是发生死亡案件的关键性步骤之一。
   (二)检察组织方式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中唯一行使检察权的机关,而监所检察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职权,对发生在监管场所的死亡案件具有调查、核实,甚至定论权,因此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体现检察机关的独立,切忌在死亡案件发生后围着监管场所处置方案转,甚至成为与家属交涉、化解矛盾的主要力量。因此在介入方式体现正式、独立和有效,具体把握上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迅速成立检察小组,制定检察方案。发生被监管人员死亡事件后,本院主管检察长一般会亲临现场,成立检察小组,由主管检察长统一指挥,处室领导直接负责,将各项调查工作迅速分派各个成员,各项工作同时开展,汇总后分析,便于对死亡案件做全面及时的了解,从检察监督角度对事件做出独立的初步判断。此外,要对监管机构的反映情况做客观冷静的分析,防止先入为主,同时,在开展各类调查活动时,也要与监管机构进行适时沟通,取得理解、支持与配合。
   2、借用本院其他部门力量,发挥联动机制。对被监管人员死亡案件的调查核实严格意义上说是侦查工作,发生非正常死亡时往往涉及在押人员再犯罪、监管人员失职、渎职、虐待被监管人员等职务犯罪,是对监所检察人员侦查办案能力的考验,我们在积累这方面经验的同时也要量力而行,善于借用本院其他部门的侦查力量,如渎检、反贪等侦查部门,依托院办案联动机制,发挥检察监督的最大效能。
   3、加强汇报,争取上级部门指导。发生被监管人员死亡历来是监管场所的敏感问题,在对事件的调查处理中往往遇到阻力和难题,因此积极争取上级监所检察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必不可少,在加强汇报的同时,在完善检察方案,增强力量配备起到实效(本市监所处成立的“侦查人才库”在近几年的监管场所案件查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借鉴和充分发挥作用),此外还可约请上级院检察技术处法医人员提供专门知识指导,增强基层技术力量。
   (三)检察处置程序
   《监狱法》没有对监管人员死亡后的检察监督程序进行具体规定,最高检关于执行《监狱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最高检《通知》做了进一步规定,上海市检察院《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对被监管人员死亡的一般监督检察程序阐述较为明确,并分专章规定了非正常死亡的监督检察、正常死亡的监督检察。笔者将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1、及时赶赴现场检察。检察室得知被监管人员死亡消息后,必须立即报告本院主管检察长,及时组织监所检察、检察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监督检察。现场检察人员应当全面查验死亡人员尸体,调阅死亡人员病案或健康登记资料、入监入所登记资料,必要时应当制作现场勘验笔录。
  2、及时上报情况。应当在被监管人员死亡8小时内,对死亡情况、死者概况、查验情况及检察处理方案,报告上级院监所检察处。
  3、确定死亡原因,视不同情形区别处理。这是死亡案件检察监督的最重要环节,因为对死亡原因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对死亡性质的认定,即确定被监管人员属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前者的后续程序主要由监管机关处理,如果是后者,即意味着检察监督的后续工作将大量开展,包括将鉴定结论通知家属、对涉嫌监管民警职务犯罪的责任追究、对被其他被监管人员殴打、体罚虐待等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4、督促、配合做好家属工作。经检察发现属于正常死亡的,应建议监管机构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凡属通知、接待死者家属,尸体保管处理及其他善后工作等问题,均由监管机构自行负责,必要时检察人员可以给予配合。期间,可以接受死者家属控告或调查处理要求,经审查认为理由不成立的,应当说明情况不予受理;对无礼取闹或借机闹事的应当配合监管机构做好防范和化解工作,必要时可配合监管机构约请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5、撰写终结报告。被监管人员死亡原因查明、责任确定后,应区别不同情形,书面报告市院监所检察处。正常死亡的报告内容,应当包括死者概况、死亡经过、死亡原因,以及对死亡原因的审查结论;非正常死亡的,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写明对造成被监管人员死亡责任人的审查处理意见。
其他文献
摘 要:案件质量管理是检察业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管理机制,是检察机关提高办案能力和执法水平,促进现代法治进步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本文对案件质量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促进案件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协调运转。  关键词:案件;质量管理;功能;模式;探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树立
期刊
摘 要:结社自由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组织农会是亿万农民行使结社自由权得重要内容。引导中国法治建设最大的参与主体也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和实现其利益诉求和政治参与,使农民在公共参与的过程中建立起新的和谐关系,这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农村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结社权;农民组织;农村法治建设;制度性参与机制    一、 农民结社权的语义和基本内涵    结社自由
期刊
摘 要:直接言词原则,也称口证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从而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内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作为一项基本诉讼原则,直接言词原则的诉讼价值在于保障控辩双方诉讼地位平等,确保审判的程序公正,进而实现实体公正,保护案件当事人,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天然弱者地位的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直接言词原则;历史演进;诉讼价值    
期刊
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反腐败工作方针,立足检察职能,在严厉惩治职务犯罪的同时,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针对一时期职务犯罪的状况、特点,结合案件对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条件、背景和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对策,综合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开展犯罪预防工作,力求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整体上,工作还处在分散状态、初级形式和单一层次的阶段。如何在新形势
期刊
摘 要:保护公益的关键就是从立法上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谁来担当的问题,避免民事司法审判权在公益诉讼领域的“真空地带”,这已成为了近现代民事诉讼的一大基本趋势。当事人理论、诉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从民事诉讼理论层次论证了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多元化的正当性,而人民主权理论和权力制约理论则从法治的高度奠定了其深层法哲学依据。针对我国的立法缺陷,笔者提出了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多元化制度的若干具体构想。  关键
期刊
所谓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谋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的总称。职务犯罪,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就其性质而言,有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    一、职务犯罪的根源    腐败活动制造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对经济建设和政局稳定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
期刊
贪污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普遍都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还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大都会拒不供认以企图逃避处罚。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的心理变化一般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即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和供述认罪阶段。侦查人员必须在审讯过程中准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各阶段心理,善于利用其复杂矛盾的心情,灵活采取各类审讯谋略,出其不意,攻其要害,才能迫其在心理上妥协认罪。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期刊
证据开示这一概念起源于英美法系,在我国又被译为证据展示、证据先悉、证据披露等。所谓证据开示,美国权威的《布莱克法律辞典》解释为:“在审判制度中,是指一方当事人用以从对方当事人获取有关案件的事实和信息从而有助于该方当事人为审判作准备的审前机制。”[1]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证据开示制度。证据开示制度是为配合对抗制诉讼模式而产生的,我国目前的庭审调查程序是所谓的“对抗制庭审方式”,但由于新律师法颁
期刊
关于转化的必要性问题    检察工作必须接受党的领导,这是检察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而这项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转化成了检察工作必须接受党委的领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接受政府的领导。尽管其合理性及具体如何操作可以探讨,但这是现今检察工作的现实,是我国检察工作的一个特色。党有纪律检查委员会,政府有行政监察局,纪检监察的工作对象是党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而这部分人的违纪行为如果构成职务犯罪,恰恰是检察
期刊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的抗诉案件的办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抓住这些规律,既可减轻工作强度,又可提高办案质量。现结合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抗诉事由分述如下。  新民事诉讼法将旧法第185条的抗诉事由由4项增至13项加1款,从新民事诉讼法第179条的规定看,抗诉事由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存在瑕疵;二是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三是违反法定程序;四是审判人员在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