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4200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多次的反复、强化中逐步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达到自觉读书的状态。
  【关键词】读书欲望能力培养养成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递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阅读,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从兴趣入手,激起读书欲望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首先应该让他们明确读书的意义,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心理定向,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真正迈出第一步。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开发其心智呢?
  首先,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在推荐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其次,是立足教材文本,做好课文延伸。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彩、生动、有趣的文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稍作延伸,借机把学生引到课外阅读中去。比如,在指导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再讲几个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告诉学生,老师所知道的这些,都是老师在上学时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再向学生简介四大名著。只要教师能充分地利用课文资源,把课文内容加以延伸,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读书欲望,就可以把学生带入无边的书海,任凭学生在其中邀游。
  此外,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比较重,没有时间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因此,教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进而产生阅读的动力。
  二、从方法入手,培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阅读方法直接关系着阅读的速度、质量和效果。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提倡和鼓励他们读名著。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可以放宽要求,只作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饱满。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较快。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以“走马”的速度,但主要目的在于“观花”。要引导学生读后要合书而思,回味和品评书中的主要情节、事件和人物,达到阅读宜速、收获宜多的目的。并逐步形成快速阅读能力。
  对科普读物和自然常识类的书刊,不能追求快速、观其大略,对生疏的常识性内容可能要反复读,重点内容还要记录下来与他人探讨或查阅其他相关书籍,以达到理解并掌握的程度。要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事物特点,理清内容要素,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作摘抄笔记。这种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十分有效。
  对语言、结构、内容精美的读物,例如名家名篇名段,广为传颂的散文诗歌等,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反复诵读,感悟语言的优美,揣摩用词的准确,体会布局谋篇的特点,并对喜欢的句段进行背诵、摘抄,以此来帮助记忆积累,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及正确的审美情趣。久而久之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有所增强。
  三、从意识入手,形成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勤于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课外阅读量,还将对后天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平时的课堂之上,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凭借课文进行有效的阅读,掌握一定的技巧,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为课外阅读提供保障。但课内读书时间毕竟有限,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需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进一步提高。必要时我们还可通过一些“强制”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促使学生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去阅读。这样,天长日久,习惯也就成为了自然。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确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拥有读的欲望、读的内容、读的方法,还要给予他们阅读的时问和空间,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理论的推广,新课改下的教学实施设立了更高的目标、更新的架构,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指导要求。很多高中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融入反思性教学思路。本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反思性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反思性教学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信息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和更新。在高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成为大众教育后,高中教学的目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技术问题。只要方法正确,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培养与激发起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
【摘要】语文在所有的学科中是一门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科,学生语文学习程度的好坏离不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的影响。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开展了深入的探讨,提出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阅读提升方法  高中语文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时还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统一结合体。而高中语文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
【摘要】作为众多教学模式的一种,情境教学能够为教学创作一个优化的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实现新时期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重视熏陶感染的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这就要求教师营造相应的情境,触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情境的创设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并参照有关的教学理念,认为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阅读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
【摘要】作者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应遵守的原则,并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当今世界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型社会,知识型经济使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教育应打破知识权威和教师权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创新
【摘要】小学时期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如何有效激活小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成为小学教师经常探讨的内容。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沿用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用直接的讲解和固定的答案来要求学生。这都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从创设情境教学、精心设置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改编课文、开展课堂讨论等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想象力  想象力是指学生在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推广,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被教育者充分挖掘出来了,应孕而生的是网络及多媒体课件普遍的走进教室,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综观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主阵地,突出教书育人,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通过自己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历史教师而言,应该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谐的师生关系、扎实的基本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下面仅就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谈一下自己的浅显示观点。 教材的语言是书面语言,教师讲课是口头语言,二者不尽一致。历史教师不是语言大师,不必过分追求语言的遣词造句,口头语可以随便一些,允许适当重复;声调要有节奏,仰扬顿挫;吐字要清晰,明白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