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来源 :电力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现如今已经成为区域能源互联的重要技术,昆柳龙直流输电工程的投建标志着我国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技术进入新的发展期.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在保证大容量输电的同时,其运行模式更为灵活,因此,针对昆柳龙直流工程专题展开多端直流输电技术控制策略研究,既能保证工程顺利进展,也能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在详细对比分析主从控制、直流电压下垂控制、直流电压裕度控制这三种控制策略特性的基础上,立足于昆柳龙工程实际情况,其送端采用LCC作为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MMC并联作为逆变换流站,提出了一种LCC-MMC结构的多端系统的主从控制策略.在该策略中,将常规直流整流换流站采用定直流电流控制,指定一个受端柔性换流站采用直流电压控制,从而支撑整个系统的直流电压,该策略对送端换流站交流母线三相故障和受端换流站交流母线三相故障两种故障形式,都能够有效控制系统的直流电压和传输功率.通过PSCAD构建了一个三端混合直流系统模型,设置整流换流站为LCC结构,逆变换流站为MMC结构,从LCC发生故障及MMC1发生故障两种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对昆柳龙系统的直流电压和功率传输实现有效控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为今后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铝/铜异种金属激光焊接工艺已成为化工、制冷、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电子电器元件制造的关键连接技术,但高反射率使得这两种金属对于激光的吸收率非常低,焊后依然会出现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使力学性能急剧降低.材料表征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及应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目的就是要了解、获知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机器视觉技术(VMT)可有效解决动力电池模组激光焊接合格率低的问题,光学发射光谱法(OES)能识别熔池最丰富元素化学元素,激光诱导荧光(LIF)可充分发挥激光焊接的效益优势,快速、灵敏地检测出高
激光捷联惯导广泛应用于导弹、舰船、飞机和火箭等,我国目前对其在大过载、大角度锥动以及线角振动等高动态环境下的性能研究相对不足.针对激光捷联惯导在高动态环境下精度下降的问题,从惯性器件、减振、算法等角度梳理了激光捷联惯导动态误差机理和提高动态精度的关键技术,选取介绍了近年来有价值的研究进展,简要探讨了未来提高激光捷联惯导动态精度的思路.
焊接企业国际认证是中国焊接生产制造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焊接企业国际认证工作,介绍了国际授权(中国)焊接企业资格认证委员会(CANBCC)取得国际焊接学会(IIW)授权的进程及其在我国的推广.本文主要以轨道交通,钢结构等领域为例进行论述,通过建立国际标准化焊接质量体系,在焊接人员、工艺、设备、计量检定、生产及检验、标识及可追溯性、质量记录、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从焊接项目源头到完工报告全过程的管控,全面提升焊接管理水平、焊接产品质量及服务,为企业焊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提供前提和基础,从而有效地促进
陀螺加速度计作为惯性导航平台上的关键仪表,其精度直接影响着惯性导航的结果.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其动态特性往往不尽如人意.采用自抗扰控制方法对三浮陀螺加速度计伺服回路进行了改进,改善了仪表伺服回路设计工作中的由于非理想陀螺加速度计系统因工作环境改变而导致的经典控制理论下伺服回路设计方法无法满足工程需求的现状.通过Simulink仿真,系统响应有所增快,超调明显减小.进一步的配表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仪表静态和动态精度的前提下,该方法削弱了温度变化对仪表的影响,改变温度后仪表的随机振动精度变化
为提升机载惯导空中对准精度、缩短对准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序贯滤波的卫星天文辅助高性能空中对准方法.广义序贯滤波用来解决因卫星导航系统与天文导航系统输出频率不同带来的异步信息融合问题,同时增强了算法可重构性,在天文信息不可用时依然可利用卫星信息完成对准.整个对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卫星辅助大失准角修正阶段,用时90s;二是卫星天文辅助精对准阶段,用时30s.在真实飞行轨迹条件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准时间可缩短为2min,同时航向角对准精度可提升到0.004°,所提空中对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
以5 mm+7 mm厚2219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装配间隙、焊接速度、焊接电流对5 mm+7 mm对接+搭接板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针对2219铝合金的焊接特性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工艺参数,采用TIG焊对5 mm+7 mm对接+搭接2219铝合金板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参数下的对接+搭接接头均成形良好,背面焊漏光滑且均匀,焊缝表面均不存在咬边、急剧过渡、飞溅类缺陷;小间隙、大电流的焊接参数下的接头性能更好,抗拉强度能够达到母材的72%,合适的焊接速度和电流可
某航空发动机封严环结构由1Cr17Ni2材质的安装边和QAl7材质的环通过真空钎焊连接在一起,按原工艺加工合格的零件装配发动机试车后,大部分零件在试车过程中出现铜环脱焊现象,严重制约了研制进度.采用模拟件改进封严环的真空钎焊工艺,选用HBAg72CuNiLi共晶钎料,在室温下将预留钎焊间隙调整为0.18~0.20 mm,通过安装边内圆、车削加工铜环外径来保证钎焊间隙,增加钎焊工装以防止钎焊过程中焊缝开裂.结果表明,获得的钎缝表面均匀、过渡圆滑、未见缺陷,符合质量要求.焊后采用水浸超声波检测代替X射线探伤检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中非线性、强耦合及对扰动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SO(3)线性自抗扰姿态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欠驱动四旋翼控制方法中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弱、系统建模误差对跟踪性能影响较大等弱点.基于SO(3)空间建立了四旋翼无人飞行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避免了使用Euler角表示姿态时的奇异点问题,从而简化了控制器设计.在基于SO(3)空间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比例微分和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方法,该方法参数整定更简单.对提出的姿态控制器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CAN总线由于其通信方式简便可靠而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随着工业发展,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对数据传输率、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CAN总线通信已无法满足系统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和FPGA来实现CANFD总线通信的方法.并行处理方式的FPGA作为DSP与外围接口之间的桥梁,对CANFD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使能和中断控制.DSP通过EMIF总线接口读取相应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指令的执行.经过仿真和实验验证,CANFD总线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5Mbps且误码率小于1%.在高速条件
在离心场下工作的精密离心机用液体静压轴承由于超重力离心场面临着大径向偏载问题.通过分析离心场下轴承的受力工况,确定径向轴承设计要点,对径向轴承在周向分布上开展非对称设计,并利用CFD软件计算油膜面承载能力,校核主轴承载合力.对比设计分析了周向6组和周向5组油膜面的设计方案,并对比设计了均压腔结构形式,调整各油膜面承载能力以达到设计要求.研究发现,周向6组和周向5组油膜面布置具备独立供油能力,都能实现设计承载要求,周向5组布置方案最高供油压力相对周向6组布置方案要低.依据设计结论,研制了一套实验用液体静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