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和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ke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思路”,密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教学生字,并且把识字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识字,又顺利实现预设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兴趣 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得出如下结论: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然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的形式进行,否则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开展“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有“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学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的,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使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70﹪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教学形声字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及“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意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四、“多识少写”,教学课堂欢乐多
  传统教学认为识字教学应该多写多识,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让学生采用机械记忆的办法识字,这样反而使学生负担加重,失去识字的兴趣。那么,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想办法,将“多识少写”落到实处。
  1.落实“标准”,不让学生当“抄匠”。
  课本后只识不写的字一定要切实做到只识不写,认真落实。教师必须深入领会编者的意图,调动儿童识字的积极性,不能为应试而加重学生的负担,从而让孩子的小手不至于太累,也才不会影响儿童识字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每节课都应该尽量留一点时间给孩子们写字,尽可能当堂的任务当堂完成,不能在低年级就搞题海战术,让孩子课后几十遍地抄字。
  2.多想“办法”,要让学生掌握“方法”。
  “多识”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多识”认真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教师应该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并且要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配合教学对学生加以引导。
  (1)培养学生运用经验独立识字的能力
  有一天,一个学生要用“象”组词,结果组了一个“象棋”。当时他的父母很奇怪,这“棋”字他还没学过,怎么会写的呢?问他才知道,因为他每天都能看到家里的象棋盘,猜“棋”就念“qí”这个音,所以就认识了。家长听后对他大加赞扬,说他很会学习。结果,这个孩子在家长的赞扬声中学得更加带劲儿了,以后又独立学了很多生活中的字。这就说明只要老师和家长重视,不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是非常想认字的,也是能自学很多字的。
  (2)培养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识字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也可以请家长带着孩子到生活中去识字,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观看四周的字牌,学生看到自己认识的字一定会特别高兴。然后把他们不认识的字告诉他们,学生会很感兴趣,从而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掌握新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同样,当家长带孩子上街去,大街上的标语、广告、店名、指示牌......随处也都是识字的课堂。但是大家要记住的一点就是:每次一定不能给孩子下什么任务,只能凭着他们的兴趣,能识几个是几个,时间长了,很多字重复出现重复记忆,潜移默化地就被孩子记住了。
  (3)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先创设实际生活的情境,然后模拟教学: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样向当时在场的陌生人请教?比如,怎么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怎么才能让别人樂于帮助自己?学会了以后该如何感谢?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进行实实在在、非常真实的口语交际训练,另一方面又把识字与表达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和家长要激励孩子,让孩子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充满自信地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其他文献
舆论监督:《黄河新闻》的热点南晓明黄河电视台的《黄河新闻》在舆论监督方面是以“报道社会热点、反映群众呼声”为定位,以社会新闻为主体,既起到“喉舌”作用,又发挥“桥梁”功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估算我国在当年有盲人人口755万人,这个数量已超过了丹麦、芬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的人口总数。有资料表明,到2012年为止我国盲人人口已上升
人和机器人谈恋爱不值一哂吗?计算机运算先驱李威并不认为如此。他预测,到本世纪中期,人类就能和机器人结婚。在美国纽约的性博物馆(Museum of Sex),人工智能研究者李威(Davi
摘 要: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型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一直是该课程教学领域中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分析了《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完善了《网络营销》的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网络营销》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体系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全球化趋势的到来,网络营销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向各个
本文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适应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我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质量
摘 要: 想象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力,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是语文高效课堂的保障,在古诗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方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语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自然离不开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古诗词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饱满的激情、严密的逻辑性,也应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语文课堂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文章主要讨论的是教师课堂语言的规范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激励性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语言  对于语文课来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正确规范、通俗易懂、清晰简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课堂教学有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坚持不懈地自探、合探、疑探,使学生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把新课改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95全国戏曲广播节目评优结束’95全国戏曲广播优秀节目评选会8月20日在济南结束。中央台的《京剧走向青年》、淄博台的《豫剧演员章兰的故事》、湖北台的《她用歌声挑起人生和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