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从传统的教学中突破出来,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深入剖析教材内容,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和精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和谐课堂。学习兴趣与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不足,难以将精力集中到课堂上,这是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的表现,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穿插适当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1.趣味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归纳,而是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灵活运用,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例如讲授人教版八年级《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收集并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地欣赏图片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然后总结出其特点。这样的新课导入显得自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掌握文章大意。
2.情境激趣
创设教学情境要求语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利用教材相关的感性材料,以多样性的教学技巧和独辟蹊径的创意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诱导学生进入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共同体验文学作品内含的情感与乐趣。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再现课文情景。通过表演来满足初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天性,由此活跃课堂气氛。每一个扮演者都对所扮演的角色充满兴趣,积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情感变化,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设疑引趣
课堂设疑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积极展开创造性的思考。例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读教材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故乡的变化有哪些?故乡的人(闰土、杨二嫂)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而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故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研究教材的兴趣,从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课外活动中培养语文听说读写兴趣
1.阅读兴趣的培养。广泛的阅读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要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就要营造读书氛围,在走廊、宣传栏等位置张贴名言警句,时时刻刻引导学生阅读。第二要帮学生选择好书,包括各种与教材内容结合的文章、名著等等,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同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写作兴趣的培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还可组织学生为黑板报、墙报、广播台编写材料,开展编写“手抄报”等活动。举办一些书法竞赛和作文竞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3.听说兴趣的培养。可通过开展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朗诵会、文艺表演、作品赏析等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总结和评价,形成整体观念;在“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主题,旁征博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还可以锻炼胆量,增长见识,掌握文体的特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使学生的兴趣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当中,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探究的重点所在。初中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开展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能汲取多种营养,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改花.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2]黄克林.语文,离生活很近——在读写结合中与生活对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3]于富平,池正香.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2).
(责任编辑韦淑红)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不足,难以将精力集中到课堂上,这是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的表现,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穿插适当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1.趣味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归纳,而是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灵活运用,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环节,采用恰当的方法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新的学习情境中。例如讲授人教版八年级《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收集并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地欣赏图片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然后总结出其特点。这样的新课导入显得自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掌握文章大意。
2.情境激趣
创设教学情境要求语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利用教材相关的感性材料,以多样性的教学技巧和独辟蹊径的创意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诱导学生进入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共同体验文学作品内含的情感与乐趣。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再现课文情景。通过表演来满足初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天性,由此活跃课堂气氛。每一个扮演者都对所扮演的角色充满兴趣,积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情感变化,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设疑引趣
课堂设疑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积极展开创造性的思考。例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读教材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故乡的变化有哪些?故乡的人(闰土、杨二嫂)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而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故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这些疑问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研究教材的兴趣,从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课外活动中培养语文听说读写兴趣
1.阅读兴趣的培养。广泛的阅读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要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就要营造读书氛围,在走廊、宣传栏等位置张贴名言警句,时时刻刻引导学生阅读。第二要帮学生选择好书,包括各种与教材内容结合的文章、名著等等,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阅读。同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写作兴趣的培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还可组织学生为黑板报、墙报、广播台编写材料,开展编写“手抄报”等活动。举办一些书法竞赛和作文竞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3.听说兴趣的培养。可通过开展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朗诵会、文艺表演、作品赏析等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总结和评价,形成整体观念;在“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围绕主题,旁征博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还可以锻炼胆量,增长见识,掌握文体的特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如何使学生的兴趣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当中,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探究的重点所在。初中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开展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能汲取多种营养,发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改花.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2]黄克林.语文,离生活很近——在读写结合中与生活对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3]于富平,池正香.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2).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