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美术思想的应用对南阳城市品牌形象推广的促进作用研究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e333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市古称宛,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史称“南都”“帝乡”不仅刘秀的28开国元勋均出自南阳,还涌现出了张衡、张仲景等历史科学家医学家,尤其是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南阳出土众多画像石和画像砖更是被称作汉代的绣像汉代史,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从南阳汉代画像石中可以看出,汉代南阳艺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技艺精湛,舞乐百戏丰富,杂技技艺高超,人民生活富庶,美术也相对繁荣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作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繁荣长久的盛世的汉王朝,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就了南阳汉文化的盛世篇章,同时形成了独具南阳特色的汉代美术思想,一直流传后世,绵延至今。
  一、南阳汉代的美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的几个方面
  (一)气势古拙、飞扬大气的艺术风格
  作为最能体现汉美术在南阳最大成就的南阳汉画像石中以天文星宿、神禽异兽以及农耕狩猎等现实生活题材比较多,技法上南阳画像石空地不留纹或加刻横、竖纹,构图简洁疏朗,注重突出主题,着意表现对象的动态,较少点缀或装饰,从而形成古朴粗放的艺术风格,呈现出来的深沉的雄大气魄,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雄浑朴厚、奔放有力汉文化精神。
  (二)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
  南阳汉画、陶狗等艺术形式创作的重点是在于题材的现实主义意义和思想的表现。特别是汉画题材表现的范围相当广阔。包括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故事、神话及关于自然现象等。其中表现战争、宴饮、乐舞、车骑、狩猎、庖厨和一些生产活动的现实生活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占最大数量。生活场景真实生动,人物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劳动人民的活动时的形象生动而且富于活力,是汉代阶级社会向上发展时期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其中一些较积极的成分,有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和开拓进取的思想精面貌。
  (三)阴阳调和哲学观体现出的和谐思想
  阴阳思想是中国古代思维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是先民用以探究并说明世界本原、变化机理的经验知识系统。南阳汉画中无论表现自然天象的北斗七星、日月同辉,还是表现人类的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以及与自然灾异抗争的虎吃女魃等,无不体现着汉代先民对阴阳和营和谐的追求。这种阴阳和谐理念体现为天象自然和谐和男女生死和谐。天象自然和谐来源于古人的朴素宇宙观,汉画中的日月同辉是典型的体现,还有伏羲女娲交尾图中,伏羲举日轮内有代表太阳的阳乌;女娲举月轮,内有代表月亮的蟾蜍。表示阴阳并存的吻合了古代天象阴阳和谐之道。南阳汉画有很多男女合葬中的画像,男墓室刻画风格粗犷,女墓室刻画线条舒缓纤细,分别以日月和不同神兽进行装饰体现的是一种男女阴阳和谐意识。而祥瑞、辟邪内容的画像是古人对生死和谐观的一个显著表现,画像石墓的产生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住尸体不腐不坏希望起死回生。“祥瑞”的出现,源于汉人的天人感应思想。如“二龙交尾”或是“二龙穿壁”,依然彰显了阴阳合和思想,寓意生命延续,连绵不息,吉祥如意。祈求子孙繁盛之意。
  (四)赋予礼教并沿用至今的“五行”“五色”审美观
  在南阳有被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城石猴雕刻艺术,其用色以黄色为主,红、黑、绿等色彩交错呼应对比,是汉代“五色”观运用的典型表现。汉美术中的装饰、艺术作品的用色继承了先秦的“五行”配“五色”理论。五行观念是我国先秦时期哲学思想中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五行”中的各色金、木、水、火、土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五种物质资源。当时人们从众多的色彩中总结出“五色”青、赤、白、黑、黄为正色,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构成世界的最基本元素,其他色皆称为间色。汉代的五行配色,并不是单纯的把色彩与方位组合在一起。而是把它融入到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把“五行”“五德”“五情”“五方”“五色”等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五色”不仅具有色彩本身的意义,而且还有礼仪教化的目的,现代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通过对色彩的选取和搭配,赋予“五色”审美观以新的寓意和美学思想。艺术作品、广告设计中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也深受这种色彩审美观念的影响。继承了汉代美术思想、逐步发展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常常将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从而增添整个画面的视觉张力。现代的艺术设计也沿袭了这种色彩搭配的传统模式。
  二、南阳市的城市品牌战略
  城市品牌战略是城市有目的的通过物质手段作用于受众的精神以及心理层面的所有方法、手段的整合。一个准确的城市品牌的定位,包含着城市的形象工程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如城市的价值观是什么?城市品牌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南阳市政府提出了这样一系列的口号———“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核心水源区、好山好水好生态、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来宣传南阳,叫响“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等城市品牌,扩大南阳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相关应该着手进行城市品牌的体验建设规划。这一体验规划就涵盖了城市形象和品牌工程,其具体项目包括:环境保护、市容市貌、园林绿化、公共交通、道路、标志性建筑与标志性景观、灯饰景观、文明小区、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等。同时,围绕城市的品牌核心组织节庆活动,也可以构建城市独特的品牌体验。
  三、汉美术思想的应用在南阳城市品牌形象推广的表现形式
  (一)城区规划体现和谐观下的“大美南阳”
  南阳市区背靠独山,前拥白河,地理优势明显,南阳市政府的绿化目标是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完善中心城区内部绿化系统,将南阳建设成为生态健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园林城市。在城市西北部布置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风景林地等生态绿地,形成“绿岗环抱”的生态保障区;建设白河滨河绿带与组团隔离绿带,构成“人”字形生态廊道;沿十二里河、三里河、梅溪河、温凉河、邕河、溧河布置滨河绿地,形成6条贯穿城区的“绿脉”;沿快速路、景观大道两侧布置带状绿地,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均衡布置各类公共绿地,形成“绿岗环抱、人字通廊、六脉贯穿、环带交织、绿点均布”的绿地系统结构。这样规划首先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这种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理念和汉美术中的阴阳调和哲学观体现出的和谐思想有较强共通之处,也是“大美南阳”“幸福南阳”的写照。   (二)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建设飞扬大气、开拓进取的“活力南阳”
  “活力南阳”既体现在南阳市飞扬大气的城市建设步伐,也体现了在城市经济建设方面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南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水源和生态保护地区正在逐步向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的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和文化教育中心发展,新区建设如火如荼,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处处彰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城市典型建筑和景观建设注入汉文化色彩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公共设施园林绿化中也要和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把汉代的建筑元素、装饰元素和城市景观结合起来是非常好的方法,城市雕塑和景观建设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特征,一些汉代造型的雕塑具有点睛的作用。现在做的比较好的两个典型是南阳市新闻发布中心建筑群的设计和市政府如南阳大桥的建设就注入了厚重的汉文化色彩,汉阙状的建筑屋顶、桥头堡,汉画雕饰的护栏,仿古灯具,无不彰显着代表这座城市历史的汉文化符号,还有汉代特有的五色手法也可以体现在城市景观装饰上,而一些房地产项目采用了黑红用色、阙兴屋顶的装饰风格,也为城市建设注入了好的文化元素。
  (四)媒体宣传广告体现城市文化底蕴
  南阳市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和人文资源。在当今互联网发达,新媒体活跃的时代更应该有效利用各种媒体手段进行城市品牌文化的宣传,无论是宣传片还是户外广告应该在南阳城市品牌的统一思想下注重文化内涵的建设,如户外广告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城市建筑、景观规划之间存在着纽带的关系,而南阳市的户外广告和外地市的过于雷同,没有体现出南阳的汉文化悠久历史,对“南都帝乡”“南阳四圣”的特色文化资源体现的并不明显,有很大的提升建设空间。
  (五)旅游节会活动展示南阳两汉时期辉煌的历史
  南阳的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生态自然景观旅游,还是人文历史旅游都有很多亮点,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可以深入挖掘汉画馆、武侯祠、医圣祠、张衡墓等景观,展示南阳两汉时期辉煌的历史。同时还要开展玉雕节、张仲景医药节等特色节庆活动,结合旅游线路布置特色文化娱乐项目与服务设施,推动中心城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结语
  遥想两汉时期的南阳、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王侯将相人才辈出,下层工匠胸襟宽广气概非凡,其博大雄浑的气质在留给我们历史文化遗产中随心所欲的表现出来,汉美术反映出的那种大气磅礴、开拓进取得精神价值和阴阳五行和谐思想,以及留给我们的那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艺术元素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财富。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汉美术中吸取营养,结合南阳的地理文化特征,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借鉴和利用,是一个崭新而发展前景广阔、能够推动地域经济文化建设腾飞的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汉美术思想的应用对南阳城市品牌形象推广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
  王延丽,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其他文献
摘要:二胡是中国传承了上千年的一种独有乐器。时代的发展,让二胡的演奏技法和理论得到了有效推进,而随着二胡演奏技法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随之增加,但更多的文献着重于二胡表演的探索中,关于二胡演奏技法的思考则相对较少。故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演奏经历,对二胡演奏技法中张弛有度进行了如下探讨。  关键词:二胡演奏;张弛有度;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
摘要:校园建设是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建设项目,它有它的独特性,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划设计过程,因为它所面对的人群是具有高级知识的老师和学生。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的表层,它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通过对校园景观系统中的历史、社会、设计和发展四个层面的总体把握,可以对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全面的控制,从而引导它走向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丰富性;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J0
摘要: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它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因而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路。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并且,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
摘要:本文通过分解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乐曲内容、曲式结构、阿炳演奏技术特征,并站在二度创作艺术构思的角度,针对《二泉映月》演奏的相关问题,提出鲜明的辩证看法,同时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经典的问题,以促进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二泉映月;内容解读;演奏问题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65-2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作者为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
摘要:“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秦国流传最广,它以晶莹明澈、独特美妙的声音,在众多民族乐器中脱颖而出。同时它又以鲜明的艺术表现力,纷呈各异的流派,造就它丰富多样的弹奏技法。古筝音色、情感的把握不但需要演奏者有过硬的基本功和科学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演奏者不断地培养自身心理音色、细心观察感悟生活。  关键词:古筝演奏;演奏音色;演奏方法;心理音色;音色分析与调控  中图分类号:J632.32
摘要:肖邦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也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本文通过对《g小调叙事曲》的创作背景、结构、节奏和速度等的研究,进而探究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同时希望能对读者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肖邦钢琴艺术的博大精深提供一定借鉴和启迪。  关键词:肖邦;叙事曲;浪漫主义;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
摘要:展区设计是目前国内动物园展示设计工作中的一项薄弱环节,主要是源于人们对于展区概念的陌生以及展示风格的落后。展区是多种相关野生动物的展示区域组合,总体呈现某一地理区域或生态类型风貌。对于更高水平的展区设计围绕的是更加具体的展示主题,尤其是生态类型展区设计应该以符合生态景观的要求为出发点,再现自然之美,在展示野生动物的同时对它们栖息的自然环境、当地的景观特点以及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所营造的综合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日新月异,会展设计成为了21世纪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的一项新需求。会展业逐渐成为城市间、行业间、品牌间形象与实力的竞争领域,会展设计已经成为国家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舞蹈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巫舞的诞生起源于巫术的祭祀活动。巫术仪式是世界各民族童年时期的一种原始宗教性的文化活动。而巫术仪式中的舞蹈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巫舞,是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窝热热”是纳西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舞蹈中有着浓厚的牧猎文化气息,是纳西先民们对原始时期狞猎放牧场景的再现,这在舞蹈的动作和歌词曲调中都有所体现。“窝热热”是牧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