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太阳能发电,为什么光热发电一直“默默无闻”?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129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已知的清洁能源中,太阳能无疑是目前地球上可以开发的、储量最多的可再生能源。提起太阳能利用,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光伏发电,毕竟,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充电宝等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其实,太阳能还有另一种利用方式,太阳能光热发电。
  了解光热,记住光热
  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都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差别在于,利用的原理不同。
  光生伏特效应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而太阳能电池是完成太阳能到电能转换的载体。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含有P-N结的半导体材料,P-N结可以吸收太阳光,并在内部建立电场,当在电场两侧接入一定的负载时,负载上就会产生电流,整个过程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而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原理是,通过反射镜将太阳光汇聚到太阳能收集装置,利用太阳能加热收集装置内的传热介质(液体或气体),再加热水形成蒸汽带动或者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
  简要来说,太阳能光热发电分为三个环节,集热环节、利用太阳能加热导热介质、最后通过导热介质带动发动机发电。而相应地针对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方法进行科学的不断尝试来形成最优设计,如:集热环节主要有槽式、塔式、碟式、涅菲尔式等4种;导热工质一般采用水、矿物油或者熔盐;最后可通过水蒸汽朗肯循环、CO2布雷顿循环或者斯特林发动机等发电。
  那么太阳能光热发电究竟是怎么运行的呢?我们将用一个已经投入运作的示范项目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这种太阳能电厂由定日镜组成。定日镜受电脑的控制,跟随太阳转动,可以将一天的日光都反射到中心点。定日镜占地面积小,可以被单独放置,并且无需深固的地基就可以适应地形。发电厂包括成百上千的定日镜,它们可以通过WIFI互相连接以提高效率,将阳光反射聚集到塔顶上一个叫做接收器的大型热交换器上。
  在接收器内,熔盐流体可通过管道的外壁吸收聚集在此处的阳光中的热量。在此项技术中,熔盐能从500华氏度被加热到1000华氏度以上。因为熔盐在熔融态下可保持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允许系统在低压工况下,出色、安全地实现能量的吸收和存储,所以它是一种理想的吸热介质。
  经过吸热器后,熔盐沿着塔内的管道向下流动,然后进入储热罐。
  之后,能量以高温熔盐的形式被存储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该技术的优点是液态熔盐既可以收集能量,还可以将能量收集与发电分离。
  当白天或晚上需要用电时,水箱中的水和高温熔盐分别流入蒸汽发生器,从而产生蒸汽。
  一旦熔盐用于产生蒸汽后,冷却的熔盐经管道回冷储罐,然后再次流回吸热器,随着过程的继续重新被加热。
  蒸汽在驱动汽轮机之后,会被冷凝回水,然后返回储水箱,必要时它将流回蒸汽发生器。
  这样高质量的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以最高效率运行,以便在用电需求高峰时段产生可靠持续的电力。蒸汽产生的过程与常规火电或核电厂中的过程相似,不同点是完全可再生的且废料和有害排放为零。即使天黑了,电厂仍可按需从可再生的太阳能中提供可靠的电力。
  以上就是一组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整个的运作过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光热发电有更深入的了解呢?
  那么,同样是太阳能发电,为什么光热发电一直“默默无闻”?光热发电明明在科学界中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为什么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呢?
  光热发电vs光伏发电,二者孰优孰劣?
  同一种能源的利用,却产生了不一样的亲民性,这是与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各自的优劣势分不开的。
  从集热环节思考,光热发电对于应用地域的要求是高于光伏发电的。光热发电顾名思义就是以热度为标准,需要高温度的辐照,而光伏发电对热度一般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我们所适应居住的地点,太阳能辐射强度不足以用于建设光热电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光热发电并不熟悉。
  从导热介质环节思考,光热发电所使用的熔盐等物质,成本低、价值高、可持续利用,是优于高成本、低寿命的光伏电池的。因此,光热发电的能量储存能力远高于光伏发电。同时,光热发电由于储能效果好,在接入电网时,受到天气环境因素的影响就会小,对电网负荷波动的响应会低。因此,在发电的可调度性上,光热发电更优于光伏发电。
  从导热介质带动发动机发电环节思考,光伏发电只需要进行光电转化,而光热发电是经过光电转化后还要进行光热的转化,可见光热的发电步骤更复杂。
  不过,光热发电多出的一个环节可应用于其他方面。例如光热发电产生的热度可以降低海水盐度,淡化海水,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这说明光热发电比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更广。
  但同时,多经历一个环节,对科学技术掌握的要求也就更高,运用到实际工程领域的难度也就越大。光热发电难度高于光伏发电,且我国的光热发电研发起步也晚于光伏发电,因此,光热发电的技术仍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中。
  正所谓原理产生差异,因此各有優劣。那就更需要相互努力,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道阻且长,未来仍需努力
  对于当前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来说,太阳能源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解决途径。自太阳能被发现利用以来,能源短缺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太阳能的各种优点特性使其在众多能源领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作为两种主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优势不同,应用领域也不同,有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在太阳能发电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应该既有光热发电系统,又有光伏发电系统。长期来看,两者是互补关系。
  虽然光热发电技术由于某些原因的限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在成本、能源的消耗、应用范围、存储状况这些方面,光热发电都是相对较优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无论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还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都将会成为人类科技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支柱。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ICP-MS法(也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地表水样中的镉、铜、镍和铅四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的总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几种金属元素在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较高,且重复性RSD值也符合相关标准。由此可见,ICP-MS法具有简便快捷和准确度高等诸多优点,非常适用于地表水样中的重金属元素检测,在其他水样重金属检测工作中,也会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地表水样;重金属总
期刊
俄罗斯托木斯克工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化学重氮处理压电聚羟基丁酸酯支架表面以促进成骨细胞生长的技术,开发出一种可有效再生骨骼、皮肤和神经组织的新型材料。  所谓的压电效应是某些材料将机械变形能转化为表面电荷的能力。人体具有许多电感应细胞和压电组织,包括骨骼。现代康复医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具有类似于人体组织的压电特性的材料。具有必要性能的压电聚合物很难被水和生物基质润湿,从而阻止了细胞黏附于其表面,有效
期刊
近年来,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可溶液加工、质轻、成本低等优势,有望成为可持续发展可拉伸应用的光伏技术。然而,机械柔韧性和环境稳定性的难以兼具限制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一步的发展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南昌大学教授陈义旺、研究员胡笑添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延林课题组受混凝土增韧结构启发,将带有磺酸基的磺化氧化石墨烯(s-GO)通过与钙钛矿前驱体材料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水泥”支架结
期刊
当前,化石能源逐渐面临枯竭,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发展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兰州举行的“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高端论坛”上,来自国内18名院士、逾百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可再生能源、氢能、甲醇应用以及绿色能源新兴产业发展,深入探讨绿色能源的未来。  专家们表示,绿色氢能和液态阳光甲醇是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绿色能源的重要路线之一,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碳
期刊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信》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借助新方法,研制出了迄今最耐用、最轻、最薄的光源。这种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LED)有望对未来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让这些设备的显示器可折叠起来,同时也有望促进脑科学的发展。  在该研究中,圣安德鲁斯大学物理与天文学学院的科学家利用有机电致发光分子、金属氧化物和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保护层,制造出了这种像日常保鲜
期刊
在2020年12月7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和德国的研究者展示了一种高效稳定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总厚度约为12 μm,可以完全浸泡在水或细胞营养介质中数周而不会发生实质性降解。  近年来,人们对柔性显示器、可穿戴设备和生物植入物越来越感兴趣,但能够无缝集成并用于這些设备的超薄、高柔性发光的器件仍然缺乏。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微米级厚度和特殊的柔韧性,但这
期刊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传感器官之一。通过视觉,人才能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人类大脑中大约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视觉如此重要,失明不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障碍,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好消息是,由香港科技大学(HKUST)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了世界上首款3D人工眼,这款“电化学仿生眼”
期刊
据外媒报道,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和同类电池相比拥有一些优势。据了解,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效率更高,其使用了更多的普通元件并可以被喷墨印刷到表面上进而能够实现足够的轻便灵活,而这能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所用。  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设计是完全可打印的,每层都用不同的专业墨水打印出来。电极则由一种叫做PEDOT:PSS的透明导电聚合物制成,中间有一层有机光伏材料。外面是一层聚
期刊
2020年8月24日,國际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在线刊发了电子科技大学夏娟研究员、王曾晖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二硒化钨-二硒化钼双层异质结的层间强耦合及高压调控研究》。他们借助能产生百万大气压强的金刚石对顶砧(DAC)装置,针对仅有蝉翼千分之一厚度的二维异质结材料开展了极高压研究。  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巧妙地利用了二维异质结的结构特点,对仅有原子级厚度的纳米材料实现了高效压缩,并观察到了一系列新
期刊
看过科幻电影《终结者2》的朋友对里面的液态金属机器人T-1000一定印象深刻。在电影中,T-1000的身体是由可还原记忆的液态金属构成,可以在液态和固态中自如转换,被破坏后能够自我还原,受伤或中弹后伤口还能够自动闭合,令人叹为观止!  艺术来源于生活,科幻就是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一种幻想。看到如此神奇的机器人,很多科研工作者也坐不住了,有的想到研究液态金属,有的考虑将这种独特的“能力”运用于3D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