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和必要性的系统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论文按三性模式系统地论述了资产证券化的功能和我国目前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其两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重大功能。并提出虽然目前资产证券化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我们也应当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最优金融结构体制融资评审通过机制
  70年代出现的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按揭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MBS)余额现已超过美国国债成为其第一大市场。资产证券化到底有什么功能使得它获得了如此迅猛的发展?我国规范化的实践则始于2005年末的建元一期和开元一期项目,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可谓是方兴未艾,我国现在开展资产证券化有多大的必要性和意义?这些是需要充分探讨的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本文探索着用下面的三性模式,并对表内模式和表外模式进行对比来对其功能和意义进行系统论述。另外,本文的探讨还“顺便”涉及到对“银行消亡论”的评判。为论述方便,本文主要以MBS为例进行讨论。
  
  一、资产证券化在流动性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对于银行来说,“存短贷长”是其经营的一个根本性的制度缺陷。贷款一级市场尤其是长期贷款市场的内在必然要求是有二级市场。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将其贷款出售给其他银行。但这样受让银行将贷款再出售也将是困难的,且这样转让解决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问题。第二种对策,就是表内模式的资产证券化。第三种对策就是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载体) 模式即表外模式的资产证券化。在两种证券化模式下银行都能及时收回贷款债权,MBS的投资者也都同样具有流动性。
  这两种模式的资产证券化在保证银行以及投资者的流动性方面具有相同的功能。本文下面将论述到,两种证券化在安全性和效益性方面的功能却有非常大的区别,这就意味着安全性效益性方面的功能不是资产证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意味着资产证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增强流动性(银行的,以及投资者的)。再考虑到历史上资产证券化的起因,应当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基本的功能和意义就是解决流动性问题。
  我国资产证券化之所以长期开展不起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按揭贷款开始时间尚不长和规模有限。根据国际经验,住房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达到30%左右时,可能给银行带来流动性威胁,商业银行就会提出按揭证券化的要求。而根据去年央行研究报告,2005年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1.9万亿元,约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0%。目前上述流动性问题尚不严重。等到按揭充分发展起来后,(预计到2007年余额将达到5万亿元,到2012年将会达到40万亿元。)就需要资产证券化来发挥它的这种基本功能了。
  既然资产证券化时银行要借助于直接融资市场,那么为什么原始借款人不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融资,而要向银行借款?(进一步说,银行的存在到底有何意义?银行是否会像有人认为的那样迟早成为被淘汰的恐龙?)
  银行的必要性之一在于其资信审查代理功能。原始借款人不可能全部都通过证券市场筹资。没有银行的话投资者就得在数以万计的证券中一一进行资信调查,其投资的信息成本就会太大了。个人筹资者自不必说,而企业若全都自己发行证券,那么大多数企业由于其资信有限,就很难在证券市场上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而银行作为中介代理了投资者对于筹资者进行资信调查,从而解决了融资时的信息沟通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但是银行中介同时也有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即作为中介必然有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协调问题,其主要的矛盾是上面所说的“存短贷长”。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条出路:一是解决“短存”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现在应当大力发展“存单证券化”。另一条出路,就是 “资产证券化”,它可以相当彻底地解决银行“存短贷长”的矛盾,同时又能继续发挥银行的资信审查代理功能。银行和证券市场各司其职,正好将银行中介功能同直接信用“出资者流动性高”“融资期限长”等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加优良的金融结构。笔者认为这种金融结构是现在所能设想的最优的金融结构。而传统的以银行为主的日德式的金融体制和以证券市场为主的美国式金融体制都是不够完善的。
  这是资产证券化的革命性意义之一。
  我国一直以银行信用为主,直接融资发展不足,过分依赖银行系统也是造成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持续增加的原因之一。一般认为现在我们应当加紧发展直接融资。而资产证券化正好为此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在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同时,自然就促进了证券市场。所以,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比起金融体制相对健全的国家,更具有意义。
  因此,仅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应当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虽然客观条件尚不完全成熟,但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政府应当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基本态度。
  还有,资产证券化将银行融资和直接融资融为一体,这样原本分割的银行融资的资金便通过证券化而进入了全国统一的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金融市场,从而促进了资金在社会上的流动。
  另外,资产证券化还能对银行流动性财务指标产生影响。表内模式下,银行自己发行的债券是银行的负债,因此会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在SPV模式下,如果发起人向SPV出售资产池被确认为是“销售”,则这笔资产组合会被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改为现金资产,从而使流动比率上升。但如果没有被确认为是“销售”,则效果同表内模式一样。
  
  二、资产证券化在安全性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本文认为资产证券化在安全性方面有转移风险、分散风险、改进风险评估通过机制、消化损失、以及改善会计报告等五个方面,这里所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借款人)提前偿付风险等。
  1.转移风险
  表内模式下,银行自己直接发行以其贷款资产支持的证券,这样,发行证券就是银行的负债,银行无法转移风险。
  在SPV模式下,发起人如果将其资产池“真实销售”出去,则发起人就将所有风险转移了出去。
  人们常常把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看作是“零和游戏”,但风险很集中的银行,将其风险轉移给众多的投资者来承担,便形成了“风险分散”。“风险分散”当然比“风险集中到银行”要好。(不过在进行资产证券化时,往往有种种信用增级措施,这样风险其实大部分由那些担保机构承担了)
  2.分散风险
  这一条上一条已论述了。而表内模式下,本来就是由债券的发行银行承担风险的,因此没有分散风险的功能。
  3.改进风险评估通过机制
  资金供给者在选择资金投放对象时一般将眼光投在资信等级较高的公司和证券上,而资本需求者或许拥有某些高质量的资产,但可能因整体资信不佳而无法筹集到所需的资本。而资产证券化则是凭借资产发起人的一部分资产池的未来收益能力来融资的,资产池的偿付能力与发起人的资信能力以“破产隔离”的方式比较彻底地分割开来。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购买MBS时,主要关注资产池本身质量状况、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交易结构的严谨性和有效性,而将资产发起人自身的资信能力置于一个相对次要位置。
  这意味着融资制度的一种重大变革,它变整体风险为风险“结构化”。银行的风险原本就是由一项一项的资产的风险构成的,资产证券化的精巧技术使得发起银行获得融资的凭借是其局部优质资产,而不是鱼龙混杂的整体资产,这样使得社会融资效益大大增强。笔者认为这一点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义。
  表内模式下,银行自己发行以贷款资产支持的债券,是没有这种区分风险的功能的。
  4.消化损失
  银行发放贷款是分散进行的,根据大数定律,银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消化损失的能力。而在SPV模式下,如果SPV同时购买了多个资产池,则这些资产池之间,会再一次产生消化风险损失的功能。这种功能在表内模式下是没有的。
  5.改善会计报告,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在SPV模式下,资产证券化与传统融资方式的区别在于其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后发起人持有的风险资产就变成了现金资产,这就使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银行资本占风险资产的比率)得以提高。这对那些达不到《巴塞尔协议》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8%)的银行,意义很大。
  而在表内模式下,银行贷款资产仍然留在资产负债表内,资本充足率就不会发生变动。
  
  三、资产证券化在效益性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化融资,也具有结构化的效益。
  1.发起人的效益
  (1)资产证券化并没有导致银行收益外流。资产证券化的收益是结构化的,证券化之前的贷款资产的利息收益银行已经收回了;之后的利息收益对于处于“存短贷长”状态的银行而言其实本来就不是它所应得的。这一点对于表内模式和SPV表外模式都一样。
  至于现在我国的银行 “惜售”按揭贷款,原因不在于什么“资产证券化会降低银行的效益”,而在于上面提到过的我国的银行还没有来得及出现流动性问题。
  (2)由于通常进行信用增级,基础资产池的收益同MBS的利率之间会有一个差额,除去各种中介费用后,在最常见的优先-次级结构下,由于次级证券往往是由发起人购买,因此发起人这时会获得这项差额。
  (3)发起人一般还充当服务人,这样它还可以获得一笔服务收入。
  另外,资产证券化还能影响发起人的会计报告。如果转让证券化资产的行为(在表内模式下和一部分表外模式下)被确认为担保融资,这样就会使资产利润率下降。表外模式下如果转让行为被确认为销售,就要确认收入和转让损益。
  2.SPV的效益
  基础资产池的收益同MBS的利率之间的最终差额一般归SPV。如果发行的是优先-次级证券,则此最终差额归属次级证券所有者,SPV只能得到中介费。
  3.评估机构、担保机构、托管人、承销商等中介结构的效益
  显然,评估机构、担保机构、托管人、MBS承销商等中介结构从资产证券化中都能获得收益。
  4.投资者的效益
  对于投资者,投资于MBS,同投资于其他证券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总的来看MBS的安全性一般略低于国债,因此利率一般是略高于国债。不过,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次级证券,则效益较高。
  可见资产证券化对各方都是有效益的,形成如此功能的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的融资,由于信用增级,使得基础资产池的收益同MBS的利率之间会有一个差额,这样基础资产池的收益便由各方分享,形成共赢。
  表内模式下,主要是银行在取得前期收益后,将后期收益让渡给投资者而已。也没有人因此丧失了效益。
  5.对于原始债务人的意义
  由于资产证券化增进了发起银行的效益,所以也就降低了银行向借款人出资的利率上限,从而有可能降低了借款人的筹资成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总的来说SPV模式在功能和意义上要优于表内模式。
  以上可见资产证券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新功能和意义。我们对此应有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目前银行流动性尚充足,但我国按揭贷款正在迅速发展,资產证券化的必要性正在迅速加大,我们现在就应当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为大规模的资产证券化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弗兰克.J.法博齐(美).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何小锋等: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吴霏雨:“ 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及运作程序”.《金融经济》. 2006.18
  [4]关江华:“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施的思考”.《金融经济》2006.20
  [5]刘明政:“对我国现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探讨.《市场论坛》2006.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关于GDP对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评价作用,学界有很多争议。本文拟用一种绿色GDP的新的核算思路,把经济发展对于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引入到年终的GDP统计之中,以这种调
2003年8月2日,临城县黑城村一奶牛养殖户来到畜牧局,称其奶牛产下一犊后,倒地不起,要求派人进行救治.我们经检查确诊为产后瘫痪,现将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本文描述了一种利用含噪语音短时能量进行有声/无声判决的自适应算法。通常,利用短时能量进行有声/无声判决时,均采有一固定门限,但是,恰当的判决门限显然是噪声统计特性及信号能量
发病情况 2003年7月16日,行唐县北城寨乡一养猪个体户饲养的24头育肥猪中,先后有5头发病,死亡一头,其余4头治疗痊愈。临床症状病猪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有渴感,时有呕吐症状。
期刊
地形数学模型的建立能更好地理解地形结构和特征,提高地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水平。针对自然地形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本文提出了从地形数据自动建立地形数学模型的新方法,给出了描
本文提出了计算用于检测图像边级的Kiresch算子的算法与并行算法。在并行虚拟环境PVM中实现了Kirsch算子进行图像边缘检测的并行计算,从而为大规模图像的并行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摘要] 卖场促销是零售企业为告知、劝说、提醒顾客关注其一切信息而进行的一种沟通联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销售额的增长。但是近几年,卖场促销却陷入了一个以价格战、频繁返券为主的“怪圈”之中。本文从当前卖场促销陷入“怪圈”的表现出发,分析了商家这种促销行为的成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關键词] 卖场促销促销喧嚣零供关系合作博弈
通过分析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指出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
本文利用信号与测量噪声在小波分析中不同尺度上的传播特性,研究了小波技术在涡流无损检测信号除噪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的去除测量噪声的两种小波方法,Mallat多尺度边缘检测
振动信号的突变点往往携带了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信息,基于小波分析的信号奇异性检测理论可以对信号的局部奇异性给出定量的描述指标,即奇异性指数,籍此理论,本文对较为复杂的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