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方知美丽 久品才解可爱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一棵树,那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好比树上的枝叶。树没有枝叶就不像一棵活树,作文没有细节就显得平淡,不生动,不真实,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赵树理也说:“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加强真实感和形象感。很多文章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不是因为故事离奇,而是因为细节精彩。
  一、学生作文中细节描写存在的问题
  就写作而言,深刻的立意、好的开头和结尾、巧妙自然的过渡、真实深挚的感情、大胆丰富的想象、新颖独特的见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综观学生平时作文乃至考场作文,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在叙事的时候,或者是颠三倒四,叙述不清楚;或者是三言两语,有结果而无过程;或者是平淡叙说,而欠生动。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细节描写。忽视细节描写,究其根本就是生活中缺乏对事物细致用心的观察。阅读时,细读文本的能力不够。写作时,没有细节描写的习惯,忽视细节描写。找出目前学生细节描写的主要问题,可以为解决学生写作文难找到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二、以教材为依托,加强细读文本的能力
  想想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书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我们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鲁迅刻画人物善于捕捉人物典型的细节特征进行刻画,使这一人物绝对不同于别人。这段写了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是怎样表现阿长这个切切察察毛病的?“低声絮说”这四个字很准确,写出了阿长说起这些闲话来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因为一般“切切察察”都是说一些闲话,传播一些是非,不可能高声大嚷。竖起第二个手指中“第二个”很准确,比如大拇指,那就是赞赏某个人,如果用小拇指就是瞧不起某个人,只有是第二个手指,才能准确地表现出喜欢传闲话人的特点。说话时,手指必须上下摇动,如果是左右摇动,就表示否定某件事,而且必须是指着自己和对手的鼻尖,如果指着对方的额头或者其他部位,都不能表现出“切切察察”的毛病。一个手指动作的细节,就把人物的情态性格写得淋漓尽致。
  又如,《台阶》中“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一句,表现的是造台阶的父亲在晨雾中劳动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兴奋喜悦的心情。大半辈子的准备工作使得父亲的身体过早衰老了,但多年的企盼终于要变成现实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难以抑制的兴奋支撑着父亲不知疲倦地继续辛勤劳动。那“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的形象,让人联想到父亲那超负荷的艰辛劳动,令人感动不已。在塑造人物时,作者对这一人物是爱是恨,是同情还是憎恶,在用词或者语气上有所体现。
  再如,《老王》中“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作者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外貌进行细节描写,突出了老王的丑陋,形同槁木,身体状况极差。写出了作者当时惊讶又有些害怕的心态,为后文表达内心的愧怍做了很好的铺垫。这种真实的感受,让读者也仿佛置身文中,令人难忘。
  细节描写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如果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人物个性的关键。细节描写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使情感从模糊走向真实,使文章主题从平淡走向深刻。
  三、学生作文中忽视细节描写的表现分析
  在记叙一件事情时,只是按照时间顺序把事件进行一一叙述,在文章中需要进行细节描写的地方缺少对细节的描写。
  例如,学生校园类作文中的片段:“中考倒计时110天,新学期返校的第一天,学校不安排上课,学校破天荒地让我们折千纸鹤,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折纸让我们写下愿望,折纸是五彩斑斓的,我们的梦想亦是。曾经幻想过无数次踏进理想高中的样子,现在却不敢下笔,教室里热热闹闹。我也紧跟同学们的步伐折千纸鹤,校会上全年级将近1200人的千纸鹤装进透明的玻璃罐里,这个普通的罐子承载着同学们不普通的梦想。”
  该片段中大概记叙了“折千纸鹤承载梦想”的事件过程,可是描写过于简略笼统,对该进行细节描写的地方,如折纸鹤的动作、心理、神态的细节描写没有,下笔的内容也没有细节描写,教室里热闹的场面、装千纸鹤的罐子都没有细节描写,无法突出普通的罐子承载着同学们不普通的梦想。
  又如:“几天后,我们将迎来总决赛,全年级师生一同观看,十分有排面,刚好这一天,还是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这天倒是很凉爽,天刚下过小雨,空气都还是湿润的,我们坐在篮球场边,心中隐隐有些兴奋。哨声一响,场上我们立刻就热腾起来。叫声、笑声响彻了整个校园。白茫茫的天幕下,是大片的热闹与欢快。球一个接一个飞进篮筐,欢呼声此起彼伏,时间也在渐渐流逝,终于,哨声吹响,所有比赛结束,冠军也就此诞生,看完球赛我们意犹未尽地回到教室,开始庆祝六一。”
  各种体育比赛可以说是在校园类作文中经常见到的描写。可是很多学生在描写比赛时,往往只是按时间的发展大概记叙事件,忽视了对细节的描写,导致描写不生动。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学生对“作文时间”与“现实时间”存在的差别认识不充分。学生在叙事时,不会关注到与事件相关的因素,从而对作文内容进行详细的写作。在周子房老师的课例“作文里的时间”中,观看NBA篮球视频片段“姚明灌篮”与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中的“流川枫灌篮”片段,让学生体验、认识“生活时间”和“艺术时间”的差别,以及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时间可以随着作者的需要任意地拉长。生活中再短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法,写得十分仔细、具体与丰富。细节描写作为一种细致入微的刻画能力,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作文实践的意识。
  再如:“初中的数学,就连我们英语老师都说简单,那考验的就是学生的严谨和细节上的处理了,刚学证明题时,常老师要求把每一个步骤都解释清楚,这让原本简单的一道题变得非常耗时,大家疑惑中还有厌烦,常老师却说:‘这都是为你们有逻辑地思考问题打下基础。’。”
  写作中学生有意识地对细节进行了描写,但同时也存在细节描写不够“细”、不到位、不深入、不透彻的问题。在写作中哪怕只是记叙、描写一件事情,一旦写得细、写得深也能胜过长篇大论的粗略的记叙。针对细节描写不到位的问题,可进行如下修改:“今天讲到很难的一道证明题,只见常老师手握一把巨大的三角板,‘咚’的一下按到黑板上。黑板上余留的粉笔灰被拍得飞起,常老师却毫不在意。第一条线、第二条线……快速,平稳,一張复杂的图就完美复刻到黑板上,每一条线都直而不抖——不知私下绘过多少图才能达到这般境地,我内心有些许敬佩。‘这种过程的写法讲过很多遍了!我最后写一遍!’透过‘小蜜蜂’传出的声音亮而清脆,穿透进每个人的心中。她转过身,开始板书。流畅的公式在她的粉笔下展现,每一步都严谨而准确。即使手再酸、再累,常老师也只是甩了甩手,依旧保持很快的节奏边说边写完了整道题。”通过对老师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的修改,该片段更加突出“严谨”这一关键词,有助于突出文章主题。
  细节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生作文水平的评价尺度之一。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想象力是才能的标志,但再进一步,唯有细节将构成作品的价值。”好的文章不是一次写成的,需要反复修改,在修改过程中不断锤炼文字,丰富语言。将细节描写作为写作修改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责任编辑 晏祥辉◇
其他文献
教育中,教师会用各种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奖励一方面发挥着它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奖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奖励的心理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设计了名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揭示了奖励的心理机制。他在箱里放一只饥饿的白鼠,当白鼠按到杠杆时,装置便投下一粒食物。白鼠很快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获取食物的方法,而且按压速度越来越快。白鼠形成了操作
期刊
基于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课题学习这一内容逐步融入实际教学中,同时也通过实践论的方式展示了数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中的七个课题进行了学习与研究,启发其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这里,笔者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题学习中的造桥选址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挖掘其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使学
期刊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式工具,能将人脑内部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呈现,将放射性思维图式化,并记录人的思维过程。思维导图可以广泛运用于中学英语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绘制多样化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发散源是发散性思维的起始点,是思维框架的中心。准确地锁定发散源,可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上更为轻松迅捷,也使文章的阅读更具逻辑感,使学生在整个英语阅读过程更为愉悦。鉴于此,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英语新教
期刊
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有人说“成功乃成功之母”,笔者认为“成长乃成功之母”。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绘制自己人生历程的成长曲线,成长是长期的、连续的、不断延展的。成功是短暂的、离散的、瞬间的,是成长曲线上的一个个点。它是由曲线生长出来的,也将延续出后续无数个点,是曲线上亮丽而又普通的点。但凡有追求的人,都想早日成功,殊不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一、健康的成长从孩提开始  刚刚出生的婴儿开始不断
期刊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证据和逻辑对生物学议题进行思考或展开论证。历年高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尤为突出,科学思维是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关键能力。本文中,笔者以“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复习课为例,探索在复习课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课例分析  (一)分析原因,归纳概括  科学思维是基于客观事实来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期刊
一、教材特点    1.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  本套教材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即语言在滚动循环过程中逐步递进,在滚动中积累语言,在循环中提高语言。如,三年级下册学习字母,要求学生达到认读水平;四年级上册要求达到字母书写(Read and write板块)并开始练习简单的句子书写(每课一句);四年级下册加大书写力度,在Read and write板块既书写前三册出现的重点词汇
期刊
当下,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然而,很多教师,面对中考和升学的双重压力,在初三备考时,担心复习时间不够用,学生知识体系不够健全,于是不敢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复习教学中“满堂灌”“满堂讲”的现象依然风行。然而,据部分初三教师反馈,这样备考不仅“枯燥乏味”,更是“消耗精气神”。甚至,有教师反映,一到初三,他们就自乱阵脚,讲课零零散散,作业布置随心所欲,更有甚者,自认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当是灵动、和谐的,这当中肯定少不了智慧教师的妙语连珠,更少不了在教师引领下的学子数学思维的大放异彩.当然,想要培养出“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学生,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设置必得尤为重视,只有精心打造这个“过程”,才能创造“以生为本”的课堂,从而给学生提供相对民主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展开富有智慧的讨论,并发扬独立思考的精
期刊
【人物简介】马立康,回族,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美术教师,从教三十余年。他的国画作品在教育系统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屡次荣获一等奖。1998年,他荣获“全省优秀中小学美术教师”称号;2013年,荣获“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评为弥渡县第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荣获“白州文化名家”称号。  大理州剑川县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有着浓厚的尊
期刊
人物的精神就是人物的气质、品质等东西,往往通过典型材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表现出来,也可以借助修辞、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形式表现出来。  一、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精神  在朝鲜战场上,魏巍的每一天都被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他收集了100多个事例,采访了20多个战例,写成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时保留了5个,最后发表时又删去了2个,仅剩3个,它们分别是“松骨峰战斗”“马玉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