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教练员在战术训练过程中,遵循项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运动员正确的战术理念,发展有效的技战术能力,完成比赛任务。战术训练的具体要求主要有:根据比赛需要进行实战训练;深刻把握项目制胜规律;注重知识学习与经验积累,加强战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战术意识;与技术、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
关键词:技师学院;体育运动;战术训练;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G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3-0049-01
体育运动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要求教练员在战术训练中,遵循项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运动员正确的战术理念,发展有效的技战术能力,完成比赛任务。
一、根据比赛需要进行实战训练
如何在练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思维能力施加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实施练习中提出的各种不同要求和相应的训练要素的变化上,也就是实际比赛中的战术变化。战术训练的效果,取决于练习的目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关键是看要求是否到位和是否符合实战需要。练习的要求要具体,让运动员体验比赛中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让运动员清楚练习的目标和标准,知道如何做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进行实战需要的训练,教练员要将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在训练的主题上。因为训练毕竟不是比赛,实战演练和比赛的区别在于教练员仍然要提出特定的限制要求,以便增加战术运用机会,或与比赛相一致的战术行为。通过实战训练把学习、掌握的战术知识和战术方法运用到比赛的环境中。实战训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组织实施:一是设计更多的比赛场景给运动员,使训练的条件尽量接近比赛真实场景。比如局部的、小型的比赛等,以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给予指导。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情景的感知觉能力,积累比赛的经验。二是在训练中提出符合实战的相关要求,使运动员在与实战需要相一致的条件下进行训练,以提高比赛实战中需要的战术能力。
二、深刻把握项目制胜规律
深刻把握制胜规律,是教练员、运动员正确理解战术目的、有效制订战术方案、合理实施战术训练和恰当运用战术手段的前提条件。把握制胜规律:一是正确认识制胜因素,正确认识对项目运动成绩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二是正确把握各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本质联系及表现出来的不同方式。如篮球、排球项目中的“高”与“快”的关系,网球、羽毛球项目中的“力”与“准”的关系,则是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关系。在认识项目制胜规律时,除了要准确把握制胜因素外,还要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在战术训练中很好地遵循制胜规律,体现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注重知识学习与经验积累,加强战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掌握战术知识是培养战术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战术知识学习中,教师要运用理论学习、案例评价、训练互评、战术的研讨等多种手段提高运动员对各种战术行为的评价和预测能力。经验积累就是通过对运动员战术行为运用效果的评价,利用反馈机制不断更新和丰富运动员头脑中的战术记忆库。见多识广就会在复杂的比赛环境中找到最佳的战术方案,使战术行为更加合理有效。要积累经验就必须在实战中发现问题、总结和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体验。战术创新是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下产生的,是灵活运用战术知识和丰富实战经验的结果。
四、注重发展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的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的操作性特征和层次性特征。即必须通过运动员的实际操作过程才能够理解和掌握战术运用的规律,必须通过不断的实战经验的积累才能够不断地发展战术能力。同时,战术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学习和提高的,不同年龄、不同水平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水平是不尽相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训练。这些特征还表明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比赛战术时,必须由低一级层次向高一级层次发展,逐步掌握各项内容。各阶段的学习手段和要求有其各自的不同特点,要有不同的要求。运动员的战术培养是低起点开始,即根据他们的能力、经验、知识、接受能力来开始学习基本战术,逐步培养战术意识,他们的战术理解力是逐步发展的。战术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不同的层次和要求,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水平应有针对性地逐步发展和提高。
五、与技术、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
技术是完成战术方法的基础,身体素质是完成战术行为的基本保证。围绕战术需要掌握丰富的项目技术和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就是使运动员掌握更多的战术运用手段和随机应变的本领。因为技术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术的丰富性,身体素质的全面性决定了战术运用的全面性。运动员发展了有效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在复杂的比赛情况下就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应对的手段和方法。
技术、身体素质与战术训练紧密结合的一体化训练方法,是以战术能力发展为目标导向的技能和身体素质训练。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发展与技术、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本质上是要求一体化进行的。因此,技术训练要求和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与目标,要参照战术发展目标中的具体战术要求来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融,沈建华.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建和,等.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田麦久,等.运动员多年训练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技师学院;体育运动;战术训练;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2;G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3-0049-01
体育运动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要求教练员在战术训练中,遵循项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运动员正确的战术理念,发展有效的技战术能力,完成比赛任务。
一、根据比赛需要进行实战训练
如何在练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思维能力施加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实施练习中提出的各种不同要求和相应的训练要素的变化上,也就是实际比赛中的战术变化。战术训练的效果,取决于练习的目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关键是看要求是否到位和是否符合实战需要。练习的要求要具体,让运动员体验比赛中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让运动员清楚练习的目标和标准,知道如何做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进行实战需要的训练,教练员要将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在训练的主题上。因为训练毕竟不是比赛,实战演练和比赛的区别在于教练员仍然要提出特定的限制要求,以便增加战术运用机会,或与比赛相一致的战术行为。通过实战训练把学习、掌握的战术知识和战术方法运用到比赛的环境中。实战训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组织实施:一是设计更多的比赛场景给运动员,使训练的条件尽量接近比赛真实场景。比如局部的、小型的比赛等,以比赛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给予指导。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高运动员对比赛情景的感知觉能力,积累比赛的经验。二是在训练中提出符合实战的相关要求,使运动员在与实战需要相一致的条件下进行训练,以提高比赛实战中需要的战术能力。
二、深刻把握项目制胜规律
深刻把握制胜规律,是教练员、运动员正确理解战术目的、有效制订战术方案、合理实施战术训练和恰当运用战术手段的前提条件。把握制胜规律:一是正确认识制胜因素,正确认识对项目运动成绩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二是正确把握各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本质联系及表现出来的不同方式。如篮球、排球项目中的“高”与“快”的关系,网球、羽毛球项目中的“力”与“准”的关系,则是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关系。在认识项目制胜规律时,除了要准确把握制胜因素外,还要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在战术训练中很好地遵循制胜规律,体现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注重知识学习与经验积累,加强战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掌握战术知识是培养战术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战术知识学习中,教师要运用理论学习、案例评价、训练互评、战术的研讨等多种手段提高运动员对各种战术行为的评价和预测能力。经验积累就是通过对运动员战术行为运用效果的评价,利用反馈机制不断更新和丰富运动员头脑中的战术记忆库。见多识广就会在复杂的比赛环境中找到最佳的战术方案,使战术行为更加合理有效。要积累经验就必须在实战中发现问题、总结和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体验。战术创新是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下产生的,是灵活运用战术知识和丰富实战经验的结果。
四、注重发展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的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的操作性特征和层次性特征。即必须通过运动员的实际操作过程才能够理解和掌握战术运用的规律,必须通过不断的实战经验的积累才能够不断地发展战术能力。同时,战术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学习和提高的,不同年龄、不同水平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水平是不尽相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训练。这些特征还表明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比赛战术时,必须由低一级层次向高一级层次发展,逐步掌握各项内容。各阶段的学习手段和要求有其各自的不同特点,要有不同的要求。运动员的战术培养是低起点开始,即根据他们的能力、经验、知识、接受能力来开始学习基本战术,逐步培养战术意识,他们的战术理解力是逐步发展的。战术训练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不同的层次和要求,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水平应有针对性地逐步发展和提高。
五、与技术、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
技术是完成战术方法的基础,身体素质是完成战术行为的基本保证。围绕战术需要掌握丰富的项目技术和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就是使运动员掌握更多的战术运用手段和随机应变的本领。因为技术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术的丰富性,身体素质的全面性决定了战术运用的全面性。运动员发展了有效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在复杂的比赛情况下就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应对的手段和方法。
技术、身体素质与战术训练紧密结合的一体化训练方法,是以战术能力发展为目标导向的技能和身体素质训练。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发展与技术、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本质上是要求一体化进行的。因此,技术训练要求和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与目标,要参照战术发展目标中的具体战术要求来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融,沈建华.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建和,等.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田麦久,等.运动员多年训练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