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玛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检验前、中、后阶段及全过程的质量指标,改进临床生化检验质量。

方法

检验中阶段:TEa%标准来源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3-2012,∣Bias%∣来自2016年度卫生部临检中心正确度验证系列分析结果,CV%来源于六个月的室内质控数据,按公式Sigma=(TEa%-∣Bias%∣)/CV%,计算检验中阶段检验项目的Sigma值,绘制标准化Sigma方法性能决定图,评估检测性能,并以此设计个性化质量控制方案。计算低于6 Sigma的检验项目的质量目标指数(QGI),指导改进方向。检验前、后阶段及全过程7个指标的Sigma评估:其中利用标本不合格评价检验前阶段性能;危急值未通知、危急值未及时通知评价检验后阶段性能,hs-cTnT TAT不合格、急诊生化项目TAT不合格、检验报告更改、室间质评不合格四个指标评价检验全过程性能。对比改进前后变化,确认改进效果。

结果

17个生化项目平均Sigma值为5.29,其中8个项目(UA、K、ALP、CK、AMY、AST、TG、Na)性能达到卓越到世界级表现(≥5 Sigma);6个项目(LDH、Cre、TC、ALT、Mg、Glu)性能达到临界到好的表现(5>Sigma≥3);BUN性能表现差(3>Sigma≥2);Ca、TP性能为不可接受(Sigma<2)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标本不合格、危急值未通知、危急值未及时通知、hs-cTnT TAT不合格、急诊生化项目TAT不合格、检验报告更改、室间质评不合格的Sigma值改进前平均分别是4.17、3.60、2.75、1.72、3.27、4.52、3.33;改进后平均达到4.30、4.30、2.90、2.45、3.75、4.80、3.60。

结论

西格玛方法是较理想的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方法,便于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确认,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727-732)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子宫双切口新术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产科行择期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双切口新术式的32例PPP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中PPP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妊娠晚期经三维彩超及磁共振检查,提示为胎盘主要附着于子宫前壁的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覆盖原剖宫产手术瘢痕处,同时合并胎盘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人群中构建2型糖尿病(T2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至2013年邯郸眼病调查30岁以上农村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2006至2007年基线调查时经病史或血液化验确定无糖尿病,同时具有完整的2012至2013年随访糖尿病相关资料,共4 132例,其中男性1 793例,女性2 339例。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随机选择2/3人群为训练集,余下1/3人群为测试集,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白细胞(WBC)计数在呼吸道局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型,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66例,呼吸道非细菌感染患者37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健康体检者39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双位点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免疫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样品中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