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模式的比较与反思——以抗击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虫媒病毒的社区防控模式为例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岁末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COVID-19),已成为威胁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不可估量。目前,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公共卫生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社会的行为改变策略来遏制传播,社区为这场全域参与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组织层次和分守要津的防控壁垒。针对新冠肺炎的社区防控是在紧急状态中逐步摸索和调整的,学术界迄今仍缺乏对社区防控治理理念、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的全面深入研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仍存在许多难点及困惑。实际上,新冠肺炎并非近几十年来唯一的大规模病毒性传染病,社区的作用也不是第一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中凸显,社区防控的重要性已在理论和实证文献中得到很多证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防控与其他灾害形式的社区防控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行动策略取决于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机制、周期性和致死率等流行病学特征。当然,有关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防控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经过系统的文献梳理,笔者发现有三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模式:流感病毒防控模式、埃博拉病毒防控模式和虫媒病毒防控模式。
其他文献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sms of cast structure formation in Hadfield steel depending on the changes in the cooling rate of a casting in t
魏晋之际,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名、法等社会思潮兴起.新的社会思潮在与传统儒学思想相对立的同时,也显示着改造儒学、更新儒学的内在意向,儒家思想与各家思想在碰撞中走向新的融通.儒学思想实现新的融通后,其对政治实践的影响也出现新的变化:在人才选用上,由汉末专注德行转变为尚德与尚才相结合;在具体的政治指导思想方面,援法入儒,最终形成以儒为主,融合名、法的礼法政治思想.魏末晋初思想家、政论家傅玄在其儒学著作《傅子》中对魏晋之际儒学新变过程作了学理性梳理.
受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内生发展扶持政策不足、政府支持效能较低等体制机制制约,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上非常脆弱,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还较弱。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必须依靠与培育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快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在改革系统化、协同化上下功夫;要持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探索数字化改造新路径;要全面提升政府支持效能,做好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政策机制化制度化管理、增强财政支农协同性等“三篇文章”。
大型设备投资一直是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甚至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死存亡,因此,投资非常慎重。本文介绍了设备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外部环境,设备选型时应考虑的问题以
期刊
《荀子》中的《强国》和《儒效》两篇文献,记载了荀子“游秦”时对秦国内政的判断。学术界此前的解读多视其为荀子对秦国内政的肯定和赞美。实际上,秦国统治集团的高层对荀子入秦特别重视,也就有了官方“作秀”的可能。荀子眼中所见的秦政之美,不见得符合全部真相,可能只是秦国愿意示人的“表象”;荀子所论秦内政之美,就某些判断标准而言,与孔孟之道确实有所不同;而且还有“主宾答对”的特定背景,荀子赞美秦政也可以从“应对之语”的人之常情得到理解;荀子直言秦国内政的根本缺陷是“无儒”,体现出他秉执儒家学说的坚定立场,不失其学术宗
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和社会治理变革中,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协同作用,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目标,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正在实现从以政府管控为主的“社区管理”向党委领导、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结构转变。社会组织协同社区治理在活动领域、资源条件、运行机制、专业能力、价值取向等多方面面临着行动上的困境。为此,基层政府应充分利用中国日益向好的国家宏观制度环境,积极推进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影响最大、时间最久的社会发展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落实到具体实践过程中,“现代化”对当代文艺政策以及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同的要求和影响。一方面,现代化建设过程影响着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创作的内容;另一方面,作家的创作也对现代化建设进行反思与促进,二者构成一种有效的互动关系。通过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够挖掘“现代化”之于当代中国文学的内在核心理念影响,清晰地展现当代文学的“现代化”精神流变与审美形式创新,思考“现代化”对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