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瓶着色真菌和寡育外瓶霉导致着色芽生菌病一例
【机 构】
:
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海口 570206,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海口 570206,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海口 570206,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海口 570206,海南省第五人民医
【出 处】
:
中华皮肤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21年54期
其他文献
肠道菌群多指生活在人体小肠、结肠和盲肠的细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基因数目超过人体100倍,是人体已知最大的微生物群,与宿主的代谢健康密切相关。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宿主与微生物组间的探索维度。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负荷,抗生素使用后肠道菌群形成新的稳态,干扰疾病和治疗进程,并与个体所处的生长发育时期、抗生素种类和使用时长有关。菌群多样性和特性的细菌种类可能影响抗生素使用后肠道菌群的恢复。此外,粪菌移植和益生菌补充用于抗生素干扰后肠道菌群的恢复尚无明确证据。“粪菌”和
目的评价促炎性饮食与消化系统肿瘤患病风险的关系,为健康饮食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截至2020年12月,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ochrane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资源、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出饮食炎症效应与消化系统肿瘤患病风险相关的文献。纳入文献均采用膳食炎症指数(DII)评价饮食的潜在炎症效应。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合并纳入研究的OR及95%CI,同时根据研究类型、肿瘤类型和地域进
系统性慢性炎症在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肿瘤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膳食是调节机体炎症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膳食炎症指数(DI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估个体膳食的炎性潜能的工具,其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资料日益增多。DII基于1950-2014年发表的关于膳食成分与炎症相关的文献,根据膳食成分对6个炎性分子标志物:IL-1β、IL-4、IL-6、IL-10、TNF-α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对文献评分,并依据建立的一个来自四大洲11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性食物和营养素比较数据库,衡量个
肿瘤代谢重编程赋予了肿瘤细胞多个生存和进展竞争优势,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引起的乳酸生成增加。乳酸及其转运受体单羧酸转运蛋白(MCTs),尤其是MCT1和MCT4亚型在肿瘤和免疫细胞的生物活性中均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一方面,乳酸酸化的肿瘤微环境有助于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而MCTs作为乳酸代谢的关键转运蛋白,在肿瘤细胞代谢适应、代谢共生、维持其代谢表型及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乳酸本身和MCTs介导的乳酸输出过程也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化。近几
目的比较尿液法与尿道/宫颈拭子法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DNA阳性率的差异。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性病科等7个医疗单位共收集性传播疾病门诊初诊者1 475例,男1 118例、女357例。依次采集每例患者尿道/宫颈拭子、尿液标本各1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尿液和拭子标本中CT-DNA,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标本CT-DNA阳性率。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Meta分
肿瘤微环境是影响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三级淋巴结构是增强局部微环境中抗肿瘤免疫的新靶点。皮肤中固有存在与三级淋巴结构类似的淋巴细胞聚集物,提示其在众多皮肤疾病中存在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证实,恶性黑素瘤中存在三级淋巴结构,且与更好的患者预后相关。本文综述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及恶性黑素瘤中有关三级淋巴结构、功能以及在患者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进展。
目的研究饮食和生活方式与胃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200例为肿瘤组,另取同期于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20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饮食因素、生活方式、阿司匹林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并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此外,将肿瘤组按照病情进展与否分为进展期组133例与非进展期组67例,比较两组饮食因素、生活方式、阿司匹林影响相关因素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胃肠肿瘤进展的关系。结果肿瘤组饮食不规
癌痛在肿瘤患者中十分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的三步镇痛阶梯对癌痛管理起到积极作用,但仍有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临床针对中度癌痛使用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干预取代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用药尚存疑虑,证据尚不充足。本文针对该问题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示弱化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直接采用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对于中度癌痛进行干预,能有效控制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镇痛治疗的疗效受到多因素影响,除了二阶梯或者三阶梯用药区别外,患者接受各种抗肿瘤治疗的程度、不同性质的疼痛以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多种因素,如外伤、感染等,可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进而打破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平衡,使皮肤局部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的功能和/或数量异常,引起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生及过度的炎症反应等银屑病性损害。皮损部位各种免疫细胞通过表面分子感受周围环境变化(自分泌或旁分泌)后,表达并分泌多种炎症相关因子,如果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的维持机制失效,则在局部形成由炎症相关因子介导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制约肿瘤治疗及预后。10余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一大批学者开始关注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肿瘤营养学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我国肿瘤营养事业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营养一线治疗的观念虽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肿瘤学者接受,但真正的落实还存在许多的困难。本文针对我国肿瘤营养治疗的现况进行梳理,结合肿瘤营养一线治疗的临床实践经验,从系统构建肿瘤营养治疗的分级分类体系出发,建议制订精细化肿瘤营养治疗路径和指南,进一步完善临床营养工作制度,健全营养法规,同时明确营养治疗主体的职责范围,从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