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因“数据”而精彩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qsams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对探究活动中产生的各项数据信息的处理非常重要。作为科学教师要会挖掘数据中蕴含的科学教育内涵,具体可以从“学会甄别,选对方式——提升数据记录的科学性”“有序整理,方法得当——合理将数据转化为证据”“多维比较,有机补充——有效提升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信息处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据处理 探究活动
  作为具有鲜明探究特性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除了要关注探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之外,对活动中生成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比对、甄别、整理等分析处理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这其中,数据信息处理更是重中之重。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数据的处理不够到位,数据中蕴含着的科学教育内涵更是没有得到很好挖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数据处理的能力,从而提升数据的价值呢?笔者试提出以下思考。
  一、学会甄别,选对方式——提升数据记录的科学性
  数据是最真实的教科书,留下了学生科学思维的轨迹,也留下了学生观察科学现象的经历。学生只有及时、如实、全面地收集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因此数据处理要从仔细观察、真实记录开始。
  (一)对前期数据的甄别
  科学课中,许多实验需要多次重复操作,每一次的数据也许都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有所差异,因此要教会学生简单的数据甄别的方法。如“测量摆的快慢”实验,相同单摆摆10次的实验时间记录,4个小组测量数据汇总如表1。
  在这个比较环节中,有效汇总每个小组的数据,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清楚明了观察,从一组组数据中发现规律、牵引思维,提高了分析数据的能力。在多次探究运用后,可以让学生独自排序,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统计图表法
  统计图表是一种直观好用的数据统计方式,适合学生在实验数据统计中按需选用。如《拱形的力量》一课中,以研究拱足重物数和拱形承受垫圈个数之间关系的这个环节为例,利用统计图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抵住拱足的重物數越多,承受的垫圈也越多。统计图表法,能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更容易找到规律,提高教学实效。
  (四)展示法
  许多时候,数据的收集、整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展示数据过程也十分费时低效。建议教师可利用多媒体(iPad、实物投影)辅助展示或小黑板(贴示法、填表法)展示。这让教学活动变得更灵动,规律更直观,效果更明显,时间更节省。
  三、多维比较,有机补充——有效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一)多维度比较
  在对比实验中,证据是得出实验结论的有力支撑,只有对证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学生搞清楚弄明白这些证据代表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等着教师来下结论,要么对其他学生的结论不知所云。那么怎么用好这些证据呢?是不是有了证据就是有了结论?怎么引导学生对证据进行分析?例如《抵抗弯曲》一课,在实验方案中,学生已经搞明白了要研究的问题——增加横梁的宽度、厚度能不能增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在假设中,学生猜测到如果增加横梁的宽度、厚度后,小垫片数量增加了,就说明横梁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厚度有关。有了这样的猜测,再去关注数据的大小,引导学生进行两个维度的比较,一是横向比较,比较每一组中两个数据的关系,二是竖着比较,比较所有搜集到的两列数据之间的关系。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材料的比较。还是《抵抗弯曲》一课中,把4倍厚的纸条揭开后展开与4倍宽的纸条进行对比:材料(纸条)一样,但是抗弯曲的能力一样吗?学生比较交流后,明白了同样的材料和数量,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的抗弯曲能力要强的道理,从而明白节俭材料的好方法。   (二)补充证据支持解释
  科学注重证据。科学探究过程就是学生在获取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在所获事实的支撑下进行有序的逻辑思维,最终达到概念认识的过程。那么,如果这个事实是不全面的,甚至歪曲的,也就说明不了问题了。所以在科学探究中必须全面收集证据,并适当补充证据,注重证据的充分性。例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火柴掉落顺序”的试验,教师根据各组学生的实验汇报,把数据记录汇总如表3。
  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学生实验的真实情况,虽然各组不尽一致,但仔细观察,可以说明问题了。待各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小结如下:
  师:大家来观察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有什么发现?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吗?
  生1:大部分小组的火柴棒是离火苗近的先掉落,然后再到远的,所以可以说明,热是从近处传到远处的。
  生 2:我认为有几个小组的顺序是不一样的,这样大家有不同意见,应该不能说明问题的。
  师微笑,不置可否。
  生3:我发现有几个小组的顺序虽然不一样,但总的来说也是近处的先掉落,远处的后掉落,所以应该可以说明热是从近处传向远处的。
  师:(微笑,指黑板上表格)那第五组怎么会B和C同时掉落,第六组的B比A先掉落,第八组D比C先掉落呢?让我们先来听听他们自己的解释。请实事求是说好了。
  生(第五组):也许它们本身距离就很近嘛,热传得快,就一起掉下来了。
  生(第六组):我好像给A上的黄油涂得太多了,它一下子化不完就让B先掉下来了。
  生(第八组):我们也可能C的黄油涂得太多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认真,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大家来看一个短片,是刚才同学们做实验时老师现场拍摄的。(利用多媒体播放刚拍的短片:火柴从距热源近的地方开始逐一掉下来)刚才我们班大多数小组是这样的实验现象。下面再请看一个短片,是前几天我在别的班拍的。(播放:从涂黄油开始到火柴掉落的过程中,由于黄油涂得有多有少,火柴与铜棒粘得有直有斜,最后掉落的顺序有点乱)
  思考本案例足見教师预设的充分、全面。课中,在已经能说明问题的数据下,教师再补充课前和课中准备的证据并不是多余的,这样是对课中学生的解释的进一步验证,也为整个实验过程补充了一份证据。最后,才得出一个基于证据的科学结论,同时在师生交流中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证据意识的养成教育。
  总之,加强学生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尊重证据科学态度形成的一个重要载体,这既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指导,也需要学生在一次次自主探究中体验、感悟,逐渐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探究,在数据中寻找证据,在逻辑思辨中得到可靠的结论。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澜未来科技城学校 311100)
其他文献
空秆俗称枪杆,就是指不结穗或结穗不结子粒的玉米。玉米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多少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据调查,玉米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者高达30%以上,是影响玉米生产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探讨和分析玉米空秆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是现实而必要的。  1发生原因  1.1生理因素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雄穗由顶芽发育而成,且比雄穗发育早7-10天。从植物生理角度分析,
【正】背景:NICE关于处理儿童头颅损伤的指南出版于2003年6月。他们的建议与先前皇家医院外科医生联盟(RCS)出版的指南明显不同。提倡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代替头颅X线检查
第74届中国电子展(CEF)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展会持续3天,开幕第一天,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观众突破27000人次。本届展会参展规模达5万m^2,共有1500余家展商参展。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芳烃部设备大修改造过程中深入开展TPM(Engineering—TPM)活动,形成了对检修改造的安全、进度、质量人人负责的局面,检修现场忙而不乱的良好秩序,提升了天津分
<正> 1 冷作金属模用高速钢的热处理 与早些时候相比,进行冷锻加工的材料钢种范围扩大了,变形抗力大的材料已能被顺利地加工,工件的精度也在提高,这就要求高精度高性能的模具
提出了一种关于钢的B0(理论上限温度)与BS(实际上限温度)物理含义的新解释.发现钢中贝氏体反应的B0温度应该定义为奥氏体向铁素体共格生长转变的热力学平衡曲线Zγ→α与奥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