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提着一摞新书,在街头步履蹒跚,东张西望而竟找不到一辆空出租车时,格雷厄姆·格林的这句话就再次跳上心头。是一种疲惫恼怒而又暗怀满足的感觉,如果硬要打个比方,情状约类同于刚从一个精力旺盛又喜怒无常的情人家里走出。或初为人母者,抱着她那大哭大闹的胖娃。
搬家公司的人最痛恨读书人。书到搬时便嫌多。我的书连旧杂志加起来不到2000册,就已被小工们狠狠诅咒过了。那些藏书万册的人,一辈子最好只窝在一个地方吗?我真认识几位号称:“藏书过万”的家伙,没上门参观过,先行气馁了。看照片已经够壮观了。其中有个3室1厅全用来做了书房的,自己别住一处。
搬过数次家,每次都是赔笑脸又加钱,地下那一堆堆里,一半绝不会再看,还有一半没时间看。到底是占有欲在作怪,怀抱着“生是我家的书,死是我家废纸”的愚执。爱书人又通常不会家境富裕,对待起书籍来,却又很有地主老财的嘴脸。
“借书一难,还书一难”,古人说。我借书大抵是不打算还的,最终却都还掉了,债主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或打上门当头棒喝,或电话短信如蚊子般日夜在耳边嗡嗡,都是互相知根知底的,数百页的资料性厚书,才拿来两日便唁唁索回,老婆催凌晨酒桌上的老公回家都没这番急切。借与还之间,已经不再是斗智斗勇,而主要靠斗脸皮。我自己是从不借书给人的。实在山穷水尽,送之。
相比之下,读书反而是次要的了。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不需要追究的事情,人们最喜欢问。就像看到书略微多些的人家,便要问,这些,你……都读过?读没读过关你什么事?我就不读。
爱书的人谈起书来,总难免一往情深而絮絮叨叨。在旁观者看来实在矫情。似有倾诉不完的衷肠,又不足为外人道——除了在纸上。当一个爱书人,碰上另一个爱书人,话往往也是很少的,彼此间有心照不宣的气场。
书越积越多,人生的日子就越来越少,无形的手刷刷撕扯。才知道欧阳修为什么说读书要“马上、枕上、厕上”,是无可奈何,哪里还有为一本小说熬通宵的时间和精力。读后感也少了。实际上,真正想读的书更少,最后只剩下那么几本。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说:“我读书时总抱着非常个人的理由,为了幫我更好地生活而读书……在文艺作品中认出自己,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达观的态度来看待我们自身的困境,因为我们可以学着站在普世的高度看问题。”读书其实就是非常个人主义加功利主义的事情。黄金屋颜如玉,形而上的所谓心灵都是功利。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半点尘。”写出这样轻盈清澈诗句的爱书人于谦,把生命枉送在沉重的“家国”二字上。苏东坡够达观,站得够高了吧,也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书到底是沉重还是轻盈的,这个问题也无解。
有解的就不是读书,不是人生了。听新华书店工作的朋友说起一件事。就在他们书店不远处,有个地下通道,里面长年住着一个乞丐,或者说流浪汉吧。他白天在附近转悠觅食,垃圾堆里刨刨。晚上就在通道里睡觉。当一天之中,多半是下午两三点,不那么“忙”的时候,他会拍拍身上的灰,尽量地整一整衣冠,找地方洗洗手,走进书店,走到书架前,轻轻抽出一本书,就站在那里慢慢地看。
真的是捧着书,用指肚托着书页,一张张翻过去,目不转睛,腰站得很直,头埋得很深。完了再把书掸一掸,轻巧地塞回原处。店员想去驱赶他,都被朋友拦住了——他看书的姿态,太文明,比大多数读者都文明很多。读的还都是人文社科类。他就这么蹭书读了好几年。后来,随着城建,地下通道被拆除,他也就不见了。消失得如同一个传说。我们谈到他时,有人大力地辩解,不是乞丐,在古代,笔记小说里,他应该被叫作“异人”。
总有一天,我背回家的书们,都要离我而去,“嘘”的一声……这可不是传说,这是所有自命“爱书人”今生山水有相逢的真相。想到此,是有点灰心,可也不能真的就此灰下去。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万物皆有伤心处》 作者:王芳芳)
搬家公司的人最痛恨读书人。书到搬时便嫌多。我的书连旧杂志加起来不到2000册,就已被小工们狠狠诅咒过了。那些藏书万册的人,一辈子最好只窝在一个地方吗?我真认识几位号称:“藏书过万”的家伙,没上门参观过,先行气馁了。看照片已经够壮观了。其中有个3室1厅全用来做了书房的,自己别住一处。
搬过数次家,每次都是赔笑脸又加钱,地下那一堆堆里,一半绝不会再看,还有一半没时间看。到底是占有欲在作怪,怀抱着“生是我家的书,死是我家废纸”的愚执。爱书人又通常不会家境富裕,对待起书籍来,却又很有地主老财的嘴脸。
“借书一难,还书一难”,古人说。我借书大抵是不打算还的,最终却都还掉了,债主们都不是省油的灯。或打上门当头棒喝,或电话短信如蚊子般日夜在耳边嗡嗡,都是互相知根知底的,数百页的资料性厚书,才拿来两日便唁唁索回,老婆催凌晨酒桌上的老公回家都没这番急切。借与还之间,已经不再是斗智斗勇,而主要靠斗脸皮。我自己是从不借书给人的。实在山穷水尽,送之。
相比之下,读书反而是次要的了。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不需要追究的事情,人们最喜欢问。就像看到书略微多些的人家,便要问,这些,你……都读过?读没读过关你什么事?我就不读。
爱书的人谈起书来,总难免一往情深而絮絮叨叨。在旁观者看来实在矫情。似有倾诉不完的衷肠,又不足为外人道——除了在纸上。当一个爱书人,碰上另一个爱书人,话往往也是很少的,彼此间有心照不宣的气场。
书越积越多,人生的日子就越来越少,无形的手刷刷撕扯。才知道欧阳修为什么说读书要“马上、枕上、厕上”,是无可奈何,哪里还有为一本小说熬通宵的时间和精力。读后感也少了。实际上,真正想读的书更少,最后只剩下那么几本。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说:“我读书时总抱着非常个人的理由,为了幫我更好地生活而读书……在文艺作品中认出自己,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达观的态度来看待我们自身的困境,因为我们可以学着站在普世的高度看问题。”读书其实就是非常个人主义加功利主义的事情。黄金屋颜如玉,形而上的所谓心灵都是功利。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半点尘。”写出这样轻盈清澈诗句的爱书人于谦,把生命枉送在沉重的“家国”二字上。苏东坡够达观,站得够高了吧,也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书到底是沉重还是轻盈的,这个问题也无解。
有解的就不是读书,不是人生了。听新华书店工作的朋友说起一件事。就在他们书店不远处,有个地下通道,里面长年住着一个乞丐,或者说流浪汉吧。他白天在附近转悠觅食,垃圾堆里刨刨。晚上就在通道里睡觉。当一天之中,多半是下午两三点,不那么“忙”的时候,他会拍拍身上的灰,尽量地整一整衣冠,找地方洗洗手,走进书店,走到书架前,轻轻抽出一本书,就站在那里慢慢地看。
真的是捧着书,用指肚托着书页,一张张翻过去,目不转睛,腰站得很直,头埋得很深。完了再把书掸一掸,轻巧地塞回原处。店员想去驱赶他,都被朋友拦住了——他看书的姿态,太文明,比大多数读者都文明很多。读的还都是人文社科类。他就这么蹭书读了好几年。后来,随着城建,地下通道被拆除,他也就不见了。消失得如同一个传说。我们谈到他时,有人大力地辩解,不是乞丐,在古代,笔记小说里,他应该被叫作“异人”。
总有一天,我背回家的书们,都要离我而去,“嘘”的一声……这可不是传说,这是所有自命“爱书人”今生山水有相逢的真相。想到此,是有点灰心,可也不能真的就此灰下去。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万物皆有伤心处》 作者: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