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性爱国的思考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情感;理性爱国;排外;抵制
  摘要:爱国主义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体,在祖国的名誉、利益遭受敌对势力侵犯时,正是中华民族最具凝聚力的时刻。真正把被激发的强烈爱国情感转化为持久、有力的发展动力,培育民众社会责任感,是将高涨的爱国热情纳入理性轨道的有效途径。
  
  以“3·14”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为导火索,达赖集团开始了分裂国家、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的活动。一些居心叵测的西方媒体、集团及政客公然支持达赖分裂主义势力,以“藏独”和奥运为题大做文章,对中国进行无端诽谤、污蔑……这些卑劣行径激起了国内及全球华人的强烈愤慨,其爱国主义情感空前高涨,“爱国”一词已成为当前中国所有媒体中,所有中国公民乃至华人华侨、留学生中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与此同时,关于怎样爱国,如何表达爱国情感,爱国究竟是重情感还是重理性的争论亦不绝于耳。
  爱国主义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它首先表现为对祖国深厚的感情,但若这种强烈情感失去控制和引导,难免会表现为一种朴素、非理性的自发情感。对缺乏理性规范的情感不加以引导,容易引发过激的言论和行为,表现为狭隘的爱国主义。并且,这种非理性的情感不仅难以维系,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还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今年是奥运年,中国成为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我们应将爱国情感升华为理性爱国,成为理智、持久、有力的爱国行动。
  
  一、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有多重内涵,是一个从爱国情感到爱国意识再转变为爱国行动的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逐层递进的复合体,“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相互依存,其中情感是基础,意识是内核,行为是外在表现”。
  一方面,爱国主义表现为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深厚情感。对此,列宁曾下了一个简明而经典的定义:“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种深厚的情感源自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源自于由骨肉深情而扩展成的同胞之情,源自于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认同和自豪。它带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同时由于符合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普适性特点,它对社会各阶层都有着普遍的号召力和规范作用。
  另一方面,爱国主义还表现为稳定的爱国意识及其指导下的爱国行动。这种爱国意识建立在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客观现实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对国家内在价值的理性把握上。在行为表达上,这种爱国意识体现为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反对侵略、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安全;为国家做出奉献,必要时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
  
  2、情感爱国与理性爱国
  如果说情感爱国是爱国主义的初级阶段,那么理性爱国则是爱国主义的高级形态,是情感爱国的升华,是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理智判断、选择,具体表现为爱祖国与建设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形象、利益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统一。理性爱国是建立在深厚的爱国情感之上的,爱国主义行动又会对爱国情感起到强化作用,现实生活中爱国情感和理性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对爱国主义行为起作用。
  我们强调爱国需要理性,但这并不表示要把情感从爱国中剥离。情感是理性的基础,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也就不会有理性的爱国主义。同样,没有理性的爱国主义,感性的爱国主义也难以全面持久,也不会使人们全身心地践行爱国主义并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爱国主义既需要激情,又需要有序的、理性的、持久的爱国主义理性规范,二者不是可有可无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但情感爱国的表达一定要把握分寸,要力争向爱国的高级形态转换。
  
  二、爱国理性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在国家利益无端受损,名誉遭受侵犯时,往往是国内民众最为团结一致的时期,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在“刺激源”存在的时间段内,大众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人们以各种形式来表达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敌对势力的谴责,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然而,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理性爱国尤为重要。
  
  1、爱国不能建立在仇恨之上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爱国主义行动中站在最前沿的群体。他们中的一些激进分子,通常以网络为阵地,发表他们的爱国观,号召、响应或参与着各类爱国行动。他们关注祖国的统一和强大,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情绪的波动性,他们的爱国行为可能以过激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把理性看作爱国情感的对立面,把理性爱国看作是没有血性的表现,是软弱没有骨气的行为。而他们所谓的有血性、强硬,无非是在网络上发表极具煽动性的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狂热的仇恨,他们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要表达的爱国情感变成发泄怨愤的道具。在他们的言论中找不到一贯坚持的原则,他们自以为目光敏锐,在对外问题上,主张无端强硬的外交政策。这种盲目“仇恨”的爆发看似是与现实刺激直接相关的“应激型”反应,其实却根源于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阴影下形成的敏感心理。然而当今世界格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崛起的大国如果始终怀着受虐的、报复的心态,是非常可怕的。这种怨恨极易被利用,使得本以爱国为出发点的行为反成了误国之举,不仅影响了国家形象,而且影响国家发展大局。
  
  2、盲目排外不等于爱国
  排外、抵制,几乎伴随着每次爱国浪潮出现。从2005年达到顶峰并至今依然持续的大规模“抵制日货”事件,到近日来网络上流传甚广、响应者众多的“抵制家乐福”事件,无不或隐或现地表达并影响着大众的爱国情绪。也许这种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冷静下来我们不禁要反思,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已成为WTO一员的今天,抵制只能告诉别人“我们不是好欺负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家乐福有95%的商品是由中国本地供应商供货的,有大量中国员工在那里工作,抵制他国的同时,也损伤了自己。同样,对其他国家、民族比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也不能因为怨恨它们而不去学习。
  
  3、与过激激情相对应的冷漠现象
  人们往往把过激的爱国行为视为理性缺失的表现,殊不知,对祖国冷漠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非理性爱国情绪。这种冷漠主要表现为“口头爱国主义”。激进的“爱国者”们主张对敌对势力以牙还牙,而对于如何解决冲突,如何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却缺少理性、深入的分析。网络中的激进者往往在现实中重功利时效性价值,社会关怀和理想精神较少。抗议和抵制相对简单,易取得拥护、响应,而当外部的“刺激源”消失时,他们的爱国热情又可能骤减,变成一种对国家的冷漠。这种冷漠表现在不问时事,不关心他人,工作中不积极进取,赞同并呼吁改革,但当改革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又斤斤计较等等。
  同时,过激的爱国言行会影响到国家间的关系,影响到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成为别有用 心者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谈资,不利于我国形成良好的国际环境。关于国际关系,我们理应相信国家肯定有国家层面的判断和行动方案,应拥护并执行国家方案。
  
  三、理性爱国的内涵
  
  我们所提倡的爱国是基于对祖国深厚感情之上的一种积极的、有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识,这一意识,无论在国内国际形势稳定还是动荡时期都应一以贯之。爱国情感的表达不能脱离理性之缰而自由驰骋,作为公民更不能以爱国为名义无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安定。把爱国情感上升到理性层面,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形势,认清敌对势力的阴谋,从而把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之志,真正在行动上与国家步调一致,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首先,与国家步调一致地爱国。中国的崛起在为自身赢得尊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一些国家的敌视甚至破坏。面对种种非议,中国人要有自信心,要正确面对崛起过程中要承受的压力和挑战,对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的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最有力的回击是我们自身的实力增长。我们要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胸怀,要用实际行动消除误解和敌视,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是重友谊、讲和谐的民族。今年奥运会,会有许多嘉宾、运动员云集中国,我们更应展示中华民族的风采。
  其次,爱国不只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权力。如果缺乏应有的主人翁意识,就会产生“国事于我无关”、“我对国家做不了什么贡献”的想法。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排外、抵制会有众多响应者的另一个原因——他们缺乏其他可以表达爱国热情的渠道,过低地估计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要正确认识自己,理性爱国,并广泛积极地参与国家公共事务。
  最后,所有的爱国激情都应落实到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上来。面临的形势愈是复杂多变,我们愈是要坚定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信念。我们必须维护正常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运行秩序,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统一。邓小平曾经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拥护社会主义,但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更高些”。江泽民指出:“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让我们在爱国的旗帜下,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其他文献
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政府、高校的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学生及行政人员、职业界和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元化的一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权力与利益是
英语非限定分句属[-Tense,-Agreement]子句,其动词VP采用非限定形式,名词NP节被显性主语或隐主语占据。在中国学生对非限定分句的二语(L2)习得过程中,有几种常见的偏离句式:在带有VP
池田大作先生是享誉日本全球的著名宗教活动家。在其专著和与世界名人谈话录中,他多次提及“人间革命”。该概念与传统概念上的革命不同,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变革,其核心是“
《临时约法》变总统制为内阁制,但对内阁制特有的不信任投票权却没有具体规定。《临时约法》设计者将不信任投票权和弹劾权混同,目的是以国会制约政府权力,自身又不被解散。可在
民间文学艺术的个人作者身份存在不确定性,这引发了是否将其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争论,即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主体制度的构建。人格正当性理论为
从单源热液水在成矿过程中同位素组成连续变化与W/R值的关系着手,分析了热液矿床成矿热液水同位素组成介于两种或多种初始水同位素组成过渡区域的必然现象,指出应用热液水氢
关键词:下部病;下部;肛门;后分;《百喻经》;古医籍  摘要:关于《百喻经·倒灌喻》中的“下部”、“下部病”等词语,《汉语大词典》与一些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只有考释出“下部”一词的准确含义,才能正确地判定“下部痛”的含义。“下部”一词在佛经和古代医籍中存在着大量的例证,这些例证足以揭示其准确含义为“肛门”。“下部病”是与肛门这一身体部位有关的多种类型疾病的通称。而不是具体指某一种特定的疾病。  中
由于对“清闲”一词的含义尚无定论,在古籍传刻中易被讹为“清开”、“清问”、“请问”、“请间”等形式,影响了古籍整理和研究者对文义的准确把握。此词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燕
关键词:校园建设;体育环境;生态体育  摘 要:目前,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忽略了校园体育环境建设因素的存在,忽略了体育的发展、创新、人文、绿色,健康第一的精神,因此,建议校园边缘环境建设应利用校园围墙修建环校健身路径、校内攀岩墙、定向越野及拓展运动场,营造校园水上体育环境,树立生态绿色体育观念,使高校体育场地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及学生、教职工和社区群众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 G80—05 
冯晓云,女,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并留校任教至今,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长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