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花鸟与宏大叙事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有人说,看不懂石荣强的画。说实话,我也不大看得懂。但这却不妨碍我们欣赏他这个人,并喜欢他的画。未曾想过要与他展开某种形式上的关于艺术思考的对话,以便去了解他所诉诸的想法,并依此为基础再做深入地诠释或解读。因为我清楚地知道,他对于自己作品所能承载的精神旨趣也未必皆知。这并不矛盾,就如同我们一样读不懂自己的梦,也无法清楚解释那经由自我设定过的天马行空般的幻象场景一样。
  思想是抽象而宏大的,观念与意识的世界所承载着的精神内涵无比深邃。所以探析一件作品的思想价值并不需要去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欣赏其艺术水准与才能也并不一定非要看懂他的画,只要那作品中有可容纳你的思考、放逐你内心情感的空间,有与你的审美观相契合的连接点,并伴之有可作探究的待解谜题,那便是好。因此我们不必清楚蒙娜丽莎微笑的根由所在,也不必确知梵高的心路历程与画作有着何种密切关联,更不用弄明白马克·罗斯科的红与伊夫·克莱因的蓝里究竟暗藏着什么样的未知能量……而我们仍会被这些作品所吸引,为这些伟大的、精神化了的图景而着迷。着迷,是因为集体意识于此所达成的共识,也是因为那画里画外的暗藏玄机,一语道破、一目了然,便没了意思少了意义,止于视觉感受而非艺术。
  石荣强倾心于观念性艺术创作,其所投之的观念意图也指向颇多。对文化语境差异化作表述的,就自然状况与生存环境作反思的,由物种关系照应现实社会且具有批判意味的,种种。因此,那画中总会带有明显的指向性特征,如具有悲剧化色彩的生命的终结;如对物欲的追逐与受贪婪驱使的掠夺;再如文化体系之间的矛盾与人类精神思想的扭曲等,均成为他构建一系列“宏大主题”作品的基础所在。
  “宏大”往往被错误的认定为是场面上的事。而花鸟画题材创作中,叙事性、场景性又似乎并不明显,所以在构成上并不具备构建宏大主题的特质。表面来看,石荣强的作品与宏大叙事无甚关系,不过是些花花草草、鸟兽虫鱼的摆置罢了,只是在造型上加以夸张的表现手法与形式化的转变而已。但实际上,这样的画面所呈现给我们的既是一种结果同时也充满了无限未知,或更应该被归结为一个导引的线索才是。画中的情节化叙述内蕴颇多、喻指颇多,以至于这些作品更像是一场宏大主题图景中的局部剪影。不难察觉的是,那情节化叙事的背后所映射出的是关乎于生命的课题——关乎于社会的现实,关乎于生存的状态,甚至还是关乎到全人类精神思想世界溃失后的总结与陈述。故而,这些作品开始显得愈加宏大起来,一旦再经由他的装置组合与拼贴后,所构成的宏大场景便震慑人心。
  但似乎还有个关键问题待解,那就是他的画确实总笼罩在一层幽幻神秘的面纱之下,让人难以轻易看透,能够试图探究并动身前往去破解问题的观者竟总是少数。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并不能怪责于观者的品端不足,而恰恰是因为他故意设置的门槛有些过高。显然他过分强调了学术性命题的重要性,以至于完全将艺术表现与形式一同纳入到他的公式化格式范畴之中,若不加以题意上的解读,便很难找寻破解谜题的方法。另外,观看他作品的技术门槛也似乎有点高,如果不是熟读古今笔墨,如果不了解水墨语言的内在美感所在,在这些充满诡异造型又独立而撑满画面的“动植物造像”中是很难接收到美的信息的。所以试图读懂他的画便要具备以下两大条件:既要洞悉到那看似浅显的图式表达背后的观念指向,同时还要具有更为高阶的对于水墨表现的传统技术语言上的认知。
  缺少建立在一般经验审美基础上的美的共识,成为阻碍石荣强作品被广泛认可的症因所在,这在一部分观赏者的陈述中确有提及。他笔下的鸟兽虫鱼总会身躯庞大,标本化的正面与侧面形象颇多,同时在造型上还略显夸张,充满怪诞而诡异的假象。虽然它们的形态往往与现实中的物象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上的拟人化特征却与现实认知的感受形成反差。撑满画面的局部化了的主诉对象,还有过嫌忧郁的画面背景,总是会令你将一切“可爱”“柔软”“欢愉”“美丽”等词汇远远抛弃。它们似乎更像是远古图腾文明中符号化了的“神明”,是部族首领或巫师为了教化族众而做的神化了的演绎,因此才被附着了人的情感、人的神态甚至人的思想。
  这明明就是故意为之,偏要独立山巅听风过耳。遮丑与取巧本是许多同龄艺术家们惯用的手段,而他却偏不做此打算。是故,他遮遮掩掩地将技术表现上的优势按了下去、藏了起来,又大大方方地将造型与神态加以凸显,唯恐有人言说到他的作品时,总要强调他笔头功夫一流。
  但那笔头功夫又确实属于一流,艺术美感的表达能力也很强。我对其作品先入为主的偏爱恰恰来自于其艺术表现,而并没有被他的刻意为之唬住。那画面都是笔墨规制后得来的韵味,是他对纸与墨恪守本分后的探索与追问,是他行诸于画笔时对传统技法与笔墨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没有类型与题材上的限定,也没有语言形式上的限制,山水、花鸟、人物以及翎毛走兽都可以为之又能肆意为之;工笔、写意与水墨表达都可以加以表现,又都能表现得很好。还不止于此,他对于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借鉴与融合也很恰当,光影的运用,物象间逻辑关系的处理,以及局部细节间对现代艺术符号的置入等,但这些内容并不喧宾夺主,主次关系上的排列也相对有序。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那水墨表达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中国画的土壤之中,只是观念意识上走的超前了些而已。所以石荣强的画所带给观者的已不仅仅是想象空间的宏大,同时还是表现空间辖域的无限宽广。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特点鲜明的弗拉基米尔公国领地中形成了具有俄罗斯民族特征的弗拉基米尔画派,弗拉基米尔画派用其独特主观的色彩和天真质朴的笔触,犹如色彩明丽、层次丰富的鸡尾酒浓醇,让人为之迷醉倾倒。  【关键词】弗拉基米尔画派;风景画;油画  家乡是每个人最温柔的牵绊、最感性的回忆。每次提笔都想把家乡的美好画下来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表达出这种浓重淳朴的情感,直到一次在导师的点拨下接触到弗拉基米尔画派,看到这些浑
期刊
朋友说让我为他写点什么,我很吃力,因为笔头功夫太笨,况且这朋友还是一位画家,这就更是为难了。画家都是不同一般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天资、想法和感悟,更有着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因此写不好会误导他人,也会误述了画家本人。  我这里要谈的画家是在绘画行当里的朋友覃勇。我比他年长很多,但却经常来往,在一起聊聊绘画或相关的问题,因此可以称作是忘年交吧!  认识覃勇是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他还在读本科,当时对他绘
期刊
唐宋以来,历经千年,桂林素以优美的青山绿水闻名于世,古人今人盛赞桂林之美的诗文不计其数,神奇的自然力量把桂林塑造为人见人爱的人间仙境。然而,世人万万不曾想到,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疯狂的日本侵略者残暴地将战火引向桂林,把大量炸弹、毒弹投向桂林这一块静谧而美丽的土地上,日本侵略者的孽径令人发指。  1944年是农历甲申年,原是抗战大后方“广西华丽城市”的桂林,最后由于日寇铁蹄的践踏,全城被毁,成为
期刊
戚光才刚刚大学毕业,目前正在准备考研。按理说我们基本不推介如此年轻的画家的,因为他可能还不成熟,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他更好的作品还在日后。可是虽然他如此年轻,但他的作品已经入选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重大展览了,还在《美术》等杂志上刊发,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有着很可贵的品质,代表着一种草根青年对生活和艺术的无限热爱和热切希望,有一种与命运抗争的蓬勃生命力,这种奋进拼搏的精神是值得大力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模式的重大变化,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也明显发生了转变,他们摆脱了过去单一的审美取向,而表达了多元化的审美诉求。城市雕塑作为呈现在公共空间的大众艺术,更需要有新的姿态、新的面貌展示在公众的面前,以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个体情感的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创作出既能体现城市个性精神,又能展示地域风貌,既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能为广大公众所接受的城市雕塑,
期刊
初识罗坚,给我的印象是敏感。面孔在淡蓝色烟雾之后,显得有些茫然及焦躁。我想这种情绪正是他在一片混沌中急切地寻找排解和具体的切入点所浮现的状态。  初读罗坚之绘画是件静物作品,读后便有了与他初交时感觉上的吻合。不大的画面,涌动着一种不太控制得住的情绪上的波动,强烈明艳的色块相互挤压、厚重的笔触在画上急促而扭曲地运转,表现性的线条游走和穿插其中,刀笔直下。画的气息及状态无不暗示作者精神上有一种由内而外
期刊
生活中,当我们面对高山大海,日暮苍穹,心中常升起难以名状的激情,好像在倏忽之间捕捉到另一个世界投射的光辉,静谧中获得难以言说的启示。观张洪亮教授的油画作品会有这样的感受,画面中的闸坡渔港美景、夏日海岛风光、陕北风情,记录着自然天地的气象瞬间,万物于静默中吐露的光辉。如果说美的意义往往无法描绘,难以用言语去阐明,那么我们只能于天地自然的力量和艺术中去感受,深沉静默,体合为一,获得美的启示,所谓“天地
期刊
【摘要】艺术是心灵的抒写,指引着人类的生命活动、艺术的精神活动表达出人类心灵的底蕴,以及生命的本质存在的特质与变化。朱耷与蒙克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空间,却带来了绘画史上的震撼。他们感受到时代转变所带来的隐痛,他们是时代的疯子,也是时代的英才,又是当今时代所推崇的艺术大师。朱耷与蒙克性格率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活生生地反映于画作上,产生了艺术上的共鸣。所不同的是朱耷的作品反映更多的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
期刊
【摘要】陶——土火融合之精灵,人类首次创造出的自然界所没有的一件物品。西周时期,瓦当的出现,则使人类的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阶段,是人类居住环境方面的一次伟大革命,揭开了中国建筑史的新篇章。西汉代秦,大兴土木,极尽奢华,比秦有过之而无不及。瓦当艺术盛及两汉,汉代瓦当数量极多且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出土,出现了图案瓦当、图像瓦当和文字瓦当,是研究图案和图像等装饰艺术、书法和篆刻艺术以及模印艺术的宝藏。 
期刊
11月11日,这本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不知是哪位开始把它当成了“光棍节”,近几年通过商家的炒作,已成为部分人的“购物节”和“狂欢节”。  提到“光棍”,美术史上的“光棍”画家倒是挺多的,这些独身的画家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独身的呢?这种状态对他们的艺术又有什么影响呢?这一期“专题”栏目,我们对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这三位美术史上最伟大的“光棍”进行研究,尽管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材料欠缺导致研究无法深入和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