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的秘密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德州城里有一家百年老饭庄,掌柜的姓冯,名金诚。他的冯记饭庄装潢称不上豪华,可店里每天顾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这天,冯掌柜正招待店里的客人,跑堂的急匆匆跑来说有个乞丐在店门口晕倒了!冯掌柜忙来到店门口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伙子一动不动地歪倒在地上。冯掌柜上前喊道:“小兄弟快醒醒,你这是怎么了?”
  此时,知府许大人正在店里用餐,听闻有人晕倒了也出来看个究竟。
  小伙缓缓睁开了眼睛,双手作着揖说:“掌柜的,可怜可怜我吧,我是外乡的,名叫刘三,家里着了水灾,父母不幸亡故,我流落到此,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原来此人是饿晕的。冯掌柜让伙计把他扶进店里,找了个空位让他坐下来,接着,又给他端来饭菜,还有本店招牌菜——冯记扒鸡。
  知府许大人看后,不由得赞叹:“冯掌柜真是大善人啊,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乡人都能如此热心相助,真是令人敬佩。”冯掌柜说:“许大人您过奖了,这小伙子饿了需要吃点好的补补身体,这些不过是举手之劳!”
  许大人是土生土长的德州人,对家乡的扒鸡情有独钟。小时候家里穷吃不起,如今有了俸禄,对扒鸡还是吃不够,所以隔一段时间就来冯掌柜这里点一只扒鸡。他听了冯掌柜的话,深感欣慰!他吃饱后,发现刘三也吃完了,而米粥和扒鸡还剩下大半。许大人问:“冯掌柜给你备了这么多好吃食,你怎么不多吃点啊?”
  “回大人,我吃饱了!”刘三说着擦了擦嘴。许大人笑道:“挺大个老爷们饭量倒不大。”
  吃了饭,刘三的精神头好了很多,他跪在地上说:“请掌柜的开恩收留我吧,干什么都行,给不给工钱也无所谓,给碗饭吃就成。”
  冯掌柜把他扶起来,环顾了一下店里说:“刷碗切菜的人手不太够,你就留下来刷碗切菜吧。”
  刘三很勤快,跟其他伙计一样,忙里忙外,一刻也不闲着。冯掌柜对刘三很满意,工钱跟其他人一样一分不少。
  转眼间,过去了两个月。这天,几个客商走进了冯记饭庄,他们点了店里的特色扒鸡吃了起来。可没多一会儿,就都捂着肚子叫起来。冯掌柜赶紧跑来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个矮个子捂着肚子说:“哎呀,疼死我了,一定是饭菜有毒!”
  就在这时,刘记饭庄老板刘云天打这里经过,听到冯记饭庄里吵吵闹闹就进来了,见到冯掌柜后连忙问:“冯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唉,贤弟有所不知,刚来吃饭的人说肚子痛,还有人说中毒了,我这百年老店哪能有毒?”冯掌柜说。
  早有人报了官,不多时许大人带着人来了。郎中也已赶到,他用银针试了试他们的呕吐物,一看,银针发黑,果然是中毒了。可用银针试饭菜和扒鸡,却发现没毒。许大人喝问冯掌柜到底怎么回事,冯掌柜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郎中初步诊断,那些食客中的毒并不致命,但是会引起腹部剧烈疼痛。许大人有些疑惑,既然食客是在本店中毒,为何他们的饭菜里没有毒呢?他又盘问了那些食客,都是常经过此地的客商,是店里的老主顾,跟冯掌柜无怨无恨,不可能故意陷害。冯掌柜的店已有百年历史,他深知顾客就是衣食父母的道理,不可能加害食客。会不会这些中毒的人,来店里吃饭前吃过别的什么?可一问,他们都说之前什么也没吃。
  就在这时,不知谁家的狗趁店里乱溜进来准备偷吃,冯掌柜踢了它一脚,狗受了惊吓,撞了桌子,一个盘子掉在了地上,它舔了舔盘子上的残渣,不过片刻,竟突然开始叫着打滚。许大人见状,灵机一动,捡起盘子用银针在上面蹭了蹭,银针果然黑了。他仿佛知道了下毒者,然后来到后厨,在垃圾桶里找到了擦盘子的抹布一试,竟然也有毒,便走到大厅一把抓住了刘三的手腕,问道:“刘三,你为何下毒?”
  刘三大喊冤枉,说:“大人,冯掌柜对我恩重如山,我怎么可能下毒坑他?”
  “冯掌柜对你恩重如山不假,可你怎么竟会加害于他呢?”听了许大人的话,众人都抻长脖子好奇不已。许大人说:“我们给店里的食材以及茶水试了毒,却未发现任何毒性。顾客就是衣食父母,冯掌柜没理由害人,由此可见,下毒者另有其人。可是下毒者下的并不是要命的毒,只是让食客腹部疼痛难忍,由此可见.那人不想害死人,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是为了败坏这百年老店的声誉罢了!”
  在场的人听了连连点头。
  许大人又说:“我还记得刘三初来此店的场景,试问一个三天没吃饭的人见到可口饭菜肯定会狼吞虎咽,而刘三吃的不多且速度不快,由此可见他说了瞎话,他根本不是饿了三天!刚才我一直没查到毒的来源,可是那条狗给了我答案,下毒者把毒放在抹布上,然后擦了碗和盘子,食物沾了毒,食客吃了中了毒。今天只有刘三洗盘子,他不是凶手谁是?”众人听到如此推断,不由暗暗称奇。
  此时刘三吓得脸色惨白。许大人说:“再不说实话我可要带你回府衙大刑伺候了,到时候叫你皮开肉绽!”听了这话,刘三忙跪下来说:“大人,这都是刘记饭庄的刘云天让我干的!”
  冯掌柜听后不敢相信,他和刘云天兄弟相称,为什么他要害自己?刘三说:“你的店特别红火,他的店特别冷清,眼红之下就想了这歪主意。”
  “刘三,你不要诬陷我,我可是好人!”刘云天喊道。
  许大人让刘三说出实情。刘三说,他是刘云天的远房表弟,并说刘云天也是外乡人,他在老家是做布匹生意的,由于仓库失火,赔了钱。有一年,他来德州办事,看到冯记饭庄生意如此之好,他就惦记上了,然后凑了一些钱,来这里开了刘记饭庄。
  让他想不到的是,他请来了本地很有名的大厨,价格比冯记饭庄还低,可生意就是不火,让他很是郁闷。为了生意好起来,他还跟冯掌柜套近乎,以兄弟相称,可是并没有学到什么。德州城历史悠久,交通便利,每天经过此地的客商不计其数,在这里开饭庄本该可以大赚一笔,可是客商就跟商量好了似的都去了冯记饭庄,让刘云天很恼火,于是找来表弟刘三假扮逃难的混进饭庄,然后趁机下毒败坏冯记饭庄的名声。按刘云天的想法,人们不敢再去冯记饭庄自然都来他这里了。今天是他們约定下毒的日子,所以刘云天从这里路过,目的是从中作梗。
  听了这话,刘云天知道自己再狡辩也没用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在许大人的审问下,刘云天如实道出,他一开始也不想用这办法,原本他把冯记饭庄的大厨请进店里,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打算从大厨嘴里套出点冯记饭庄生意红火的秘密,可是大厨说做饭菜以及扒鸡的工艺并没有特别之处。刘云天没了办法,就下了狠招害人。
  冯掌柜叹息一声:“我以前就跟你说过,我的店没有什么特殊秘密!唯一一个百年红火的原因就是‘诚信’,我们店以货真价实来经营,而不像你为了拉拢顾客用低价劣质食材,这样是长久不了的。我们对得起顾客,这样他们便口耳相传,我的店才兴旺……”
  刘云天看到店门外写着:良心是个无价宝,诚信方招天下客。看到这里,他似乎有所感悟,发出悔恨的叹息。
其他文献
黄海洋养了一只大黑狗,叫大黑。大黑又高又大,威武雄壮,一身黑毛像缎子一样闪亮,黄海洋喜爱得不得了。可有一点不好,就是大黑性格太暴躁,攻击性太强,见到人就狂吼狂吠的,虽然没咬过人,但不少人被它吓过,好多小孩甚至被它吓得哭爹喊娘。  俗说话,菜花黄,狗发狂。现在油菜花开得正灿烂,一时间村里接连发生好几起狗咬人事件,狗主人赔钱不说,还伤和气,最严重的是,一个小女孩的脸都被狗咬得破了相,官司一直打到法院,
期刊
宝贵酒坊又出新酒了,韩宝贵迫不及待地打电话通知他的老客户老崔。  老崔是远近闻名的酒篓子,每天要喝一斤白酒才能入睡,不过他酒品好,喝再多的酒都不会撒酒疯,更不会对家里的老婆和儿子崔志强动粗。不过越是这样,儿子越是怕他,老崔要他往东,志强就不敢往西。  老崔喝的酒,都是宝贵酒坊出的。韩宝贵跟他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每次出新酒先告诉老崔,他来买酒,韩宝贵多给他一斤两斤的,条件是,老崔不许买别家酒坊的酒。
期刊
孙同兴在一条繁华的马路边摆了个摊儿卖糖葫芦。他手艺精湛,做的糖葫芦种类繁多,口感独特,因此很受欢迎,生意相当红火。  这天上午,孙同兴又像往常一样出摊儿。他刚把摊儿摆好,就有一个小伙子来买糖葫芦。小伙子看上去有二十多岁,身材瘦弱,皮肤黝黑,嘴角边留着一撮小胡子,一头卷发好似枯草。  孙同兴正低着头忙活,听到有人说要买糖葫芦,就随手从玻璃箱里拿了一根,一边递给来人,一边笑呵呵地说:“两块钱!”谁知,
期刊
五羊市灯谜协会组织骨干会员到外地景区采风,游览结束后,会员们到景区门口一家小店里购买纪念品。  大家正在购买当地土特产,灯谜协会主席刘志光看着一件红木如意算盘摆件突然故意“咦”了一声,说道:“这可真是件怪事啊!”  会员小孙听到后,走过来问道:“怎么了,刘主席?”  刘志光说:“这些年科技日新月异,算盘早已不再使用了,所以你们年轻人都不知道,这老式的算盘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
期刊
这天,纪检委接到一封举报信,信中举报某单位领导黄振山经常带领一帮人,在周末到东山一家叫“田园居”的农家乐大吃大喝,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其背后很可能存在违法乱纪行为。  纪检委老周看完信吃了一惊,因为黄振山刚上任不久,年轻、有活力、有干劲,前途一片光明,想不到刚崭露头角就开始贪图享受,长此发展下去结果不堪设想。  老周当即向领导做了汇报,领导很快批复下来:立即展开调查,注意保密。  周末到了,接近中午
期刊
春山老汉有个习惯,每天吃罢早饭,把碗筷一放,背起手,到自家的那几亩地里去逛逛。今天他要去的地块在村东头的公路边,地里种的是玉米,玉米苗都有一米高了,他想看看长势如何。  可是到了地头,他不由得傻了眼。就见整个地里,一片狼藉,玉米苗东倒西歪,简直惨不忍睹。邻边上贵祥老汉家的小苗也毁得不轻,但他的地块被毁的不大,不及自己的一半。地里满是大车轱辘印子,春山老汉当下就断定,肯定是有大车在地里走过或翻滚了。
期刊
老胡杀猪卖肉,长得五大三粗,虽然年逾花甲,体格却好得不得了,半撇猪肉,一只胳膊就能夹起来。  但老胡却忌怕一个人,就是隔壁的老李。  老李和他年龄相当,无论是个头还是体形都比他小一号。虽然老李长得小,却会功夫。最关键的是,两个人从年轻时就是对头,到现在还彼此看不上。  这事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  那时老胡刚杀猪卖肉,由于整天手里攥着刀子,人长得又高又大,在村里谁也瞧不起。老李那时是附近武术队的教练
期刊
松树村因进村的路旁有棵百年松树而得名。松树的一条伸向路面的粗壮树丫上,拴着一条粗粗的绳子,绳头离地面有一米多高。碰上下大雨,从山坡上会流下一股水,从松树下的低洼处横穿路面,汇成一条小河。小河不宽,但成年男人迈大步也跨不过去。为了不弄湿鞋袜,过路人都选择抓住绳子荡过去——这就是绳子挂在这棵大树上的原因。日子久了,大伙给这条绳子取了个浪漫的名字荡桥。  村里人习惯了“荡桥”的用法,绳子定期有人更换,从
期刊
刘森扶贫驻村,任村第一书记。这天早上,他在村委会正睡得香,突然被外面的吵架声吵醒了。才五点多,可吵架的声音不断传过来,他只好起床了。细听吵架声中有个声音很耳熟,是村主任老马,刘森朝老马家走去。  老马家就在村委会隔壁,此刻正吵得不可开交。对方是村里有名的泼辣女子,叫秀花,操着大嗓门嚷道:“管天管地管我家头上了,你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刘森急忙上前劝开,秀花这才骂骂咧咧地走了。刘森问老马是怎么回
期刊
旧社会,因父母嫌贫爱富或门不当户不对棒打鸳鸯的事屡见不鲜,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再发生这样的事可就有点稀奇了。不过,最近还真出了这档子事。  川东市往东二十里有个江口乡,北边有个村叫金山村。可惜名为金山,却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村民金富贵凭着他一手高超的木工手艺,这几年走东串西,给人家即将出嫁的女儿打造精美的木质嫁妆,率先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  这金富贵不仅手艺好,脑子也灵光,精于盘算,村里人称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