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次地方选举

来源 :世界博览·中国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多年来,古老的中国,不管是在帝国、民国还是在共和国时代,一直有人持续地关注着地方自治、选举和草根民主的问题。
  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还沉浸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耻辱中。怎样解决国家危机?对这个话题的广泛讨论涉及到民主、立宪制和地方自治这样的新名词。随着与英、法、德和俄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朝的形势更加恶化,逐渐沦为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和附庸国。这些条约中最著名的是1842年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让其成为英国皇冠上的一颗宝石。
  
  走向宪政
  
  香港虽然让国人想到帝国主义和不平等条约,但是对到访过的人也有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对当时思想界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康有为便是如此。康有为第一次到香港是在1879年,那个高楼耸立、街道整洁、警察尽职尽责,运行良好的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切与康有为的老家广东省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居住在通商口岸——比如广州的外国人也激起了康有为的改革之心,这些外国人遵照各自国家的法律,有效地管理各自的社区。西方国家成功和强势的根源是什么?在康有为的回答里他强调人民和统治者之间沟通的公开和通畅性。
  1897年,康有为的得意门生之一梁启超就是带着老师的这些观念进入内陆省份湖南的。这个最后一批向西方人开放的省份,因为是毛泽东的故乡而变得世界知名。不过梁启超来到长沙的时候,这个未来的革命者还只是一个孩子。但是梁启超和康有为的改革语言,在不久的将来间接地影响了毛泽东和他那一代革命者。粱启超和他的同伴们鼓励那些热血青年和爱国学生去建设自治政府,谈论“民主”和“人民的权利”,去追求人与人的“平等”。这些借自日本的语言深深震动了湖南的保守士绅们,他们给清朝的总督施加压力,要求改革。到了1898年夏天,湖南的知识分子的骚动平息了下来,暂时受挫的梁启超离开长沙,到北京去与恩师康有为会合。
  在北京,和梁启超一样的年轻行动家和有改革之心的官员成功说服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这些法令涉及到中国政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政府结构、教育和经济发展等等。然而,到了1898年年末,被称为“百日维新”的改革就只留下一个记忆了,一场宫廷政变在9月软禁了年轻的光绪皇帝,厉害的皇太后慈禧掌握了政权。6位改革者,包括康有为的弟弟被逮捕、审判后处决了。夏天的改革法令很快被废除。
  但是1898年改革的精神并未熄灭,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不久就又燃烧起来。虽然康有为和粱启超依然流亡海外,但是他们的观念和他们教授的学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政治。中国地图上所有的城镇和都市里都有一批深受改革思潮影响的精英和官员试图在教育、商业和行政上实行改革。沿海的通商口岸,比如广州、上海、天津和内陆的省会城市,四川的成都,山西的太原都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心。在这场改革运动中依然能够听到要求“民主”的呼声,当时正致力于广州革命的孙中山便是少数使用该词汇的革命者之一,政府内外都有人兴奋地讨论着地方自治和宪政。
  1905年政府改革的讨论加快了。部分原因在于清政府旁观俄国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争,亲眼看到了独裁政体导致俄国在1905年发生革命的事实。清政府宣布准备进入宪政时期,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外国政治体制,载泽、徐世昌、绍英一行前往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戴鸿慈、端方一行前往美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国。慈禧又下令设立了考察政治馆,专门研究、编选各国宪政资料,供朝廷参考。
  1905年9月24日,载泽等人由北京正阳门乘火车启程时,遭遇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袭击,载泽与绍英受伤,延误了行程。12月,五大臣分两批先后出京,由上海放洋。除了考察既定的出访国家,还参观了几个小国,一共周游了14个国家,1906年7月回到国内。考察团先后进呈了一份强国必须宪政的考察报告,编成《列国政要》133卷及《欧美政治要义》18章。该报告由随员熊希龄执笔,参考了流亡东京的梁启超和杨度所写的宪政研究资料。满清贵族载泽和端方拥护宪政的态度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1906年9月1日,清廷的第一份改革法令颁布,宣称:人民的声音应当得到关注、倾听并遵循。改革法令下达之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汕头等地的街头,当地的士绅、贵族和商人弹冠相庆。1906年9月16日的《申报》写道,人们闻之莫不“额手相庆日:中国立宪矣,转弱为强,萌芽于此”。
  政府内外的精英都加入到未来中国政治体系走向何处的热烈讨论中来。那些留学日本的学生(很多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一派,有些人深受孙中山的影响)回国后,在清政府的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为各省选举议会起草选举章程的工作就主要由归国的留学生完成,虽然主管官员是张之洞。章程修订工作于1908年6月完成。
  1908年6月24日,清政府批准了宪政编查馆拟定的《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诏令“即着各省督抚迅速举办,实力奉行,自奉到章程之日起,限一年内一律办齐”。章程颁布后,各省立宪派均忙于张罗咨议局议员选举活动。8月,这些功不可没的留学生,其中包括后来的中华民国的交通部部长曹汝霖骄傲地看着自己的工作成为当月公布的9年宪政改革计划的一部分。《钦定宪法大纲》拟定以九年为期逐年筹备宪政承诺:1909年实现省议会,1912年实现县以下议会,1917年召开国会。中国人希望用11年的时间来完成日本从1868年到1890年用22年时间来完成的改革。到清朝末代皇帝1912年退位的时候,政府的日程更超前,很多地方都完成了地方选举,成立了地方自治局、自治研究所。1913年召开了承诺1917年召开的国会。
  1909年,省议会如期举行了,170万登记的选民投票进行县级选举,选出有资格的代表,然后再由他们选出1643名省议员。1909年10月14日省议员们聚集在各省的省会城市,当天的报纸为读者带来了有关会议程序的报道和议会大厅、座位表的图片。同时县以下资政局的选举也在进行中,早在1909年1月就已经颁布了相关的选举章程《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这个层次的选举比省咨议局的选举规模更大。在靠近上海的一个县,其规模是省议会选举规模的3倍。因为能够投票选举省的人在纳税额和财产方面要具备一定资格,在学历、资望出身及年龄方面有限制,但是县以下的选举,“凡具本国国籍,年满二十五岁,在该城镇乡连续居住三年以上,并年纳正税或地方公益捐二元以上之男子”,就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的限制产生了两类公民,一类局限于地方,一类人的视野从地方扩展到省会。
  
  山西横式和直隶模式
  
  正是这些年里集聚的动力把中国带人了民国时期。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统。虽然他在天津的地方自治模式得到全 方上的传统领导人是“无知的乡巴佬”。怎样才能把这些人从权力层中清除出去呢?一些改革者认为通过新解放的、忧戚相关人士的秘密投票可以实现。学习政法归国的留学生,上海自治运动中的活跃人物孟昭常认为,正式的选举所产生的领导人应该与通过传统方式非正式的共识产生的领导人应该不同。在法律体系下,通过公民投票,孟昭常认为士绅的影响必将被削弱。
  投票箱的力量足够大到削弱地方权力持有者吗?1902年的赵尔巽在地方保安官的选举中也曾有同样的忧虑,清末很多年轻的改革派都相信,像地方选举这样的新程序将会是迈向一个新的稳定的政治秩序的第一步,但是他们那些年长的同事则不然,一个悲观的城市官员在1910年写道:地方选举是为了选出有能力的人在议事会任职,但是结果却很少如此,狡猾的乡绅依旧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这样的人像山间的虎狼一样数不清。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中--存在一个精英替代过程,“新式精英”(公家人、干部、党员)替代“传统精英”(整个旧乡绅阶层),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另外一问题是政府试图利用这些自治机构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几乎从一开始政府就不断重复:作为地方选举结果的自治局不过是政府权力的附属品。议事会的成员们应该协助政府官员,而不是代替他们。研究一下日本地方自治模式和其主要创建者山县有朋的思想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当局都对草根民主不感兴趣,他们都把地方选举看作国家形成的过程而不是社会流动性的体现。
  一张1910年江西省的巨大布告用文言文告诉读者要清楚地方自治局的局限性。这张当年悬挂在官府门外的巨幅公告,有4米见方。上面援引朝廷颁布的自治章程,申明改革者要受到监督,文告上说这是为了公众的利益。文告还提醒那些地方精英应该去关心教育、环境卫生、商业和工业、社会福利、道路和桥梁的修筑等公共事务。江西省的官府不但直接提醒地方精英要避开省和国家的政治问题,还明确地重申北京政府具有无上的权威,议员们必须尊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权。
  直到1905年之前,科举考试还是把有功名的人送达权力中心的唯一途径。在宪政改革的时代,有些人想通过选举程序来最终代替科举制。但是地方自治局,远远不是政府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政治革命,只不过是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地方行政部门。陷入专制还是民主沼泽中的清王朝土崩瓦解之后,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袁世凯,袁世凯对地方自治这项计划贡献良多,但事实证明,即使是没有旧王朝的负担,袁世凯还是无法胜任协调这种社会紧张关系的任务。1916年袁世凯死后,寻求民主统一的努力陷入了中国历史上的最低点。
  
  未尽的改革
  
  随着军阀时代的开始,新一代政治家开始为民主和地方自治问题而奋斗。毛泽东在1920年《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一一湖南共和国》一文中指出:实行“各省人民自决主义”,“湖南人没有别的法子,唯一的法子是湖南人自决自治,是湖南人在湖南地城建设一个‘湖南共和国’。”随着20世纪20年代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毛泽东开始放弃了地方自治这个词组,开始把人民大众看作是力量之源,需要党中央派干部去引导。1940年毛泽东在阐述“新民主主义政治”时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鼓励无党派人士参与地方选举。
  正如邓小平同志1953年在选举法草案的说明中所指出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将来也一定要采用更为完备的选举制度”。2009年10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对于中国的乡镇来说,民主同样重要,正如一位官员所说,如果民主不能为农民所有,我们干嘛还要实行民主制呢?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宁夏社会科学院纪检组长、副编审朱鹏云主编的报告文学集《西夏古国的探秘者》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国内西夏学界的密切关注和普遍好评。该
新课改强调一个核心、三个维度、一个范畴、三对关系,中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今阶段,它是一种比较完美的教育理想。着眼现实,很多语文教师
“住口,江青”(法庭审判——1980年末)江青关在秦城监狱。一位曾在此服过刑的犯人说:“那里没有人,只有阎王和幽灵”。在这里,犯人被单独关押,不给牙膏,以免吃牙膏皮自杀。但
<正> 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取得成功有其历史、社会等多种因素,但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却是这些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实现科技进步首要的问题是选择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森·罗森堡(Nathan Rosenberg)和罗得岛州律师、法学家小伯泽尔(L.E.Birdzell Jr)著文强调,实现经济增长的必备条件是必须对先进的技术进
联想的“新时代双模式”——一个叫传统业务,一个叫互联网业务。与过去一样,“新时代双模式”仍然会先在中国做好实验,然后推向海外市场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里,联想集团董事长
演说在中国由来已久,它也被清代官府用作《圣谕广训》的宣讲。西方传教士用中文传教所做的演讲,改变了清代演讲的态度、内在思想和理路文体。这一变化实际上带有从古代到近代
在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顶着星星上学,伴着月亮回家,很多孩子每天都要跋山涉水去上学;用三块石头架起的小黑锅煮点半生不熟的饭,加上一点咸菜往往就是这些孩子一天的
淞沪会战以及南京战役的失败,不少人认为是中国军队装备不如日军。如果从总体上来说,确实不如日军。我们缺的是足够的重武器:火炮、坦克和飞机。不过,当时中日双方主要比拼的
在国家财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迫使人们不能购置研制新的装备,而要采用现代化措施提高现有国防装备的使用寿命。 采用这种方式,“猎豹”自行高炮使用寿命能延长数百年。 自198
提出问题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使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使用启发式情境、用动画强化感知、突破知识难点、进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