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并不割裂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多改变。而20世纪的艺术家,除了画好自己的画,还要面对各种新问题的出现,首先就要面对画为谁服务的问题。古人的书画创作是属于中国文人的,其意并不在于解决与社会、群体有普遍关系的强烈诉求。而从民国时期开始,中国艺术家已经介于中国文人的理念和现代知识分子责任转化之间的关系,这让他们既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人情怀,希望自我愉悦,又有对视觉效果等其他方面的追求。
  民主制度和现代生活其实是一个社会公共化的过程,如北京中山公园、上海豫园等过去的皇家园林、私人空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公共空间。对于艺术品来说,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种展示空间,一种是公共交流空间,另一种是真正的美术馆。例如陈师曾、张大千、黄宾虹等艺术家都曾在北京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水榭举办个人展览,过去三五好友间欣赏手卷、册页的私密性交流演变成为面对公众的开放性展示。
  当整个社会对艺术品的存在方式要求不同了,空间的变化必须要求艺术家改变以往的创作思维。基于这样的变化,所有的中国画家都希望改变过去中国画不适应大空间展示的特点。笔精墨妙的中国画已经不适于案头欣赏,尤其与西方油画在一起展示的时候,国画表现出来的视觉张力明显不足。
  那么,中国画如何在展厅中被看到,就成了当时很多画家急需解决的问题。经常有人用“霸悍”来形容潘天寿的笔墨,其实,对于空间的营造更能凸显其霸悍的视野。李可染善于用造境的方法营造空间,一定给观者制造一个空间逻辑,在一层一层地渲染中建立一个空间体系,又在这个空间中形成一种纵深关系,视觉上充满体量感和丰富性。而潘天寿与李可染的构图逻辑不同。为了让挂起来的画充满不弱西画的能量,潘天寿一直在平面系统里面寻找那种霸悍的张力。他在平面中并不讲求透视关系,往往在一张纸上做一个撑满画面的角,让人感觉整个空间都在膨胀,而画面中其他内容的每一根线条也完全是向四周张开的,从而占满整张纸的空间。潘天寿还会将画面中的重要内容如鹰、青蛙、猫等安排在画面的最上端,但由于整个画面的张力,视觉上并不会感觉有失重感和压抑感。
  我们欣赏潘天寿的作品,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模拟一个300平方米的会议室,将潘天寿的大幅作品置于其中,你会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他作品中的主体都不会被遮挡。如果很多人站在一张作品前合影,很多画家的作品画面主体会从照片中消失,而潘天寿的作品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潘天寿在教学中也注意让学生在平面中突出构图的能量。据张立辰先生回忆,潘先生上课时要求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分割空间,而他所谓“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画兰草,他认为以这种方式划分的空间变化最为丰富。如果潘天寿有意完成中国画在空间中占有更重要地位的诉求,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简化作品的形象,将构图更为清晰、明朗化,将笔墨更为霸悍作为追求的目标。但所谓笔墨的霸悍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笔墨完全是服务于这种结构关系。我们可以拿同样曾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的李苦禅先生对比,看李苦禅的画,可以很近地感受每一笔笔墨单纯的能量,而潘天寿的笔墨能量是为结构服务的态度则更明显。当然,李苦禅也对空间感有追求,但那是一种更含蓄的能量,而潘天寿则更富有张力。
  潘天寿霸悍的视野还表现在他的指墨画创作中。所謂的霸悍一定要有刚强的“涩”的感觉,而一味用笔去表现,到达一定程度后会变得熟且滑,指墨线条恰恰能解决这样的问题。笔与人心的距离更远一些,以指掌作画更贴近人的控制范围,线条也更生动、更富有心性,很多时候胜于用笔完成的效果。正是这样的现代意识,使潘天寿能够用传统方式在传统意识的延伸中达到现代的意愿。
  对于潘天寿的研究应该放在20世纪国际艺术整体发展的逻辑中去看。因为如果仅仅是在同时代的比较中去看待一个艺术家,通常容易忽略其艺术成就;但如果将潘天寿放在一个国际艺术体系中去比照的话,我们会发现他确实做到了以中国方式与西方艺术拉开距离,所以他对中国艺术的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的。而如果从教学方面讲,当年杭州国立艺专明显区别于其他美术院校的一点是,对于中国画本体的传统的保留还是非常成功的。可以说,是潘天寿这样的大师留住了中国画的根。
  中国艺术在上世纪50年代所面临的所谓危机,也不过是其自省与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而潘天寿这一代人,以其自身的实践回应着中国艺术在历史中一时的失语与低落,也正是他们的努力,使这门艺术得以新的演进而不是真的断裂。
  (注:作者系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其他文献
恢复高考后的三届考试,考题其实并不太难,一个现在的合格中学生都可以轻松地考个好成绩。但是,对于当时一些中国青年来说,這却无疑是比上刀山下火海都难的事情。而当时的监考也是十分严格的,考场布置和试卷保密是怎样的呢?  据当事人回忆,当时的政府和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用空前绝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考场外有带枪的民兵站岗。被录取的学生,试卷、答卷,甚至连草稿纸,全都装入考生的档案袋。  考生座位的安排也
期刊
高考扩招,让“独木桥”的桥面确实越来越宽了。从1999年288万人参考、录取率56%,到2016年940万人参考、录取率不低于80%,从八九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众化教育”,当上大学变得似乎越来越“容易”时,随之而来的却是令人头痛的“就业难”。  大学毕业,你的未来在哪里?  辗转多年只为留学梦  受访人:金赫  出生在小城市,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从小父母就告诉金赫“想改变自己的惟一命运就
期刊
进入千禧年,中国经济强力扩张,国力大幅提升,中国成功入世、神舟号飞船升天、上海世博会举办、北京奥运会夺魁……与此同时,人民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狂热的楼市、蓬勃的互联网+……瞬息万变的社会令人躁动不安。这种情绪也蔓延至学生身上,高考似乎不再是惟一出路,“多元化”讓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期刊
大学四年是读文学的黄金时间,校园里流淌着慵懒而浪漫的空气,“超低空飞行”、“群山之上”之类的文学社团,在校园里遍地开花。在这接踵而至的文学浪潮中,文学期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多年之后,当我偶尔回望遗落在烟水苍茫之中、笑中带泪的80年代,不知为何,首先回到记忆里的,是那个时代富于激情的马路求爱者群体。  这些热情得有些莽撞的年轻人,多为文学青年;作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求爱方式是很有腔调的
期刊
“读大学无用,北大清华学历不如一套房。”不久前,高房价与名校身份的叠加,迅速被推上热搜,引爆网络。段子手尽情发挥,剧情演化为: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答曰: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对此,许多人不禁慨叹:知识还能改变命運吗?  其实,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已出现过三次——  第1次 “文革”后期  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
期刊
一边是高考,一边是匠心,怎么看,这两位都不搭界,可找找各自的特质,似乎也有着某种关联。比如,说起高考经历,许多人会想到痛苦、专注、坚持……匠心呢,有可能是枯燥、创新、信念……而之所以想谈论这个话题,是基于一些人对80后尤其是90后的“固执己见”——认为在浮躁的当下,年轻人已经很难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将毕生精力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果真如此吗?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80、90后的“
期刊
高考在推进,改革的呼声也浮出水面。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化。  1984年,“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很多人靠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或者辛勤劳作先“富”起来,在银行账户上有了十几二十万元的存款,成为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期刊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中,潘天寿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名字。他笔下的巨制,风格刚健、大气磅礴。正所谓“画品如人品”,这种笔墨功力,是他个性和内心的一种率性而为。  “霸悍”是潘天壽艺术风格的关键词。而这个词与中国画的主流审美似是不太合拍的,历来也鲜见前人的绘画理论中有这样的主张。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基因最讲究含蓄、内敛;然而,潘天寿的创作不仅要“霸悍”,还要“一味”,这听起来真是“很不得了”!  对此
期刊
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同时带来了西方的视觉欣赏习惯,国人不懂得怎么品读。而画家又不能总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要求大众,因为时代变化了。潘天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非常
期刊
传统文人画内敛蕴藉,富有书卷气,耐人寻味。尤其是花鸟画重视作品的寓意,对表达方式十分讲究。潘天寿先生却亮出“一味霸悍”的惊人之语,因为“霸悍”与“蕴藉”从字义上看是相对的,那么推崇文人画的潘天寿先生为何偏要表示出“霸悍之意”,又刻一方“一味霸悍”的图章,钤于自己得意的作品上呢?  想“霸住”不容易  在潘先生的一幅《墨竹》(收录于《潘天寿书画集 下编》)上,他题跋:“野战,须以霸悍之笔出之。”吴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