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栽施工技术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Jav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树移栽在园林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无论过去, 现在或是将来, 移栽大树仍将是重要手段之一。尽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 在移栽大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不能因此废止, 应以积极有效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工培育技术的科学化, 今后大树的来源将由从自然环境里挖掘逐步过渡到人工培育来供应, 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人工培育大树都将会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 前景可观。本文对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栽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为园林绿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园林工程大树移栽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大树移栽技术具有难度高,耗时多,成本大等特点。植物移栽后若成活不了,肯定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它对园林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树种成活率是大树移栽的关键所在。在整个的移栽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个施工环节,必要时应该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以防止树种成活率的降低。从长期的施工过程中看出,想不断提高新植大树的成活率就必须要与相关的施工技术相结合。
  一、关于大树移栽成活的机理
  1.大树移栽成活的主要因子一是地下土壤因素。主要决定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酸碱度及土壤理化性能等方面。二是地上环境因子。主要决定大气温度、光照条件、年积温条件、年最高温、年最低温等因子。创造适合大树生活的土壤条件和温、湿、气热条件是保证移栽成活的必备条件。三是科学的移栽技术。只有在正确的移栽技术指导下,才能获得较好的成活率。
  2.地上与地下的协调一致性,指大树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须保持相对协调。主要是地上树冠大小与地下根系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在移栽起苗过程中,如果地上树冠太大,地下根系太小,往往不容易成活。地下根系太大又不便于运输。因此,必须考虑地上树冠与地下根系的协调一致性。
  3.树体营养物质吸收与树体消耗之间的平衡,大树移栽成活的机理:大树移栽后主要靠根系吸收水分和各种矿物质来维持树体枝叶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当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大于水分的吸收量时,树体往往表现为叶片萎蔫缺水状态;当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小于水分的吸收量时树体往往表现为叶片正常生长状态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碳素营养物质,满足树体生长,如此升级循环来实现树体枝繁叶茂,直到地上树冠与地下根系生长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二、关于大树移栽施工技术的探讨
  1.土壤平整及定植穴处理技术,城市建设残留较多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在土壤处理上必须严格按照《场地清理平整技术规程》操作进行,重点做好土地标高、垃圾科学处理、土壤灌水与撤实等工作;按《定植点放线及规格技术规程》设计要求确定定植点并做好定植穴处理工作。特别是土质差的定植穴要适当深点,并做好施用基肥和客土工作。定植穴一般以圆形为主,直径要比土球稍大稍深,一般比土球大30-40cm、深度比土球深20-30cm即可。
  2.移植时间的确定一般来说,落叶树种在春、秋两季都可进行移植;至于常绿的树木,在春季移植最好,成活率高。
  3.树木起苗技术,起苗分带土球起苗和不带土球起苗(裸根)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树移栽起苗常用的方式。优点是成活率高,缺点是不便于运输。第二种方式优点是装载苗量多,好运输,缺点是成活率低。带土球起苗的技术要求:土球半径大小以树干胸径的8-10倍为宜,厚度一般按土球直径的1/2-2/3进行保留,并用草绳等密密捆牢。不带土球起苗的技术要求:树木起苗后,把根系上的泥土全部抠除、露出根须,这种起苗法适宜植株矮小的树木和落叶树种中耐干旱且根系生根能力强的树种。起苗后根系处理:首先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剪去部分枝叶。其次对根部进行修剪,将病虫根、机械伤根、劈裂根、过长根剪除,保持树冠大小与根系协调一致。再次对土球和根系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4.树木运输技术,苗木在装车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散球,人力搬不动的土球必须用吊车起吊。起吊时应在树干绑缚处缠裹草绳或麻袋等,轻吊轻放。对于裸根苗木运输,根部应蘸0.5%尿素浆,保持根系湿润,有条件的可以用大塑料袋将根系套上进行保湿运输。无论是那种起苗方式,长途运输都要求盖蓬布绑扎结实运输,一是环保的需要,二是提高成活率的需要。
  5.加强新栽大树的养护
   (1)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大树, 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 在移植过程中, 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 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 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 甚至死亡。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为此在施工中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包干:通常使用苔藓、草绳、蒲包等材料对树干较粗壮的分枝进行紧密包裹,经包裹处理后保温性和保湿性能获得较大提高。第二喷水:为了防止长期暴露在地面的树体部分因为蒸腾作用大而造成水分的减少,就必须做好喷水保湿工作。喷水时一定要均匀的喷洒在树木的各个部位,以及附近的地面、空间,这样树体就处于一种湿润的小环境中,有利于树种的生长。喷水时一般使用高压水枪喷雾,也可以在树冠上方安装供水管,餐桌树冠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细孔喷头进行喷雾,这样的喷水效果好,并可以保证水分均匀分布,同时还节约了人力;第三遮荫:在移栽大树的初始阶段或者气温较高时,就必须为大树搭棚遮荫,遮荫是为了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对密度大,成片的种植区,所搭建的大棚面积大,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材料,还使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孤植树则应该按株搭棚,要求全冠遮荫,荫棚的上端与周围树冠的距离保持在50cm上下,以保证棚内有适当的空气流通,防止日灼给树冠的危害,遮荫度需保持在80%左右。在遮荫的同时,还要为树木创造一定的散射光,以促进树木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2)促发新根,第一控水,新移植大树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过大,反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 抑制根系的呼吸, 对发根不利, 严重的会导致烂根死亡。第二严格控制土壤浇水量,移植时第一次浇透水, 以后应视天气情况、土壤质地, 检查分析, 谨慎浇水。同时要慎防喷水时过多水滴进入根系区域。第三要防止树池积水,种植时留下的浇水穴,在第一次浇透水后即应填平或略高于周围地面, 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 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要保持适宜的地下水位高度( 一般要求在1.5米以下) 。在地下水位较高处, 要采取网沟排水, 汛期水位上涨时, 可在根系外围挖深井, 用水泵将地下水排至场外, 严防淹根。
  6.树体保护,第一支撑大树移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以防倾倒。正三角桩最有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干2/3处为好,注意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第二防病治虫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
  防范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第三施肥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大树移栽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每15d向树冠喷肥1 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或者1%的液肥,选择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如遇降水应重喷1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第四防冻新移植大树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冻保温工作。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以提高树体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入冬寒潮来临之前,要做好树体保温工作,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结束语:
  对于大树移栽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我们应该多深入到园林施工中进行研究,动手操作移栽及养护技能,逐渐提高大树移栽的质量与成活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我们的绿色家园,为祖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德兴.大树移栽及栽后养护[J].林业实用技术,2007.
  [2]刘志华,周莉.大树移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
  [3]张秀英.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曹君.大树移栽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探讨[J].科技咨询,2008(34):116.
  [5]秦莲萍.园林绿化中大树的移植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19.
其他文献
目的 制备载全氟戊烷/锰卟啉/紫杉醇的聚乳酸-羟基乙醇酸(PLGA)纳米粒(PFP-MnTTP-PTX@PLGA,以下简称FMP@P),评估其体外光声、超声、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及其与声动力治疗(SDT)联合化疗肿瘤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制备FMP@P,应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马尔文粒径电位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及表面电位,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光度并计算包封率;高效液相法测量并计算MnTTP-PTX和紫杉醇的包封率及超声辐照后的药物释放能力.采集不同浓度下纳米粒的体外光声、磁共振成像图
目的 总结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特征及诊断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8例ALCAP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TTE特征.结果 8例ALCAP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均正常,其中婴儿型1例,早期出现肺炎、ST改变和心影增大;成人型7例,多无明显症状,因发现心脏杂音就诊.8例患者首诊超声仅确诊1例,高年资医师复诊检查确诊6例,1例误诊冠状动脉-肺动脉瘘.ALCAPA的典型TTE特征为左室增大,右冠状动脉内径增宽,心肌侧支血流丰富,肺动脉内见来自左冠状动
患者男,46岁,发现动脉导管未闭5年余,未行手术治疗,现因反复心累、气短、紫绀并头晕3d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降压治疗不规律.体格检查:患者呈二尖瓣面容,唇部紫绀,双侧呼吸音低,可闻及双肺湿啰音,心界扩大,二尖瓣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图提示:①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②快心室率心房颤动;③异常Q波;④心房、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内径正常,于左室长轴切面及大动脉短轴切面见主动脉瓣60 mm处升主动脉后壁发出一管径约13 mm分支(多考虑右肺动脉);大动脉短轴切面示肺动脉分叉消
期刊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时,利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肩疼痛程度,对比两组主动前屈关节活动度(AFROM)、主动外展关节活动度(AAROM),利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价综合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时,两
目的 对比分析运动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负荷超声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劳累后或精神紧张时有胸痛、胸闷、心慌不适等症状,且静息心电图提示正常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运动心电图和运动负荷超声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运动心电图诊断至少一支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内径狭窄程度≥50%且<75%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58%、83%和72%;当狭窄程度≥75%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3
孕妇女,43岁,孕3产0,孕13周,2次生化妊娠史,男女双方染色体正常,胚胎移植后来我院行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筛查.超声检查:双顶径2.29 cm,NT 3.2 mm,头颅光环可见,胎盘后壁,羊水最大深度2.88 cm;胎儿腹壁回声中断,内脏器官外翻;于膀胱一侧探及一动脉血流信号,动态观察见脐带位置固定;脊柱异常弯曲,自腰骶部向左侧弯曲;胎儿肢体发育异常,未见明显右侧髂骨及下肢回声,左足内翻;胎儿整体位于羊膜腔内(图1).超声提示:宫内单活胎(相当于孕13+6周);胎儿多发畸形(腹壁缺损、脊柱侧弯、
期刊
孕妇,25岁,孕1产0,既往体健,孕期无合并症.孕13周测得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2.1 mm,唐氏筛查未见异常.孕24周超声检查:胎儿左侧颈部气管外侧见一大小为2.8 cm×2.9 cm× 1.4 cm条形囊性占位(图1),轮廓欠规整,边界清晰,气管、食管受压;CDFI于囊壁上探及短弧状血流信号.后分别于孕30周和孕35周复查,发现该囊性占位逐渐增大,向下延伸至中上纵隔,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颈部囊性占位,考虑食管重复囊肿,不排除中纵隔囊肿;其他结构未见异常.孕妇于我院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570 g
期刊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分型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根据超声表现分为导管扩张型、囊肿型、实性肿块型、脓肿型及窦道瘘管型,观察组根据不同超声类型予以差异化中医治疗,对照组参考目前临床治愈率高的论治方案予以相应中医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超声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随访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导管扩张型、囊肿型患者治疗后病灶均消失,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两组窦道瘘管型病灶均较治疗前减少,治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大约50%的患者伴有乏力和瘙痒,20%的患者伴有抑郁或者情绪的改变.近年有研究证明,PBC患者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瘙痒以及认知改变等症状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存在联系.通过大脑影像学改变及早期发现临床前期的PBC患者,可能成为该病早期诊断的检查手段.
目的 探讨盆腔超声单指标及多指标联合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CPP女童205例(CPP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女童221例(对照组),均行盆腔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子宫、卵巢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选取曲线下面积(AUC)值高的超声指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联合超声指标Y,比较超声单指标与联合指标Y对CPP的诊断效能.结果 CPP组子宫体积、卵巢体积、较大卵泡直径、卵泡个数、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